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研讨稿
   [标签: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研讨稿

 

主备人:巨荣庆     辅备人:曾冬花  钱承英  李进兴  王莉莉  于培清  乔登先 

教学设计

评议意见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知识。

2.       通过共同探究及讲解,疏通文意,把握内容。

3.       提高学生阅读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4.       理解本文开卷有益[注: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讨论法、问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认识开卷有益的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
2、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朗读录音、学生完成课前预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歌曲导入。
2、作品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3、人物介绍

孙权 鲁肃 吕蒙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自由读、范读、集体读,对比读、分角色朗读。

读准字音、停顿、节奏、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2、译一译: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翻译课文。
①疑难词语探究: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文言常用词语。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教师适当提示、指导。

②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a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应理解为: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c刮目相待[注: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注: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三、合作探究,整体感悟 
①孙权是怎样劝说吕蒙的?    
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注: 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谆谆告诫[注: 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劝告。]。)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注: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③分角色朗读课文。
④鲁肃为什么与吕蒙 “结友”? 
(他从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注: 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显不一致,象两个人一样。]。)
⑤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现的?
(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
⑥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⑦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四、结构分析

五、对比学习

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1] [2] 下一页

六、课堂练习

1、解释加点字词。2、理解句子含义。
六、课外延伸

展示读书的名言。
七、布置作业
a.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b、背诵并翻译全文。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劝学、就学、议论、结友)
课后反思:

 

上一页  [1] [2]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