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5
   [标签: ]

教学内容:智取生辰纲
课前准备
  1、了解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及第十二回到十七回的内容。这几回写了杨志失花石纲丢官,杀人被充军,比武获重用,押送生辰纲,落草宝珠寺。
  2、观看电视剧《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片段。
  3、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目标
  1、人物性格    2、情节结构    3、作品主题    4、求异思维
说明:
  大处着眼[注: 从大的方面观察、思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在选文和名著之间架设一道桥梁,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解读选文,以选文为辐射原点,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小处着手,或从细节描写中、或从情节的细微之处、或从标题中寻找解读的角度。
  训练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对社会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目标1、  2、  3、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竞赛导入,激发兴趣
  1、以《水浒》中的人物绰号(或人名)+谜语为竞赛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以抢答为形式,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求知欲。
  比如:以“候鸟南迁”或“寒来暑往[注: 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打一《水浒传》的人名——时迁
  以“万紫千红[注: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总是春”打一人名——花荣
  以“绿化北京”打一人名——燕青
  ……
    2、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注: 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二、介绍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
  1、本文是选自《水浒》71回本。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2、《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注: 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的。大家已经看过原著的影视作品了。那么有哪位同学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
三、自由默读,感知全文
  在默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并各抒己见[注: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文选自《水浒》十六回,原题是“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编者把标题改成“智取生辰纲”,你觉得改得合理吗?请结合文本和名著来回答。
  大部分学生应认为改得好:
  1、突出一个“智”字。纵观全文,一个“智”字统领全篇内容的枝枝节节。
  2、主角不是杨志,杨志在此不过是起衬托作用,所以略去。课文写杨志的机警意在突出吴用的智慧,所以略去杨志事件,突出后半部内容。
  3、吴用位居四大天王之列,是组织的军师,宋江的大部分决策就是吴用襄助的,选文改得好,旨在突出吴用的地位。
  4、这是起标题的艺术,因为标题力求简约、凝练、含蓄。
  5、中国人历来崇拜智慧,对智慧之人充满敬意。一个“取”,明言生辰纲成为英雄的囊中之物,充满钦佩。
  标题为什么要略去吴用呢?   或是突出群体的智慧与团结……或是为下文制造悬念,因为行文结尾才抖包袱说出吴用之计,说得太早,就没有悬念了。
  认为这一章在“失意——得意——幻灭”的故事情节中,写出杨志的功名之路的幻灭,所以略去不好。或认为这样改,标题就不能很好了概括文章的内容了。
四、分析小说情节
  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财[注: 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杨志;智取。)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
  4、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一枝是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
  一枝是好汉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施计──劫纲
  5、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师生共同回忆故事情节引入:  

二、分析文中之“智”
  1、晁、吴之“智”
  (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注: 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呢?(不是,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
  (2)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取生辰纲呢?
  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天气有何特征?
  (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松树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
  ②地点:为什么选黄泥冈、松树林为劫纲的地点?
  (山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好了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可以说是智用地利。
  (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注: 通力:一起出力。不分彼此,一齐出力。],用计谋“智取生辰纲”的呢?
  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
  (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
  ②杨志是老江湖[注: 指在外多年,很有阅历,非常世故的人。]了,为什么他连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着了道儿?
  (晁盖等人的戏演得好。佯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
  ③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
  (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
  晁、吴之“智”
  智用天时──六月初四正午
  智用地利──黄泥冈松树林
  2、杨志之“智”
  为了押运成功,杨志也殚精竭虑[注: 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绞尽脑汁[注: 费尽脑筋。],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杨志的计谋?
  (1)他为什么不多带兵?(为了掩人耳目[注: 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这叫“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调整?
  (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这说明他小心谨慎[注: 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这叫“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炎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注: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这叫“智选路径”。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歹人也不愿走。)
  (4)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的用心良苦,为了保证生辰纲安全,甚是煞费苦心[注: 煞:委。形容费尽心思。]。请同学们再在课文中找找,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注: 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这说明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
  板书设计:
  杨志之“智”智藏行踪──精明智变行辰──谨慎智选路径──多智
  3、综合比较:
  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不免失败的命运呢?杨志到现在仍然想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
  (2)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智多星吴用计谋比青面兽杨志的计谋要高明。杨志棋差一招。杨志之智,更加衬托出吴用之智的高明。可以说杨志输智,吴用有用。
  杨志失败的外因:急功近利[注: 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欠理智人不和  

杨志失败的内因:天外有天棋差一招  

三、 精彩片段,重锤敲打
  1、有人说小说有两条线索,明线是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而后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暗线是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由刘唐开始,串珠子一般牵出晁盖、吴用等七条好汉,欲齐心协力[注: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夺取这批贵重的财宝。请问,这两条线索融合于课文的哪句话?并请品味句中的细节描写。(这道题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杨志却待再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注: 伸头去探看。形容行为鬼鬼祟祟。]价望,杨志道:“俺说甚么?兀的不是歹人来了!”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喝一声道:“你这厮好大胆,怎敢看俺的行货!”赶来看时,只见松林里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儿,六个人脱得赤条条的,在那里乘凉;一个鬓边老大一搭朱砂记,拿着一条朴刀,见杨志赶入来,七个人齐叫一声:“阿也!”都跳起来。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    教师点拨
  ①一个“影”字,似是矛盾,意蕴无穷啊,请问这个字好在哪里啊?②而杨志“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喝一声道”又说明什么呢?
  ①晁盖等人本是来劫生辰纲的,他们不在林子里隐藏起来,却偏要主动暴露自己,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可能如下回答:
  ②杨志的行为说明他的精明与谨慎。
  而他们是怎样消除杨志之疑的呢?
  “个个脱得赤条条的”(因为杨志不会相信贼会这样打扮);编好了台词,七人齐声惊叫“阿也”(因为杨志不会相信贼如此胆小);“我等是小本经纪,哪有钱与你?”(因为杨志相信把别人当贼的自己肯定不是贼);即使这样做了杨志还会有疑心:这是贼人出没的地方,你们怎么不怕打劫?晁盖等人也猜透了他的心思,“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货”“又当不过热,权且在这林子里歇息”。这几句话入情在理,说得杨志云开雾散。
  2、以上情节是斗智的前奏,而刘唐卖酒的出现则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浪花。下面请同学们观看《水浒》电视剧中有关“黄泥冈买酒醉饮”的片段。观看后消去声音,请同学们给电视内容重新配音。(配音时可选用课文的词句、也可借用电视语句,更可创造性的发挥。此环节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课文情节、领会个性化语言,激发学习热情,为研读环节铺垫)
  3、“黄泥冈买酒醉饮”是小说的华彩乐章,作者用细节凸现高超场面,情节张弛有度。高潮以卖酒人的出现开始。其时,精细的杨志马上敏感到可能被“蒙汗药麻翻”的危险,这一着,似乎要使事态的发展陷入僵局,而情节恰在此时却峰回路转[注: 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请四人小组探讨小说在情节与细节上安排的巧妙。
  小说在情节上极有层次地表现杨志由怀疑、犹豫到最终上当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姑且称之为“破疑三部棋”。
  第一步:诱将:七个好汉先喝完一桶,在无形中造成先释疑虑的攻势,客观上击破杨志刚刚在众军汉心里筑起的防线。
  第二步:激将:七个好汉中的一个(刘唐)揭起剩下的那一桶盖子又抢了半瓢并当众一口喝光。这部棋(这个细节)可谓一箭双雕[注: 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进一步骗取众军汉、老都管的信任,二是刺激他们抢买剩下一桶的欲望。
  第三步:骗将,即好汉中的一个人(吴用)从深林里走出来再舀一瓢。这一下如火上浇油[注: 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不仅让众军汉“心里痒起来”(细节),也彻底征服了杨志本人。
  过程启发:在学生陈述了情节的层次性过程中教师可围绕“情节和细节”作精到的点拨,如:
  这三步棋,巧设机关,以假乱真,配合卖酒人白胜的推波助澜[注: 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堪称天衣无缝[注: 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而作者又偏荡开一笔,体现情节和细节的巧妙和高度融合,请寻出这句话,并仔细体味。
  “杨志仍然不肯立刻饮下已经到手的酒,直到众军汉“吃了无事”,方才自己吃了。”这个细节可谓传神之笔,它把杨志机警精细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注: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更使吴用等好汉的用计之妙表现到了极致。  

四、辐射全文,理性透视
  1、为了突出吴用等人的“智慧”,课文也大量写了杨志的机警。请问杨志的机警在课文表现在哪?这种以机警来写智慧的写法好吗?(此题设计从精彩片段辐射到全文,从局部回归到整体)
  2、在“智慧”和“机警”的较量中,杨志最终倒在了吴用等人设计的圈套里。请问杨志仅仅倒在吴用等人设计的圈套里吗?结合全文,四人小组充分探究。
  (1)、天不我助——天怒:试想,不是这酷热难当的天气,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汉的矛盾又怎样产生?不是这般酷热天气,押送生辰纲的一行人又怎么会口渴难熬?不是口渴得紧,又怎么会要喝酒解渴?没有这大热的天气,晁盖、吴用等人又如何借酒用计麻倒杨志一行人?
  策略应对:教师在这时可深入一步启发学生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以及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文中的景物描写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为表现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背景。在小说中,它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外,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写景状物恰似中国画,追求写意传神的境界,不求具体细致,力求对情节发展和人物行为表现的直接功能价值。
  (2)、上下离心——人怨:在押运途中,他不顾天气酷热,山路难行和担子沉重,强迫禁军赶路,不许歇凉,不许喝酒,一意孤行[注: 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动辄打骂,显得十分横暴。虐待禁军,激化矛盾,是构成杨志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杨志得罪了梁中书派来的暗中监视他的老都管。当老都管和虞侯、军健站到一起来反对时,他就彻底孤立了。
  在描与他们内部矛盾中,你觉得最精采的片段在那里?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便打去。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栈,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休说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也合依我劝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杨志道:“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里,那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杨志道:“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都管道:“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恁地不太平?”  
  教师小结:杨志不仅是倒在吴用的圈套里,也倒在自己编织的矛盾里。作为一名领导者,杨志败在没有赢得民心――失去了民心,便失去了胜算。整部《水浒》又何尝不是这样,作为统治者应深思慎行啊!
五、 趣味创读,思维训练
  如果你是押送生辰纲的杨志,你有没有办法用你的慧眼发现吴用一伙貌似天衣无缝的表演?
  教师小结:这些漏洞也许是施耐庵的无心之过吧!所以请同学们在虚构情节时要尽量合情合理。
六、课后作业:带着悬念研读《水浒》有关章节。
  1、生辰纲的下落?(根据了解的情况可以谈谈梁山英雄的金钱观)
  2、丢了生辰纲,杨志怎么办?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