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议论文阅读路线图(九上第二四单元)
   [标签: ]

  
  一、课文说明:
  初中议论性文章分布在九上第二、四单元,共八课书。这些课文大多是议论性的散文,固然不像《谈骨气》一文的文体特征那么突出,但几乎每篇文章中都有鲜明的观点,有确凿的论据,思路清楚,思维缜密,可读性强。
  二、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如:《敬业与乐业》、《应有格物致知[注: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的精神》属于立论文,《不求甚解[注: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属于驳论文。议论文可按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两大类。)
  三、常见题型: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5、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6、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7、文段结构作用。
  四、估用课时:10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
  1、了解议论文阅读方法;
  2、学习《敬业与乐业》。
  过程设计:
  一、了解阅读方法:
  阅读议论文可以沿用现代文阅读模式,按照读、写、思、研、练五大步进行。读,即读标题、作者、导言、课文、脚注、习题;写,即抄写课后词语及脚注中注音的词语,可以用《课堂作业》检测落实;思,即独立思考课后练习中设置的题目;研,即与小组同学研讨独立思考中不能解决的题目,可借助资料,也可以与老师研讨,必要时还可以全班交流;练,即整理笔记并完成《课堂作业》上的部分题。
  对于议论文除按上面的常规阅读方法阅读外,在“思”和“研”两个环节中还必须弄明确以下题目:
  1、明确论题,即弄清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所要论述的题目。
  2、找出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题目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3、分析论据。充当事实论据的事例必须是典型、确凿的事实,道理论据为支撑论点的科学理论、名言警句和公理格言等。
  4、了解论证。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
  5、体会语言。议论文语言正确、严密,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学习《敬业与乐业》
  (一)自主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留意解决以下题目。(多媒体展示)
  1.了解作者,把握生字词。
  2.找出中心论点,看看作者是如何围绕论点论述的。
  3.给课文划分段落,明确本文论证的结构形式。
  4.文章运用了哪几种论据来论证?运用事实论据要留意典型性、代表性。
  作者做到这一点了吗?就你的理解分析一下。
  (二)合作学习:解答自学中的疑难。
  (三)反馈交流:
  (四)小试牛刀:研读课文第六七段,根据“阅读要点”自设题目,自行解答,必要时可做交流。
  第二课时
  内容:学习《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过程设计:
  一读:读准字音,明确作家及影响,明确文体特点。
  二读:(感情朗读)
  1、读1段,找出作者的赞颂之词。
  2、读2-6段,概括伏尔泰生活的时代。
  3、读7-9段,找出伏尔泰在这一黑暗时期做了哪些事。
  4、读10-12段,明确这几节围绕的中心话题是什么。
  5、读13-14段,找出作者总结伏尔泰贡献的句子,看看作者是如何发号召的。
  三读:回纳各节内容。
  四读:品读修辞句理解其含义,结合课后第三题品味文章语言,明确作者对伏尔泰的赞颂及对人权的呼唤。
  第三课时
  内容:学习《傅雷家书两则》
  过程设计:
  一、读第一封家书,明确: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相关的句子。
  2、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3、品味语言:称呼及比喻句
  二、读第二封家书,明确:
  1、第二封信又是在什么情形下写成的呢?
  2、傅雷给了儿子什么忠告?
  三、比较阅读:
  1、两封家书分别针对儿子哪两种情况而写的?两封家书共同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在文中“坚强”有哪两方面的表现?
  3、拓展:
  从学生的交谈中捉住“父子如朋友”的境界拓展,延伸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以“父子如朋友”或“母女如姐妹”为话题,说一段亲身经历或一个听来的故事。
  四、品读课文:多媒体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作为背景音乐。第四课时
  内容:学习《致女儿的信》
  过程设计:
  一、朗读课文,读准生字音。
  二、速读课文,明确作者的爱情观。
  三、跳读课文,思考明确爱情的崇高性与纯洁性。
  四、结合“议论文阅读要点”,明确文章用讲故事来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其好处。
  第五课时
  内容: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过程设计:
  一、初读课文,明确:
  1、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2、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3、作者运用哪些论据证实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二、再读课文,思考:什么叫“格物致知”?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选读相关内容,分析文中所用的事实论据及作用。
  四、总结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第六课时
  内容:学习《短文两篇》
  过程设计:
  一、学习《谈读书》
  1、初读课文,明确:作者以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读书的方法有哪些?
  2、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划出你最欣赏的句子,细细品味,感受富有诗意又精辟透彻的随笔语言。
  方法提示:从句式、修辞、词语运用、思想深度……等角度进行赏析。
  3、小试牛刀:
  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论点,补充论据材料,写一个完整片断。
  4、积累:课外搜集一些名人读书故事和名言,丰富自己的积累。
  二、学习《不求甚解》
  1、了解驳论文知识:
  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注: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
  2、自由朗读课文,理清内容:
  ①作者树立的批驳靶子是什么?
  ②作者是如何层层批驳的?通过批驳终极得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2、学生交流以上题目的答案。
  三、比较两篇短文:
  方法提示:可以比较语言(句式、修辞、文采等),也可以从论证方式、论证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
  第七课时
  内容: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过程设计:
  一、速读课文,思考:
  1、文章提出了什么观点?
  2、全文围绕哪几个题目层层递进进行阐述的?
  3、运用了哪些材料证实观点?
  二、研读探究:
  根据课文内容,整理回纳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明确两者的关系。
  三、再读最后一节,联系生活体验说说你对作者观点的看法,鼓励有独创性,但必须要通情达理[注: 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
  五、作业设计:
  读以下材料,请你读后提炼出一个主要观点,再另举一二个例子证实你提炼出的观点。
  材料:早年清除灰尘,不是用现在这种根据真空负压原理制成的吸尘器,而是用吹的办法。1901年,在伦敦一个火车站举行新式除尘器公然表演,就是用吹的办法把灰尘赶跑。可是,当把它实际应用于火车车厢除尘时,就立即显现出了弊端,这么一吹,使扬起的烟尘呛得整个车厢的人透不过气来。当时,一位叫做赫伯布斯的人心想:吹尘不行,那么,反过来吸尘行不行呢?回家后,他就用手帕蒙住鼻子和嘴,趴在地上猛力吸气,结果,灰尘都被吸附得手帕上了。于是,带有灰尘过滤装置的负压吸尘器问世了。
  观点:
  举例:
  第八课时
  内容: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过程设计:
  一、回顾驳论文知识:(见第一课时)
  二、自读课文后,思考题目,理解内容:
  1、为什么用这样的一个问句作为题目?
  2、作者在文中批判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对方为什么这么说?既然以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
  3、作者在文章中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他有什么材料作为依据?
  二、理清行文思路及批驳角度:三、品析鲁迅先生批判敌人时辛辣、尖锐的语言风格。找具体句子说明。
  第九课时
  内容:回纳总结(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t1、2、3)
  过程设计:
  一、明确议论文考查要点:(见第一课时内容)
  二、回纳题型: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具体如下: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实了……(假如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实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例如:《敬业与乐业》第三四段举孔子和百丈禅师两个例子,证实“有业之必要”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实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进。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进。
  例如:《敬业与乐业》第八段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列举了四个理由证实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往,趣味自然会发生”这一观点,其间浸透深刻的人生体悟和哲理,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进。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实,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实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例如:《谈读书》中“盖天生才干如同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一句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读书对人性情的冶炼”比喻成“园艺师对花草的修剪移接”,证实了“读书可以弥补人天赋的不足”这一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夸大。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夸大了……的观点。
  例如:《谈读书》开头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读书“怡情、傅彩和长才”三种目的与读书“惰、矫和学究”三种偏向作对比,突出夸大了读书的好处。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实……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三段引用古语,通过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证实“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小试牛刀:浏览八篇课文,找出运用了以上论证方法的文字,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3、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类型。答题要点两个方面:
  (1)明确论据类型;
  (2)具体分析作用。这类题目实在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还是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实与被证实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实……(论点,假如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实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的作用。
  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中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属于事实论据,证实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
  再如:《敬业与乐业》第三段引孔子语属于道理论据,证实有业之必要。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留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留意字数限制。作为应考,建议同学们预备“勤奋”、“乐观”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预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4、小试牛刀:在八篇课文中找出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各四个,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5、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如:《敬业与乐业》
  ③文章结尾回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注: 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如:《谈读书》
  6、小试牛刀:看看剩余的几篇文章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第十课时
  内容:回纳总结(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t4、5、6、7)
  过程设计:
  1、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题目(引论)――分析题目(本论)――解决题目(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实在,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留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
  (1)提出中心论点;
  (2)引出论题;
  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如:《敬业与乐业》一文开头通过引用儒家道家经典语揭示中心论点。
  结尾的内容: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如:《敬业与乐业》。
  (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类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接着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最后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2小试牛刀:说说《谈读书》的论证思路。
  3、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两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
  做这类题目,要把握语言风格的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蕴藉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捉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一个应特别留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例如:《不求甚解》一文语言亲切,形象生动。如“应该承认”、“这样说来”、“当然,这也不是说”等语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4小试牛刀:自选一篇课文分析语言特点。5、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①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②以……论证方法为主。
  同样,做这类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例如:《谈读书》一文的写作特色之一是综合运用多种说理方法。一是运用比喻说理:“盖天生才干……移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二是运用排比说理,“读史……善辩”,这样写,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三是运用对比说理,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6小试牛刀:分析《敬业与乐业》的写作特点。
  7、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作答。
  开头段的作用往往是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往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举例请参照1:开头的内容)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1:“结尾的内容”回答。
  8、小试牛刀:
  ①分析八篇课文开头与结尾在结构上的作用;
  ②分析《纪念伏尔泰》第七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