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标签: ]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备课者:郑时仁{湖南新田三井学校}

目的要求:

1、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探究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理解作者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强烈愿望。

重点:

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

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探究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

教材分析:

文章记述了作者在参加一次悼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此次活动是为了悼念二战中被屠杀的三百个孩子们。在历史和现实交织的场景中,贯穿着作者强烈的爱恨和严肃的思考,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注: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的罪恶行经,震动读者的心灵,使人们不禁产生一个和作者同样的愿望——“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这篇文章是一篇对法西斯的控诉词,细读文章不难发现,文中充满了一组组看似矛盾对立实则统一的事物:历史与现实、美丽与沉重、忏悔与狡辩、人性的呼唤与罪恶的枪声。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看似矛盾的语句并对之进行分析探究,深刻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   型:新授。

方   法:自学指导。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常常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但在这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枪声。面对曾经发生过的惨剧,你对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对和平与幸福,也许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更深的思考。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节日,即国际儿童节。现在,我们每年都要庆祝这个节日,请你说说,庆祝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

在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同时,我们无法忘记,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的一个小城里,一天之内,有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孩子们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呼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而回应他们的却是冰冷的枪声。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华裔作家聂华苓去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

二、关于字词。

1、

谬miù(荒谬)  戮lù(杀戮)    幢zhuàng(一幢)  缭liáo(缭绕)  潦liáo(潦草)  泻xiè(倾泻)  泄xiè(泄气)  悼dào(悼念)  绰chuò(绰号)  粹cuì(纳粹)  猝cù(猝死)

肃穆  mu      荒谬  miu        稚嫩zhi                呵护 he

发泄  xie             屹立 yi            盟誓meng

憧憬  chongjing      韵律 yun        反驳   bo     放逐 zhu        赤裸裸 luo          血腥xing

2、解释下列词语。

肃穆:严肃安静。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健忘:容易忘事。

杀戮:杀害{多指大量的}。

憧憬:向往。

赤裸裸:形容毫无遮盖掩饰。

缭绕:回环旋转。

血腥:血液的腥味。比喻屠杀的残酷。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注: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的样子。

三、教师谈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和认识。

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与你们一样,心中充满了对这场罪恶的战争的痛恨,和对所有爱好和平的人的敬意。同时,我又发现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语句很难理解,如文章开头的引文中提到的:“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同学们,你们在阅读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语句呢?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再细细琢磨这些句子的含义?

四、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发现问题。

注意探究文中一些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而含义深刻的词句,如“沉重而美丽的记忆”、“历史与现实”等。

五、课堂小结:

[1] [2] [3] 下一页

本文记述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残酷的历史,表达了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呼声:永远不要有战争了!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抓住一些重要语句进行深入探究,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认真读书的习惯和大胆质疑的“问题意识”,我想,这是你们学习的致胜法宝,希望你们今后能将这种良好的习惯保持下去。

 

第 二 课 时

课  型:练习。

方  法:探究、讨论。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质疑。

1、课文开头的引文说:“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为什么既说是沉重的记忆,又是美丽的记忆?

①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是沉重的;但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注: 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他们怀着对生命强烈的爱,却不向刽子手乞怜,表现出了“整个发族的英勇”,这是美丽的。

2、文中说到:“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 - 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这句话如何理解?

②孩子们从课堂里被抓走,老师和学生惨遭屠杀,这是沉重的;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面对敌人的枪口,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这是美丽的。

3、如何理解以下语句:“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③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每年的10月21日这一天,成千上万[注: 形容数量很多。]的人都到这来纪念死难的人们,各种艺术家用各种艺术作品来纪念他们,这是美丽的。

4、作者为什么要写西德作家与日本作家在参加纪念活动时的不同表现?日本人对战争的态度如何?

④多年后,日本作家还在为日军的罪行进行狡辩,这是沉重的;西德作家却在死难者面前沉重地忏悔,深刻地反省,代上辈人受过,这是美丽的。

5、文章写的是血腥的屠杀,可作者却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有什么用意?

……⑤孩子们被残杀,是沉重的;他们临死前留下的片纸只字[注: 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强烈的爱,这是美丽的。……

萨特的一段话里说记忆是“沉重”的,这容易理解,为什么又说“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呢?
   “美丽的记忆”后面一句就说明了为什么“美丽”,要注意“整个民族的英勇”一句,这是说,面对法西斯屠刀,南斯拉夫人宁死不屈[注: 宁愿死也不屈服。]。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所谓“合作”就是要他做民族的叛徒,这位老师是有民族气节的,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课文第四部分摘录的遗言,表现了无辜的平民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仍然怀着强烈的爱向生者倾吐心声和愿望,没有人向刽子手乞怜。还有一位工人要“孩子们为父报仇”。他们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的,令人崇敬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这确实是一个沉重而美丽的记忆。我们崇敬塞尔维亚人的英勇,认同他们的历史观,让我们用良知、用正义和着作家的心声一同呼吁: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三、

1、学生再次深入研读课文后,分学习小组就以上两个主要问题进行探究、讨论,理解句子含义,把握作品的主题。

步骤:每两组同学解决一个大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自由讨论、探究,交流研讨结果,然后各小组推举一名代表阐述观点。

2、学生展示“沉重的——美丽的”探究结果。

教师预设学生探究结果如下:

3、教师补充引导,深入探究:

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沉重而美丽的记忆。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纪念我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同学们能够说说哪些是“沉重而美丽的记忆”吗?面对历史,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明确:

我国在抗日期间,同样遭受了苦难,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注: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屠杀我国人民,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这段历史是沉重的;我国人民不忘记历史,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也是美丽的。

4、学生展示“血腥的——亲爱的”问题探究结果:

教师预设学生探究结果如下:

一天之内残杀了7000余人,300个孩子面对刽子手,发出了“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呼唤,回应他们的却是冰冷的枪声。这是血腥的。但在这次血腥的屠杀中,被残杀的无辜的人们留下了片纸只字,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强烈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这正是“亲爱的”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5、齐读课文第四部分,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最强烈的感受。

引导明确:

一方面,是罪恶的枪声,是血腥的屠杀,另一方面,是孩子们“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亲切呼唤,正是罪恶的战争,破坏了一切美好的生活和情感。

四、迁移阅读,拓展探究。

1、阅读《致命的母爱》,归纳主要内容。

2、请学生思考:这篇文章最震动你的情景是什么?为什么?

预设学生思考结果:

一个母亲深夜为一个敌兵盖上军毯,表现出强烈的母爱,却招致杀身之祸。这让读者最为震撼,正如鲁迅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诠释的:“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战争撕毁的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使人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的罪恶、和平的可贵。

五、结束语:

这篇文章通过一些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敲击人们的心灵,让读者受到震动,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切体会到战争的罪恶。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世界上仍然还有很多的地方销烟弥漫,母亲们痛苦的眼泪,孩子们惊恐的哭叫,那一双双流露着悲痛和渴望的眼睛似乎在向我们呼喊:不要战争,保卫和平。同学们,希望我们都是和平的维护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我们来之不易[注: 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的和平与幸福。

 对照德国,我们的邻国日本忤逆民心,一意孤行[注: 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肆意推卸蓄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掩盖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攻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拒绝修改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教科书。种种卑劣行径,告诉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呀! 

六、布置课后作业:

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课文由两大部分组成,引言和主体(四个部分)

一、引言

二、主体(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断)

(一)、来到纪念地   

(二)、看纪念演出   

(三)、参加座谈会   

(四)、参观纪念馆   


                    人性的呼唤——罪恶的枪声
 笑声,笑声              历史——现实               “世间永远不能
 
 枪声,枪声             沉重——美丽               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德)忏悔——狡辩(日)

(二)阅读材料:

致命的母爱

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惟一的房间。

夜深了,精疲力竭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

“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权夺利[注: 争夺权力和利益。],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惟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

“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

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

接着又一声枪响,冲过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妈啊!幸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教后记:

上一页  [1] [2] [3]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