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指导 >> 正文
怎样使高考话题作文“符合题意”
   [标签: ]

。2004云南一位考生的《列车?茶?春花》,三个部分,三个比喻,它们与挫折,痛苦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高考像呼啸而驰的列车,“我”紧紧抓住列车的边缘,车在奔驰,“我”在痛苦。“我绝不坐以待毙”,于是,我赶上了列车;人生如茶,在沸水中沉浮,但却那样“从容”,宛如生命;一朵春花虽会枯萎,但春天会永恒地留在你的心里。看似松散,隐约中的哲理却一丝串连,即“用最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倾轧,绝不放大痛苦,夸大挫折”。主旨完全切合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2)整体性原则。

  一是对题干的解读要有全局观,不能忽略阐述性内容。阐释性话语是连接材料和话题词的过渡句,它提示话题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向,只有把这些阐释性话语和话题核心词联系起来思考,并充分重视阐释性话语的隐含信息,才能最快最好地把握题意。2003年试题在“智子疑邻”故事之后,通过阐释性话语对写作的内容要点进行了提示,那就是连续两个疑问句:“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两个问句其实就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回答这两个问题,考生既可以同时阐述清楚“有没有关系”和“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也可以只阐述其中一个问题,重视了这两个问句,就可以很快明确写作的内容要点。除了提示内容要点和材料选取的途径以外,这些阐释性话语还提示了立意的多样性:“类似”“许多不同”“甚至相反”等词语告诉考生,可以肯定感情亲疏对认知的积极影响,也可以对此进行否定,作文的立意完全可以不拘一格,只要能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主张即可。如果我们在审题时把给出的材料、阐释性话语和话题核心词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树立解读题干的全局观念,充分重视阐释性话语对话题核心词的注释性作用,考生对当年作文的题意把握就不会有如此大的偏差。

  二是对话题核心词的把握要有整体意识,不能模糊核心词的内涵和外延。1999年高考试题,不少考生将“移植”与“恢复”混为一谈,将“记忆”与“身份”“地位”“品格”等瞎牵扯起来。2003年,“感情”、“亲疏”、“认知”是话题的三个要素,“亲疏”一词是题眼。“感情亲疏”不同于感情冲动、情绪波动、感情用事、憎恶喜好等一般意义上的感情之事。“对事物的认知”是对客观事物作出的认识与判断,不同于一般的理智与决定。

  三是对“关系”的把握要有统领主线,不能忽略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