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及《壶口与龙门》研讨要点
   [标签: ]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及《壶口与龙门》
   研讨要点
   一.《江之歌》与《筏子》在表现人类与自然的搏斗方面,有那些不同之处?
   ①赞美的重点不同。《筏子》主要赞美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的人们的勇敢、镇定、智慧、大胆、细心。《江之歌》主要赞美人类克服无情的自然力的顽强精神。②《江之歌》还表现了底层劳动者经受的苦难。③写法很不同。共同点都有抒情。但《筏子》带着更多一点哲理的思考,其借助“艄公”“筏子”“乘客”形象所做的思考很能触动人;《江之歌》主要通过场景和细节说话,其细节更多一点的“纤夫”形象更富有感染力。
   详见练习一解答。
   二.“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是《运河与扬子江》要诉说的主要道理吗?这句话与《筏子》《江之歌》的哪些内容是相通的?
   《运河与扬子江》诉说的主要道理是:不畏艰险、以苦为乐、奋斗到底,创造自己的生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是这个道理的升华。《筏子》所说的依靠勇敢、智慧、意志成为征服凶险自然的主人的道理,《江子歌》所表现的克服无情的自然力的顽强精神,都与这句话相通。
   详见练习一解答。
   三.《壶口与龙门》《运河与扬子江》在表达形式上与本单元的其他文章有很大不同,探讨它们的主要特点。
   《壶》篇系说明语言。①文字表述准确、客观、科学。有大量准确的数字。涉及的事实均具体明确,有据可考。引入传说、神话、故事,目的在增加趣味性,但均有明确交代。②重在说明对象的客观特征。如壶口、龙门为黄河“最为险要”处的地理特征,船工越渡龙门天险的操作技术。
   《运》篇采用了独特的对话形式,好处是便于鲜明地比较和褒贬,也增加了趣味性。
   详见练习二解答,参见词句品味第1点说明及有关参考资料。
   四.《长江》《江之歌》《运河与扬子江》中所写的长江的自然特征为什么很不相同?
   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长江》要歌颂朝气蓬勃[注: 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的新时代,宽阔的江面、粼粼的水波、玫瑰红的曙天与之交相辉映[注: 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江之歌》的急流险滩、水流的无情威力、两百人匍匐于地逆流拉纤的盛大场面,才衬得起这汹涌澎湃[注: 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的号子、悲壮动人的顽强精神。《运河与扬子江》,“微细流动”的扬子江,正是它有过“奋斗”的见证,正是表明这筋断骨折、不屈不挠[注: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的奋斗精神。、
   参见“比较•探究”层研讨要点第1题。
   主编导读
   运河与扬子江
   [关键词语] 我的命却是无人能毁的 快乐的奴隶 辛苦的主人 奋斗的快乐 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
   前面几篇表现河流,不管是写实的,还是想象的,大都是用了诗化的、美化的手法,这一篇却有所不同。虽然,这一篇散文,也是想象的,虚拟的,而不是写实的。运河和扬子江的“对话”,把二者都拟人化了。
  
   长江从崇山峻岭[注: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中冲击而来,“奋斗”而来,遭到运河的“讥笑”。
   从讥笑中,提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是坚硬的山石,一方面是柔软的水,看起来相当“苦”的,但是,水却以苦为乐。
  
   因为,奋斗是艰苦的,但是,却给长江带来了“生命”。
   运河则以为,不奋斗的它也并非没有生命。
   长江反驳,虽然运河也有生命,但那是人们给的,用长江的话来说,就是“人们赐给的”。
   同样是生命,自己创造的(“造命”),虽(艰)苦而乐;他人赐与的,虽乐而苦。
   这种以苦为乐,显然有一点诗意,但是,并没有丰富的感性意象与之相配,作为全文的主旨最后由作者直接说了出来:一方面是“快乐的奴隶”,一方面是“辛苦的主人”,应该选择什么不言而喻[注: 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从这里,读者可以明显看出,这篇文章和前面几篇的真正不同,这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而不是抒情文章。
   我们常常说,文章当以情动人,这是不错的,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得出结论,动人的只有情感。在第一册,秋的单元中,我们读过贾平凹的《落叶》,是有情也有理的,情理均是动人的。
   这篇文章,可以说,没有多少感情的成分,充满了道理,不仅仅是一般的道理,而且是比较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哲理,也有感人的力量。但是,不可讳言,以情感人,是比较容易的;以理感人却比较困难。
  
   一来理不容易深刻,二来,赤裸裸的理,读者很难有感觉。因为感觉是人与外部世界惟一的通道,要感人,通过感觉是最为有效的。这里,长江和运河表面上也包含着感性,但是,这种感性,特点不够鲜明(也有一些特点,如长江不是人工开凿的,要自己穿山凿石),因而不够感人。
  
   可能是为了弥补这一个缺点,作者到了文章的最后,突然激动起来,用排比的句法来抒发她的理念:
   奋斗的辛苦呵!筋断骨折;
   奋斗的悲痛呵!心摧肺裂;
   奋斗的快乐呵!打倒了阻力,羞退了讥笑,征服了疑惑,痛苦的安慰,怜悯的悲伤,从火山的烈焰中取生命的真谛!
   泪是酸的,血是红的,生命的奋斗是彻底的!
   生命的奋斗是彻底的!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
   这是抒情吗?
   这些句子,有抒情诗那样的感动人的力量吗?
  
   在课堂上,可以讨论。
   在我看来,从形式上来说,这是抒情诗常用的句法,但是,内涵的感情成份比较少,占主导的基本上是理性的呼喊,这里所呼喊的,大体是社会的共识,没有多少作者的独特的个体化的感觉,这就使本文没有达到理想的情理交融的原因。
   当然,这篇文章虚拟长江与运河的对话,表现形式比较特殊;而形式的独创,是传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不管你认为这篇文章是不是充分地成功,但是,有一点应该记住,同样是描述江河,可以作者独特的情感取胜,也可以人生哲理取胜。
  
   江之歌 
   [关键词语] 匍匐前进 对抗着水流无情的威力 汹涌澎湃的江水号子 克服无情自然力的顽强精神 人性泯灭的低泣 最后绝望的抗议
   同样一个对象,在表现他的时候,作家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把它的特点(或者说得文雅一点,它的本质)表现出来。要表现的,还有作家自己个性。只有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文章才有创造性,才能动人。作者的个性不能光溜溜地再现,而是通过他对事物的感觉、情感和理念表现出来的。同样是描写长江,我们已经选了袁鹰的《筏子》,为什么还要选英国人毛姆的这篇文章呢?因为,毛姆对长江的描绘,带着外国人眼光。这种外国人的眼光,是中国作家所没有的,这种眼光,和中国作家相比,就可能有个性,有了个性化的眼光,才能有个性化的形象。
  
   毛姆对长江的描绘,集中在纤夫身上,和袁鹰把笔力集中在艄公身上,有点类似。
   在袁鹰那里,体力劳动者艄公,在长江凶险的浪涛中,是神闲气定、大智大勇的征服者,具有英雄的气概。
   而在毛姆笔下,这些长江上的体力劳动者,开头几句,似乎有点浪漫:
   沿江上下都可以听到歌声。响亮而有力,那是船夫们在唱。他们划着木船顺流而下。
   划着木船(注意木船),划船的人不是英国人习惯了的水手,而是“船夫”,这已经新异了;还要唱着歌,又不是划船比赛,而是和江流搏斗,这更加富有异国情调了。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的作者来看,更有特点的是:纤夫。
  
   逆流而上的船只,不是以机器的力量去推动它前进,而是用人的肩膀来拉。这在英国,是见所未见[注: 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闻所未闻[注: 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的,于是,他开始了描述,并且为了英国读者,加以必要的说明:
   如果拉的是小木船,也许就只五六个人,如果拉的是扬着横帆的大船过急滩,那就要两百来人。
   面对这样盛大的场面,对一个英国作家,是千载难逢[注: 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的,中国作家习以为常[注: 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的景象,被他当成了奇迹,至少是奇景来描绘的。但是,他只点出“逆流而上”“两百来人”。对于这样的原始的劳动,他的感情肯定是有点惊异的,但是,在开头,至少在字面上,他那种外国人的惊讶被抑制着,他好像只是报导事实。这与其说是西方新闻记者的笔法,不如说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笔法,尽可能让场景和细节说话,避免流露主观情感,结论由读者自己去思索。虽然他没有直接的评判,也没有明显的情感抒写,但是,在叙述中,却流露出倾向。首先,这种体力劳动是太沉重,太原始了,劳动者是太艰苦了:
   船中央站着一个汉子不停地击鼓助威,引导他们加劲。于是他们使出全部力量,像着了魔似的,大幅度地加倍弯腰,有时力量用到极限,就全身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像田里的牲口。
   躯体趴在地上匍匐前进,这样的细节,已够悲壮的了。西方新闻记者强调细节的雄辩性,这一切已经足够表现他的同情惊叹了,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加上了一句抒情的话语:“像田里的牲口”。
  
   其次,这样的劳动,有非人的色彩,有被奴役的性质:
  
     领头的在纤绳前后跑来跑去,见到有人没有全力以赴[注: 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竹板就打在光着的背上。
   如果毛姆满足于这样描写长江上的纤夫,那他表现的不外乎是对中国“苦力”的廉价同情而已,这就和当年来到中国的西方新闻记者差不多了。但是,毛姆作为一个大作家,他仍然从中洞察了一些西方记者所忽略了的东西:
   每一个人都必须竭尽全力[注: 用尽全部力量。],否则就要前功尽弃[注: 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就这样他们还是唱着激昂而热切的号子,那汹涌澎湃的江水号子。(按:应该是“川江号子”)……它表现的是绷紧的心弦,几乎要断裂的筋肉,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克服无情的自然力的顽强精神。虽然,绳子可能扯断,大船可能倒退,但最终险滩必将通过,在筋疲力尽[注: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的一天结束时可以痛快吃上一顿饱饭。
   分析到这里,可以向学生提问,这里的手法,和前面,尤其是文章开头的部分有什么不同?
   如果前面文章的动人之处,有点近于中国人所说的“白描”的叙述的话,这里就渐渐进入了抒情了,因为,这里作者借助想象,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了。文章写到这里,不但思想深化了,而且手法也有了变化。他不仅看到了苦难,而且看到了“人类克服自然力的顽强精神”,而且为其必胜而发出了赞叹。毛姆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是居高临下[注: 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地同情,而且以一种平等的精神,加以赞美。一方面是值得同情的非人劳动,另一方面,又是值得赞美的顽强精神,是水乳交融[注: 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对这二者毛姆并不是等量齐观[注: 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而是有所侧重的。在他笔下,给人印象更深的还是苦难:
   最令人难受的是苦力的歌……
  
   作者以一个西方人的眼光,看东方式的体力劳动:没有装卸机,而背着船上卸下的大包,赤着脚,光着背,凭汗水从脸上流下。这样原始的体力劳动,在英国,早已是历史了,然而,在东方仍然广泛地存在。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所唱的歌才令他不忍卒听:
    他们的歌是痛苦的呻吟,失望的叹息,听来令人心碎,简直不像是人的声音。它是灵魂的无尽悲戚的呼喊,只不过有着音乐的节奏而已。那终了的一声简直就是人性泯灭的低泣。生活太艰难,太残酷,这喊声正是最后绝望的抗议。
   毛姆写到这里,已经不再像小说那样,力求以细节来启示读者,而是进入了纯粹的抒情。他强烈的情感和理性,在想象中结合起来,把思想情感推向了高潮。显示了比一般人道主义者更为深沉的本色。
    为了加深对这一点的理解,下面提供一首题为《川江号子》的诗作。诗人蔡其矫写于1958年。当时举国上下[注: 指全国各方面的人。]陷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狂热之中。蔡先生身为长江水利规划委员会宣传部长,却从落后的、艰难体力劳动中感到了痛苦。不过,时代不同了,诗人在最后几行,加了一个“钻探机”来加以对照。虽然如此,他仍然受到了极左的批判。请注意最初的:“碎裂人心的呼号”和当中的“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诗人的寄托和毛姆有什么不同?可以展开讨论。
  
   壶口与龙门
   [关键词语] 最为险要 骤然收缩 窄狭深槽 水力猛增 飞泻而下 钳制狭道 叠浪翻滚地来回三

[1] [2] [3] 下一页

次 一刹那 飘离 稍一疏忽 船毁人亡
   这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篇。这篇和前面的文章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个看来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又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前面的文章都带有文学性,也就是都以作者独特的、与众不同[注: 跟大家不一样。]的感情为生命;而这一篇却基本上不属于文学性文章,它的特点,就是尽可能排除作者个人的,与众不同的情感。这样的文体是说明性的,它要求客观。比如,文章一开头,说:“壶口至龙门,这一段河谷长达60公里。”第二段还说:河口的峡谷谷底宽约250米到300米,岸高150米,河底的深槽为30米到50米。飞泻的大瀑布15米到20米。这么多统计数字,从文学性的描述来说,是很枯燥的,和文学性要求的感情色彩是不相容的。比如,在《黄河颂》中,光未然说,黄河之水,流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一万丈是多少,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米。世界上没有么高的瀑布。这不是不科学吗?文学和科学,有不同的规律,文学形象因为带上感情色彩,对象就变形了,变质了。余光中说:当我死时,将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要把整个大陆当作眠床。这怎么可能?一个人居然要占这么大的地方,别人还要不要活?这么霸道,为什么没有人抗议?因为,这是文学,是诗,而诗又是文学中的文学,是一种情感的想象,不过是强调:生不能回到祖国,死也要埋葬于故土,整个祖国的版图都是他的归属,而他也属于整个祖国的版图。
   在诗歌里,数字是情感的表现,是不能当真的。
  
   而科学性的说明性文章里,数据是必须是科学的,精密的,是马虎不得的。
   本文下面写到“龙门三激浪”,对于“三”,就说得很精确,因为巨浪冲向对岸,来回三次。
   当然,文学与科学的不同,不仅仅在数字上,而且几乎在语言的一切方面。
   在文学作品中,许多普通的字眼都是情感的表现:如,一个简单的词:“歌唱”。郭风在《长江》中说,“水呵,风呵,玫瑰色的曙天呵, 我们一起来歌唱我们这个时代的和我们的祖国的赞歌。”这也仅仅是通过想象,把自己禁不住要唱起来的情感表达出来而已,并不指望风、水、曙光真的和他唱起来。因而,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的时候,对这个字典上的意义很明确的“歌唱”,要根据其文体和上下文,重新体会他的内涵,领悟我们祖国语言无限丰富的弹性。
   但是,在说明性的文体和语言中,却不能这样。
   这个说法可能并不完满。下面,在描写到瀑布的时候,出现了一些超越现实的语言,如“玉皇大帝”“天宫”“龙王的水晶宫”“各路神仙”等等。
  
   这个问题可以提出来,帮助同学进入比较深层的思考。
   虽然有这些超越现实的语言,但是,作者交代得很清楚,这是“民间传说”。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壶口与龙门》,顾名思义[注: 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应该是写自然地理的,但是,纵观全文,其中又出现了许多不属于地理的文字,例如李闯王和人民解放军横渡黄河等。
   这是因为,光写地理的属性,可能比较单调,把与地理有关的历史的故实带进来,可以增加人文色彩和趣味性。
   但是,这种人文故实,必须是很准确的,文笔可以比描述地理华彩一点,感情成分也可以多一点,但是,在基本史实上,是不能随意虚构的,甚至连夸张都可能被认为是败笔。
  
   这一点,应该向学生着重指出。
   李闯王过龙门是在1644年,这是必须点明的。
   人民解放军飞渡龙门,是在1949年,架设了10根铁索板桥,以及后来建设了单孔铁路桥,这些都必须有精确数据。要写这样的文章,就要一种严谨的精神,去收集数据。
   在说明性文字中,也有一些描写的成份,甚至是感情的成份。例如,写到多少年来,横渡龙门天险只能靠小木船:
   摆渡时,机警勇敢的船工必须在船只将要同岩石相撞的一刹那,用尽全身的力气,猛然拨动舵杆,让船身随着惊涛骇浪[注: 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飘离悬崖。等到接近对岸的时候,又得用篙撑开,稍一疏忽,就会船毁人亡。
   这一段固然也表现了船工的机智,但是特别强调了船工如何凭借操作技术飞渡天险。这和袁鹰描写的黄河上的艄公形象比较一下,就可以感受文学形象与科学说明之间的区别之大了: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身后是几个乘客的安全,面前是险恶的黄河风浪。手里呢?只有那一概不粗不细的篙子。就凭他的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智,就凭他的经验和判断,使得小筏子战胜了黄河的惊涛骇浪,化险为夷[注: 险:险阻;夷:平坦。化危险为平安。比喻转危为安。],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袁鹰的语言恰恰不强调技术,把技术说得很轻松,只有一根不起眼的竹篙。笔墨间,流露出对于平凡劳动者的英雄主义豪情的崇敬。把这种感情成分排除掉,就没有形象的感染力了。
  
   讲这一篇时,切忌光从说明文来讲说明文,关键是要抓住说明文和文学散文和诗歌之间的差别。
  
   参考资料
   运河与扬子江
   一.作者简介
  
   陈衡哲(1893—1976),江苏武进人。1914年考取清华学校留学资格,赴美国瓦沙女子大学深造,并以莎菲笔名开始写作。胡适曾说:“当我们还在讨论新文学问题的时候,莎菲(陈衡哲)却已开始用白话做文学了。”1918年进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1920年获硕士学位并回国,任教于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校。陈衡哲作为作家,她的创作并不丰富,只有1928年由新月书店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小雨点》和开明书店1938年出版的《衡哲散文集》等,另有社会科学著作《文艺复兴史》、《西洋史》等。
   二.评析资料
  
   (一)《运河与扬子江》鉴赏(宋宝珍)
   与其说这是一篇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篇蕴含着深刻哲理的散文诗。它通过运河与扬子江的对话,反映了一个受命于人的弱者对一个造命由己的强者的不理解,通过弱者的软弱苟且,反衬出强者的坚定执着。
   由人工援引来的运河之水,哪堪与出自崇山峻岭,历经磨砺的大江相比呢?河少了一些坎坷便多了一些安适,而江多了一些凶险却少了一份闲散。与河不同,它的生命乐趣就存在于奋斗的苦乐之中,本文采用问答的形式,把河的疑问通过江来作答,在一种豪迈的气势中讴歌了一种不畏艰险,勇猛向前的奋斗精神。
   运河不能理解扬子江的举动,它不相信扬子江是从那“峭岩如壁,尖石如刀”的蜀山奔流而来的,更不相信它这“软弱的身体,微细的流动”竟敢与强硬的山岩抗争,因此而慨叹:“可怜的江!那你又何苦奋斗呢?”这是偷安者对奋斗者的置疑,而扬子江却自有他的自豪和骄傲,因为它的生命是不受别人摆布的,它要通过自己在艰难中的磨炼,显现出自身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体的自我完成。虽然运河表面上看来也是一样的活着,但活与活的意义却有天壤之别[注: 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运河的命成也由人,毁也由人,而扬子江自造的生命却是无人能毁的。奋斗者的路途是艰难的,“奋斗的辛苦呵,筋断骨折,奋斗的悲痛呵,心摧肺裂。”然而奋斗者的精神却是永生不灭的,因为它坚信着:“生命的奋斗是彻底的,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
  
   这篇散文写于二十年代,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摹写出“五四”时期的时代青年不满现实,不愿苟且偷安[注: 苟且:得过且过;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而渴望在时代的壮潮中拼搏奋斗的崭新的精神风貌。其中的江与河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而它们的对话则象征着两种人生哲学的论辩抗争。这里江与河的形象,与高尔基散文中的海燕与企鹅颇似,都是通过弱者对艰险的畏惧反衬出强者的大无畏精神和奋斗不屈的坚强意志。表现了“五四”时期青年一代觉醒后的思想意识,他们不愿走前人曾经走过的路,也不愿让别人的意图摆布自己,而是要探索出新的人生道路,并且也朦胧地感到了奋斗的艰难,但他们是坚决要求向前走的,而决不伫足于旧的安乐地。
   本文在象征性的对话中还溶入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既很好地表现了哲理性,又使之形象化,收到了情理交融的效果。
   (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现代卷》,百花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二)《运河与扬子江》赏析(黄建国)
  
   运河是人工开凿而成的,它流经平原大地,水势平缓,未经艰险曲折,由此形成了它平和闲适的性格。扬子江则不同,它流经了“峭岩如壁,尖石如刀”的高山峡谷,冲破了无数艰难险阻[注: 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经受了万千的磨砺。这特定的经历,赋予了它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注: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的开拓进取精神。作者借扬子江的自白,赞美了那种敢于蔑视传统陈规,勇于开拓进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哲学。这实际上也是对那些在时代大潮中安于现状[注: 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甘作“快乐的奴隶”的庸人哲学的批判。这在五四革命时期,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表现这类主题的作品,在当时并不少见。然而这篇小品则别开生面[注: 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以巧妙的构思,创作了一种新颖别致的形式。作者把运河与扬子江的不同自然属性,与特定人物的思想性格,构成贴切的类比,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两种自然物体的对话,表现两种人之间不同人生观和不同思想的交锋。作者把自己的是非观念和爱憎倾向,熔铸在耐人寻味[注: 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的艺术境界中,让艺术形象本身说话,对美的加以歌颂,对丑的加以否定,于不动声色[注: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之中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既新颖别致,又韵味无穷。作品中没有任何抽象的理性说教,读者在领会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受到了人生哲理的教育。这种高超的艺术表现方法,很值得我们师法。
   (摘自《中国随笔小品鉴赏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三)《运河与扬子江》札记(张以英等)
  
   《运河与扬子江》是一篇名文,气势磅礴[注: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浑厚有力,表达了一种昂扬的气概,一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和夺取胜利的坚定信念。因是采用对话的方式写成的,所以极简洁、明快,而又深刻有力。
   ‘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往往多愁善感[注: 善:容易。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而且往往将这样的思想情绪注入自己的作品中,而陈衡哲却恰恰相反,能够以理智支配自己的感情,在她的散文中常常透露出明彻的目光,流荡着汹涌向前的激情。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一百二十家札记》)
   江之歌
   一.作者简介
  
   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戏剧家。自幼父母相继去世,由伯父送入寄宿学校。1892至1897年在伦敦学医,并取得外科医师资格。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即根据他作为见习医生的见闻写成。毛姆擅长写作短篇小说,曾受到莫泊桑的影响。他的短篇小说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多变,但又不落窠臼[注: 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1903至1933年,他创作了近30部剧本,深受观众欢迎。1916年,毛姆到南太平洋旅行,此后多次到远东。1920年到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彩巾》。他的不少作品有浓郁的异国情调,这也是它们吸引读者的一个原因。
   二.评析资料
  
   《江之歌》鉴赏(陈慧君)
   《江之歌》是一篇短小精悍[注: 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的散文诗。它通过船夫号子和码头工人之歌,描绘了纤夫和码头工人艰辛的劳动,苦难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不幸处境的深切同情。这篇散文是诗,又是画;形象逼真的劳动画面,悲壮动人的劳动号子,令人如亲睹其状,如亲闻其声,催人泪下[注: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第一幅画面是纤夫拉纤的情景。此时,在我们眼前很自然地浮现出了一幅著名的油画:俄国列宾画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群衣衫褴褛、面色黝黑的纤夫,弓腰曲背,拼命地拉着一条逆水船,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动。与此同时,我们的耳际又响起了《伏尔加船夫曲》,哎哟嗬,哎哟嗬,“拉完一把又一把,踏着世界的不平路……”那歌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在这歌声中,既体现了劳动人民“绷紧的心弦”,也表现了他们的力量,“人类克服无情的自然力的顽强精神”,正是这种力量和精神,使他们征服了急流险滩。
   作品中的第二幅画面,是码头工人劳动的情景。“他们赤着脚,光着背,汗水不断地从脸上流下”,扛着沉重的大包,沿着陡峭的石阶,像蜗牛似地爬行不止。他们的劳动歌声更加低沉而哀怨,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聂耳的《码头工人歌》,它唱出了黑暗的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心声:搬哪,搬哪,什么时候才能搬掉压在身上的重重苦难?这歌声,也是全世界劳苦大众“灵魂的无尽悲戚中的呼喊”。在描绘了这两幅画面后,全文只用两句话收尾,总结性地点出了这江上歌声的内蕴,它是劳动人民“最后绝望的抗议”。
   当然,在新中国,在现代世界上文明发达的国家里,这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都已被机器所取代。但是,这画面,这歌声,仍是全世界劳动人民苦难的象征性的写照,因此,当我们掩卷之后,那由近而远的江上歌声,仿佛仍在耳际回荡,余音缭绕[注: 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选自《外国散文名篇鉴赏》,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三.相关资料
  
   (一)毛姆的小册子(李杜)
   ……
   那年我乘船沿江而上抵达重庆。船过海棠溪,我看到朝天门码头的时候,才真正读懂了这本书(指毛姆的《在中国屏风上》)。
   当时我就带着这本书。一路上颠来倒去[注: 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读了好几遍,那篇《山城》,我几乎可以全文背出:“他们说这里‘蜀犬吠日[注: 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这是一座灰色、阴暗的城市,笼罩在雾霭中间,因为它坐落在崖石上面。这里有两条江汇合,所以它每边都被水冲洗。但是有一边是被混浊的急流冲刷。崖石像古代单层甲板大帆船的船头,这船似乎为一个奇怪的非自然的生命所拥有,竭尽全力地颤抖;它好像永远在一点上向喧腾的江流中稳步前进[注: 按适当的步骤推进工作。]。崎岖的山脉把这城市团团围住。”我艳羡一代文豪,寥寥数语,便把一座山城勾勒得如此厚重而又逼真。
   这是一本记录中国之行所见所闻的纪游体散文集。关于毛姆来华及其具体时间,时下说法不一:一说是一九二○年,一说是一九二一年;记得好像在哪里还读到过一篇文章,说毛姆根本就没到过中国,这部书是他根据别人的讲述写就的。这一论点我当然极不赞成。我曾几次阅读此书,我深信这是没到过中国人所不可能写出的。
   细究起来,我之所以喜欢本书,当然不能说只是因为这个名字,甚至也不能说只是因为它文风素朴,笔力遒劲;我喜欢它,更是由于它写活了当时中国的两类人:一类是“买办”,即官僚;一类是平民,即“苦力”——“他用一种忧郁的中国方式和我谈话。一种文化,最古老的世界知名的文化被粗暴地扫荡着,从欧美留学回来的学生们,正把这种自古以来一代一代建立起来的东西无情地践踏掉,而他们却拿不出东西来替代。他们不爱他们的国家,既不对它信仰,也不尊敬。”“……所有这段时间里我发现他是一个恶棍。渎职腐化,敷衍塞责[注: 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不顾是非曲直[注: 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他是个欺诈、残酷、心怀报复和贿赂收买的人。中国之所以衰败到他如此真正为之悲伤的危险地步,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定有他的一份。”(《内阁部长》)这就是毛姆笔下的官僚买办,其憎恶之情是溢于言表的。与此相反,对于中国的劳苦大众,他则寄予莫大的同情和关切。他写轿夫、挑担苦力、在水里犁田的农民和弯腰折背的纤夫,他说:“当他们从你面前走过的时候,你只去注意那些脸,每一张都是天性善良和坦率无邪的”(《不堪的重负》);“他们无休止地来回上下,同时当人们费劲时也无休止地迸发出他们有节奏的‘唏,噢——啊,嗬’的呼喊。他们打着赤脚和赤膊,脸上汗如雨下,于是他们的歌不过是一种痛苦的呻吟。那是一声绝望的叹息,那是令人断肠的,那是艰苦的人生,那是不过带有音乐性的在无边苦海里的灵魂的呼喊,它的最后一个音符是人性的最伤心的啜泣。生活是太艰难了,太残酷了,这是最终的绝望的抗议。这就是江上之歌”。(《江上之歌》)]
   我便是在这些文字中,真正地认识了毛姆;亦是在这些文字中,知道了一个作家该有怎样的立场和情感。这些文字常常使我想起现在,想到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哀民生之多艰”的温柔敦厚[注: 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的文化传统,是怎样一点一点地被侵蚀、被剥离、被冷酷无情地嘲弄和伤害!我们该不该信仰我们的文化?该不该珍视悠久的传统?一个西方人,而且是早在一百年前,便为中国文化的处境忧虑和悲叹,而我们现在的文化人却是如此麻木、冷漠以致无动于衷[注: 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这实在是应该认真反省的。因而读毛姆的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便感慨万分,便常常想起毛泽东说白求恩的那些话。我以为引伸过来说毛姆也是合适的: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注: 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来到中国,对中国的文化深表关注或仰慕,对中国人民寄予无限的关切与同情,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这是人道主义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选自《书屋》1999年第2期)
  
  
  
   壶口与龙门
   相关资料
  
   河水•龙门(节选)(郦道元)(1)
   此石经始禹凿(2);河中漱广(3),夹岸崇深(4),倾崖返捍(5),巨石临危,若坠复倚(6)。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7)。”信哉(8)!其中水流交冲(9),素气云浮(10),往来遥观者(11),常若雾露沾人(12),窥深悸魄(13)。其水尚崩浪(14)万寻(15),悬流(16)千丈,浑洪赑怒(17),鼓若山腾(18),浚波颓叠(19),迄(20)于下口(21)。方知慎子下龙门(22),流浮竹(23),非驷马之追(24)也。
   注释:
   (1)选自《水经注》(上海社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旧传由汉代桑钦所作。后北魏郦道元对《水经》作注释,叫《水经注》。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省怀来县)人,著名地理学家。河,古代特指黄河。龙门,山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陕西韩城县东北,分跨黄河两岸。 (2)[此石经始禹凿]此石山开始由大禹凿通。经始,开始营造。 (3)[漱广]河床因水流冲刷而变得深广。漱,水流冲刷。 (4)[夹岸崇深]两岸非常高深。 (5)[倾崖返捍]向两边倾斜的山崖,好像以其后背为支撑,护卫着两岸。 (6)[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巨大的岩石居高临下,势如欲坠,却又相倚而立。 (7)[水非石凿,而能入石]水不是穿石的凿子,却能侵蚀到石中去。 (8)[信哉]确定如此啊。 (9)[交冲]相互冲撞。 (10)[素气云浮]急流溅起的雾状白色水沫,像云彩一样飘浮着。 (11)[遥观者]远远观望的人们。 (12)[常若雾露沾人]常好像被雾水露水沾湿了一样。 (13)[窥深季魄]往深处看久了使人胆战心惊[注: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14)[崩浪]波浪汹涌如山岩崩倒。 (15)[万寻]形容浪头很高。古代八尺为一寻。 (16)[悬流]高悬的河流。 (17)[浑洪贔(bì)怒]浑洪,水势汹涌浩大的样子。贔,怒气冲冲的样子。 (18)[鼓若山腾](河水)鼓起之势仿佛山也在腾跃。即地动山摇[注: 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之意。 (19)[浚(jùn)波颓叠]急速的波浪起伏重叠。浚,通骏,急速。 (20)[迄]到。 (21)[下口]即龙门的南口,在今山西河津县。 (22)[慎子下龙门]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驰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23)[流浮竹]顺流放竹筏。 (24)[非驷马之追也]不是四匹马拉的快车所能追得上的。形容水流的迅急。
   “阅读练习•探究”解答
  
   第一题
  
   《筏子》所表现的人类与自然的搏斗,主要是赞美征服自然,战胜险恶自然条件,成为自然的主人的人们的勇敢、智慧、镇定、沉着、细心。具体内容详见《筏子》的主编导读、评析资料及其相应的练习解答、研讨要点。而《江之歌》的重点不在这里,它不同于《筏子》的主要有三点:①侧重于表现“人类克服无情的自然力的顽强精神”。作品描述了溯江而上的拉纤,大船多达两百多人,而且是在威力无穷、航道急险的长江。纤夫们必须竭尽全力,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最艰难的时候几乎匍匐在地上前进。他们的纤夫号子(即“江之歌”)激昂热切,汹涌澎湃,这既是绷紧的心弦,更是意志的拼搏。这样盛大的场面,悲壮的细节,确是人类与自然顽强搏斗的生动写照。②还表现了人类在克服无情的自然力的拼搏过程中的无比艰辛、残酷乃至苦难。这都是原始的体力劳动,象田里的牲口一样,特别是搬运货物上码头的苦力。这些苦力的号子,哼唱得令人心碎。与巨大的自然压力的博斗,无疑是艰难的,处于底层的体力劳动者的劳动状况更是充满苦痛。作者写出了这一苦难的细节,同时充满了他的同情。③写法很不一样。两篇刻画的形象(艄公、纤夫)中都隐含了抒情,但《筏子》又是哲思之文,写到的一些情景又为其中的哲理思考服务。《江之歌》写了很多场景细节,如①②所述,主要地尽可能地是让场景和细节自己“说话”。
  
   《运河与杨子江》主要讲要经过自己的奋斗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奋斗是辛苦的,但创造了自己“无人能毁的命”,奋斗又是快乐的;表达了不畏艰险 “以苦为乐”的人生观;讴歌了勇往直前、奋斗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在打造自己生命,造就自己人生的奋斗中,当然包含与自然的搏斗。文中说的凿穿峭岩硬石,不仅写杨子江时要这样写,也象征了人类与自然的搏斗。
  
   “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主要是说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命运的主人,这个生命是美丽的。同时,这样的奋斗是快乐的,可以战胜奋斗中遇到的各种阻力、苦痛、艰辛,或者反过来说,战胜了这些艰辛、苦痛、阻力的奋斗是快乐的,奋斗过程中的这种精神状态正是生命美丽的体现。还有,生命的奋斗是彻底的,不彻底,战胜阻力、打造自己的生命都可能实现不了,“美丽”也终究是空话。不过,这最后一点,文中只说了一句,不如前两点,展开得比较充分。
  
   《筏子》写人类凭借自己的勇敢、镇静、智慧、大胆、细心,与黄河险恶的风浪搏斗,这正是奋斗;写人类战胜凶险,成为黄河的主人,这正是通过奋斗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在惊涛骇浪中举止若定驾驭筏子的艄公以及神闲气定的乘客,他们的形象正是“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极好的写照,成了黄河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江之歌》一方面写了人类与自然搏斗中的苦难,那真是《运河与扬子江》中说的“筋断骨折”的“辛苦”,“心摧肺裂”的“悲痛”,另一方面,又写出了人类为生存而与自然搏斗的那种悲壮感以及对这种悲壮奋斗的崇敬。突出表现的就是作者对人类克服无情自然力的顽强精神的赞美。所以作者用“响亮而有力”“激昂而热切”“汹涌澎湃”来形容长江纤夫的号子,表现了人类不屈服于自然威力的不屈不挠、奋斗到底的精神之美。这当然是“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又一动人写照。
  
   以上分析具体参见“主编导读”及有关参考资料。学生的回答可以简略,但应引导他们抓住要点。如前半部分所问,关键是:①赞美的重点不同;②《江之歌》现实性更强,写出了苦难;③写法很不一样,这是要特别注意的。后半部分所问,核心是能运用课文本身的例子,说出自己对“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这句话的领悟。
   第二题
  
   《壶口与龙门》是说明文,在写到渡河时,虽然也提到船工的机智勇敢,但着重描写的是船工的操作技术,写得具体明确、清晰,给人说明性文字科学性、准确性的鲜明印象。《筏子》是文学散文,操作技术方面说得很少,也未具体展开,只提到手里有一根不粗不细的篙子。它着重强调的是艄公的精神品质,使得小小筏子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黄河上化险为夷,如履平地。
  
   可以借助此题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性文字和说明文的一些特色。以《壶口与龙门》为例,一是它的准确性、客观性、科学性。如引用的数字是准确的,确数就是确数(如长达60公里),概数就是概数(如约250米到300米);而且往往有大量的数字,旨在以客观的、科学的事实来说话。又如它涉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历史史实都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二是这些数据、事实不是胡乱堆砌的,而是为文章的重点,中心服务的。说明文的重点和中心就是说清楚“说明对象”的特征。本文要说明的重点是壶口大瀑布和龙门天险的特点。文章着重从地理成因的角度,解说清楚了这两处河床及其水势的特点。分别又以瀑布激起的水雾特点和船工摆渡过河时操作技术的特别要求,进一步说明了黄河在这两处呈现的特征。开头还对这两处的特征做了总的概括(最为险要),并以三峡的不同特点做了比较。旨在描述说明对象的特征,实际上也是说明文的第一个特点(准确性、客观性、科学性)的具体体现。三是说明文乃至片断的说明性文字中并不排除形容、描写以及有关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不拒绝引入故事掌政、传说神话。正如“主编导读”指出的,这样做,可以避免单绸,增加趣味,但是,其原则是不能因此影响说明性文字的客观、严谨和科学。引用的史实不能虚构(如闯王渡龙门),是传说必须交代清楚(如“红霞瑞马”奇观),其形容和比喻,应当符合客观特征的基本情状(如说壶口瀑布“飞泻而下”和“像一把巨大的水壶往外倒水”)。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说明性文字与文学散文、诗歌的不同。这方面,“主编导读”已有详尽的分析。
   以上解答的大部分内容,详见“主编导读”。
  
   “词句品味•积累”说明
  
   1、“骤然收缩”“水力猛增”“飞泻而下”是对客观状态的描述。“突然凝聚”“如斧如剑”“向地心涌去”(加上第二人称“你”),通过拟人手法,赋予黄河(及壶口瀑布)以生命,似乎这是黄河的有意识的、主动自觉的行为,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主观感觉。这正是说明文与文学散文不同表达特点的体现。
  
   2、这句英文原文在课文中对应的中文译句为“领头的在纤绳前后跑来跑去,见到有人没有全力以赴,竹板就打在光着的背上。”从课文的上下文看,虽然纤夫们的劳动有被奴役的性质,但总的在长江拉纤这部分,更多还是表现人类克服无情的自然力,战胜水流的巨大威力,不愿前功尽弃的顽强奋斗的精神。所以,译为“领头”和“全力以赴”比译为“工头”“拼死卖命”应当更好、更准妥。
  
   3、第3句,课文中的简要评点已说清楚了。要注意的是,“主编导读”对此的分析。即该篇为以理感人的文章,而以理感人的文学散文要写好比较困难,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出要说的理念,这是使其“理”更能感人的一个办法。
  
  
   运河与扬子江(陈衡哲)
   扬子江与运河相遇于十字路口[注: 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河 你从哪里来?
   江 我从蜀山来。
   河 听说蜀山险峻,峭岩如壁,尖石如刀,你是怎样来的?
   江 我是把他们凿穿了,打平了,奋斗着下来的。
   河 哈哈!
   江 你笑什么?
   河 我笑你的谎说得太离奇了。看呵!似你这样软弱的身体,微细的流动,也能与蜀山奋斗么?
   江 但我确曾奋斗过来的,况且我从前并不是这个样子,我这个软弱的生命,便是那个奋斗的纪念。
   河 真的吗?可怜的江!那你又何苦奋斗呢?
   江 何苦奋斗?我为的是要造命呀!
   河 造命?我不懂。
   江 你难道不曾造过命吗?
   河 我的生命是人们给我的。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