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风景谈》教案教学设计3
   [标签: ]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对照、烘托的手法,把写景与写人的活动结合起来,并在写景的过程中进行精辟的议论的写法;

2.体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激发爱国热忱,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设想】

1.“预习提示”对课文的特点作了精要概括,是帮助理解课文的一把“钥匙”,教学中要用好这把“钥匙”;

2.以“思考和练习”为抓手,启发学生自读、自思、自悟、自练,辅之以必要的点拨、讲解。

【课时安排】

二教时

                                             第 一 教 时

一、由作者简介及题解导入课文:

茅盾(1896-1981),我国现代杰出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是其代表作,也是“五·四”新文学中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

《风景谈》写作情况,见课文注释①(p225页)

二、认真阅读“预习提示”,把握学习要点。

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风景谈》就是谈风景,这里的“风景”,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人们的活动。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主宰“风景”的人。

2.全篇共写了六幅画面,快速阅读,完成“课后练习一”。

3.六幅画面,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试归纳,并概括段意:

1§(沙漠驼铃):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

2-4(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5-8(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境界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

9-10(北国晨号):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

4.“预习提示”中说,六幅画面按照一定的次序先后排列,读者既能在视觉上获得次第加深的鲜明印象,又能在思想上得到逐层深入的教育。

试简述如下:

五段议论(其中二、三两幅画面是合议),点出逐层深化的内心感情。议论中“更伟大”、“尤其伟大”、“最伟大”三句将六幅画面的寓意清楚地划分出三个等级。画面如珍珠,议论作彩线,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步步地把读者引到一个崇高的境界。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逐一深化的顺序把这六幅风景画组合在一起的。

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

1.本文主要反映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腥腥峡外一带的沙漠地区当时并不属于解放区,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第一幅“风景画”写进来?

明确:写“沙漠”的好处,可以从两点来考虑:①形象地告诉人们,即使是最单调最平板的荒凉、贫瘠的沙漠地区,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会完全改观,这就说明了“人类更伟大”的观点,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的第一台阶;②这样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作者之所以要把篇名定为“风景谈”,所以要“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也是为了适应这一斗争的需要。)

2.作者是怎样描绘这第一幅“风景画”的?又是怎样“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的?

明确:作者先写沙漠的自然景观。“茫茫一片”“纯然一色”“不见有半间泥房”,“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驼马的枯骨”也只是“偶尔有些”,突出了它的贫瘠荒凉、人迹罕至,说明它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

次写人的活动。 “昂然高步的骆驼”(绘形), “腥红的大旗”(绘色),“谐和的合奏”(绘声),使原本是“大自然的最单调钻平板的一面”的沙漠,顿时“改观”,显得庄严、妩媚起来了。

最后通过议论,奏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旋律。这样就巧妙地自然地“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了”。

(边讲解边板书)

自然景观 人的活动 议论

│茫茫一片(绘形)│ │高步的驼队(绘形)│ │自然是伟大│

│纯然一色(绘色)│--→│腥红的大旗(绘色)│--→│的,然而人│

│哄哄火响(绘声)│ │谐和的合奏(绘声)│ │类更伟大。│

单调平板 (完全改观) 庄严妩媚 (揭示题旨)

                                                       第 二 教 时

一、检查作业:

1.指名朗读

2.生答课后练习二问题

二、讲解课文2-4

1.二、三两幅画,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指名学生朗读。

2.二、三幅画与第一幅画比较,写法上有何异同?

明确:总的写法大致相同,即先描绘自然景观,次写人的活动,最后通过议论揭示“画”旨。

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人的活动”的写法上。

第一幅写“人的活动”比较简单,虽然点到了人物的登场,但未“亮相”,连“人形”也没有出现,而且只是把人作为“风景”的组成部分,而没有看成主宰大自然的能动者;

第二、三幅,写“人的活动”比较具体,不仅“人形”出现了,还可以听到他们的欢歌笑语,看到他们的动作神情,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两幅虽然也把人作为“风景”的有机体来写,但更重要的是把人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大自然的主人来写,从而突出他们的“崇高精神”。这样写,就使第二部分的内容比第一部分深化,因而第二部分末尾的议论“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也自然地比第一部分末尾的议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升上了一个台阶。

三、学习第三部分5-8§

(一)讲解课文5-6§

1.学生朗读课文5-6

2.讨论:在这幅画中,作者认为公园里的一对和山洞里的一对“颇有点味儿不同”,这里的“味儿”指什么?怎样不同?

┏━━┯━━━━━━━━━━━━┯━━━━━━━━━━━━━━━━┓

┃对象│ 国统区城市的“一对儿” │ 抗日根据地的“一对儿” ┃

┠──┼────────────┼────────────────┨

┃环境│公园的角落 绿荫下的长椅│沉闷的雨天 寂寞的荒山 原始的石洞┃

┠──┼────────────┼────────────────┨

┃穿戴│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 │只凭剪发式样的不同……方能辨认 ┃

┠──┼────────────┼────────────────┨

┃行为│ 偎倚低语 │摊开着一本札记簿……一同在看 ┃

┠──┼────────────┼────────────────┨

┃精神│ 百无聊赖 │ 生命力旺盛 明白生活意义 ┃

┗━━┷━━━━━━━━━━━━┷━━━━━━━━━━━━━━━━┛

这里的“味儿”指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前者平庸,后者生命力旺盛,明白生活意义,具有高贵精神。

使用的手法是:对比

(二)讲解课文7-8§

1.学生朗读

2.讨论:

①作者认为构成这片“风景区”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上体现出来?

主要条件是指具有高贵精神的人。作者先从反面否定,指出这里的自然条件并不是构成风景区的主要条件;“如果把那二三十棵桃树……会贻笑大方的。”接着启发读者“从另一方面看”,也就是去看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的活动。最后通过议论,明确指出“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

②什么叫“第二自然”?

“第二自然”文中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延安青年在工作学习之余,来到桃林休息、畅谈、讨论问题、读书,……从业余生活这个角度表现了他们的高贵精神,而且这种高贵精神的辐射,使这里原本显得贫乏的大自然也增添了景色,所以说:“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四、学习第四部分(9-10§)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行文思路:

先写景观,再写人的活动,最后议论。

具体说,①总起:第一句话。-→②听:喇叭声破空而来;-→③想:贴照相簿上的侧影-→④看:小号兵和荷枪战士-→⑤感:民族精神的化身-→⑥议: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从听到“嘹亮的喇叭声”,而想到照相簿上的号兵的艺术形象,进而披衣出门去看现实生活中的号兵形象,思维活动合乎逻辑,行文自然,层次清晰。

3.讨论:“民族的精神”在课文中指的是怎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加以表现的?

“民族的精神”在课文中指的是:对内反对黑暗势力的统治,对外反对外来民族的侵略和压迫的精神。课文中着意写的是一个号兵和一个荷枪的战士在朝霞中的雄姿,他们的神态是那样的严肃、坚决、勇敢,具有高度的警觉,给人以希望、信心和力量。课文正是通过这两个战士形象的塑造,典型而又形象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

五、归纳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

(一)归纳主题思想

先学生口述,后教师订正。

明确:本文通过六幅“风景”的描绘,赞美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的无限热爱与向往。

(二)写作特点:

主要讲两点:

1.写景与写人的

[1] [2] 下一页

活动相结合,并在写景的过程中进行精辟的议论。

本文六幅“风景画”的写法大致相同, 都是先写“风景”, 后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作为“风景”的组成部分,是“风景”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风景”作为“人的活动”的环境,是衬托人的崇高精神的背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借“风景”来表现人的精神美,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构思十分巧妙。本文共有五段议论,分布于各幅“风景画”之后,这些精辟的议论在文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①把各不相同的“风景画”连缀成为一个整体;②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既各自揭示了各幅风景画的主旨,又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全文的题旨,是统摄全文思想内容的“神”;③如同乐曲中的主旋律,它的间隔出现,使文章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清晰的层次性,增添了音乐美。

2.运用对照和烘托,是本文写作上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石洞雨景”中写公园中的一对和石洞中的一对,是“人”与“人”的对照,突出后者是“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也是“场面”与“场面”的对照,两个不同场面,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社会风貌。

“延河夕照”中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作“物”与“人”的对照,表现了人的“高贵精神”。

“北国晨号”中 用“晨风中吹着喇叭的红绸子”、“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粉红的霞色”等来烘托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英雄战士由衷敬仰之情,所以既是“物”烘托“人”,同时也是“景”烘托“情”。

“沙漠驼铃”中用沙漠的“纯然一色”来烘托“那一杆长方形腥红大旗”,是驼队的出现显得格外庄严和妩媚,这是色彩的烘托;用“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来烘托驼铃的“丁当、丁当”的声音,使人倍感铃声的和谐动人,这是声音的烘托。

对照、烘托手法的运用,能把事物表现得鲜明醒目,但要为强化题旨服务。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