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长征 教案教学设计
   [标签: ]

   《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注: 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弄清诗中大意,从中领会全诗所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诗这种题材特点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1.透过诗句领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长征精神及现实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同学们,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举世无双[注: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的长征。看,这是长征的路线图,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了湖南、广东、贵州等11个省,历经二万五千里路,整整走了两年。毛主席回首这惊心动魄[注: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的行程,心潮澎湃[注: 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挥笔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 长征》。(齐读课题)
这行程二万五千里长哪,再读诗题。
这首诗不仅是毛泽东主席的代表作,也是诗中的精品。
二、初读诗句。
1、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读通顺。(课件出示《长征》这首诗。)
    2、谁来读一读《长征》?(指读)(读得很通顺。)


3、这诗中精品,老师忍不住想诵读一番。想听吗?(范读)
4、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己练读。→指名读。(师:他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注: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有步调。],肯定也是心想画面、言表诗情。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
三、细读诗句。
1、毛主席这首诗短短五十六个字,却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其中有句中心句,你能马上找出来吗?(指名说,教师在黑板上划)
这两句是全诗的首联,起到了总领全诗的作用。我们一起读。
2、“等闲”是什么意思?
3、“万水千山[注: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的障碍,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平常小事。那么红军到底翻过了哪些山,涉过了哪些水呢?请默读下面的诗句,把诗中有关山水的名称圈划出来。
简单交流。(师相机在黑板上圈划)(师评:你找得很准确!)
3、具体交流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a、五岭
(1)让我们首先把目光聚焦在五岭山脉上。 “五岭”是指一座山峰?
生:五岭是五个山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合称,它绵延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五省,山势起伏、蜿蜒,长达数千里。
(2)师:五岭就是这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相机简笔画)
(3)谁来抓住“逶迤”,来读出五岭的山势?(指名读)
(评:真绵延啊!/绵延千里呢!谁再来读?/对于我们来说,平常要翻越一座山,就会累得——气喘吁吁[注: 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何况要翻越绵延千里的五岭呢?一起读。)
b、乌蒙
(1)再说这乌蒙山是怎样的?(海拔2300多米)此时,你脑海里浮现出的乌蒙山是什么样子的?(高大险峻、直耸云霄)(简笔画)
c、指导读
这就是诗中“磅礴”一词所描绘的画面。谁来读好这个词?(指读)
(评:气势真大啊!/乌蒙山再高些/再陡峭些/)
五岭这么绵延,乌山这么陡峭,这远征真——难哪!可在红军眼里,它们五岭成了什么——(翻腾着的细小波浪)(简笔画)
乌蒙山成了——小泥丸(简笔画句号)
这一强烈的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相机板书)
谁来试着读出这些感受?(指个人读→小组轮读)
导评:五岭山脉再绵延一些/乌蒙山再高一些
d、红军是如此的——(藐视困难、大无畏)正如全诗开头所写的:红军——(引读)

红军战士靠着大无畏与乐观主义的精神,翻越了一座座山,涉过了一条条水。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a、金沙水拍云崖暖
(1)看,红军正来到了金沙江畔。谁来看着画面介绍一下金沙江。
(2)在这金沙江上,还有一场著名的战斗呢。谁能根据课前积累的资料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3)红军不费一枪一弹、巧妙地渡过了金沙江,心里肯定非常——高兴。
(4)读出这份心情!(生读)
长征中,红军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每天都有战友牺牲,可是,巧渡金沙江之战却没费一枪一弹!好兴奋啊!一、二组读。
金沙江之战,干净利落[注: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快刀斩乱麻[注: 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现在想来心里还觉得暖洋洋的!三、四组读。
我的战友一个都没少,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呀!那几组读

b、大渡桥横铁索寒
(1)可惜,这样令人欣喜的战斗太少了。大渡河可不是那么好渡过了。你知道大渡河是怎样的吗?(学生说)
(2)我们一起来看(出示铁索桥画面)
师:这就是位于大渡河上的铁索桥,站在江边瞅一眼,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生:铁索寒光闪闪——师:这就是“寒”
生:心惊肉跳[注: 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师:这还是“寒”
师:如果让你攀着铁索过桥,那又是怎样的感觉?
生:毛骨悚然[注: 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师:这些都是“寒”!更可怕的是对面还有敌人的机枪疯狂扫射!(播放课件视频)这场战斗非常惨烈,有多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此时此刻,你感觉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
生:战斗惨烈、激烈——师:这就是“寒”
生:惊心动魄——师:这也是“寒”
生:红军损兵折将[注: 损: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指打了败仗。]——

师:同学们,这是一场艰苦卓绝[注: 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的激战,一场恶战。毛主席回顾这强渡大渡河一战,还觉得阵阵心寒啊!
(3)谁来读出这份心寒?(指读)
他们在强渡大河时,左边是高人云霄的陡壁,山腰是终年不化的积雪,银光耀眼,寒光袭人。
回想着铁索桥,流淌着战士的鲜血;湍急的大渡河,带走了战士的生命。真让人心寒啊!我们一起读这一句。

c、师: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这一“暖”一“寒”是红军战士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两场战斗,两种场面,心情完全不一样。你能读出这两种不一样的感受吗?自己练一练。指读。分男女组朗读。
d、不管是巧战还是恶战,红军都是坦然面对。这点点滴滴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红军不怕——(一、二句)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他们翻过岷山,意味着长征即将胜利。在胜利的时刻,红军战士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
能不能用成语来形容红军战士当时的心情或神情?(喜笑颜开[注: 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笑逐颜开[注: 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欢呼雀跃[注: 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毛主席是怎么来表达战士们的心情的?(尽开颜)请用你们的表情来再现红军战士当时的样子。(生微笑)你开颜,她开颜,我也开颜,我们大家都开颜,这样就是——“尽开颜”
(2)这两句,相信你们自己一定能读好。
老师不光从你的语言,还要从你的表情、眼神来感受你内心的快乐,再大胆读一遍。跟老师读!(师生读)
(3)同学们,此时我们感受到了红军是这样的欣喜若狂[注: 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你们可曾知道,在这欣喜的背后,曾流淌了他们多少的血汗啊!让我们一起来回首他们爬雪山的情景。(录象)
现在,你能否具体说说,红军“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生——)
翻越岷山,长征历时一年,接下来还有征途呢!可是红军对未来的征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充分体现出了他们的——
(4)学到这儿,我们再来诵读全诗的总起句,你的感受是否又会多一点。(上黑板写下来)(乐观主义精神)
四、拓展“难”
1、红军远征难,难道就“难”在诗中所描绘的三座山,两条河吗?
2、是啊,“千山万水[注: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哪,红军曾强渡乌江,四渡赤水,三次翻越夹金山,这千山万水毛主席怎能一一写尽啊!只能代表性的选取三座山、两条河。而且,红军远征难,不仅仅难在自然界,还有其他方面的难。根据你们的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还遇到了哪些具体的困难?
生:过草地时没有粮食吃
生:时间很长
师:毛主席写这首诗是在1935年10月,当时长征历时一年,1936年10月,红军在甘肃会师时长征历时整整两年。
生:前有强敌,后有追兵。
……
3、可是,不管困难多大,不管困难多险,红军始终不怕——(引读1、2句)
4、总结:(课件播放图片)
看,千里冰雪的岷山拦不住他们,绵延千里的五岭峰、气势磅礴[注: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的乌蒙山拦不住他们,激流峭壁的金沙江,寒气逼人的铁索桥拦不住他们,蒋介石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不上他们,因为他们的名字叫——红军!因为红军拥有着——因为红军目标一致,一心想革命到底,解放中国。
五、整体悟诗。
1、耳濡目染[注: 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了红军的英雄风采,我们感慨万千[注: 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长征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一部气壮山河[注: 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的英雄史诗,多少文人学者为它赞叹,多少音乐家为它高歌,让我们一起来用心聆听。播放歌曲《长征》。
2、师:气势雄浑的歌曲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红军那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让我们满怀激情齐背《长征》,来表达对英雄的沉痛缅怀及崇高敬意。
(全班站立背诵诗歌)
六、拓展精神
70多年过去了,远征者的足迹早已被岁月的流水磨平,但红军的精神却是永恒的。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思考,去读书,看有关长征的历史,读毛主席的诗词、传记,在学习与生活中发扬这种长征精神!

 
 资料提供者:高爱方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