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新城道中》(其一)(高二选修优秀教学设计)
   [标签: ]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15)
新城道中(其一)
组题  康建英       时间    3月21日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感。
2、把握情景交融[注: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
1、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方法。
学习过程
导读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题西林壁》。他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形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他的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 
2.写作背景
神宗熙宁六年(1073 )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下这首诗,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和愉快的心情。


导学、导思
鉴赏诗歌
1、诗歌内容
此诗描写                                                
                          
首联                                                                                            
绵绵春雨多日不停,诗人有事需要进山,只好准备冒雨前行。不料天快亮的时候,房檐下滴滴答答地雨声忽然止住了,天放晴了。诗人兴奋之极,心想,这是东风知道我有进山的打算,特意把阴云吹散了吧。
颔联                                                               
雨后的早晨,山中景色焕然一新[注: 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一座座峰峦眉清目秀[注: 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头上顶着白的云朵,宛如戴上轻软的丝绵帽子;太阳刚刚升起,挂在高高的树梢,好像一面黄橙橙的铜锣。 
颈联                             
  诗人一路前行,路旁景色使人目不暇接[注: 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你看,矮矮的竹篱后面,盛开的山桃花探头探脑[注: 探:头或上体向前伸出。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红扑扑的脸儿满含笑意;清清的沙溪边上,柳树摆着轻盈的枝条,自由处在的翩翩起舞[注: 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一花一木都是这样春意盎然[注: 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这样殷勤好客啊。
尾联                              
  诗人正为满山花木左顾右盼[注: 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忽见西面山间几缕炊烟袅袅上升,那里的农妇,有的正在烧饭做菜,有的已经提着饭篮走下山来。山下平原上,早有人吆喝着牛儿,趁雨过天晴[注: 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忙着春耕了。优美的山野风光,无忧无虑[注: 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的劳动生活,世间最快乐的,恐怕无过于此了!这不仅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2、艺术手法:情景交融 
这是一首        ,        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    ,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     ,用的是    手法:山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诗的开头两句:多情的东风很会察言观色[注: 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猜透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并且立即慷慨相助,吹得雨散天开,这怎能不使诗人喜出望外[注: 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呢!所以进得山来,桃花笑,柳条舞,一路喜气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人,不仅描绘出         ,而且烘托出      
       ,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就是人们最爱追求的那种艺术境界:情景相生。
导练
1.首联“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天气的由阴转晴,却要说吹断了檐间连绵雨声呢?




2.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课堂链接】 
苏轼轶事: 
     1.文惊欧公   
    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议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一头地。”闻者始哗而厌,久乃信服。(《宋史•苏轼列传》) 
    2.老兵有鉴识  
    东坡在玉堂,一日,读杜牧之《阿房宫赋》凡数遍,每读彻一遍,即咨嗟叹息,至夜分犹不寐。有二老兵皆陕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一人长叹操西音曰:“知他有甚好处,夜久寒甚不肯睡。”连作冤苦声,其一曰:“也有两句好。”其人大怒曰:“你又理会得甚底?”对曰:“我爱他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叔党卧而闻之,明日以告。’”东坡大笑曰:“这汉子也有鉴识。”(《宋人轶事汇编》)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