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一面》教学设计4
   [标签: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
鲁迅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了解一个人可以直接接触他观察他,但对于像鲁迅这样已经逝去的伟人我们从何了解呢?对!通过他的朋友、亲人、同事对他的评价中去了解。
“这些都是熟悉了解鲁迅先生的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那对于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阿累眼中的鲁迅。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先写“我”与鲁迅一面之交[注: 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浅。]的背景。
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我”买书缺钱造成的窘况。
重点写“我”与鲁迅的会面。
第二部分:写一面之交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跳读课文,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能收获到什么。
3、学生读书,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体会。
指导学生朗读三处外貌描写。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注: 抖擞:振动,引伸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4、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出示鲁迅的照片,自己观察,对照课文的描写,对作者的描写作出评论。
5、引导思考:文中这三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6、在写人物方面,你收获到了什么?
7、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默读讨论: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的、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起头?
(2)真情朗读。(范读──个人读──集体读)
真情朗读,升华感情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探讨:题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为“作者与鲁迅的一面之缘”,你还有其他有新意的不同理解吗?(还可以理解为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一个侧面,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三、拓展写作
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全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
四、课后作业
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一、教法建议
 依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对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使学生从中体会鲁迅的伟大精神品质。
      (二)在教学中要抓住“进店→买书→得书→出店”的事件发展过程,以及作者在未见鲁迅、见到鲁迅、见面之后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理清文章的思路,深入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极其深厚的爱戴、崇敬之情。
     (三)本文词语的感情色彩强烈,课文已对关键词语作了一些批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注: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触类旁通[注: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如“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微笑”,表现出鲁迅的慈爱与安详;“点头”,表现出鲁迅的信赖和放心;“知道”,表现鲁迅的理解和关切。
     (四)文章末段的文字含蓄,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结合时代背景,作必要地提示。
 二、特别注意《一面》是怎样运用映衬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的?
     分析:映衬是把一种事物相反的两个方面,或把相关、相对的两种事物组合在一起进行叙述或描写,从而构成衬托、对比关系。可以是一种事物两个相反方面的映衬,也可以是两种相反、相对事物的映衬;可以用人物衬人物,也可以用景物衬景物。《一面》中作者通过多角度的对照、映衬,表现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以及对“我”的巨大鼓舞。文章开头写道:“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形象地烘托出当时冷酷的环境。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写“我”看到《毁灭》时的极其兴奋和迫切的心情,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写出了意外和兴奋的心情,这两句以景衬人的心清,景是阴冷的,心情是兴奋的——对鲁迅译著的热爱,从而映衬出作者把鲁迅译著当作一种无比快慰的精神享受与获得力量的源泉,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敬仰。
      另外,文章开头写“我”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但当知道自己所遇到的竟是一向敬仰的鲁迅时,“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二者对照映衬出作者从鲁迅先生身上得到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以至“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
      这两处的映衬充分体现了进步青年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敬仰和信赖,也说明了鲁迅先生所以赢得敬仰和信赖的原因,从侧面烘托出鲁迅先生的高大形象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