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出师表》学案
   [标签: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注释读懂全文,了解课文的作者、体裁及有关历史背景。

  2,了解文中开张、感激、痛恨、卑鄙等词语的古今意义。

  3,领会作者上表的主要用意,理解本文流露的态度和感情:报先帝忠后主。

【重点难点】

  1,重点:读懂全文,了解文中古今词语的意义。

  2,难点:理解本文流露的态度和感情。

【学习提示】

  1,“表”是一种文体名称,我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呈文。

  2,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三国时蜀汉的军事家、政治家。辅助刘备与孙权、曹操抗衡;后受刘备之托扶助刘禅。民间传说他是智慧的象征。

【正字正音】

  殂cú  弘hóng  陟zhì  臧zāng  否pǐ  攸yōu  祎yī  遗wèi

  裨bì  阙què   猥wěi  夙sù   驽nú  咎jiù  诹zōu

【注释补充】

  1,疲弊:贫困。弊通敝,衰败,这里指物力不足。

  2,犯科:触犯科条。科:法律条文。  

  3,简拔:选拔。简通拣,选择。

  4,行阵:行列队伍。行:háng。    

  5,倾颓:倾倒,这里比喻灭亡。

  6,躬耕:亲自种地。         

  7,闻达:有名望,显达。

  8,倾覆:颠覆、覆没,这里指兵败。  

  9.涕零:流泪。涕:泪

  10,以彰其咎:用来显示他们的过失。彰:明显、显著,这里是“使之显著”。

【默读课文】中学语文在线()

  1,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圈划出写景、抒情的句子。

  2,本文记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发了什么议论?

  3,如何理解诸葛亮的“报先帝”和“忠陛下”思想?

  4,归纳“以”的用法:

例 句

词类

相当现代

用    法

悉以咨之

介词

用、拿、把

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

是以先帝简拔

介词

靠、凭借、根据

表示凭借的条件

以光先帝遗德

连词

因为、以致、而(来)

表示原因、目的、结果

受命以来

副词

已、已经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先帝不以臣卑鄙

动词

根据、认为

表示动作

愚以为宫中之事

 

与“为”合用

【朗读课文】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逐句翻译全文。

  3,翻译下列句子,写出其中“以”的词性和用法。

    以光先帝遗德。   ( 来发扬光大[注: 发扬:发展,提倡;光大:辉煌而盛大。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先帝遗留的美德 介词 表目的 )

    以塞忠谏之路也。  ( 以致堵塞人们忠心进谏的路 介词 表结果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 )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翻译课文】

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注: 危急:危险而紧急。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注: 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翻译:先帝创建事业还不到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 弱,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啊。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在边境上奋不顾身[注: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的原因,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典,想要在陛下身上来报答。(陛下)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的气势,而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心进谏的道路。

要点:未半:隔宾语而作“创”的补语。 崩:时指皇帝的死亡。     殂:亡。不说死而说“崩殂”,是修辞上的讳饰法。 诚:副词,作名词谓语“秋”的状语。 存亡:实际上指“亡”。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这是用判断句表示原因的单句,“者”以上是主语,“追”以下是谓语。 恢弘: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 菲薄:形容词用作动词。 

原文:宫中府中,俱为—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注: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翻译:宫里的人和朝廷内的人,都是一个整体,提升、惩罚、表扬、批评(标准),不应当有差别。如果有做坏事、触犯律令以及尽忠办好事的人,应当把他们有关部门决定对他们的惩罚和奖赏,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而使内外有不同的制度。

要点:宫中:指皇宫中的侍臣。  府中:指臣相府中的官员。 “宫中府中”是借代辞格。 陟罚臧否:四个并列的动词作主语。 异同:实际上指“异”。付有司:付之于有司。 异:形容词作动词。

原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翻译: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善良诚实,志向和心思都忠贞纯一,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我以为宫中的事情,不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实行,一定就能够补救缺点,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要点:志虑忠纯:主谓结构作谓语,相当一个形容词。 是以:以是,因此。  宫中之事:是“以”的宾语,因强调而提前。 广益,联合结构的动词。 所广益:所字结构,指扩大增多的东西,即好处。

原文: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翻译:将军向宠,性情善良,做事公正,熟悉军事,从前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有才干,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可以拿来问问他,一定能使部队团结一心,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各得其所[注: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要点:试用于昔日:试用之于昔日。“用”的主语就是下文的“先帝”。 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使”管“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优劣”是兼语。

原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注: 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也。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痛心和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正直、有才干而且能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是可以计算日子来等待的。()

要点: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两个代词“此”都是前面主语的同位语;两个所字结构,指代事情的原因。 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 

原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注: 苟:苟且,姑且。苟且保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注: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倾覆],〈于(败军之)〉,〈于(危难之)〉,│[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我本是平民,亲自在南阳种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谋求名誉地位。先帝不以为我卑贱鄙陋,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探望我,拿当代的大事来问我,我因此感激,就答应先帝愿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军事失败,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接受使命,从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

要点:布衣:没有官职的平民。 诸侯:借用古代的名称。 以臣卑鄙:“以”是动词;“臣”兼语。  由是:因此。 末句是复句,有两个分句,分析如上。

原文: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翻译:先帝知道我谨慎,所以临终把大事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日夜忧虑叹息,唯恐先帝的托付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寸草不生[注: 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北伐、平定中原,让我能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原来的都城。这就是我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至于权衡事情的得失利弊,毫不保留地进言,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要点:不毛:不长庄稼的地方。是以事物特征借代事物本身。 兵:兵器。 三军:泛指军队。 攘除:同义复合词,排除、铲除。  损益:动词用作名词,指应兴、应废的事。  则:副词,用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译为“就是”。

原文: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翻译:希望陛下责成我实现讨伐曹魏、复兴汉朝的大业,如果没有效果,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之灵。如果没有增进美德的建议,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陛下应当自己谋划,(向他们)询问治国的策略,认识和采纳正确的意见,深切地追念先帝的遗命。(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要点: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介宾结构,作“追”的状语。 咨诹:同义复合词。询问。  不胜:不能担当,禁不起。

原文:[今][当远离],[临涕零,[不]所言

翻译:(我)现在将要远离陛下,面对着这篇表章,不知说了些什么。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翻译下列句子,写出其中“以”的词性和用法。

  是以先帝简拔。( 因此先帝选拔出来 介词 凭借的条件 根据 )

  以遗陛下。( 留给陛下 连词 根据 而 )

  愚以为宫中之事。( 我以为宫中的事情 动词 认为 )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不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 介词 拿 )

  是以众议举宠。( 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 介词 根据 )

  愚以为营中之事。( 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 动词 认为 )

  悉以咨之。( 都可以拿来问问他 介词 拿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

  不以臣卑鄙。( 不以为我卑贱鄙陋 动词 表动作 认为 )

  咨臣以当世之事。( 拿当代的大事来问我 )

  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介词 把 )

  受命以来。( 接受遗命以来 副词 表示行为的时间 )

  以伤先帝之明。( 以致损伤先帝的英明 连词 表示目的 以致 )

  此臣所以报先帝。( 这就是我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分析课文】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分析形势,提出建议。分三层,三个建议。

  第一层(第1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注: 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的建议:

  ①指出当时的形势危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指出还具备有利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③提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建议——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小结:这一段,先概括当前形势,指出内外形势严峻,客观条件极不利,暗示后主:如果不发愤图强[注: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就难与曹孙并存。再提出有利的因素,从而提出建议:广开言路。这是图强的关键。用“宜”与“不宜”,提得非常具体明确。宜“开张圣听”,发扬正气。又从反面提醒,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这一段是总

[1] [2] 下一页

的建议。

  第二层(第2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这是从法度方面建议:

  ①要赏罚公正、内外一体——宫中府中,俱为—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要法纪严明、内外一法——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小结:这一段,具体说明应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关键是“俱为—体、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这种公正严明的法治精神,是诸葛亮的一贯主张,也是他出师前最担心的。所以他告诫后主不要干预,以至内外异法,搞乱朝政。这段总说宫中府中,下面两段分说。

  第三层(第3—5段),推荐贤良,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

推荐

宫   中

府   中

人物

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将军向宠

特点

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光帝简拔以遗陛下

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作用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预计

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小结:这两段,分说宫中、府中,推荐文臣、武将,是开张圣听的具体化。推荐的这些官员,除了称赞他们的品德才干外,特别提到先帝对他们的赏识和赞誉,所以他们是可信任的,应当尊重他们的意见。

第5段,引用历史经验教训,用对称句式以两汉作鲜明对比,说明亲贤臣、远小人的重要性。能否亲贤远佞,是国家兴亡的关键。

  ①先汉兴隆的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后汉衰亡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③刘备已有警惕——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④推荐贤臣,并希望信任他们,以兴复汉室——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小结: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

  这三点建议,从史实来看,当时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后主刘禅,比较昏庸懦弱,对宦官黄皓之流,十分亲信。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内政和人事所作的周密安排,目的是消除他的后顾之忧[注: 顾:回头看。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以便专心伐魏。这既反映了他卓越的政治才干,也表现了他对刘备父子的耿耿忠心。

    第二部分(第6、7段),追叙往事,表示决心。

  第6段,追叙往事,以此感动后主,激励后主。

  ①出山前简况——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受刘备赏识而感激——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出山——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小结:这一段,突出刘备的知遇之恩,危难之时出山,辅佐刘备,与先帝患难与共[注: 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21年。这段以陈情的方式,表达效忠先帝的心愿。

  第7段,叙述知遇之恩,表达对蜀汉的忠诚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①刘备临终托付重任——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受命以来的努力——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③出师条件已经成熟——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④这是报恩的表现——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⑤再次强调要亲贤臣——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结:这一段,向刘禅表明报国的决心。出师北伐,兴复汉室,是先帝的遗愿,是先帝的托付。如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伐魏时机已经成熟,要实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这正是他报答先帝,忠于后主的份内之事。远离朝廷,出师北伐,他又担心刘禅无人辅佐,所以一方面激励刘禅,一方面推荐贤臣,即要刘禅依靠贤臣。()

  第三部分(第8、9段),总括全文,提出要求。

  第8段,写临行前的要求和嘱咐。

  ①要求刘禅委以重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②留守人员职责——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③对刘禅的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④以感恩作结——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结:这一段,由“愿”字统领,照应上文,从对自己、对群臣、对后主三方面提出要求。对自己着重讨贼,照应上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这是军事方面。对群臣着重“兴德之言”,照应上文“进尽忠言”,这是内政方面。对后主着重“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照应开头的“开张圣听”。这段话,由己及人,辞情恳切,不仅表达了诚挚的希望,也表现作者对自己和对朝廷诸臣的严格要求。

    第9段,结尾,说不尽依依不舍[注: 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之情。

    小结:这一段,寥寥十二个字,流露出师前复杂的心情和对刘氏父子的深情。

  诸葛亮写这篇表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这具体落实在:希望广开言路,不要堵塞忠谏之路;希望赏罚公平,不要偏听偏信[注: 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推荐文臣武将,希望亲信贤臣。开头谈形势,是说明亲贤远佞的迫切性;讲历史,是说明亲贤远佞的必要性。反复提到刘备的遗德遗诏,体现亲贤远佞的合理性——继承父志。叙往事表决心,是为了打动后主,接受亲贤远佞的建议。 

  作者在表中表达的感情可用“报先帝、忠陛下”六字概括。表中13次提到“先帝”,7次提到“陛下”,是要后主牢记先帝遗愿,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充分表达他效忠刘氏的心愿。反复叮咛,恳切陈情,不失父辈、人臣的分寸。 

  表中13次提到“先帝”刘备的作用是勉励后主刘禅要完成先帝未竟大业。

  本文是陈述自己的愿望、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以议论为主。特别是第一部分,提要求又讲理由,是晓之以理。第二部分叙往事表决心,又有记叙和抒情成分,目的在于陈情,表达受恩感激之情,是动之以情[注: 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表中着重回顾了“三顾茅庐[注: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临崩寄大事”两事,表达作者受恩感激之情。

【朗读课文】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通过图书馆或因特网,了解诸葛亮的生平事迹。

第四课时

【朗读课文】

【讨论问题】

1,翻译下列句子,写出其中“以”的词性和用法。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责成我实现讨伐曹魏、复兴汉朝的大业 )

  以告先帝之灵。( 来告慰先帝之灵 )

  以彰其咎。( 来揭露他们的过失 )

  以咨诹善道。( 用询问治国的策略  介词 表目的 )

2,诸葛亮写这篇表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3,作者在表中表达的感情可用哪几个字概括?

4,表中13次提到“先帝”刘备的作用是什么?

5,本文是陈述自己的愿望,第二部分叙往事的目的又是什么?

6,表中着重回顾哪两件事?它们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7,解释本文古今异义词语:()

例字

例   句

古 义

今  义

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开业

引喻失义

适宜、恰当

正义、意义、情谊

所以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低微而鄙俗

言行恶劣

猥自枉屈

下流

由是感激

这、此

判断动词

感激

由是感激

感动激奋

感谢

庶竭驽钝

希望

众多

此臣所以报先帝

用来…的

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痛恨

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

临表涕零

眼泪

鼻涕

【朗读课文】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预习《登泰山记》。

【教后笔记】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