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陈庆德《师说》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标签: ]

 

 

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原创一体化教学案

《师说》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本单元是“获得教养的途径”大板块,下分两个小版块:“获得教养的途径”“经典的力量”。“获得教养的途径”意在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让学生知道读书学习的重要,以及如何通过阅读经典获得教益。从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层面上,学会恰当地表达思想,学习朴素的文风。

本文来自第一小板块“求学之道”,这个板块第一篇文言文《劝学》已经教完,第二篇是《师说》。《师说》谈拜师对成长的重要。仍然采用第一篇的教法,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学目标:

1、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 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 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教学课时:4

第一课时

要点:整体理解,了解作者,朗读,完成第一段积累,并背诵。

过程:

一、导入

1、引言:我们刚刚完成《劝学》的教学,“劝学”是教我们终生坚持学习,当然,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老师的指点,肯定会事倍功半[注: 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接受老师的指导,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道理,可是在唐代,拜师学习却是被人耻笑的,今天我们学习《师说》,看看唐代人是如果耻笑,再看看韩愈又是如果驳斥批判这种坏风尚的。

2、解释题目

初中,我们学习过《蛇者说》、《马说》等文言文,谁解释一下“师说”怎么理解?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的文体,“说”本身就是“陈述”“解说”“论述”的意思,在这里整体解释为“论述……的道理”;“师”,本义可以是“老师”的意思,在这里要当动词用,整体解释为“从师”。

二、简介作者(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以他的谥号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后来因为做过吏部侍郎的官职,所以又被称为韩吏部。

    在唐代,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注: 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注: 物:内容。文章或讲话有具体内容。]”、“言贵创新”的古代优秀散文,所以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

    因为韩愈自己带学生,所以不少士大夫嘲笑他是“狂人”。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注: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不耻下问[注: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教学相长[注: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这些精辟的见解非常具有进步意义。

三、朗读课文。

1、学生朗读

注意读音:句读(dou)  或不(否fou)焉  谀(yu) 欤(yu) 蟠(pan)

2、集体朗读

四、积累第一段文言字词

    1、和同学合作,弄清下列字词的意思:

    师7处——所以——固——庸——道6处——(6)也:所以传道守业解惑也——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2、讨论交流:

师1——7 (1、老师  2、老师  3、老师  4、5意动“以……为师”  6、动词,学习,也可意动  7老师)

所以——“用他来……的”凭借

固——本来

庸——难道,岂

道1——6(1、2、3、4、6儒家之道   5、原因道理 )

所以传道守业解惑也(判断语气,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间舒缓语气,停顿,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3、学生问疑

五、同学合作,互相翻译,互相纠错

六、指名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七、先自己概括这段内容,再和同学交流

(论述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1)古代传统——(2)从师作用——(3)以“道”择师之标准)

八、试背诵

九、作业

 

第二课时

要点:完成第二段积累,并背诵。

过程: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齐背诵第一段,指名翻译第一段

二、朗读第二段

三、积累第二段文言字词

1、看注解,再和同学合作,弄清语段加线字词的意思:

嗟乎!师道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今之众人,其圣人也亦远矣,而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官盛则近。”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可怪也欤!

2、交流,指名回答

嗟乎——感叹词,“唉”

师道不传也久矣——之,用在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不翻译。

(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1从师学习的道理;2从师学习的风尚)(注意后一个“也”的用法,语气词,相当于“啊”)

出人——超出众人

——兼词“于之”

众人——普通人

圣人——名词活用为动词“低于”

学于师——意动,“以……为耻”

圣益圣——前“圣”名词,圣人;后“圣”,形容词“圣明”

之所以——为什么

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猜测性语气,可翻译为“大概”。可怪也欤(同)

则耻师焉——耻,意动;师,动词;焉,语气词,“了”

矣——糊涂啊

句读——断句

所谓——所说的

[1] [2] [3]  下一页

 

或师焉,或不焉(1或,有人,指给孩子找老师的人;师,从师;焉,语气词,不翻译;2或,指自身

不耻相——学习

云者——之类的

位卑则足——使动,“使……感到羞耻”

官盛则近——阿谀奉迎

今其智反不能及——却

3、学生问疑

四、同学合作,互相翻译,互相纠错

五、指名翻译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圣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学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之道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六、先自己概括这段内容,再和同学交流

(批判轻师的世俗:对比古圣人和今众人的态度与结果——对比“小学”而“大遗”的两种做法——对比下等人君子的做法与结果。)

七、探讨:最后一比,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局限?(轻视下层人民,认为他们的智慧天生不如士大夫。)

八、试背诵

九、作业

 

第三课时

要点:完成第三、四段积累,并背诵。

过程: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齐背诵第一、二段,指名翻译第一、二段

二、朗读第三、四段

三、积累第三、四段文言字词

1、看注解,再和同学合作,弄清语段加线字词的意思:

圣人无师——郯子——师不必贤弟子——如而已——六艺经传——不拘时——以

2、交流,指名回答

圣人无师——恒常,固定

郯子——意动,“以……为师”

师不必贤弟子——比

而已——此,这样

六艺经传——这里是六艺的经书

不拘时——被

之——赠给

3、学生问疑

四、同学合作,互相翻译,互相纠错

五、指名翻译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注: 如此:象这样;而已:罢了。就是这样罢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六、先自己概括这段内容,再和同学交流

(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论述师生之间的辨证关系

第四段:交代写作本文的缘故。)

八、试背诵

九、作业(书后问题讨论)

 

第四课时

内容:全文总结,论证分析,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过程:

一、背诵全文

二、围绕老师的问题,先自己有所思考,再和同学讨论:

1、分析本文论证层次

(1)分析第1段: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

第一层:开门见山[注: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2、分析第2段:

(1) 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从反面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3、分析第3段: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称赞李蟠有怎样的言外之意[注: 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同时又交代写作的缘由。)

5、探讨:

本文中所认为的“道” 以及《劝学》中的“学”,其内容指的是什么?

(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劝学》中所要学的,也是儒家之道“六艺经传”之类。)

三、课堂练习

(1)总结课文中的文言字词,看有几种用法: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3)翻译句子: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注: 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惑也。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上一页  [1] [2] [3]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