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猫的故事》导学案
   [标签: ]

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猫的故事》学案     学案2728

设计人:王转 审阅人:七年级语文组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生命,生命就是活着,做自己的事。

课前准备

1、  走进作者:

梁实秋(1903-1987),现代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浙江杭州人。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求学期间开始写作。1923年赴美留学,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等多所学校任教,并先后编辑多种刊物,期间还因文学理论的问题和鲁迅发生过争论。1949年去台湾。散文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还译有《莎士比亚全集》,晚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2、  学法指导:

如何结合语境,推断词义

词义基本有两种:一种词典义,词典义包括两种:一种是词语的本义,另一种是词语在文中的转义(即引申义或比喻义),这是进一步的揣摩、认识其具体含义的基础和前提。二是语境义,即词语在语境中特定的、单一的含义,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只有理解了这一词语再次语境下的含义,才能理解句意,进而理解全篇内容。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去推敲解决:

⑴字形法:即从字形上推断出其本义或与什么事物有关,再与上下文联系确定其含义。

⑵分解法:即分解词的语素,解释语素的意思,然后合并为词义,进而把握词义中的基本点,再与上下文联系,确定其含义。

⑶联想法:即用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以前在某个短语或句子中见到过这个词,或这个词中的语素在某处应讲解的意思不清楚,那么可以借助你以前所知道的来推测此词在此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⑷推断法:即把词语放在句子中,根据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有时还要看邻近的句意,甚至前后段意来帮助确定语言环境,找出上下文中与确定词义有关的线索,如与词语有相同、相反、例解等关系的关键词或句子。利用这些线索,结合其他方法,从而推断该词的含义。

㈡ 写作借鉴

       欲扬先抑的手法

       所谓欲扬先抑,是指人或物本来是歌颂、赞扬的对象,作者为了造成行文的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注: 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常常先写他不好的一面,然后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展现其闪光或美好之处,达到“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艺术效果。

 

                  学案27

预习目标:

1、  阅读课文,理解积累本课生字、生词。

2、  反复阅读,复述故事。

一、预习指导:

1、看题注,识记作者: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          家、    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本文选自《            》。

2、标注段号,快速阅读课文,在文中圈划标注字音字义。
饽饽          值更          梆子            万籁俱寂[注: 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如诟如詈          跳踉          窗棂         左道旁门[注: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殚智竭立             姑妄从之      宽假       膺惩        绝尘

 跨院        无以复加[注: 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       缓颊           重典

3、下列句子如何读,如何理解:

⑴如是者数日      象这样许多天。

⑵一之已甚/岂可再乎?    一次已经很厉害了,怎么可以来第二次呢?

⑶除了调和(tiáo  hé)鼎鼐之外还贯通不少左道旁门 

  除了做菜烧饭之外,还了解不少技艺

⑷不稍宽假     一点不会宽恕

⑸稍予膺惩     稍微给一点惩罚

⑹终于夤夜又复光临寒舍     终于深夜又来到我家

⑺天地之大德/曰(yuē)生     天地之间最大的功德是给予生命

4、谋篇立意与层次结构,本文以时间和事情的发展为顺序,用       的手法,逐步展示了猫伟大的母爱,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洋溢着作者的人文情怀,读来令人感动。本文以    为线索,按照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个部分。   
(  )开端:          
(   )发展:我不堪其扰,对猫进行了       
(   )高潮:看到了感人的一幕,对猫      
(   )结局:猫一家        

二、反复阅读,复述故事。

   复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内容正确,不丢主要内容;

2、  准确传达原作的风格和神韵;

[1] [2] [3] 下一页

3、  语言简洁,恰当的引用原文,突出作品情节的主要线索;

4、  语句通顺,用词恰当。

三、读后感悟: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读了文章以后有何感受?请写在下面。

 

 

 

                     学案28

 

 

学习目标:

1.读准读通课文,理解词句含义,体会文章风趣的表达效果。
2.初步理解对“动物”母爱的歌颂。

检查预习:

 

自主探究:

1、“不料第二天猫又来,仍从原处出入,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这”指的是什么?“我”为什么不耐烦了?

 

 

2、猫后来为什么又壮胆回来?这一行为表现了什么?

 

3、课文中 “我”对猫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找出这些变化,并作简单分析。

 

 

4、以课文第三自然段为例说说本文语言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⑴先看这些词有什么特点:执法如山[注: 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不稍宽假    缓颊    从轻发落予以开释    稍予膺惩

 

 

⑵再体会“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这一比喻句。

 

 

合作解疑

 

展示点评:

 

1、  巩固检测: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词语。

 万lài(   )俱ji(   ) :   

如lì(    )如gòu(   ):

如怨如诉:

dàn(    )智jié(   )力:

姑wàng(     )从之:

yín(    )夜:

重diǎn(    ):

无以复加:

yīng(    )惩:

宽jiá(    ):

2细读最后两段,说说文章最后的动人之处?

 

 

3、拓展延伸:

猫妈妈把她的四个孩子从“我”的书房叼走了,她们会到哪儿呢?她们将如何生活下去呢……?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课外阅读:

 

(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2)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3)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4)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5)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6)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7)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8)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9)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10)张妈默默无言[注: 不声不响,闭口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11)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12)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13)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注: 怒气部上天空。形容愤怒到极点。],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14)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15)隔了几天,张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16)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17)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18)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19)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20)至此,我家永不养猫。

1.简要概括一下选文内容。

 

2.从第(1)、(2)段中找出形容第三只猫特点的三个词,并说说这样形容的作用。

 

3.划线句子两次提到了猫对鸟笼凝望,有什么用意?

 

4.“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人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请说说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5.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至此,我家永不养猫”?

 

 

 

 

学后记: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