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教案 (“同文异构”教学研讨)
   [标签: ]

 

课文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唯  夫 

1895年11月8日深夜,在德国沃兹堡大学实验室,伦琴教授用一张黑纸把一只真空放电管严严实实地包起来,然后离开了实验室。那只放电管的形状像一只梨,是英国的克鲁克斯教授研制的,能产生微弱的阴极射线,可以利用它研究带负电的高速电子流。

突然,伦琴教授想起他忘了关闭真空放电管的电源,便又回到了实验室。一开门,他吃了一惊:黑暗中,一条板凳正发射着一束绿色的荧光!他切断电源,荧光消失了;再接通电源,荧光又出现了。他划着一根火柴,发现板凳上有一块硬纸板。“难道是真空放电管中的某种未知的射线射到纸板上引起的吗?”

伦琴教授伸出手掌,在真空放电管前晃了晃,他再吃一惊:离管两米远的一个备用荧光屏上,淡淡的手影中间清晰地显现着他手掌上一节节骨骼的黑影,手动一动,骨影也动一动。

黑暗中,伦琴大声惊叫:“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但他没有被吓跑。他面对着“魔影”疯狂地寻求事实的真相,十几天没离开实验室。

他发现了一种光,“我也不晓得是什么光……无以名之,就叫它x光吧……”他这样给他的老师写信说。

1901年,由于x光的发现,伦琴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科学史称这种科学的发现为“偶然的遭遇”。这种偶然不胜枚举[注: 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做青蛙试验,却发现了电流;英国科学家柏琴用化学方法合成奎宁,却发明了合成染料苯胺紫;诺贝尔将棉胶倒进硝化甘油,不期然发明了烈性炸药;荷兰磨眼镜片的学徒泼斯在闲玩时摆弄两块镜片,偶然发明了望远镜……在科学研究中本来要寻找某种预期现象,结果出现了完全意外的情况,从而导致了伟大的科学发现——“偶然的遭遇”已经成为科学史上一种重要的哲学现象。

并非所有科学家都能抓住这种“偶然的遭遇”。

阴极射线管是克鲁克斯发明的,他也曾发现放在抽屉里保存在暗盒中的胶卷莫明其妙[注: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地感光报废了。他找到胶片厂商,指斥其产品低劣。他得到了赔偿,却失去了一次伟大的科学发现。不久,伦琴教授发现了x光,克鲁克斯才恍然大悟[注: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而且,早在伦琴发现x光的5年前,美国科学家古德斯柏德就在实验室里偶然洗出了一张x射线的透视底片。但他却把这归因于照片的冲洗药水或冲洗技术,便把这一“偶然”弃之于垃圾堆中。

这也就是“看见”和“发现”的区别:你“看见”了,但你没有“发现”;可以使人一朝成功的伟大的“偶然”,就在你的注视下大摇大摆[注: 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地溜走了。

叔本华说:“你看那偶然性,谬误是它的兄弟,愚蠢是它的婶娘,怨恨是它的祖母,而它却统治着这个世界。”

 

教案一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六年级)

 

执教教师:黄  莉(教院附中)                           

上课时间:2004年11月25日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字典的习惯,及借助字典解决阅读困难的能力。

2、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明白文章阐述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查阅字词典和反复阅读,明白文章阐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一张x光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x光片)

x射线是由谁发现的?(伦琴)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借助字词典散读,读通课文。

师: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借助字词典散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读读发现x光的过程。

师:同学们知道了伦琴发现x光的过程,能不能读一读其中你最感兴趣的语句。

 二、精读研究

1、       带问题再读课文。

师:课文是不是只写了伦琴发现x射线这一个“偶然遭遇”呢?

2、       小组讨论:

师:为什么还要写其他的“偶然遭遇”?

[1] [2] [3] [4] [5] 下一页

三、课外延展

阅读本文的启示

四、回家作业:

1、积累词语

2、查找资料:同学们去图书馆或到网上再去查找一些科学史上的偶然发现。

 

板书

偶然遭遇    抓住机遇       科学发现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课后反思

教院附中 黄 莉

11月25日,我在六年级一班上了一节公开课,作为我们语文教研组“同题异构”研讨的其中一节课。课是上完了,对于我来说这又是一次让我成长的经历。

回想这次一路由自己备课、说课再到集体备课的历程,直至最后的上课和评课,使我对教学该有的严谨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刚拿到这份要上课的材料时,第一眼看到,我就被这篇文章中的x射线发现过程所吸引,然后渐渐发现了文章不只是说这个故事,更重要的是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面对偶然要抓住机会,才能有所发现。所以,我就以我对文章逐渐认识的过程为起点,把上课思路定为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明白一个道理。然后,在确定具体的教学环节时,我遇到障碍了,该采用怎样的手段才能让学生自然地明白这个道理呢?我自己备课时就把教学环节定在了默读上,再结合字典来阅读。然后,在第一次说课时,我就感觉到这样的教学方法太单一。但一时要把朗读的方法运用进去,又找不着门道。在集体备课时,同组的老师们都给我出点子,于是方法也想到了,可以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子,读得正确清楚。再组织讨论,就应该能使学生逐步明白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在第一次试教后,感到有许多问题。一是学生的能力比想象的有差距,在课堂上的表现很冷淡;二是我在上课时,没有把学生回答中的一些闪光点给抓住,不能由此及彼地把课自然牵引下去。于是,在试教后及时对一些环节作了调整,加重对学生的朗读训练,由抓住学生朗读中出现的不足来给出正确的朗读方法;有学生中朗读的出彩处,让学生介绍这样处理朗读的原因,由此将课前引导下个环节。

第二次试讲后,我又发现让学生找出“科学史称这种科学地发现为‘偶然的遭遇’”这句话太过直接,于是这个问题的文法成了困扰我的一个大问题。临近最后开课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心里也越来越急,最后,还是组里的老师来给我出主意,说还是抓住学生的朗读来做文章,让学生朗读一下伦琴发现x射线的过程,在他们的朗读中找到处理朗读材料的方法,从问原因入手,就能很自然地把课引下去。终于感到心里踏实了,有信心去上课了。

正式的课上完了,我还是轻松不下来,回顾一下刚才上的课,毛病还是不少。因为对学生的回答抓得不准,就把一些时间浪费在课堂的讨论上,然后最后一个联系实际的环节就没有时间进行了,使得这堂课少了一个课外延展的部分。后来,听了其他老师的评课,我发现就是我自己已经感觉到的这些缺点,显然,老师们听得认真,评得很客观。听了那么多的建议,我当时就感到自己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注: 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的新人,真要在这个岗位上干好,真难!

这次课上完,我收获极大。我真正明白了备课是个很细致的过程,不能心存侥幸,要将可能在课堂上发生的事尽可能地事前想好,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这个问题跳入了我的脑海中,这是件急不得又放不下的事。唯一的方子就是努力,只有努力才能有提高。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七年级)

 

执教教师:王  岚(教院附中)                  

上课时间:2004年11月25日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如何围绕中心处理材料详略

【教学过程】

导   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在学生惊疑之际问:你看见过自己的骨头吗?(待学生纷纷议论后)问:是谁发现了能让人在不受伤的情况下看见自己骨头的x光?他是怎么发现的?

一.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

2.学生简要复述伦琴发现x射线的经过,进一步熟悉这部分内容。

二.阅读《x射线的发现》,比较两文内容的详略,初步体会材料为中心服务。

导入:x射线的发现不仅是物理学领域的重大发现更给医学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伦琴的故事也广为流传,这里还有一篇关于伦琴发现x射线的故事,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和《“我看见了我的骨头”》相比,哪些内容写得较为详细。

1.默读、圈划

2.交流(要求指出详写的内容并说说其表达作用或效果)

3.提问:《x射线的发现》把伦琴发现x射线的故事写得又详细又生动,那么用它替换掉课文的相应部分好不好?为什么?

4.小组讨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5.交流

6.小结:是详写还是略写,是写得具体生动还是写得简洁扼要,能反映出作者的意图,我们在阅读中关注内容的详略会有助于我们更快地领会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补充材料)

x射线的发现 

1895年11月8日下午,德国沃兹堡大学的教授伦琴像平时一样,还在实验室里专心做实验。他先将一支克鲁克斯放电管用黑纸严严实实地裹起来,然后把房间弄黑,接通电源,检查黑纸有没有漏光,一切正常。他截断电流,准备做每天做的实验,可是一转眼,眼前似乎闪过一丝绿色荧光,再一眨眼,却又是一团漆黑[注: 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了。刚才放电管是用黑纸包着的,荧光屏也没有竖起,怎么会出现荧光呢?他想一定是自己整天在暗室里观察这种神秘的荧火,形成习惯,产生了错觉,于是又重复做放电实验。但神秘的荧光又出现了,随着感应圈的起伏放电,它就像夜空深处飘来的一小团淡绿色的云朵,在躲躲闪闪地运动。伦琴大为震惊,他一把抓过桌上的火柴,“嚓”的一声划亮。 原来离工作台近一米远的地方立着一个亚铂氰化钡小屏,荧光是从那里发出的。

但是阴极射线绝不能穿过数厘米以上的空气,怎么能使这面在将近一米外的荧光屏闪光呢?莫非是一种未发现的新射线吗?这样一想,他浑身一阵激动,今年自己整整50岁了,在这间黑屋子里无冬无夏[注: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不分昼夜地工作,苦苦探寻自然的奥秘,可是总窥不见一丝亮光,难道这一点荧光正是命运之神降临的标志吗?他兴奋地托起荧光屏,一前一后地挪动位置,可是那一丝绿光总不会逝去。看来这种新射线的穿透能力极强,与距离没有多大关系。那么除了空气外它能不能穿透其他物质呢?伦琴抽出一张扑克牌,挡住射线,荧光屏上照样出现亮光。他又换了一本书,荧光屏虽不像刚才那样亮,但照样发光。他又换了一张薄铝片,效果和一本厚书一样。他再换一张薄铅片,却没有了亮光,——铅竟能截断射线。伦琴兴奋极了,这样不停地更换着遮挡物,他几乎试完了手边能摸到的所有东西,这时工友进来催他吃饭,他随口答应着,却并未动身,手中的实验虽然停了,可是他还在痴痴呆呆地望着那个荧光屏。现在可以肯定这是一种新射线了,可是它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暂时又该叫它什么名字呢?真是个未知数,好吧,暂时先叫它“x射线”。

一连几个星期,伦琴突然失踪,课堂上、校园里都找不见他。他一起床就钻进实验室,每次吃饭都是夫人派工友去催了又催,才能将他请到饭桌上来。可是他每次吃饭都心不在焉[注: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有一次甚至叉了一块面包向鼻尖上送去。伦琴终日将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他找来所有能找到的东西,把它们一一放在神秘的射线前测试,详细地记录下距离和荧光的亮度,他一定要揭开“x射线”的神秘面纱。可是,厚厚一叠数据看起来毫无规律。难道这“x射线”一点用处都没有吗?不可能,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它独特的作用,“x射线”一定也有,只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它。忽然,伦琴的脑中犹如灵光闪过:还没有测试过“x射线”对人体的作用。可是,万一发生危险呢?危险怕什么,科学探索从来就是和危险相伴的,没有牺牲怎么会有科学的进步!伦琴几乎没有犹豫就把手伸向了射线。奇迹出现了,荧光屏上显出五根手指骨的影子。

伦琴一拍额头:这家伙能穿过人的血肉,也许这正是它的用途呢。他赶紧用照相机拍下了手骨的照片。

1895年的最后几天,伦琴将这项研究成果整理成一篇论文《一种新的射线,初步报告》,送给了沃兹堡物理学医学学会。同时又把报告的副本和几张x射线照片邮寄给他的几位物理学家朋友。

1896年1月23日,伦琴在自己的研究所里举行关于新射线的报告会。

伦琴发现的x射线成为19世纪90年代的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之一,为此他于1901年获全世界首次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教后记

教院附中  王  岚

2004年11月25日我在我校七年级(2)班执教《“我看见了我的骨头!”》,教学目标是理解课文如何围绕中心处理材料详略。教学主要过程是:导入:教师板书课题,问:你看见过自己的骨头吗?待学生纷纷议论后问:是谁发现了能让人能看见自己骨头的x光?他是怎么发现的?第一环节:通过散读、复述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并加深对伦琴发现x射线的经过的印象,为下一步的比较做好铺垫。第二环节:阅读《x射线的发现》,和课文所讲述的伦琴发现x射线的故事比较,圈划出写得较为详细的内容并作交流。第三环节:讨论能否用《x射线的发现》中伦琴发现x射线的故事替换掉课文1­~7节?为什么?然后交流,最后教师小结:文章的内容是详写还是略写,是写得具体生动还是写得简洁扼要,能反映出作者的意图,我们在阅读中关注内容的详略会有助于我们更快地领会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这节课是我们语文教研组学习二期课改精神,以“同题异构”形式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一,目的是尝试、探索、体验当课改赋予教师更多空间时,教师如何应对。从拿到教材起,最困扰我的是两个问题:教材如何理解、把握?教学目标如何确定。这两个问题在过去并不那么困难,教参上有课文分析(即使有些分析并不太正确至少也有供批判的价值),现在什么现成的资料都没有,到网上查资料,作者是杳无踪影,课文倒是找到了,不过是另一篇文章大段引用了它。此外,关于伦琴发现x射线的故事也版本颇多,不知哪一种才更接近于真相;至于教学目标,以往教材上就写得明明白白(虽然也有几处模糊难以操作),如今却没有提示,更何况这篇课文本是“试验本”七年级下的内容,“试验本”和我们目前用的教材有不少差异,又要提早一个学期来上,该怎么用呢?

在几位教研员老师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渐渐找到了感觉。首先是教学目标定了下来,之所以把教学目标定为“理解课文如何围绕中心处理材料详略”是因为课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对七年级上的学生来说显然还不适合,况且这不是规范的议论文,所以从“散文”角度思考,可以研究材料间的关系以及材料如何表现中心;再有就是学生的情况,在学生的写作中,内容不具体、内容不能很好的表现中心是最突出的问题。目标渐渐明确之后,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设计也有了眉目,为了避开“议论”这个结,我采用了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把课文和另一篇写伦琴发现x射线的文章比较,感受材料如何为中心服务。我对找到的材料进行了删改从5页减到2页,最后到1页,增写了一些表现伦琴废寝忘食[注: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不怕牺牲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的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明白,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能“唯教材”,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大胆处置,这或许正是课改赋予教师的一种责任。但是,我只是对补充材料作了大胆的修改,对课文中只是对几处欠周密的用词作了修改,一些更大的漏洞(比如课题的风格和议论不匹配、最后两段语义不明)却没有丝毫改定,与其说这是为了尊重作者,倒不如说在我内心里对教材还是有一些莫名的“敬畏”吧。我希望学生不那么聪明,在课堂上老老实实跟着我走,不要去碰这些漏洞。但事实上,在课堂上有些问题还是被提了出来。

从教案成型开始,我就一直感到整个教学流程应该是比较顺的。但19日试教时却发生了时间多余的情况,因为在第三环节学生交流时,有一个学生非常清晰、具体地阐述了材料和中心的关系。我忽然觉得无话可说了,可有感觉到离下课还有挺长时间(后来知道大约有十分钟),本来设计了一个写作训练作为作业,想把作业改成课堂联系,但一方面怕来不及交流弄得课堂沉闷,另一方面见其他学生的状态似乎对他的发言没有完全明白,于是就来了一番“画蛇添足[注: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课后,虽然在教研员的指点下改进了许多细节、设计了一些应对方案,但总还是不踏实。此后的几天,我一直苦恼着。终于,忽然,明白了症结所在:学生对文章的阅读不够充分,大多数学生要么泛泛而谈[注: 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谈谈。],要么不知从何说起,只有少数阅读感受力强、反应快的学生领悟到了。于是有对教案作了些调整,首先把默读改成散读,这样会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学生对文章的了解也会更多一些;其次是在交流时要求学生朗读课文相关语句。这或许也是后来导致时间不够的一个原因吧。评课时,专家和其他老师对充分阅读这点给予了肯定,让我多少有点庆幸,不过同时也很是惭愧,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其实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可是我居然要在试教后苦思冥想[注: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才发现,那么平时呢?

正式上公开课那天,我的课最引起争议的是课没有按计划完成。褒贬都有道理,但我要自问的是为什么没有上完。其实,当学生开始激动地争论时,我就混乱了。他们一下子就把所有的问题摆上了桌面:一个材料和另一个材料的关系;中心和题目、内容的关系;文体的特点。我真的是混乱了,尽管在备课时感到已经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但当这些问题被扯在一起,彼此纠缠着提出来的时候,我能做到的只是把这些混在一起的问题给理清楚,却已经无力带领学生找到答案了。虽然当时凭着一点“机智”,没有出乖露丑[注: 乖:荒谬的;丑:可耻的。指在人前出丑。],但我深感自己的底气不足。后来我曾想,如果那下课铃声还不响会怎样呢?

所以,在当天的评课中最令我震动的是几位专家提出的“教师自身素养亟待提高”那条。这话不是第一次听到,但那一刻的分量却特别重。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八年级)

 

执教教师:姚  卿(教院附中)                                                       

上课时间:2004年11月25日                     

         【教学目标】

明确议论性文章中事例的选择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明确议论性文字中事例的选择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难点是尝试根据一个观点来选择恰当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起x光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可是同学们是否知道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二、初读课文。

1.       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2.       用简洁的话说说x光是如何被发现的。

3.       作者记叙这件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三、再读课文。

1.       作者由伦琴偶然发现x光的事告诉我们善于抓住偶然现象才可能有科学发现。可是作者还在文中提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

2.       再读课文。

a.作者通过列举了两个反面事例,告诉读者偶然现象并非人人都能抓住,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b.作者通过列举了许多相仿的事例来告诉人们这种“偶然遭遇”普遍存在,从而使偶然遭遇从伦琴的个别现象上升为科学界的普遍现象。

3.       作者在列举了四个相仿事例后用了一个省略号,说明这样的事情很多。同学们是否可以再补充一件呢?

(1)提供资料库,让学生选择一例,并说说理由。

(2)再次阅读文中第八小节,体会作者选择事例的用意。

(3)小结:作者通过列举各国各个领域中科学家的种种事例使得这些事例更具有代表性,对自己的观点也更具说服力。

四、作业:

寻找与伦琴发现x光相仿的事例,收入资料库。看看是否能找到中国科学家的事例。

资料库

【1】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一次做完实验之后没有把实验器皿交给助手洗干净存放。假期后,弗莱明发现在实验器皿里长出了一种从未见过的霉菌。弗莱明研究这种霉菌后发现了青霉素。

【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青年时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但亚里士多德曾被柏拉图讽刺为书呆子。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而且越来越大。他们师生间经常发生争吵。他抛弃了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3】美国天体物理学家泰勒和赫尔斯在一次观测时,他们接收到一种奇怪的信号。这个可疑的现象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最后终于证明,这是一种新型的还不被人们认识的天体——脉冲星。1974年,这项新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4】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两位无线电工程师a·彭齐亚斯和r·威尔逊,在为跟踪一颗卫星而校准一具非常灵敏的天线时,发现接收器中存在着某种无法消除的噪声。为宇宙起源是源于一次爆炸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  

【5】爱因斯坦出生于一个德国的犹太人家庭。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6】一天,美国化学家卡罗萨斯发现一根玻璃棒的尖端上粘有乳白色的细丝,这是上一次实验时未清洗掉的残渣形成的。被称为"尼龙"的人造丝就这样被发明了。

【7】祖冲之(429-500)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他认为当时的历法不够精确,就根据自己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

【8】善于动脑筋的美国工程师霍埃看到家犬的牙齿排列后突发奇想地研制出世界上的第一根拉链。

【9】瑞典化学家艾佛雷德·诺贝尔一次运输炸药时,一个罐子在运输途中破裂,硝化甘油泄漏到硅藻土里,全部被其吸收。诺贝尔发现在硅藻土中的硝化甘油一点也不怕摇晃或冲击。就这样一种既有爆炸力又安全可靠的新炸药——达纳炸药诞生了。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教后记

教院附中 姚  卿

我第一次阅读《“我看见了我的骨头!”》时,觉得这篇课文很简单。一个故事得出一个道理。事情简简单单,道理显而易见[注: 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好像没什么可教的。因为要开课,我努力地思考着:教什么呢?

看了几遍文章后,我找到了一些自己觉得值得一教的地方。从文章本身看,作者是要通过叙述伦琴发现x光的故事告诉读者抓住偶然遭遇的重要性。所以我把理解伦琴的偶然发现x光的必然性作为了自己的教学重点。我决定通过对文章第12小节的重点研读体会“看见”和“发现”的区别。字典上“发现”的注释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根据这一注释我把目光投向了第5小节。伦琴如果不是疯狂地十几天没离开实验室,就不可能有所发现。我觉得自己找到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我又去查找了很多成功人士的故事,希望以更多事例的阅读让学生得出成功需要抓住机会后的努力研究探索。

第一次说课后,在大家的帮助下我认识到自己把握的成功靠努力研究探索并非是作者写本文的重点。作者强调的是抓住偶然遭遇而非研究探索。于是,我又一切从头开始。当我在网上查找与文章相关的资料时,一篇题为《x射线的发现》的文章跃入了我的视线。文中详细介绍了伦琴发现x光的经过,特别是他努力探索的那部分写得极为详细。我有点想把比较阅读放到这堂课中。与此同时,我得知教初一的王岚老师也找到了这篇文章,也想用。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我初二的课如何与初一有区分呢?当时的我虽然也思考了这个问题,但并未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在第二次说课时,我只是把添加教学内容作为区分年级定位的解决办法。在课堂中既有对“看见”与“发现”的理解,也有对伦琴抓住偶然的必然性的理解,还有对文中事例列举的作用的理解以及两篇同一事例不同中心的文章比较阅读。

这时,教研员抓住了要点。三个不同年级上同一篇文章,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体现出对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如果说预初解决的是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的话,初一解决的就应该是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的问题,那么在初二就应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初二上半学期虽不需进行议论文的教学,但也可以为之而作准备,明确如何更好地支撑自己的观点。再次阅读这篇文章,我发现如果1-7小节介绍伦琴发现x光的部分再浓缩一点它就是一篇标准的议论文。确实可以渗透议论文的教学。

于是我又开始了第三轮备课。怎么让学生明白事例的列举与文章中心的关系呢?文中反面的事例显然是为了说明抓住偶然的重要性,而正面的事例的列举是为了体现这种现象的普遍性。通过阅读体悟达成这些对于初二的学生并不很难。而对于选择事例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就有些困难了。于是,我很快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验证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又找来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准备在课堂上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当的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到文章的第8小节里。我终于觉得自己找到了这堂课的钥匙。

可是,一试教问题又出来了。学生无法通过阅读第8小节明白作者为了使材料更有说服力而选择了不同国家不同国籍的科学家事例。所以在选择材料时只能做到选择出能说明作者的观点的事例,而不能从事例的代表性与广泛性上入手。怎么办呢?

经过大家的讨论,终于找到了办法。首先,在阅读第8小节后先明确这些事例与伦琴发现x光是相仿的,都是抓住偶然遭遇后有所发现的事例。在让学生选择事例时,只让学生选择一个。当学生发现除了有些与作者观点无关之外还有很多事例能选时,再引导学生阅读第8小节思考怎么选更好。这样,对于事例选择时如何更有代表性特别是广度上就较为容易体悟了。

在第二次试教时,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学生对于拉链的发明是否该选仍有疑惑。怎么让学生明白这一事例不应选入呢?再次阅读课文后,我发现了第8小节中写道:在科学研究中本来要寻找某种预期现象,结果出现了完全意外的情况,从而导致了伟大的科学发现——“偶然遭遇”……我欣喜万状,太好了,这下我不怕说不清了。

当我以为万事大吉[注: 吉:吉利,顺利。什么事都很圆满顺利。也指一切事情都已办好。]做好了所有准备后,在正式上课时我仍然遭遇到了意外。一位同学忽然指出文中望远镜的发明与其他事例不同。在课堂上,我一下子迷糊了,只能草草过去。当评课时听了老师们的点评才豁然开朗[注: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对呀!这个事例确实不符合文章第8小节中对偶然遭遇的定位,难怪学生提出异意。要是我能在上课前就看出这一点,在课堂上就不会如此被动了。我很汗颜,备课备了好几周居然还不如在课堂上初次接触文章的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实在是欠缺之极。

在听了大家的评课后,我有了很大的收获。语文教学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使教师困惑的就是教什么?每一次备课,都会因此而苦恼。而解决的途径大多是阅读文本从中找出落点。为了教这篇课文而教,着眼点就是理解这篇课文。所以一般的教学总是从文本出发再回到文本本身。很少会从中总结出能指引学生阅读其他文章的规律性的东西。更不会去思考各年级应该在语文教学上需要落实些什么。所以,每次学校里开课时总会感慨:别的学科研究的是如何教得更好更能让学生接受,如何设计得更合理,如何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而语文课却永远是讨论该教什么。所以,一旦开语文课,就很难看到上教材里的正经课文的。陈老师说要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确实很有道理,但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完成这一命题,首先要明白用教材来干什么,也就是要有一个方向。所以必须先明白初中的语文达标要求与各年级的达标要求是什么。然后才能去“用”教材。而这些要求都是比较大的,如何细化为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堂课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下功夫扎扎实实地一点一点地去做。我觉得,在这次开课的收获里最大的就是明白了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向。那就是,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理清各年级的分段目标,再细化落实到各单元各课上。以前,我也知道上课要先定教学目标,后确定环节。可每一堂课的目标是割裂的,互相没有任何关系。就算有时把某一类文章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也从未想过要为下一单元或下一学期作准备。在教学中永远是杂乱的无序的,更不可能谈科学的。如果真的能确定分段目标,那么语文教学就能走向科学有序,那么组织教学就不会盲目了。

但尽管如此,我还是有点疑问。就算是我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学校的语文教研组能真的完成这一命题。我们确定的分段目标是否真的正确、科学、可行?就算真的能做到正确、科学、可行,也只是一所学校所为。如果语文教学的正确科学有效只建立在某一语文教师的能力水平或是某所学校的能力上,又如何保证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呢?人们都说素质教育的瓶颈是教师的素养。可是就算所有的教师素养都有所提高,仍然不可避免其差异性。如何缩小这一差异?如何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我总觉得从教师的层面出发,确实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研究教学。可是作为上层教育部门是否应该思考如何给予教师更细致更明确的教学实施目标与手段呢?不知我的这一想法是否正确。

上一页  [1] [2] [3] [4] [5]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