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渔父》译文及练习
   [标签: ]

【作者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注: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
【课文点译】

【课文全译】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注: 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注: 跟大家不一样。],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渔父莞尔而笑[注: 形容微笑的样子。],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名家点评】
  本文结尾以“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的动人描述,展出了一个云开雾散的空阔境界。最耐人寻味[注: 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的,是渔父所唱的那支《沧浪之歌》,清水濯缨,浊水濯足,不以同样浅显而形象的比喻,补充屈原的“沐”“浴”之理吗?清浊之境原不可混淆,谁又愿意把系冠之缨濯之于混浊之流呢?许多注家以为,渔父之歌仍在说明圣人“与世推移”的哲理,这恐怕是误解了。他其实是被屈原的峻洁志节所折服,才微笑摇桨,以此动人的清歌,来表达对这位逐臣的不尽慰勉之情的,这也正是渔父的可爱之处。
渔父去了,悠悠的“沧浪”之歌,却还伴着深思中的诗人,在高高的江岸上回荡。《渔父》对二千前这一幕问答情景的传神描摹,使披蓑戴笠的渔父、清癯沉吟的屈原,至今还以其充满睿智的音容笑貌[注: 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历历分明地浮现在湘江的清波白之云之间,多么令人神往[注: 使人很向往。]和缅怀呵!  潘啸龙

【重点梳理】
一、文言虚词
1.之 
(1) 代词。 渔父见而问之(代屈原)
(2)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安能以身之察察
(3) 助词,的。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2.于
(1) 介词,对。 圣人不凝滞于物
(2) 介词,在。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3)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何故至于斯
3.而
(1) 连词,表承接。 渔父见而问之
(2) 连词,表转折。 而能与世推移
(3) 连词,表修饰。 渔父莞尔而笑
二、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子非三闾大夫与(“非”表否定判断)
2.疑问句
(1)自令放为(疑问语气词“为”,表疑问)
(2)何故至于斯(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疑问代词“安”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4)子非三闾大夫与(“非”与疑问语气词“与”,表反问)
3.省略句
(1)行吟(于)泽畔(省去介词“于”)
(2)(渔父)遂去,不复与(之)言(前省去主语“渔父”,后省去介词宾语“之”)
4.被动句
(1)屈原既放(“放”,被流放之意)
(2)是以见放(“见”表被动,相当于“被”)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故深思高举         行为高出于世俗
b.鼓枻而去           敲打
c.遂去,不复与言        前往某地
d.何故至于斯          这,这个地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安能以身之察察
安能以皓皓之白
b.渔父莞尔而笑
则噪而相逐
c.沧浪之水浊兮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d.子非三闾大夫与
不复与言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庄 子.说 剑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注: 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庄子?说剑》,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谋:为……谋划。
b.请治剑服  治: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   趋: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  校:使……较量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日夜相击于前        游于江潭
b.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沧浪之水清兮
c.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而蒙世俗之尘乎
d.太子乃与见王        子非三闾大夫与
6.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注: 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译文: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译文:                               
(3)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译文: 

渔 父
1.c(离开某地) 2.d(同“欤”,助词,译为“吗”/介词,跟) 3.略
4. a 5.a 6.b 7.⑴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对斗剑的喜爱。 ⑵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⑶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百姓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
【译文】庄子不急不忙地进入殿内,见到赵王也不行跪拜之礼。赵王说:“你想用什么话来开导我,而且让太子先作引荐。”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好剑术,特地用剑术来参见大王。”赵王说:“你的剑术怎样能遏阻剑手、战胜对方呢?”庄子说:“我的剑术,十步之内可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会受人阻留。”赵王听了大喜,说:“天下没有谁是你的对手了!”
庄子说:“击剑的要领是,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再用有机可乘[注: 有空子可钻。]之处引诱对方,后于对手发起攻击,同时要抢先击中对手。希望有机会能试试我的剑法。”赵王说:“先生暂回馆舍休息等待通知,我将安排好击剑比武的盛会再请先生出面比武。”赵王于是用七天时间让剑士们比武较量,死伤六十多人,从中挑选出五六人,让他们拿着剑在殿堂下等候,这才召见庄子。赵王说:“今天可让剑士们跟先生比试剑术了。”庄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赵王说:“先生所习惯使用的宝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的剑术长短都适应。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让我先作些说明然后再行比试。”
赵王说:“愿意听听你介绍三种剑。”庄子说:“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赵王说:“天子之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之剑,拿燕谿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山做剑刃,拿晋国和卫国做剑脊,拿周王畿和宋国做剑环,拿韩国和魏国做剑柄;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用渤海来缠绕,用恒山来做系带;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遵循阴阳的变化而进退,遵循春秋的时令而持延,遵循秋冬的到来而运行。这种剑,向前直刺一无阻挡,高高举起无物在上,按剑向下所向披靡[注: 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挥动起来旁若无物,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这就是天子之剑。”赵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注: 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说:“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拿贤良之士做剑脊,拿忠诚圣明之士做剑环,拿豪杰之士做剑柄。这种剑,向前直刺也一无阻挡,高高举起也无物在上,按剑向下也所向披靡,挥动起来也旁若无物;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赵王说:“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庄子说:“百姓之剑,全都头发蓬乱、髻毛突出、帽子低垂,帽缨粗实,衣服紧身,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这就是百姓之剑,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百姓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
赵文王于是牵着庄子来到殿上。厨师献上食物,赵王绕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庄子说:“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有关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于是赵文王三月不出宫门,剑士们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