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标签: ]

第五单元  

   

单元要点: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  

3、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教学时间:22课时  

   

21  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注: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注: 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的写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注: 隅:角落。形容地域狭小。]。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注: 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注: 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注: 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 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注: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hu )       屋舍俨然(y n)     阡陌交通(qi nm )

    黄发垂髫[注: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ti o)     便要还家(y o)     刘  子  骥( j    )      

诣   太  守(y )    

四、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同学齐读课文。

3.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五、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    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后练习  

第 二 课 时  

   

、回顾前堂,朗读课文  

二、课文分析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2、质疑解难:
    ①.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注: 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③.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注: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第三课时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背诵课文  

五、作业   

1.  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怡然自乐                                (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无问津者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似有而无   

理想社会  

教学后记:  

学生对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等认识得比较好。  

   

   

22    短文两篇  

   

教学要点:  

1、积累文言词句。  

2、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陋室铭  

一、解题   

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注: 歌、颂:颂扬。颂扬功绩和德行。]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注: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板书:学习目的:赏析写作特色)   

三、课文分析   

1.出示胶片(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齐读课文两遍。   

2.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   

3.教师讲解  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   

回答:山水写起。   

4.教师讲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5.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   

(回答)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    ?   

(回答)陋。   

用仙和龙来比    ?   

(回答)德。   

用名和灵来比     ?   

(回答)馨。   

6.教师讲解  作者的目的是要写陋室(板书陋室),却用山水(板书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比兴(板书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注: 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注: 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而在]:/臼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说,尽管这房子的确是个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反而处处可见其高雅明亮,“馨”字画龙点睛[注: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兴,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注: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样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觉其陋呢?请看下文(出示与“草色入帘青”相吻合的山水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板书环境)。作者写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回答:对偶。(板书:对偶)   

7.提问:苔痕    相对?   

回答:草色。   

提问:阶绿    相对?   

回答:帘青。    

提问:上相对?   

回答:入。   

除了对偶还用了什么方法呢?   

回答:拟人。   

8.教师讲解  “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板书:拟人):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陋室的环境宜人,而与陋室主人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出示占人弹琴图胶片)  

9.教师讲解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陋室的人物。鸿儒,大学问家。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注: 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高谈阔论[注: 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这两句也是工整的?   

回答:对偶。   

10.提问:谈笑相对    ?答:往来。   

有相对    ?回答:无。   

鸿儒相对    ?回答:白丁。   

11.教师讲解  作者并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板书: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板书:衬托)。主人德才兼备[注: 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时有鸿儒来往,常同高朋谈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书:生活)。调,弹奏;素琴,没有装饰的琴;金经,佛经;丝竹,管弦乐器,这里指代不健康的音乐;案牍,指官府的公文。这几句是说,在陋室里,兴致所至,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这两句用了正反虚实(板书:正反虚实)的写法。   

12.提问:哪些是正面描写?是实写?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提问:哪些是从反面描写?是虚写?回答:“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提问:“可以调素琴”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无丝竹之乱耳。”   

提问:“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   

13.教师讲解  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注: 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的情趣。总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经过作者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经写尽,可是毕竟作者是大手笔,再用另外的写作手法向深处开拓主题。(出示南阳诸葛庐图)   

 14.教师讲解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庐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作者采用的是类比的写法(板书: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会如此么?   

15.提问: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   

回答:不是,而是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教师肯定:很对。(板书:暗含、志向)   

16.教师讲解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这个陋室将与诸葛亮的草庐、扬子云的亭子一样被后人所称道;我本人也要像诸葛亮、扬雄一样被后人所敬仰。文章添了这么一笔,再生一层波澜,内容更丰富,主题更鲜明。写到这里,我们感觉到作者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够完美了,可以收笔子。   

但是作者是一个弄墨的高手,在全文最后一笔,引用孔子的话结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回应“德馨”言尽而意无穷。孔子这句话是一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讲得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用孔子的后一句“何陋之有”。   

17.提问:刘禹锡为什么隐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   

回答: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注: 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弦外之音[注: 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18.教师肯定:回答正确。   

这是作者有意设置的弦外之音。明眼人——看便知,十分明白,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板书:态度),安贫乐道,君子固穷[注: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这就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语引经据典[注: 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板书: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托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四、学生教师共同完成板书   

19.根据老师的板书,请在横线上填一个字,表明作者运用修辞力法的目的。学生上台给板书填空。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  比兴  引 陋室                对偶  拟人  描  环境   

衬托  对仗  夸  朋友               虚实  对比  话  生活   

类比  暗含  立  志向               引经据典   态度   

20.学生齐读板书。   

21.在板书的每一句后面,再填写一个确切的字,体现本句的中心填写中心词。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  比兴陋室 —馨       对偶  拟人环境——青   

衬托  对仗朋友——雅       虚实  对比生活——静   

类比  暗含志向——高       引经据典态度——乐   

22.学生齐读。   

五、总结全文   

23.教师总结。   

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情怀,一个坦荡乐观、洁身自好[注: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安贫乐道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注: 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注: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爱莲说  

教学目标:   

1、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2、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课文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注: 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 整体感知课文

    请大家看录像,先欣赏一下这篇文章。

三、 解题,揭示学习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四、 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1、检查自读情况(看屏幕,提问)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

    周敦颐(         )            可爱者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不蔓不枝[注: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花之隐逸者也(         )      陶后鲜有闻(         )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的一般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声音哄亮,吐字清晰。

    2、 问:文字上还有没有不懂的?请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3、 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五、 研读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3、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注: 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尽善尽美[注: 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 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1、 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    “噫”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

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3、 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4、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注: 难能:极难做到。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六、 再看录像,品味欣赏,学生轻声跟读。

    七、 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快速背诵。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老师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把它背出来。

    八、 总结课文

    1、 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2、 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 花为 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九、 布置作业

    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十、 板书设计

                               爱 莲说

      陶渊明    独爱    菊  (正衬)              隐逸者    惋惜

      世 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美

           托物                                言志
教学设想: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熟练背诵并默写这两篇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后记:学生对这两篇课文的思想意义把握得比较好。  

   

   

22     陋室铭  

   

设计特点:提问设计如行云流水,别具一格[注: 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第一组提问:  

1.粗读课文后,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3.这8个字哪两个字最为关键?(德馨)  

第二组提问:  

4.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劣形” 5句)  

5.(讲析“苔痕”两句的环境、两个用得好的动词、写景的顺序之后)到这里来的人多吗?(不多。从“苔痕上阶绿”可以看出)  

6.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鸿儒)  

7.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呢?(写自己的朋友是博学之士、高雅之士,以显出自己“德馨”)  

8.朋友走了之后做些什么呢?(调素琴,阅金经)  

9.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教学中顺势板书:景、友、趣)  

第三组提问:  

10.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  

11.作者自比“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  

12.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远大抱负)  

13.由此看来,这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还是更进一层?(更进一层,是“德馨”的深化)  

14.全文结局照应了文中哪一句?(唯吾德馨)  

(讲析中穿插诵读、背诵训练)  

第四组提问:  

15.同学们能交流一下自己的座右铭吗?  

16.同学们愿意欣赏仿铭新作吗?  

……  

〔评析〕  

这个教例的教学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提问链”或一个“问题群”。  

这个教例的学术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颇有个性特点的提问设计的典型。  

很多的研究提问艺术的文章都只是用列举的形式组合一些提问的样式、类型、技巧和方法,我们无法窥见某个提问在全篇课文教学过程中的真切面貌。分析某一个教例提问艺术的文章平时十分罕见。  

现在我们可以试析一下此教例的提问艺术。  

一、四组提问在布局上的艺术:  

第一组的提问意在“切入”,开讲便触及到课文主旨;第二组提问意在“顺承”;第三组提问意在“深化”;第四组提问意在“引伸”。四组提问以“起承转合[注: 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有一气呵成[注: 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之美。  

二、16个问题的联接艺术:  

这就是本文的文题所点示的“连环问”、“顶针问”的设计艺术。16个问题就像“成梧接龙”似的一个衔着一个,形成一种形式美妙的“追问”,把全篇课文的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  

三、个体的提问的设计艺术:  

有的提问起铺垫作用,有的提问起过渡作用,有的提问起引思作用,有的提问起活跃气氛作用。此中最具艺术的,是不少的“曲问”或“逆问”。例如第5、6、7问,带着学生深深地进入了课文。它们一反文言文教学中的串讲,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化。  

   

22   爱莲说  

   

本文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所著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古文。本文以花喻人,以花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态度。在讲析课文时要抓住“人一一花一一人”的线索结构来讲。由人引出各自所爱之花,通过对花的描写:菊的因怕污染而隐逸为正衬;以牡丹的富贵为反衬。来写莲花的高洁品质,然后以花喻人,花即其人,来点明题旨。表达作者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的:  

领悟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理解正反衬的运用。  

重点难点:  

把握一些词、语、句,疏通文意;  

领悟本文托物言志表达文章的主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课题  

提问:所示之图为何物?  

明确:荷花。  

提问:看到荷花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  

明确:“映日荷花别样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板书课题: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  

二、进入课题  

提问:标题的“说”字为何意?  

明确:与《马说》中的“说”一样是指一种文体相当于现在的杂文。  

三、检察预习,翻译课文  

1、打出重点字词的翻译及注音:  

蕃:fan 多  

濯:zhuo 洗  

蔓:(名词作动词)牵牵连连  

枝:(名词作动词)枝枝节节  

亵:xie玩弄  

鲜:xian少  

2、请学生口头试译  

四、讲析课文  

提问:本文共写了多少种花?  

明确:三种。  

提问:哪些人分别爱何种花?  

明确:爱菊之人有陶渊明;爱牡丹之人世人都爱之;我只爱莲花。  

提问:为何我只爱莲花?  

明确:“出污泥而不染”   本身出身于不干净的环境却能保持住自身的清白,体现了莲花的高洁的品格   近墨面己黑“濯清涟而不妖”  虽然在水中洗过南昌不显过于妖媚,表现了它朴质的品格    与上句对映,于不好环境中“不染”,于好的条件下不“骄”。“中通外直”  内心虚心,外面挺直,表现了它的正直。“不蔓不枝”  不枝枝节节,不去攀附比它高之物。“香远益清”  它的芳香并不因为离得远而无,而是将美好的东西远远传播。“亭亭净植”  站得直直的,表现了它刚直不阿[注: 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可远观不可亵玩”  不容许别人的侵犯,表现了它令人恭敬的形象。  

提问:本文写莲花,为何要写其它两种花?  

明确:菊  开放于秋于不与其它的花同放,表现了它不与世同污的隐逸品格,用来正衬莲花的高洁品质;牡丹  是世人皆爱之物,与莲正好相反,用它来反衬莲。这样就更突出了莲的高尚品格。  

提问:本文只是写花之文吗?  

明确:请看预习提示,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它以花喻人:菊花  比喻隐士;牡丹  比喻追求富贵之人;莲  比喻品行高洁之人。本文对各种爱花之人有不同态度:爱菊者  “鲜有闻”感叹世上真的隐士不多了;爱莲者  “同予者何人?”叹惜世上象我一样的君子就更少了;爱牡丹者  “宜乎众”批判现世追求名利之人太多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之情。  

五、小结  

    作者用“菊”“牡丹”正反两面突出“莲”的形象:不染的高洁,不妖的质朴,不蔓不枝的正直,不可亵玩的清高品格,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求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六、堂上作业  

七、课外作业  

附:板书设计          

       托物                           言志  

 陶            菊            隐逸者      鲜  

             (正衬)  

世人           牡丹          富贵者       众  

             (反衬)  

 予             莲           君子者       独  

   

   

   

   

23     核舟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能力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德育目标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注: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读想法。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直到最后在眼前出现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绘制示意图。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画出来。这样做,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发现法、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发现法”阅读,便于整体感知文意;在学生绘制核舟示意图、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3.点评法。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探究思考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课堂训练,强化文言知识积累和运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yī)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  

设计(二)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注: 指工艺技术高明的人。]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戌(xū)       篆(zhuàn)八分(yòu)        (jī)         

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多媒体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学生齐读2~5段。  

(3)探究思考。  

提问: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注: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注: 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第二课时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  

教师可就第2个问题稍作点拨: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浆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子”“居右者……若啸呼状。居左者……若听茶声然”可知“泛舟”。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多媒体显示:  

揣摩下列语句:  

(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学生齐读四句话。教师示范分析(2)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注: 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注: 呼:叫,喊。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注: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中。  

学生选例,师生一起评点:如(1)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色[注: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如(3)(4)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学生自选其他一些说明生动的语句,自主品评揣摩。  

教师总结: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所囿,在细节上又大胆想像,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时不应是呆板平实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的,给人以想像的。  

3.教师请五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注意表现他们的位置、姿态、动作。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a.尝余核舟一                  b.右臂支船  

c.右手倚一木                         d.其船背稍  

e.盖桃核修狭者为之                   f.神情与苏、黄不  

g.八分奇  

2.选出加粗词词性、含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1)a.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b.宫室  

c.盖简桃核修狭者之                   d.字共三十有四  

(2)a.篛篷覆  

b.左臂挂念珠倚  

c.闭  

d.能以径寸木  

(3)a.中轩敞为舱  

b.中峨冠而多髯为东坡  

c.其两膝相比  

d.居右椎髻仰面  

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又用篆章一  

4.下边是课文第2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30字左右,请你修改。  

这只船从头到尾的长度大约是八分还多一点,高大概是两个黄米粒上下那么高。船的中间高大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船舱的上面盖着一张竹箬做成的船篷。船舱的旁边开着小  

小的窗户,左右两边的窗户都是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户一看,可以看见左右两边雕刻着花纹的栏杆正好相对,把窗户关上以后,只可以看见右边窗户上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注: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八个字,左边的窗户上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每个字都用石青给它上了色。  

选几位同学逐题回答,明确:  

1.a.赠送                           b.“诎”同“屈”,弯曲  

c.“衡”同“横”                           d.平  

e.挑选                                 f.相类似  

g.“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  

2.(1)a(a解释为“是”,b、c、d均为“做”“雕刻”)  

(2)d(a代词,指代船舱;b代词,指代左膝;c代词,指代窗。d“之”为结构助词,“的”)  

(3)c  

3.(1)译文: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译文: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  

(4)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还有一颗篆文图章。  

提醒学生注意两点:(1)文言文和现代文数量词的不同点在于: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前或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2)“桃核修狭者”“两膝相比者”属于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应提前,译为“长而狭的桃核”“互相靠近的两膝”。  

4.修改后的译文为:这条小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两粒黄米那么高。中间高敞明朗的地方是船舱,上面盖着刻出来的箬篷,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相对。关上窗子,可以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对联,这些字都是用石青涂染上色的。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2~4段。  

2.研讨与练习第四题。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总说:      奇巧  

         分说:       船尾---------船顶  

         总结:       通计         照应开头  

   

                                第三课时  

●活动与探究  

一、语文实践活动设计  

请同学依据课文内容提示,用橡皮泥试着捏一个“核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二、口语表达活动设计  

按空间顺序口头介绍一件你所喜欢的工艺品。  

(注意:让学生广开思路,在如实摹写实物的前提下,也可以加进合理的想像,最好是预先准备发言稿。口头介绍可以先分小组进行,谁介绍得好,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三、设想自己是舟上五人中的一个,不改变他们的位置、动作,以篇一人称,展开想像,描述其余四人的动作、语言、心理。  

四、开放探究  

下面是清朝人宋起凤写的一篇文章,与《核舟记》有许多相似之处,试作比较阅读,想一想两文有什么异同。  

核工记  

[清]宋起凤  

参考答案:  

两文非常相似,皆以物为说明对象,又兼有人事。两文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主体部分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雕刻品,先整体后局部。两文都有观察细致、说明生动的特点,在客观描述中不乏作者丰富的想像。  

不同之处在于:说明对象有别,一为核舟,突出“苏轼泛舟赤壁”的主题;一为桃坠,突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  

附: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1.课文补注  

(1)大苏泛赤壁  

从核舟上的人和景物来看,无疑是刻的“大苏泛赤壁”,而且苏轼也确有游赤壁的事。可是文章为什么不肯定地说却用推测的语气呢?这可能是因为大苏泛舟赤壁虽然确有其事,但是当时并没有鲁直和佛印陪同,后者只是一种传说。至于王叔远用这个传说作为雕刻的题材,则完全无损于艺术品的完美。  

(2)左臂挂念珠倚  

“倚”是靠着的意思。“之”是代词,指“左膝”。对这句话,有的读者也许会问:它说的是“左臂靠着左膝”呢,还是“念珠靠着左膝”呢?仔细想来,应该是“挂着念珠的左臂靠着左膝”。  

(3)技亦灵怪矣哉  

古人称鬼神曰“灵”,称妖物曰“怪”。文章用“灵怪”二字赞扬王叔远的奇技,意思是说“这种令人难以置信[注: 不容易相信。]的奇技,简直不是世人所能具有的,只有鬼神妖魔才能办得到”。“灵怪”二字,含有成语“鬼斧神工[注: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的意思。“技亦灵怪矣哉!”用现代汉语来说,大致等于“技能的精湛,也真可谓‘鬼斧神工’了啊!”  

 (《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版)  

2.关于“核舟”之“窗”“启”“闭”谈  

文中“旁有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许多教学参考书或辅导类书籍把这段话译为:“……共有八扇。推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相对。关上窗子,可看见右边……”,把“启、闭”译作动词“打开、关上”。“核舟”之窗真的可以启(打开)闭(关上)吗?  

首先,“核舟”是件工艺雕刻品,它只是一种造型设计,雕刻家借此表现一定的内容和主题,完全能够凭直观的立体感来完成,达到艺术的真实美,而没有殚精竭虑[注: 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苦心孤诣[注: 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地在一件工艺品上设计可以打开、关上的活动窗的必要。  

其次,“核舟”体积有限,长“约八分有奇”,不及盈寸,高“可二黍(黄米粒)许”,且“桃核有规则形麻纹,无数小孔深入核心,设计布局极为艰难”,故“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之禁区”。王叔远能以“蚊足之细,钩画了了”“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辑,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为字共三十有四”,确实“技亦灵怪矣哉”!令人叹为观止[注: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又焉能将窗子刻得开关自如、类似户室之“真”窗呢?且八扇之中能开启者共有几窗呢?即使有一窗如此,也是匪夷所思[注: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了。  

其三,该如何理解“核舟”之“窗”呢?我以为,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注: 匠心:工巧的心思。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之处:将八扇窗刻得情态各异,有开着的,有关着的,打破了千篇一律[注: 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的布局,富于层次变化,这样,通过“启窗”(打开的窗子)可从纵深处“雕栏相望”,给人以极强的立体感,以展示其画面的艺术空间,而通过“闭窗”(关着的窗子)可见到窗棂上 东坡 居士《赤壁赋》中脍炙人口的名言,既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又可增加工艺品的装饰美,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注: 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所以,我认为“启窗”“闭之”并非动宾式,而是偏正式:“打开的窗子”“关着的窗子”,可译为“通过打开的窗子”“通过闭着的窗子”。这样解释,就合情合理了。  

 (参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3)  

3.《核舟记》课文删节部分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也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瞭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今乃亲睹之,繇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注]①指《庄子》与《列子》。②须麋:同“须眉”。③繇:同“由”。④“棘刺”句:战国时有人在燕王面前夸说能在棘刺的尖端雕刻母猴。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课文助读  

宁波发现稀世珍宝 专家解开核舟四谜  

                        郑建军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收藏界的一大新闻,引起各方强烈反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史树青研究员等文博专家专程赴宁波,对该桃核舟作了鉴定,确认为明代精湛的手工艺品,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最近,专家们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解开了此核舟的四个谜团。  

谜之一:此枚桃核舟的雕刻者为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清代笔记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又名叔名,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专家们发现,此枚明代桃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方位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情况完全一致。同时,此枚明桃核舟首尾长2.9厘米、高2厘米,共刻有5个各具神态的人物,精妙的小窗有轴,可灵活开关,与《核舟记》描述相吻合。  

谜之二:认证此核舟是王叔远晚年力作。专家认为,桃核舟用身着禅衣的佛印正在侍弄一盆盛开的菊花来暗示苏东坡游黄冈赤壁时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设计,突破了王叔远早期作品中通过在画舫的小窗上刻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赤壁赋》名句或“壬戌秋日”等文字来点题的格局,推断完成于王叔远晚年成熟期。  

谜之三:此核舟长宽之比属“黄金分割”比例。“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在明代的艺术品中得到应用,这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待深入。  

谜之四:桃核舟何以一枝独秀、价值连城[注: 形容物品十分贵重。]?明代果核微雕品类繁富,有桃核、橄榄核、杏核、樱桃核、杨梅核等果核雕刻,为何惟有桃核舟倍受珍视,这一直是个谜。专家们经过对实物研究后发现,主要是由于不同于其他果核外表光滑,桃核有不规形麻纹,无数小孔深入核心,雕刻核舟设计布局极为艰难,工艺要求极高,仅选料往往要万中挑一,因而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之禁区,在明代仅王叔远一人,在清代亦为数寥寥,只有几位大师能雕刻。其次,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把桃木奉为压邪扶正、避凶趋吉[注: 避开凶险,趋向吉祥。]的物品,如桃符、桃梗等,因而《古玩指南》一书将桃核舟列为宫廷秘藏,达宫显贵奉为宝中之奇,贵于金银。长期以来,海内外文物考古工作者一直未发现过明清两代美仑美奂的桃核舟实物或图片,大陆出版的《国宝大观》一书只能将一枚珍藏于台北故宫的清代雕刻的长达3.4厘米的橄榄核舟奉为国宝。专家们认为宁波发现的明桃核舟是世上现存果核舟中雕刻年代最早、形体最小的核舟,这一国宝的失而复得,填补了我国现存明清桃核舟的空白。  

(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  

二、课文赏析  

1.品“奇巧”  

和其他雕塑一样,微雕也是一种造型艺术。它所塑造的形象明显而确定;但它没有时间性,它的形象是凝固的,也不能说话,甚至很难现出各种连续不断的表情。而这些难题往往是高明的雕刻家独展匠心的地方。“奇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在逼真的细节中,让观赏者从细微处见其高超的技艺。既开小窗,那一定能“启窗而观”;既挂念珠,那一定是“珠可历历数也”。  

(2)善用暗示的手法,引导观赏者去联想,把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空间上。雕刻家把东坡泛赤壁时所写的名句巧妙地镌刻在窗户上,透过对联,让人们想像东坡此刻正在明月之夜,游览赤壁,抒发情怀。“舟尾横卧一辑”暗示此船正随波漂浮,点出“大苏泛赤壁”中的“泛”字。  

(3)表现在刻出了栩栩如生[注: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的人物神态。鲁直的专注,佛印的闲散,如在目前。两舟子的视线也能做到俯仰生姿,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种舟静而神不止的化静为动的雕刻技艺。  

(4)表现在色彩的搭配上。对联用“石青糁之”,是蓝色的;题名,“其色墨”,是黑色的;而篆章,“其色丹”,又是红色的。一枚小小的核舟用了三种颜料,也能看出雕刻家的“奇巧”。  

2.说“灵怪”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曾创造过无数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长城、故宫等等,无一不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理,核舟的雕刻者能在方寸之间显示大千世界[注: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说明雕刻者“技亦灵怪”。  

雕刻者能在径寸之核上为宫室、器皿、人物等,且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在“不盈寸”的桃核上表现“大苏泛赤壁”这一典故,且人、物形态逼真,文字是“细若蚊足”,表现的内容又多,这简直是鬼斧神工,用“灵怪”形容,当之无愧[注: 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王叔远创作的这件艺术珍品,充分说明了他雕刻艺术的高超,更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3.核舟究竟有多大?  

课文中是这样表述核舟的长度和高度的:“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八分”有多长?古代的“分”和现代的“分”相同吗?“二黍许”又究竟有多高?这是每个读者都会产生的疑问。  

我国古代历来有“累黍定尺”的做法,《汉书·律历志》明确记载:“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于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黍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粒黍的长度约为一分,一百粒黍累加起来的长度即为一尺。黍,又称黍子,多为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有白色、黄色和褐色三种。古代,我国北方栽培较多,供食用或酿酒,现在种植很少。作者用“二黍许”来表述核舟的高度,在当时是通俗易懂的。  

古代的一尺到底有多长?清代的《侓吕正义》中有这样的记述:“且验之今尺,纵黍百粒得十寸之全,而横累百粒适当八寸一分之限。”由此可见,清代以前是横向累黍百粒为一尺,而清代则是纵向累黍百粒为一尺。有人曾做过实验,黍子横排一百粒约合23厘米,纵排一百粒则为32厘米。也就是,清代以前一尺长约23厘米,清代一尺长约32厘米。一九七五年,我国天文史学家 伊世同 先生,从元代制造的铜圭残件上发现了当时量天尺的刻度,通过考定,一尺长24.5厘米(《文物》1978年2期《量天尺考》)。  

《核舟记》一文的作者魏学洢及核舟的雕刻者王叔远均为明代人。明代的度量衡基本延用了元代的标准。我们姑且以元代的一尺长24.5厘米即一分等于0.245厘米来推算核舟的长度和高度,那大约是1.96厘米长,0.49厘米高。  

搞清楚核舟究竟有多大,这篇课文的思想底蕴会尽显庐山真面目[注: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不言自明。  

4.《核舟记》赏析  

我国古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绘画、雕刻、音乐等艺术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不同艺术语言的移译,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改换。它们的成功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被描写的艺术品本身必须是精美的,二是作家的描摹必须是出色的,两者缺一不可。这篇《核舟记》是描写微雕工艺的,它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来自这两个方面。  

作者所见的这只核舟无疑是精美绝伦的:一是构思的匠心独运,二是刀法的精细娴熟。它刻的是苏东坡泛舟赤壁,这是实有其事的。东坡泛舟赤壁共两次,均在元丰五年(1082),一次在七月,一次在十月,有苏轼自己写的前后《赤壁赋》可稽。雕刻家就在核舟上刻着这两篇赋中的名句,一是后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是前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其用意就在于借二赋中的写景名句,标示泛舟时的景色特点。仅从这一点就可显示其构思上的创造性。更为别出心裁[注: 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的是在同游人的安排上。大苏的两次泛赤壁,同游人均为不知姓名的一般士人,而核舟的船头上与东坡同坐的居然是黄庭坚与佛印二人。这自然与事实不符,黄庭坚此时远在江西泰和任知县,佛印也远在杭州的寺庙,或扬州自己的庄园,不可能同一时间跑到苏轼的贬地黄州来凑热闹。雕刻家之所以要把他们拉在一起,是因为泛赤壁的船及船上的人物器件再细微也可雕刻,唯独其题蕴,其境界,不好直接表现,像苏轼泛舟时那种不以贬谪为事的豁达胸怀,及其对宇宙、自然、人生、自我所作的哲理性思考,则不是用刀子刻得出来的,只能从同游人的身份与关系上作某种暗示。苏轼与黄庭坚是半师半友,志同道合[注: 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仕途上有着共同的命运;而佛印又是苏轼的最为的知己的僧友,浪漫机智,常以其幽默的言谈给东坡以某种启示和欢愉。苏轼若与他们在一起游览,必然既可得到劝勉与安慰,也能够比较超脱地看待眼前变幻不定的政治风云。如此,那泛舟赤壁的深层意蕴就庶几乎可以表露出来了。  

此文不是评论文章,当然不能把雕刻家的这种构思上的匠心独运当作描述重点,它的笔墨主要放在描述核舟的精细奇巧上。而微雕工艺是否精巧就在于看它是否以最小的体积表现了最丰富的内容,此文也就是在这个体积与容量的反差上大作文章。  

前面交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后面又再次提到“计其长曾不盈寸”,就是极言其船体之小。中间从船舱、船头、船尾、船背四部分作详细描述,就是为了说明其容量之大。对这四部分的描述也各有侧重,凡没有人物的部分着重记叙所刻东西之多,凡刻有人的部分则着力描述人物的姿势情况,如船头坐着的苏、黄、佛印的姿态与神情有离有合,苏、黄共阅一手卷,相依相靠,会心会意,可见其志趣爱好的相同。佛印却是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对于苏黄手中的手卷不屑一顾[注: 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漠然傲然。舟尾两个舟子也神态各异。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其技艺的精湛无比自不待言。  

以上是对核舟的集中描摹,也是文章的核心。为了加强这种描摹效果,作者又在开头对这位微雕艺术家作了一个概括的介绍,在结尾部分又发了一通感慨,大赞其有如神助,堪称灵怪。这样一来,这篇短文的价值就不仅在于神奇地再现了这件微雕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就自身的结构来说,也是条理清晰,层次井然,小巧玲珑[注: 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足资赏爱的  

   

   

   

   

24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德育目标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学生差不多能背诵如流,今天的中学生也应如此,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要保证至少读10遍,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关于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教师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探究创新法。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注: 异:奇异;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并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已选好的一张科幻vcd、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指导学生诵读;探究性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内化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全班同学齐背《桃花源记》……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  

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选贤能(“与”通“举”,选拔。音jǔ)  

、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  

男有(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故人不独其亲,不独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  

户而不(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是故谋而不兴(杜绝)  

3.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具体指导朗读。  

(1)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  

学生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注: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注: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教师分层指导朗读。  

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注: 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3)教师范读或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声低和。  

(4)全班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三、讨论下列问题,形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选一位学生回答,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学生齐读第1句,速背。  

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学生明确: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大概是从三个方面吧。  

教师点拨: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注: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注: 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注: 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学生齐读第二层,按照行文思路,尝试背诵。  

3.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注: 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注: 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人人自危[注: 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险。];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学生齐读第三层,尝试背诵。  

4.多媒体显示板书设计,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四、探究性思维训练  

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这是三道开放性的题目。第一题,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第二题要求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注: 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第三题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教师可以播放科幻vcd片,激发学生想像。  

五、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注: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学生齐背课文。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1.给下面这段文字加标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下面是一段不规范的译文,请学生读后评价,并说出简洁正确的译法。  

大道推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的天下,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负责工作,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所以人不单单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单单以自己的儿子为儿子,让老人有人养老送终,让年轻人得到重用,让年幼的孩子能快快长大,让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和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让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人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注: 用尽全部力量。],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用门闩插门,这就叫理想社会。  

[注]正确译文,参考教参p207相关资料。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下列练习:  

(1)解释加粗的词。  

①选贤能              ②讲信睦  

③不独,不独               ④男有,女有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第三课时  

●活动与探究  

一、查找资料,搜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未来的不同畅想的内容,在班内组织一次以“畅想未来”为题的读书交流会。  

二、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来社会。或者以“我在公元3000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三、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昔者仲民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②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注: 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后泛指处处可以成家,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③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④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⑤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  

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大同”与“小康”的区别是什么?这里的“小康”与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小康”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①以前,孔子有次作为礼宾参加蜡祭。祭事结束后,他到城门观台上游览,不禁感叹起来。  

②大道实行的时代和夏、商、周几位英明人物在位的时代,我都没有赶上,但那时的情景古书上还记载了一些。  

③君主世袭成为制度,修筑城郭沟池以加强防御。制定礼义来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用以端正君臣之分,加强父子感情,促进兄弟和睦,使夫妇关系和顺,用以设立各种制度,划分田地和住地的疆界,使勇力和智力得到尊重,使个人建立的功劳属于自己。  

④他们用礼来显示正义,考验信实,指明错误,确立仁让典范,给人们指示永远遵循的原则。  

⑤如果有人不遵循这样的原则,即使他有权有势,也要把他罢免,使人们都知道他是危害社会的人。  

2.  略。  

●板书设计  

                     纲    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基本特征:人人受关爱,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谋闭不兴  

结    论:大同社会  

教学后记:学生基本能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且能背诵并全文,默写尚欠火候。  

   

   

   

25杜甫诗三首  

   

教学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          近望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注: 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注: 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注: 比喻家信的珍贵。]。”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注: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2. 揭露官吏的横暴
 
3. 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     介绍背景。    

2. 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 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 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 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 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                    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附: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1.谈谈儒家的政治理想  

对儒学来讲,理想人的培养和和谐家庭的建立毕竟只是为达到最终目的——治国平天下——铺平了道路,要使国泰民安[注: 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歌舞升平[注: 升平: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的景象出现,根本上还需要现实政治的努力。天下统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这既是儒学家们憧憬、瞻望的理想社会的格局,也是他们终身倡导,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注: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的现实政见和主张。  

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严格地说,只是一种管理社会的理想。而儒家所憧憬和企求的理想社会,便是一个安定、和谐与统一的治平之世。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注: 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四海之内皆兄弟[注: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构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  

先秦儒家这种从仁学的基点出发建构而成的美好社会的图景,到了秦汉之际,便自然地发展为“大同”理想。“大同之世”显然是对原始社会的带有理想化成分的描述,但它表达了儒家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它抓住了“天下为公”这一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肯定了原始民主、平等和互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料。  

儒家在提出“大同”理想的同时,从社会现实出发,又肯定“大道既隐”,“天下为公”已被“天下为家”所代替。出现了财产私有,“货力为己”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教度,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官爵、财产世世代代相沿袭,形 成 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关系,于是,便有必要“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区分尊卑上下贵贱的礼义制度,就这样应运而生[注: 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了。儒家把这种需要用礼义制度、道德规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称之为“小康”社会,并认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这实际上是肯定了孔孟所倡导的礼义之治的历史必然性,亦表达了儒家的较低一层次的社会理想。  

然而,不仅“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一个乌托邦,就是“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以仁义为法则来协调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孔孟学说的遭遇就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孔孟提倡的重德治教化,省刑去罚,一方面固然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注: 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减轻受剥削压迫的程度,从而对发展经济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积极的影响,表现出较多的人民性和历史远见。但另一方面,这种善良的愿望和主张却不符合统治者急功近利[注: 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的现实需要,扩大疆域,称霸诸侯,一统天下[注: 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需要的是暴力、酷刑等更为有力的,现实的手段。  

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儒家这种以仁学为基础的政治理论和社会理想,其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就决定了它在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特殊的历史命运。  

(《东方理性之河》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12版,余式厚主编)  

2.关于《礼记》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注: 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