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咏月诗三首》(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月夜)教学案
   [标签: ]

《咏月诗三首》教学案

三春中学初三语文组集体备课   执笔人:赵修玉

 

学习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学习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学习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学习内容:    《把酒问月》

 

导入:历代写月名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注: 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会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于追攀时,她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注: 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惟妙维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紧接二句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以“飞镜”作比,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试想,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不意下文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能月月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注: 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注: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注: 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今月古月[注: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注: 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注: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注: 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畜深远,耐人寻味。]回肠荡气[注: 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注: 不失时机,寻欢作乐。]的主意上来。曹操诗云:“对酒当歌[注: 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人生几何”,此处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种人生感喟。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注: 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注: 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更觉一气呵成[注: 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故“于古今为创调”(王夫之《唐诗评选》)。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究竟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脚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呢?虽则如陶潜所谓“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那么又该怎么办呢?姑且暂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注: 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吧!“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中语)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其时诗人已经渐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注: 酩酊:沉醉的样子。形容醉得很厉害。],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注: 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注: 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注: 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试看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了。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

 

     作业:背诵课文

[1] [2] [3] 下一页

 

《月夜》

 

        杜甫

 

学习内容:《月夜》

 

一、             导入

 

月亮是人们最喜欢的天体。万种风情、千姿百态的咏月诗都由此而生,历久不衰。咏月诗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是一块引人注目[注: 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的亮色,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在以往的悠悠岁月里,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月圆这一自然景观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尽遐思,他们把明月当作传情达意的物象,逐月抒怀,千种思绪,万般情怀自然涌上心头,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咏月诗《月夜》。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人。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遇李白,同游梁宋之地。

 

后入长安,困顿十载。安史乱起,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任左拾遗。被贬后投严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世称“杜工部”。严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带,穷困潦倒[注: 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病痛缠身,于770年冬死于岳州舟中。

 

有致君尧舜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其诗忧国忧民[注: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真实感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提供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故称“诗史”。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其诗风格沉郁顿挫[注: 郁:低沉郁积。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与李白合称“李杜”。

 

三、品读诗文

 

1、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学生听诗文,初步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诗。

 

2、再读诗文,体会情怀

 

生自读诗文,师生共同探究诗文,

 

问题: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何种情怀?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意本思家,而偏想家,人之思我,已进一层。﹜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望月之久,忆念之深﹜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独看则泪痕不干,意在言外[注: 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

 

理解:月夜这首诗通过写诗人陷于长安时对家人的思念,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理解首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问:首联到底写谁思念谁?(抓住“鄜州、闺中”)

 

引导:明明是杜甫写的诗,应该是“今夜长安月,思念鄜州妻”才对啊。怎么反而写妻子思自己呢?

 

明确:不说自己思家,却说家中妻子思念自己,更见思家心切。

 

问: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明确:借人映己

 

妻子明明有儿女在身边,怎么说是“独看”呢?

 

我们来看颔联,就可理解: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因为儿女还小,他们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得父亲,也不理解母亲对父亲的思念,所以,妻子只能“独看”。这里用小儿女的不解忆衬托妻子的“独”。

 

今夜只独看,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 月而“共忆”的往事吗?

 

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很长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更是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注: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注: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的。

 

理解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为什么会“湿”,为什么会“寒”?

 

妻子一个人久久望着月,她的如云鬟发大概也被夜里的露水沾湿了吧?在皎洁的月光下,她白玉般的手臂,或许也感到寒意了吧。明确:突出了妻子望月之久,思念之痴。不知不觉[注: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就已经夜深了。其实是烘托出自己对妻子家人的思念之切。

 

理解尾联: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盼?

 

诗人想到妻对他的关注之切,于是他自然而然地在尾联中表达了他个人的愿望:将来在什么时候, 战乱平息以后,夫妇二人能共倚薄幔,同庆团圆,共诉离情,让月光照干她俩脸上的泪痕,那该是何等的欢乐啊!

 

小结:古代诗话有“诗眼”的说法,认为“一字之响,能使全句皆奇”。今人认为“诗眼”就是作品中最能表现意境的关键词句。请指出这首诗的诗眼来?

 

 

 

3、三读诗文,品味语言

 

小组内再读诗文,寻找诗眼。

 

诗  眼:独看  双照

 

“独看”从对面着想,虽只写妻子的“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但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蕴含其中;

 

“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并把希望寄于不知何时的“将来”。 独看:浸透了天下乱离的悲哀。   双照:反射出和平团圆的理想。     这两个诗眼对全诗主题表达起了关键作用

 

四、             背诵诗文,探究特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同桌讨论,本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正解:  1.炼字精准。2.艺术构思巧妙。

 

(1.炼字精准:一二联中,“怜”、“忆”与“今夜”、“独看”联系起来看,则意味相当深厚。明月每月可见,特写“今夜”,又是“独看”,可以想见有往日的“同看”和将来的“同看”。将来的“同看”由结句点明,而往日的“同看”通过这二联和相关材料的分析可以了解清楚:安史乱前,杜甫曾困守长安十年,其间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共同度过的。这期间夫妻二人一定曾共同看过明月,留下的记忆应是很深刻的。当长安沦陷后,一家人逃到羌村,与妻子同看明月也一定会回忆起在长安时看明月的情景,一定是不胜酸楚的 !而如今,妻子一人在羌村“独看”明月又是“忆长安”,这“忆”不仅是辛酸,更是忧虑和惊恐的。那么,往日与妻子在羌村看月而“忆长安”,尽管百感交集,但毕竟二人团聚;如今只有妻子一人“独看”月而“忆长安”,“小儿女”们又天真幼稚,哪能为其分忧解难呢?此一“怜”字,可谓饱含深情,感人至深。

 

 2.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采用了暗示手法,将“独看”和“双照”作为全诗诗眼,虚实结合,表达主题效果显著。

 

3.表现手法独特。采用“借人映己”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感情曲折而深刻,含蓄而有味。

 

五、总结

 

《月夜》是杜甫的言情之作。诗人抒写的是望月思家的离愁别恨。情怀万种,最能触动人的是人之至情,秋夜望月,思家生感,是这首诗的主题。我们试把诗人陷身贼中的同期作品结合起来考察,便不难看出,这首诗正好代表杜诗风格的一个侧面,沉郁的情调所含蓄的感情远远超过了一般愁人思妇之作,更是流离兵革中的苦痛:这就是诗中提到的“忆”。望月生“忆”,是诗人忆及家人之情,也是合乎情理的想象。由“今夜”的“独看”,设问“何时”能“双照”,“双照”而带上“泪痕”,来日必将共忆同诉的也就必然是彼此经历过的国难和家愁了。《月夜》的感情倾向,竟与诗人的爱国之情是这么脉脉相通!感情常常显示出作家的思想深度,即便是这么一首抒写一己之情的诗,也饱和着那个战乱时代的气息,由个人的遭遇和不幸透露了那个战乱的现实,因而,《月夜》不失为杜甫诗中独具特色的佳作。

 

六、作业

 

背诵《月夜》,学习诗人的写作手法。

 

附:板书

 

月 夜

 

---杜甫

 

今夜       独看。    

 

                      望月思家  思家生感  向往和平

 

何时       双照?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