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听听那冷雨(节选)》教学案
   [标签: ]

一、情景创设: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对故乡的爱,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灵的深处,温暖我们一生的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感受游子对故土的那份深情。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余光中的生平及文学创作成就,准确识记文中重点的字词。

2、在反复咏叹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3、在涵咏品味中,体会作者对雨的描写和特殊感受,培养热爱故乡的情感。

三、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品味作者诗化的语言,领悟散文情景交融[注: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的意境美。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对雨的描写和特殊感受,鉴赏表达技巧,学会表达。

四、教学过程与操作设计: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他也自称“江南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其中6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余光中,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一生从事诗歌、散文创作和评论、翻译工作,自称“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他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现已出版诗集21部,散文集11部,评论集5部,翻译集13部,共40余部。他的著名诗歌《乡愁》传遍华人世界,还有《望乡的牧神》《民歌》等,散文有《沙田山居》《听听那冷雨》等。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

2、写作背景:

       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台湾,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3、余光中散文特点:

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他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拨动着读者的心弦,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

《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感悟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纵横交错[注: 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像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人生的感喟,历史的呢喃,文学的情致,浪漫的怀想,都深蓄着苍凉与感伤,一同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4、夯实基础,识记字词(a层)

(1)给加黑字注音:

惊蛰       仓颉&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sp;      氤氲        米芾       羯鼓        寒濑  

惊悸       淅沥       滂沱        罕见       舐          铿锵

(2)给下列字注音组词

揪     (     )锹     (     )啾    (      )愀     (      )

滂     (     )磅     (     )潇    (      )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

(3)解释词义

料峭:

岑寂:

氤氲:

山隐水迢:

石破天惊[注: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想入非非[注: 非非:原为佛家语,表示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

皇天后土[注: 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二)、自主探究(4为b层,其他为a层)

1、阅读第一段,思考这段的语言特色是什么?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自己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2、看第二段前六个字,作者的思绪跳到了哪里?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

 

 3、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那冷雨吧。读第三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

 

 

 

4、我们再看看其他的地方是否也给了作者同样的感觉呢?于是作者又写了美国。迅速阅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5、如果上面四段主要写了雨的视觉和嗅觉,那么下面的部分将主要写到“听雨”。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2)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4)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6、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五、随堂检测:(a层)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氤氲(yū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米芾(fú)    嘈嘈切切(cáo)     皑皑白雪(ái)

b. 大堤 (dī)     一簇(chù)   蠢蠢而蠕 (rǔ)    心寒眸酸(mú)

c. 仓颉(jié)     冰雹(báo)   云缭烟绕(1iáo)    山隐水迢(tiáo)

d. 啾啾(jiū)     羯鼓(ji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相叠互倚(yǐ)     宵寒袭肘(zhǒu)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青霭    岑寂    空蒙迷幻     沐浴

    b. 惊悸    寒濑    一峰半壑     忐忑

    c. 幽暗    惊蜇    若既若离     料峭

    d. 擎天    弥漫    秋雨潇潇     沟壑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多年的努力使他终于获得了提拔的机会,现在他已在政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要害部门任职,父亲欣慰地说:“你也算是升堂入室[注: 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了。”

b. 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已是后悔莫及。

c. 惊蛰已过,空气里便有淡淡的土腥气,也许土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欲动[注: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d. 要领略“白云回望台,青霭人看无”的境界,在美国西部是可望而不可即[注: 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的,仍须回到中国来。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于奏成了黄昏。

b. 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是值得谈一谈的问题。

c. 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

d. 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

  5. 填入横线中词语的顺序依次为    (    )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    ,    ,    ,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    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注: 番:遍数。一再,多次。]风吹雨打[注: 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a. 凄凉 凄清 凄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凄迷        b. 凄凉 凄楚 凄清 凄迷

  c. 凄清 凄凉 凄迷 凄楚        d. 凄清 凄迷 凄凉 凄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