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标签: ]

梁吴芬
  【单元目标概说】
  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亦可称之为表现“理想”主题的单元。本单元的文章或描叙了理想的社会模式,传达一种憧憬;或吟咏理想的人格,抒写一种追求。文章凝练而又隽永,读来颊齿生香。
  学习本单元,要养成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语言的精妙、感受文章的韵味、领悟其间的情感;文言文是中国文化之源,教学中要善于拓展,联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指导学生背诵名篇名段,使之成为学生终身的修养。
  本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莲文化的魅力”,要引导学生感知探究,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注: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神奇美妙,继而能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文化现象如茶文化、竹文化、四合院文化等等,从而有思想境界的提升、文化素养的积淀。
  【阅读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是一个反复式教学设计,从“桃源印象”到“桃源情结”由浅入深[注: 从浅到深。]整体反复阅读课文,这种教学流程既符合课文“风光美——风情美”的内容安排,又与“发现桃源——进入桃源——作客桃源——辞别桃源——再寻桃源”的情节的探寻意味暗暗相合,仿佛是一次发现之旅,每一程都美不胜收[注: 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教学步骤:
  一、导入:桃源印象
  学生说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注: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二、理读:桃源故事
  1.学生朗读全文,注意以下字音及句子的读法。
  字音:豁然开朗[注: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huò)俨然(yǎn)阡陌(qiānmò)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邑人(yì)
  句子:忘/路之远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在四人小组内译读课文,注意下列词语的翻译。
  古今异义词:阡陌交通 妻子邑人 绝境 叹惋 无论 不足
  重 点 词:俨然 黄发垂髫[注: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便要还家 延至其家 便扶向路 诣太守
  3.以“桃源”为线索,小组成员分工讲述桃源故事。
  发现桃源——进入桃源——作客桃源——辞别桃源——再寻桃源
  三、赏读:“桃源”之美
  1.言之有据,结合课文谈“桃源”之美,《桃花源记》的文章之美。
  注意:此处学生发言是自由发言,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要作好点评,把学生的自由发言整理成“线”,让学生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桃花源记》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洁,情节曲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结:桃源之所以令人向往是因为它不只风景秀丽,更因为它宁静和谐、民风淳朴,人人平等、相互关爱、和平安定,是一个温暖自足的理想王国。
  四、评读:桃源情结
  1.桃花源真的存在吗?怎么看待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桃花源记》中多次暗示桃源是一个虚幻的地方,使桃花源扑朔迷离[注: 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桃花源只是陶渊明不满东晋统治和刘裕政权却又无力改变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的设计而已。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由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发展到封建社会的私有制,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样看来,陶渊明“小国寡民[注: 国家小,人民少。]”的社会理想是不能实现  的。但是对于生当乱世的陶渊明们而言,这理想又何尝不是一剂抚慰心灵的良药呢?
  2.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衍化成为一种“桃源情结”。在你的积累中有无类似“桃源情结”的诗文片断?
  明确:鲁迅《社戏》中对平桥村的描写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沈从文《边城》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无人岛
  ……
  3.选择以上文章课外阅读并写一篇小短文《现实•理想•桃源》。
  【教学设计b】评读课
  创意说明:阅读能力的提高,应该从“读懂”的层面过渡到“懂得”这一层面,这种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评点的方式获得。古人“不动笔墨不读书”之说也点明了评点对于阅读的重要意义。所以,指导学生自己评说文章,领略文章之美,是上上策。
  教学步骤:
  由金圣叹评点六才子书导入。
  二、课文文字疏通。
  三、从课文内容的角度评点。
  1.评点故事情节。
  2.评点桃源风光。
  3.评点桃源中人。
  4.评点桃源这个社会。
  四、从写作特点的角度评点。
  1.从故事的情节的角度来评点。
  2.从写景的技巧来评点。
  3.从桃源故事的“虚”“实”来评点。
  五、学生自己从其他角度评点。
  六、教师评点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本设计的亮点是巧设情境,创造性写作——为“桃花源”度身撰写一则旅游广告。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先过课文学习关,因此,“创造性写作”是兴趣触发点,是读写结合点,是能力提高点。
  教学步骤:
  一、疏通文意,学习字词。
  二、感知全文,把握中心。
  三、创意写作,打造“黄金景点”。
  1.沈从文先生在散文《桃源与沅州》中曾这样写道:“全中国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命运中注定了应该读一篇《桃花源记》,因此把桃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注: 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人人皆知[注: 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道那地方是武陵渔人发现的,有桃花夹岸,芳草鲜美,远客来到,乡下人就杀鸡温酒,表示欢迎……桃源洞离桃源县二十五里。从桃源县坐小船沿沅水上行,船到白马渡时,上南岸走去,忘路之远近乱走一阵,桃花源就在眼前了……桃源既是个有名地方,每年自然就有许多“风雅”人,心慕古桃源之名,二三月里携了《陶靖节集》与《诗韵集成》等参考资料和文房四宝[注: 俗指笔、墨、纸、砚。],来到桃源县访幽探胜……”是否真有桃源我们姑且不论,现在假定湖南省桃源县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要打旅游这张牌,请你为桃源县的古桃源洞写一则广告,招徕天下游客。
  2.学生写作。
  老师点拨:选取一个较小的角度写(如从桃源清新自然未受污染的环境的角度),文章既要紧扣课文表现桃源的个性特点,又要抓住现代人的心理,体现广告的作用。
  【资料整合平台】
  1.渊明的心中有许多理想的境界。他所景仰的“遗烈”固然自成一境,任他“托契孤游”;他所描写的桃花源尤其是世外乐土。欧阳公尝说晋无文章,只有陶渊明《归去来辞》。依我的愚见,《桃花源记》境界之高还在《归去来辞》之上。渊明对于农业素具信心,《劝农》、《怀古田舍》《西田获早稻》诸诗已再三表明他的态度。《桃花源记》所写是一个理想的农业社会,无政府组织,甚至无诗书历志,只“有良田美竹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伤,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境界颇类似卢梭所称羡的“自然状况”。渊明身当乱世,眼见所谓典章制度徒足以扰民,而农业国家的命脉还是系于耕作,人生真正的乐趣也在桑麻闲话,樽酒消忧,所以寄怀于“桃花源”那样一个淳朴的乌托邦。
  (节选自朱光潜《诗论•陶渊明》)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陶渊明》
  3.林语堂著《人生的爱好者》
  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a】诵读欣赏课
  创意说明:《陋室铭》和《爱莲说》都是音韵和谐、蕴藉凝练的千古美文,在琅琅书声中与大哲思想相亲,在琅琅书声中领悟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的深长情味,在琅琅书声中记诵积累内化为自身的修养,是学习的别一种美丽境界。
  教学步骤:
  一、通读。
  1.学生试读全文,扫除文字障碍。
  读准下列字音:蕃(fán)淤泥(yū)洗濯(zhuó)清涟(lián)亵(xiè)玩鲜有闻(xiǎn)
  2.自由读课文,力争读得通顺。
  二、译读。
  1.借助课下注释,翻译全文。
  2.全班交流,质疑问难[注: 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三、赏读。
  1.听——观看荷花音像资料,听范读“予独爱莲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比——一部中国文学史随处可见莲的芳踪,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赞叹莲的袅娜,称许它的清纯,仰慕它的高洁,借它抒发思念,传递祝福……将下列写莲的句子和文中写莲的句子作一比较,说说写作的角度有何不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
  明确:在周敦颐眼中,莲是君子的化身,所以他不赞“映日莲花”的美艳,不叙“采莲南塘秋”的盛况,不绘“点溪荷叶”的可爱,而是紧紧围绕“君子”二字来极力描写。为表现莲的君子之风,他写莲生长于淤泥之中但洁白无瑕,写莲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注: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写莲香清清淡淡沁人心脾[注: 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3.说——说说周敦颐在莲身上所比赋的“君子之德”。
  明确: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恰如君子不同流合污[注: 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的高洁品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犹如君子方正质朴的优雅风度,“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正是君子庄重的仪表。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让那些写莲的生物性的句子有了深厚的情味,也让莲从此赢得了“花中君子”的美名。
  4.读——自由地有感情地读“予独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明确:周敦颐“爱莲”不仅是喜爱,更是敬爱、敬慕,朗读时要以声传情。
  5.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独”字怎么理解?
  点拨:“独”是与众不同[注: 跟大家不一样。],与陶渊明的“隐”不同,与世人的追名逐利也不同,一个“独”字表明了周敦颐在浊世中洁身自好[注: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坚守节操的人生态度,传达着对趋附权贵、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正是为了衬托自己既不同于陶氏的避隐于世,也不同于世人的随波逐流[注: 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是积极入世、卓然“独”立、“和而不同[注: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的君子。
  四、背读。
  五、评点助读《陋室铭》
  1.朗读课文,读顺畅,读懂文意。
  2.下发评点材料,读懂文章内涵。(评点材料略)
  3.朗读,学习本文语言:骈句和押韵。
  4.交流自己的座右铭,并试着用骈句改写。
  【教学设计b】比读课
  创意说明:两篇短文均是名篇,含蓄凝练,情味隽永。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之后将两篇文章比较着来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使教学线条单纯,使课堂容量增加,使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这种设计本身也是一种学法指导。
  教学步骤:
  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二、比较阅读两篇短文。
  1.由学生自己发现两篇短文的不同点,教师点拨,明确两文各自的特点。
  2.重点分析相同点。
  (1)托物言志的写法。
  (2)衬托手法的运用。
  (3)理想人格的追求。
  儒家哲学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注: 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对逆境中的刘禹锡和终身不达的周敦颐来说,自我的心灵完善就成为他们人生的意义,成为他们人生的全部追求,因此两篇文章虽题材不同,但都表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三、诵读两文,背诵两文。
  【教学设计c】扩读课
  创意说明:刘禹锡身居陋室抚琴而歌“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周敦颐卓然而立高声赞曰“莲,花之君子者也”,“君子”是千百年来儒家的文化追求,那么,具有哪些品行可以称之为君子?让学生以课文为出发点,作一次扩展阅读,做一篇小小的《儒家君子论》。
  教学步骤:
  一、“说文解字”学课文。
  二、“析物明志”话理想。
  学生自由发言,分析课文所说“君子”具备的品格:安贫乐道[注: 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在贫困的生活中不改变自己的节操,以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心灵的自由为快乐;洁身自好,不流俗,不媚世;言行纯正,庄重严肃。
  三、“引经据典[注: 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论君子。
  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材料说说自己对君子的理解。
  如志存高远、重义轻利、正大光明[注: 心怀坦白,言行正派。]自强不息[注: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厚德载物[注: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淡泊明志[注: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宁静志远、知书达礼[注: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为民请命[注: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谦虚谨慎[注: 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杀身成仁[注: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等等,要强调结合材料谈。
  四、“抚古思今”说启迪。
  【资料整合平台】
  1.气出来的《陋室铭》
  李宣奇
    唐代诗人、著名作家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因他参加过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宠臣,被贬至安微省和州当通判。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策知县是个见利而为的小人,目光势利,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自无好处,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很高兴,特撰写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他这个举动气坏了策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这一间半房子位于德胜河边,附近还有一排排杨柳树,自是别有一番风趣。刘禹锡见了这个环境,也没有计较,依然安心住下,读书作文。 并因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贴在新居: 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策知县见他自是悠然自得[注: 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又把刘禹锡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便想这狗官实在欺人太甚[注: 欺负人太过分了,令人不能容忍。]了,遂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于石头上,立在门前。
    人间沧桑,策知县早已化作黄土一抔,而刘禹锡所作的《陋室铭》一文,却是光照历史,流传千古,至今仍是一篇脍炙人口[注: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的佳作。
  (摘自 中国人物)
  2.苏涵《“陋室”之“德”的精神底蕴》(《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6期)
  3.陈伯君《修身,中国文化的人生价值取向》(北方网《风雅艺轩》)
  核舟记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本设计的思路是“一线串珠”,用文中的“奇巧”二字带动全篇,从语言的角度来欣赏核舟所体现的奇特技艺、巧妙构思以及作者准确生动的描述,让学生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近中积累知识增长能力。
  教学步骤:
  一、了解核雕:投影核舟图片,介绍微雕艺术。
  二、观看核雕:学习课文内容。
  1.朗读全文,读准下列字音。
  罔(wǎng)贻(yí)八分有奇(yòu)(jī)箬篷(ruò)糁(sǎn)髯(rán)褶(zhě)矫(jiǎo)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诎(qū)楫(jí) 壬戌(rén)(xū)篆(zhuàn)
  2.借助课下注释自读全文,注意下列词语的理解:
  径寸因势象形八分有奇石青糁之峨冠卷端卷末 两膝相比 绝类弥
  与苏黄不属 诎右臂支船 椎髫仰面船背稍夷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欣赏核雕:体会王叔远精湛的技艺和巧妙的艺术构思。
  1.结合课文内容,用含有“但”“却”的转折句说明王叔远技艺精湛,实为“奇巧人”。
  学生自读课文说自己的发现,如“小小核舟,虽长不盈寸,却刻了五个人”“核舟虽小,但舟上窗子竟还能开合”“核舟虽小,但‘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人物神态栩栩如生[注: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核舟虽小,但‘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的细微之处都表现出来了”……
  2.讲述苏轼游赤壁的故事或播放故事的音像资料。
  3.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细节说说王叔远是怎样表现“东坡游赤壁”这个文学故事的,体会他巧妙的艺术构思。
  (1)用苏东坡后、前《赤壁赋》中的名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注: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点示故事的内容。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用人物特征和人物位置点示故事主人公。
  (3) “舟尾横卧一楫”写出江面风平浪静[注: 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小船随波荡漾,又暗扣“大苏泛赤壁”之“泛舟”。
  (4)“若啸呼状”“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通过人物神态表现江面的宽阔平静,意境的旷远。
  ……
  明确:王叔远是个有一定文学修养、富有想像力、能大胆创造、善具体生动地表现意境的雕刻艺术家。
  4.从三、四段中选取一个镜头以第一人称用现代汉语艺术性改写,体会作者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明确:魏学洢观察细致、善于想像,说明时准确细致、层次井然,描写时善化静为动、生动传神。
  四、慧眼识“宝”:模仿央视“艺术品鉴赏”栏目召开“鉴宝会”,从技艺和构思的角度鉴赏同学们带来的各种雕塑图片或实物。
  【资料整合平台】
  
  橄榄核舟
  ——故宫博物院所见
  余光中
  不相信一寸半长的橄榄细核
  谁的妙手神雕又鬼刻
  无中生有[注: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能把你挖空
  剔成如此精致的小船
  清脆,易碎,像半透明的蝉蜕
  北宋的江山,魔指只一点
  怎么就缩小了,缩小了,缩成
  水晶柜里,不可思议[注: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的比例
  即使在夸张的放大镜下,
  也小得好诡异,令人目迷
  舱里的主客或坐,或卧
  恍惚的侧影谁是东坡
  一捋长髯在千古的波涛声里
  飘然迎风, 就算我敢
  在世间的岸上隔水呼喊
  (惊动厅上所有的观众)
  舷边那须翁真的会回头?
  一柄桂桨要追上三国的舳舻
  击空明,斥流光,无论怎样
  那夜的月色是永不褪色的了
  ——前身是橄榄,有幸留仁
  九百年后回味犹清甘
  看时光如水荡着这仙船
  在浪淘不尽的赤壁赋里
  随大江东去[注: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又东去,而并未逝去
  多少的豪杰如沙,都淘尽了
  只剩下镜底这一撮小舟
  船头对着夏口,船尾隐约
  (只要你凝神静听)
  还袅袅不绝地曳着当晚
  那一缕箫声
  后记:
    苏轼赤壁之游,流传千古,时在北宋元丰五年,合公元一零八二年,距今正为九个世纪,值得追念。橄榄核舟为清人陈祖章所篆,舟长不及二寸,有篷有窗,中有八人,情态各异,在放大镜下亦光影迷离,难以细辨。舟底并刻赤壁赋全文,鬼技神工,令人惊诧难信。七月初回台,在故宫博物院俯玩此物,已作是篇,暂不发表,留待今日(九月三日合阴历恰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只为对九百年前那一个诗情哲理的水月之夜,表示无限的神往。东坡爱石成癖,“雪浪石”等做咏案头山水,皆有奇想,盖亦有柳子厚造化于衽席之意。以小喻大,将假做真,本东坡赤子之心[注: 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今以核舟戏之,料髯公不嗔也。七十一年七月十二日于厦门街。
  
  大道之行也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孔子的大同社会是中国最早的社会理想,之后“天下为公[注: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就成为历代中国人追求的最高治国标准。认识了解孔子“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相当一次“寻根”,所以本课的教学就立足于“大同”二字,和学生一道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这种理想的社会。从教学的思路来说,这是一种“向心”式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入。由孙中山先生陵墓“天下为公”四字导入,简介《礼记》及孔子的礼学思想。
  二、译读。结合注释,了解全文大意。
  三、变读。变换角度,从社会学学者的角度看待孔子笔下的大同社会。
  1.老师帮助学生从社会学学者的角度确定研究的角度并提供一些术语。如社会制度、生产资料的分配等等。
  2.小组内模拟“时空连线”方式做“专家访谈”。
  3.各组推选优秀者全班展示。
  明确:大同社会的社会制度是公有制,就是课文中提到的“天下为公”;实行“民主选举”,即“选贤与能”,像传说中的尧、舜、禹就是这样选出来的; “按需分配”,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各尽所能[注: 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男有分,女有归”;人与人之间 “相互尊重和关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总的说来,这是一个人人安居乐业[注: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人人尽其所能、人人平等自由、人人拥有财物、人人珍惜财物、政治清明的礼仪之邦。孔子生活在社会动乱的春秋末期,因此他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注: 安定、兴盛的时代。],提出“大同”社会的理想境界,旨在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这“大同”的基本意就是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 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四、比读。和《桃花源记》比较阅读,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故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讲信修睦
  (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有分,女有归
  五、联读。介绍孔子关于“小康”社会的文字,让学生自读。
   六、收束全课。 
  【资料整合平台】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注: 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后泛指处处可以成家,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於掌。(《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杜甫诗三首
  【教学设计a】“杜甫诗风初探”主题学习课
  创意说明: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以现实主义标举的伟大诗人,本课集中选编了他写于不同时期的三首诗,反映了他的不同的诗作风格。教学本课时,不妨以“杜甫诗风初探”为主题,带领学生踏上唐诗之旅,去探寻去发现。
  教学步骤:
  一、导入,竞背学习过的唐诗。
  二、朗读,读准下列字音。
  岱宗(dài)决眦(zì)簪(zān)逾墙(yú)邺城(yè)老妪(yù)幽咽(yè)
  三、比读,比较《望岳》和《春望》两首诗。
  1.比较角度:抓住一个“望”字。
  2.明确:(1)《望岳》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写此诗时诗人二十四岁,正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的第二年三月,诗人劫后余生[注: 经历灾难以后幸存下来的生命。]写下了《春望》。(2)《望岳》之望是由远而近,由朝而暮由大略而细致,《春望》之望是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3)《望岳》之景阔大雄伟,令人心神为之激荡,豪情满怀;《春望》之景满城残败,凄凉荒芜,使人黯然神伤。(4)《望岳》表达了建功立业[注: 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成就大业。]的雄心,格调高昂,洋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春望》则抒发了战火之中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深沉抑郁,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注: 郁:低沉郁积。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的风格。
  3.小结:分析诗歌风格可从写作背景、写作题材、思想感情诸方面入手。
  4.自读《石壕吏》,从写作背景、写作题材、思想感情几方面分析此诗的写作风格。
  明确:《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此时郭子仪等的六十万大军被史思明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注: 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杜甫在诗中记叙了县吏夜晚捉人的事,诗人通过对现实的如实描绘揭露了现实的黑暗,诗歌风格是含蓄的、深沉的。
  四、链接延伸。
  1.复习以前学过的杜甫诗歌和自己课外背诵的杜甫诗。
  2.将这些诗作按诗歌风格归类,引导学生体会杜诗风格的多样性。
  如雄阔高昂、深沉含蓄、清丽温馨等。
  五、背诵三首诗。
  【教学设计b】赏读课
  教学创意:杜律向来被誉为律诗的最高境界,为很多后人效仿。原因何在?语言的苦心锤炼是一个重要原因,杜甫曾自言“语不惊人[注: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死不休”,所以本设计就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指导学生学习杜诗。
  教学步骤:
  一、字正腔圆吟读三首诗。
  二、从词语锤炼的层面鉴赏三首诗。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5.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三、引用诗中名句造一个句子,然后说说这些句子成为名句的原因。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明确:名句都是千百年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唤起人类经验通感,在鲜明的形象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的句子。
  四、背读三首诗。
  【教学设计c】杜甫作品朗诵会
  创意说明:本课选编了三首杜甫诗,对一位作者来说,这就犹如编者给他安排的个人专场,设计一节“杜甫作品朗诵会”,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他,深入地了解他,放声地吟咏他,不失为“用好教材”的作法。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课前复习曾经学过的杜甫诗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迟日江山丽)《绝句》(江碧鸟逾白)《江南逢李龟年》《《出塞》(挽弓当挽强)《江畔独步寻花》
  2.学习本课三首诗,了解大意,理解第一首和后两首诗风的差异。
  3.教师准备相关音像资料,制作课件。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汉》《旅夜书怀》《登楼》《登高》《蜀相》……
  4.根据学生准备的篇目编排朗诵顺序,安排学生主持人。
  二、朗诵会过程:
  1.引子:“千秋诗圣——杜甫”,简介杜甫。
  2.第一乐章:“青年才俊——一览众山小”,朗读篇目:《望岳》朗读vcd,学生朗读《出塞》
  3.第二乐章:“诗穷而后工[注: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记录历史的如椽巨笔”
  “忧国忧民[注: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直面现实时的真情”,朗读篇目:《兵车行》《石壕吏》vcd,学生朗读《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vcd
   “乱世暂安——浣花草堂前的微笑”,朗读篇目:学生朗读《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迟日江山丽,江碧鸟逾白)《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vcd
  4.尾声:“写诗——生命的存储方式”,朗读篇目:《登岳阳楼》《登高》《登楼》(师生齐诵)
  5.结束语。师生共同小结,下课。
  【资料整合平台】
  1.电视系列片《唐之韵•千秋诗圣》
  2.杜甫对于诗歌的语言非常重视,他毫不隐讳地宣称:“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努力,也确实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可以说,杜甫把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杜诗语言的功力,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句式、词汇并不特别,但由于写得准确有力,而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如《羌村》中“妻孥怪我在”,读起来是很平常的句子,但它刻画出妻子见丈夫仍在人世、刹那间竟感到奇怪的神情,成为惊心动魄[注: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的一笔。又如《江亭王阆州筵饯钱遂州》中“老畏歌声断,愁随舞曲长”,也不是很特别的句子,却很充分地写出了诗人观赏歌舞时潦倒愁闷的心情。另一种情况就是用不寻常的语言和修辞手法,造成新鲜的、能够激活读者心理感受的形象。譬如杜甫的写景诗句,常把表示色彩的字放在开头,然后用一个动词引入实物,像“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放船》),“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晴》),“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等。这样写来,既醒目又能表现出情感的流动。古人炼字,有“诗眼”之说,即一句诗中有一个字特别警醒,使全句皆活。杜甫这方面的长处尤其为人钦服,赞为一字之下,后人无法更易。像“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二十判官》)的“乱”和“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的“垂”与“涌”,“万姓疮痍合,群山嗜欲肥”(《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的“合”与“肥”等,不胜枚举[注: 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至若《秋兴》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动词“开”和“系”都关联两项事物,更是精巧绝伦。(节选自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杜甫与中唐诗歌》)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莲文化的魅力
  【活动目的】
  1.对中国莲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体验、感悟。
  2.学会分工与合作,掌握一点研究方法,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受到高尚道德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的熏陶,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积淀文化素养。
  【活动准备】
  1.亲密接触:请生物、美术、音乐老师配合,先分科进行准备。
  (1)观荷,了解荷的栽培历史、生物特性及用途。
  (2)画荷,自己亲手画荷花,传递自己眼中荷的神韵。
  (3)咏荷,歌唱关于荷的歌曲,试着为咏荷的诗文谱曲。
  2.踏破铁鞋:各尽所能,收集关于莲的诗、文、图等资料。
  3.各领风骚: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探究小组,自定研究课题。
  课题研究角度(教师提供以下范例,学生可选用可自定):
  莲与科学:莲的历史/莲的品种/莲的栽培/莲的用途/莲的分布/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藕断丝连[注: 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的科学解释/千年古莲发芽之谜/莲生长繁殖特别快的原因/莲为何“香远益清”?/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科学道理/莲蓬为何长成平台状/莲是最早出现在世界上的开花植物之一吗?/莲花茎上为何长满小刺?/为莲产品撰写产品说明书/为莲产品的深加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莲与佛教:
  为什么莲花会成为佛国的象征与圣花?
  2.与佛教有关的含“莲”的典故:“步步生莲花”“拈花一笑”“拈花示众”
  3.在密宗佛修道场,莲花为何成为观想的对象?
  4.在佛教经典中,为何说“莲花已经自成一个庄严世界”?
  5.请你解释《哪吒传奇》中“哪吒再生”现象(哪吒剔除肉身还父母之恩,其师用莲组成他的身子,让他复活)。
  莲与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象征着怎样的品格?寄托着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文说明。
  莲与生活:建筑物上莲花图案的象征意义/年画中的莲花图案有可寓意?/中国古代女子的小脚为何称“三寸金莲”?/入洞房时为何要向新娘抛撒莲子?/生活器具上为何采用莲花图案?
  【活动过程】
  1.老师指导研究方法。
  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
  2.老师指导研究步骤
  确定研究方向——选定研究课题——分解子课题——拟定课题方案——开题论证——实施课题研究——整理分析资料——形成研究成果——交流展示成果
  【活动结果展示】
  主题:莲的魅力
  第一部分:问荷(仿开心辞典开心答题)
  第二部分:醉荷(主题:莲的形美;形式:莲的图片欣赏,网上下载的、自己拍摄的、绘制的,分“清水出芙蓉”荷花篇和“一一风荷举”荷叶篇)
  第三部分:赏荷(主题:莲的神美;形式:莲的诗文朗诵、歌曲演唱、舞蹈表演,分“君子篇”“思念篇”“祝福篇”“佛教篇”)
  第四部分:议荷(优秀论文展读)
  【活动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评定,授予优秀者“荷花仙子”或“荷花君子”称号。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