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方案
   [标签: ]

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方案

主讲老师:常州市花园中学  朱光琪

 

学段:初中                                            学科:语文 

版本: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单元: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文中的生字词,能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能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并简要概括其内容。

  3、能根据课文标题和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

模块一:明确目标

教学板块1:导入新课

老师出镜同学们,在七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了鲁迅先生写的《社戏》,在那里我们结识了一群可爱的农家少年朋友;感受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无私;更体会到儿童对快乐自由生活的向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进鲁迅先生童年的另一番天地。。

这节课,我们的主要学习任务是:

ppt1

学习目标

1.能读会写文中的生字词,能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

2.能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并简要概括其内容。

3、能根据课文的标题和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

模块二:疏通文意

教学板块2:疏通字词

ppt2这篇课文,有不少生字词,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迅速浏览一遍,找到屏幕上的生字词,自己查阅工具书,按要求注音或解释;还有不会或不懂的地方,可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疏通字词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  )菜畦(  )桑椹(  )轻捷(  )

油蛉(  )斑蝥(  )缠络(  )珊瑚(   ) 

攒(  )豁(  ) 敛(  )脑髓(  )

陌生(  )鉴赏(  )人迹罕至(  )觅食(  )

竹筛(  )秕谷(  ) 系(  )书塾(  )

2、解释下面的词语的意思:

确凿:轻捷:缠络:

鉴赏:人迹罕至:渊博:

消释:宿儒:人声鼎沸[注: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注音、解释。时间约5分钟)

ppt3同学们刚才学得很认真,相信大家已解决了这些拦路虎。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和有关词语的解释齐声读一遍。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záo)菜畦(qí)桑椹(shèn)轻捷(jié)

油蛉(líng)斑蝥(máo)缠络(chán luò)珊瑚(shān hú )

攒(cuán)豁(huō) 敛(liǎn)脑髓(suǐ)

陌生(mò)鉴赏(jiàn)人迹罕至(hǎn)觅食(mì)

竹筛(shāi)秕谷(bǐ) 系(jì)书塾(shú)

ppt4

解释下面的字词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确凿:确实无误。轻捷:轻快敏捷。缠络:缠绕。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来到。罕:稀少。至:到。

渊博:(学识)精深广博。

消释:消融,熔化。宿儒:素有声望的博学之士。宿:年老的,久经其事的。

人声鼎沸:人声喧嚷嘈杂,好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长方四足的。

 

教学板块3:了解背景

疏通了字词,只是扫除了文字上的障碍;要读懂这篇写于80多年前的文章,还有必要了解一些有关的背景知识。

ppt5 (《朝花夕拾》图片)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指早晨,这里指童年;“夕”指晚上,这里指老年。原来的意思是早晨开的花到晚上凋谢了去拾,这里指老年回忆童年的事。这部集子里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作者对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ppt6(鲁迅图片)本文是鲁迅先生在他四十六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一段往事写下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朵“夕拾”的小花,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都蕴含着作者对童年的依恋和向往之情。

教学板块4:概括内容

ppt7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先听一下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看书边思考,并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概括内容

听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根据文章标题提示,课文可分为几大部分?

2、用简要语言概括每一部分各写了哪些事情。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听课文录音,完成听读任务。时间约15分钟)

ppt8 ppt9(百草园图片和三味书屋图片)不难看出课题用“从……到……”点明了文章所写的两个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ppt10这篇课文先写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再由课文第九段自然过渡到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ppt11在第一部分,作者紧扣“乐园”写我在百草园的无穷乐趣。依次回忆了百草园的景物、美女蛇的故事和百草园的冬天

(1-8)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2)  有趣景物

(3-6)传奇故事

(7-8)雪地捕鸟

ppt12在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先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我对先生的印象,再依次写了询问怪哉、后园寻趣、师生读书和在课上做戏画画的事。

(10-24)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10)   书屋陈设

(11)   先生印象

(12-16)询问怪哉

(17-20)后园寻趣

(21-23)师生读书

(24)   做戏画画

 

模块三:梳理结构

 

ppt13好,刚才我们已经把课文的内容作了简要的概括。解决了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的问题。但是学一篇文章,我们不仅要知道“写的是什么”,还要进一步思考,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等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算是把一篇文章读懂了。而要弄清文章“怎么写的”,首先要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梳理。现在我们就来进一步思考,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这样的丰富多彩,那么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这些丰富的材料串联起来的呢?请同学们再次速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梳理结构

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提示:先分析整体顺序,再分析局部顺序)

2、文章的第9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把它归在哪一部分比较合适?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速读,梳理结构。时间约5分钟)

ppt14同学们经过刚才学习,一定已经较好地完成了任务。老师再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在概括本文内容时,曾提醒大家要充分利用标题的提示;现在分析结构,同样也不能忽视这个标题。标题的“从……到……”点明了文章所写的两个地方;因此,很显然,全文整体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的。再看局部,两个部分初看起来好像写了一些不相干的景物和事件,很难整理出明显的顺序。但细细推敲,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注: 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的。如,在 “百草园”部分,有季节变换的痕迹;“三味书屋”部分,有学习生活的进程。有一种隐性的时间顺序在里面。就是标题的“从……到……”也隐含了一个时间的顺序。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篇文章是以空间的转换为全文的显性顺序,以时间的推移为隐性顺序来安排结构的。

 

 

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方案

主讲老师:常州市花园中学  朱光琪

 

 

学段:初中                                            学科:语文 

版本: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单元: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找出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词句并说出其表达作用。

2、  能复述捕鸟的全过程,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3、  能复述美女蛇的故事,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模块一:明确课时目标

教学板块1:导入

教师出镜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梳理了课文结构。今天我们要继续走进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去体会作者写景状物的妙处。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ppt1

学习目标

1、能找出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词句并说出其表达作用。

2、能复述捕鸟的全过程,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3、能复述美女蛇的故事,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

 

 

模块二:品味写景状物

教学板块2:品味特殊句式

ppt2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百草园尽管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在作者心目中却是他的“乐园”。作者紧扣“乐园”依次描绘了关于百草园的三件事:泥墙根的趣味、美女蛇的故事和百草园的冬天。

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泥墙根的趣味

美女蛇的故事

百草园的冬天

也许同学们对老师的第一个小标题“泥墙根的趣味”产生了疑惑,上节课明明是用百草园有趣的景物概括的啊,怎么现在却只强调泥墙根的趣味呢。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2段,想一想老师的改动有没有道理呢?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齐读课文第2段,并思考问题。时间3分钟)

ppt3聪明的同学一定注意到了这样一组句式:

品味写景状物: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就……

请同学们用这个句式造句,说说它的作用。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造句,并交流作用,时间5分钟)

ppt4大家一定能体会到这个句式,它的作用在于由整体概括到突出局部。作者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为的是突出下面“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有无限趣味,那么百草园中的佳趣定然是比比皆是[注: 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了。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就……

(突出 “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有无限趣味,那么百草园中的佳趣定然比比皆是了。)

教学板块3:品味写景状物

ppt5作者用这么个特殊的句式为我们描绘了哪些动植物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2段,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品味写景状物

再读课文第2段:

1、划出文中所写的景物和它们的特点。

2、想一想,这些景物分别是什么季节的景物。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看书,完成学习任务,时间3分钟)

相信大家一定对百草园的动植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合上书本一起来回忆一下。

ppt6不必说,菜畦是碧绿的,石井栏是光滑的,皂荚树是高大的,桑椹是紫红的,这些都大多是春季的景物。

不必说  春

碧绿  菜畦

光滑  石井栏

高大  皂荚树

紫红  桑椹

ppt7也不必说,蝉是鸣的且在长吟,黄蜂是肥胖的且伏在菜花上,叫天子是轻捷的且是直窜向云霄的,这些大多是夏季的景物。

也不必说  夏

鸣  蝉   长吟

肥胖 黄蜂  伏

轻捷 叫天子 窜

ppt8 单是,就有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和覆盆子这些秋季的景物。

单是  秋

油蛉    何首乌   

蟋蟀    木莲

蜈蚣    覆盆子

斑蝥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合上书本一起回忆,时间2分钟)

好极了!相信同学们已经差不多记住了这段课文。这一段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特殊的句式串联,写了百草园春夏秋季的景物。由植物写到动物,先写静景,再写动景;写静景时,由低到高;写动景时,由高到低。使景物写得既井井有条[注: 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又错综交织,浑然一体[注: 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教学板块4:看图背诵课文

ppt9(百草园图片)下面,请同学们观赏一些具体的图片,边观赏边听老师把这段课文朗读一遍。

ppt10(菜畦图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ppt11(高大的皂荚树图片)高大的皂荚树

ppt12(紫红的桑葚图片)紫红的桑葚

ppt13(鸣蝉图片)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ppt14(蜈蚣图片)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ppt15(何首乌图片)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ppt16(木莲图片)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ppt17(覆盆子图片)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超链接到ppt9

ppt9(百草园图片)同学们看得很认真,听得也很认真,下面就让我们看着具体的图片一起来尝试背诵这段课文。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观看图片,背诵课文第二段。时间约5分钟)

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几乎都能背得出课文第二段,说明大家学得非常认真。现在老师又有一个问题:这一段写了百草园春、夏、秋季的景物,那么百草园的冬天会是怎样的呢?

模块三:品味动词准确性

教学板块5:研读捕鸟

ppt18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7、8两段,用课文内容填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7、8两段,用课文内容填空:

写百草园的冬天,先以无味作陪衬,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写捕鸟,先不直接写,而是先写(拍雪人和塑雪罗汉)的不相宜,突出雪地捕鸟的无穷趣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研读,填空,交流。时间约3分钟)

这个填空肯定难不倒大家,写百草园的冬天,先以无味作陪衬,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写捕鸟,先不直接写,而是先写拍雪人和塑雪罗汉的不相宜,突出雪地捕鸟的无穷趣味。

ppt19通过刚才的填空,大家一定会发现,在作者笔下,冬天的百草园因为可以捕鸟而让作者乐在其中[注: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品味动词准确性

细读课文第7段:

划出描写捕鸟的动词,然后用手边的物品做道具,边模拟捕鸟的动作,边复述捕鸟的过程。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时间约8分钟)

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复述捕鸟的全过程,注意所用动词的准确性。

ppt20

(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  )鸟雀下来(  )食,(  )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ppt21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用准确的动词填空: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通过复述,我们不但能感受到这些动词准确而生动的描绘了捕鸟的全过程,还能感受到作者捕鸟时的兴奋和惊喜,更能再一次的感受到百草园的“乐园”之趣。

教学板块4:复述故事

ppt22(百草园图片)百草园里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当然也会有一些长得长的草。然而长的草里是不去的,这是为什么呢?

ppt23阅读课文3-6段,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美女蛇的故事。(要求:情节完整,形象生动)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复述故事。时间5分钟)

听完美女蛇的故事,请同学们设身处地[注: 设:设想。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的想一想:

ppt24

思考:

童年时的作者站在静悄悄的百草园里,想着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此时对百草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不难发现,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抹上了一层神话的色彩,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感,更丰富了“乐园”的情趣。

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感,

更丰富了“乐园”的情趣。

模块四:回顾小结

教学板块5:回顾小结

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百草园为什么被我称为是“我的乐园”?

ppt25回顾课文第一部分内容后填空: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因为这里

有( )的景物可以( );

有( )的食物可以( );

有( )的动物可以( );

有( )的故事可以( );

有( )的捕鸟可以( )。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回顾课文,完成填空并交流。时间5分钟)

ppt26百草园的一年四季都是那么充满乐趣,请同学们在课后把课文第二段和捕鸟全过程熟读成诵,体会作者写景状物的妙处和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课后学习:

背诵课文第二段和捕鸟的全过程,比一比谁背得又快又好。

教师出镜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方案

主讲老师:常州市花园中学  朱光琪

 

 

学段:初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nbsp;                                           学科:语文 

版本: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单元: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4、  能通过比较两处生活的不同深入理解课文。

5、  能根据自己的体验评析三味书屋里的人物。

6、  能通过研读,探究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模块一:课时目标

教学板块1:明确目标

教师出镜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深入感受了百草园的“乐园”之趣,如果说百草园的生活是自由快乐的;那么三味书屋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ppt1

学习目标

1、能通过两处不同生活的比较深入理解课文。

2、能根据自己的体验评析三味书屋里的人物。

3、能通过研读,探究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

模块二:比较不同

教学板块2:复习回顾

ppt2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写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各自回忆了一些生活片段。那么这两处的生活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百草园

有趣景物

传奇故事

雪地捕鸟

vs

三味书屋

书屋陈设

先生印象

询问怪哉

后园寻趣

师生读书

做戏画画

教学板块3:比较生活的不同

ppt3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与课文第一部分作比较,思考下面的问题:

寻找不同

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和第一部分内容相比较,说说

 

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与我在百草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

请大家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做批注,比较两部分内容后做答。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时间约5分钟)

ppt4经过大家的独立思考,我想每一位同学都会有自己的发现,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下面请同学们展开小组合作活动,每四位同学结合成一个小组,每个人都必须在小组内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由一位同学记录发言要点,准备向全班汇报你们组的发现。看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最准确。

小组合作交流:

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与我在百草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组合作交流:

  围绕问题,依次发言,求同存异[注: 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推选代表,准备发言。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时间约5分钟)

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和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好,下面就请

同学们一起来交流你们的发现。请各小组发言的同学先有感情的朗读你找到的课文片段或语句,再具体分析课文内容,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时间约5分钟)

经过大家的讨论,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它们的不同:

ppt5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里: “询问怪哉”才知道做学生的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就行。而“后园寻趣”,园虽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花坛折腊梅、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却饶有趣味,更反衬了读书生活的单调枯燥。“师生读书”片段,四个“有念”和一个“疑心”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内容陈腐、艰深、脱离儿童实际。先生读书入神时的“做戏画画”,更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所学内容引不起儿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的兴趣。

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生活的不同:

生活比较单调;

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

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

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

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

……

相信同学们的发现一定比老师的更多更全面。

教学板块4:比较我的不同

ppt6在这样的三味书屋生活里,我和百草园里的我有不同吗?为什么?

再寻不同

再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在三味书屋生活里的我和百草园里的我有不同吗?为什么?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并交流。时间约5分钟)

ppt7经过大家的交流,我们不难发现,三味书屋里的我除了比原来用心的学习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没变。我仍然是:

三味书屋里的我:

对大自然充满热爱和向往;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有强烈的求知欲;

能细致观察生活;

天真活泼幼稚的孩子。

模块三:评析人物

教学板块5:评价寿老师

ppt9三味书屋里的“我”和百草园里的“我”没有多大的改变,可是三味书屋里不再有会讲好听故事让“我”依恋的长妈妈,却多了一个让我尊敬的老师,那么这位寿先生又是怎样的老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对寿先生的描写语句,根据自己的体验,评析这个人物。

评析人物

再读课文第二部分:

找出对寿先生的描写语句,

根据自己的体验,评析这个人物。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并交流。时间约3分钟)

ppt10这个问题肯定难不倒大家,三味书屋的寿老师他有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可见他是个比较开明,对学生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的老师。

三味书屋的寿先生:

是“极方正,质朴,博学”“渊博”的人,

他比较开明,对学生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

ppt11(寿镜吾先生图片)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些关于寿先生的材料,让我们能更加全面的评析这个人物:

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学生都尊称他为寿老先生。这个“老”不但指年龄大,还包括知识渊博、受人尊敬的意思。
  寿老先生年轻时,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极为不满,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深恶痛绝[注: 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所以他20岁考取秀才后就再没去参加乡试,一直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长达60年之久。
  寿老先生热爱学生,也严格要求学生。放学时,他必定亲自送学生到大门口,看到学生过了石桥,他才放心。有的学生三天不来读书,他就会拄着拐杖上门访问。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早上教的课,当天傍晚必须背出来。写字强调注意姿势,翻书前还要检查手指是否干净。但寿老先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很少体罚学生。
  寿老先生于1929年7月30日以82岁高龄谢世。

正是这样一位老师深得鲁迅的尊敬,在后来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他,师生之间书信往来不断。寿先生逝世后,鲁迅还和他的家属保持联系。

模块四:探究主旨

教学板块6:回顾总结

好,刚才我们大家跟着鲁迅先生去感受了他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感受了

三味书屋里生活和人的变化,下面让我们再次回顾全文,

ppt12本文按空间顺序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

由“我的乐园”引出百草园的生活,按时间顺序写了百草园春夏秋冬的趣事,中间还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又由对离开百草园原因的猜测引出“全城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写了三味书屋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一些读书生活片段。

你能分别用两个四字短语来形容两处的生活吗?

探究主旨

百草园      自由快乐

三味书屋    枯燥乏味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回忆课文回答问题。时间约3分钟)

相信大家一定能感受到百草园生活的自由快乐和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枯燥乏味。

教学板块5:探究主旨

ppt13想一想,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回忆,想要表达怎样的主旨呢?

探究主旨

想一想:

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回忆,想要表达怎样的主旨?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时间约3分钟)

ppt14历来对“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存在很大的分歧。下面老师把分歧意见罗列出来,请同学们与自己的观点做个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探究主旨

主题一、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热爱大自然,追求自己快乐的儿童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ppt15

探究主旨

主题二、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活泼的天性和对儿时充满童真童趣生活的无限留恋,对成年后所处的现实生活的不满。(超链接到ppt17

ppt16针对以上两种主旨,你更赞成哪一种呢?

探究主旨

请通过自己对本文的研读,探究本文表达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思考探究并交流问题。时间约5分钟)

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有赞成第一种的,认为文章更多的是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比表达儿童对大自然和快乐自由生活的向往,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也有的赞成第二种。(超链接到ppt15

关于本文的主旨,老师也谈谈我的观点:我从课文内容的比较中得到一些启示。百草园的生活是何等的欢乐、天真,充满童真和童趣。那么,三味书屋的生活尽管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在作者笔下同样也是快乐的:后园的乐趣自不必说,师生读书的场面也充满着乐趣。三味书屋的先生也令人可亲可敬,先生的读书情景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注: 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以自己在三味书屋画画的成绩而充满自许,为这些画儿的卖掉而充满怜惜,在这怜惜之中,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依依留恋之情吗?作者结合写作背景看,当时作者为了正义和生计,四处奔波,却到处受到排挤,打击和碰壁。甚至“被学者们挤出集团”,此时的作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往事,来排除心中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除了表达作者对儿时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无限留恋外,更主要的还是把童年生活与现实生活作出鲜明的对照,突出现实生活的阴暗,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模块四:回顾总结

教学板块6:回顾总结

ppt17 相信大家对本文的主旨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我们对本文的写作特点做一个回顾总结。本文有以下几个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1、运用准确的词语表现景物特点,描写动作。

2、叙事写景,井然有序[注: 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3、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

教学板块7:再读感悟

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读全文,去体会作者独到的匠心,感悟作者表达的深情。

ppt18

再读课文

体会匠心

感悟真情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读出感情。时间7分钟)

教师出镜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