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我教《今生今世的证据》
   [标签: ]

文本研习是比较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如何改进研习过程,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原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近年已有很多教师认识到变革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当然,认识和实践、理想和现实之间总还会有一定距离,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将这些理念落到实处,成为新课程之“新”的关键。在使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教科书的开始阶段,我一直在摸索。今年,我在教《今生今世的证据》时,根据上述理念,作了一些尝试。   
于对话中发现。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第一模块“月是故乡明”专题中,有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这篇散文怀念故园,回忆逝去的岁月,抒情细腻而浓郁,议论深刻而精当,文字有丰富而朦胧的美感,可以作多角度的解说。这种思想厚重、内涵丰富的散文给细致的文本分析和学生探究学习以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研习增加了难度: 作为教学材料,学生如何研习文本细腻而深沉的怀想?怎样做到自主、合作和探究呢?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了本专题《乡土情结》《想北平》的点评法。具体方案为: 请学生结合本专题其他文章的研读方法,对本文作评点,然后和同学交流。我先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和评点,与文本作一次认真的“对话”。此前已经对学生作过有关“对话意识”的教育,学生也懂得阅读必须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在对话中思考并有自己的发现。学生在自读过程中书面形式的对话,也为其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作了充分、有效的准备。如果没有认真的评点,课堂交流往往会停留在表层,看似热闹,实则收获甚少,很难真正领会文本的精髓;同时,学生由于年龄、阅历、学识的局限,一般很难对作品作全面的、系统的、有理论依据的评说。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自然亲切地交流评点,能使他们更真切地关注文本,关注作者的心灵世界,能把学生新鲜而活泼、对文字独特的“触摸”和“感悟”从心灵深处带出来,从而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发现”。
在课上,我对学生这样说:“阅读,是一种对话,——与作者心灵的对话。这种对话也是一种‘生命运动’,是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由此,我们自己的精神层次不断提升,进入更高的生命状态。我们今天的对话,不仅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也是与老师、同学,甚至还有教材编者的对话,因而将更丰富,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思想碰撞。”我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评点;在交流中把小组同学认为有价值、有意思的评点集中起来,请一位代表发言,跟全班同学交流。我对自己的要求是: 结合学生的发言作点拨,不求全责备[注: 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不预设答案,当平等有效的对话的主持者、参与者。
学生的评点都很精彩,限于篇幅,仅举几例。  
第2段中列举了一些细小琐碎的事物,承载记忆和怀念。有位学生把这些事物比作“镜子的碎片”。他的点评是:“镜子的每个碎片都映照出故园的一个画面、一个瞬间,而许多碎片围绕在‘我’的周围,也就如同许多关于故园的记忆叠加、重合、交错、纠缠,它们萦绕着‘我’,无论‘我’往哪儿望去,处处皆是故土,处处皆是乡情。”在这样的比喻中,既有对文本的细致梳理,更有自己对语言、情感的出色理解和把握。
对于拥有和失去、回忆和寻找这样的主题,有学生评点:“当我们学会怀念,我们已经无从怀念。”“身处其中,往往惘然不觉;而离开,成为了解和思念的开始;但我们都回不去了。我们永远‘在路上’,也永远在‘归家的途中’。”这个班有不少外地学生,他们把对故乡的情感和生活的体悟,也融入了评点中,使之深沉而厚重。
第4段末尾说:“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围绕这句话,不同的小组评论的角度不同,然而评点同样精彩:
“月光是记忆的载体,它承载着过往,在月光之下,自然就看见了以往。”
“月光不仅照在现在,它也照在过去,还将照在未来。这月光是‘恒久明亮’的,我们通过它,可以看见过去,还可以想象未来: 以后也会有人像‘我’一样,在月下怀远,忧伤。”   
“月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也渗浸到‘我’的背面。而‘我’的背面,其实是隐秘深沉、不为人了解的心灵世界,这世界里,有完整的‘以往’。因此只要在月下,只要沉浸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不须回头,甚至无须思想,‘以往’就‘砰’地跳了出来。”   
这些评点,未必准确全面,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前面所强调的新鲜而活泼的、不同于他人的对文字的“触摸”和“感悟”,这的确是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发现”;而这“发现”又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细致阅读和深入探讨之上的,因此绝非不得要领[注: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的“自说自话”。更何况在高一阶段就敢于这样评点名作,对建立语文学习的自信、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有价值的。
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交流中有可能生成出新的评点。在交流讨论过程中,一些学生原有的理解得到补充、修正、深化;而其他同学的评点,又会触发自己作一些新的思考,甚至带来强烈的冲撞,从而形成真正的“对话”。因此学生的发言并非机械地宣读自己的点评,而是时有调整、发现。二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对话者”之一,要对学生的评点说出自己的理解和建议。教师的发言应当准确、简洁、深刻,最好能引出一些新的角度或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精细的、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堂的点拨或引导,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这里所说的“对话”主要是口头形式,教师也可以事先准备书面形式的“对话”。比如,我事先也对文章作了评点,作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在课上也和学生一样交出自己的“作业”。在听完了学生对文章第2段的评点后,我也读了自己的“作业”:“这些细小、琐碎、陈旧的事物,带着时光留下的痕迹,这痕迹,就是今生今世的证据。这提醒我们,过去的记忆其实是附着在‘记忆之物’上的,而文学家的使命正是对‘记忆之物’的捕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记忆就是这些来自过去的断裂的碎片。”学生很专注地听完了我的评点。他们把我的评点作为“评点之一”,而不是“标准答案”。教师的参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问题作了更深层的思考;同时,教师对学习材料的把握和语言表达,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启发。
何必非得“讲完”?
使用新教材以来,一些教师遇上了这样的难题: 内容多,课时紧,讲少了怕讲不透,讲多了又来不及。如何取舍?我认为既然课改的核心任务是变革学习方式,那就应当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来设计教学。要敢于“舍”,有所舍才有所得。舍的方式有多种,要视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而定。教材建议自学自读的篇目,学生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方法很好地完成自学的,就不需要再花时间去“磨”,可以省出课时来细读经典篇目。集中教学时间,带领学生精读经典篇目,读通读透,可以举一反三[注: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获得实效。比如通过《获得教养的途径》理解读书和教养;通过《雷雨(节选)》分析人性和命运;通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了解战争给人造成的深重的精神创伤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可以说经典作品就是一扇窗,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打开这扇窗,学生在获得语文素养的同时,也拓展了精神视野。   
我在教学中还有这样的体验: 课堂教学未必需要对一篇作品作自始至终[注: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的分析讲解。过去,听到同行们说“这节课没上完”“这篇课文还有两段没讲”,我也曾认为是“没教完”“没讲完”,可是明明学生已经懂了,已经会用学到的方法去解析课文剩下的内容,甚至能解析一个陌生的文本了,教师还是“不放心”,画蛇添足[注: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地去“教”。有教师说“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这句话揭示了教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变革课堂学习方式的真谛。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典范价值,启发他们的感悟与发现,掌握一点学习技巧和方法,这就很不错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想全面地分析作品,又受到课时的限制,于是采用一种“面面俱到[注: 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也指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一般化。]”而又仅仅“点到为止”的做法,而这种方法往往低效甚至无效。教师匆匆地教,学生急急忙忙地记,教师“讲完”了,而对于学生来说,丰富的内容不过是浮光掠影[注: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转瞬即逝。课堂看似花团锦簇[注: 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实则如花店里的花,没有了根的支撑,不能长久,至多能入眼,难以入心。
在《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中,我作了这样的处理: 只用一节课的时间,只用评点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评点法;课上没有完成的评点内容或没有提到的问题,大胆舍去。
效果如何呢?那节课后,我在学生中作了一些调查。学生反映,在交流评点的过程中,他们处在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 积极地思考,积极地表达;即使没有机会表达,也注意倾听、思考。他们感受到了丰富的、多层次的心灵融会和碰撞。尽管一节课只分析了七八个小节,甚至只抓了一些语句、一些看似零碎的问题,但文章关键,如怀乡、回忆、时间等主题,都已经作了丰富细致的解读,文字的细腻、饱满,浓郁的诗意,也都有所体悟。为验证教学效果,专题教学结束后,我布置过一个作业:“作者说,‘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回答这个问题。请注意使你的想象、叙述语言和原文保持和谐。”从学生作业情况看,他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对语言风格的把握都比较到位。
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已经开始用起来了,教师就不必再喋喋不休[注: 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这时的“舍”,可以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延伸的空间。《今生今世的证据》这样的作品,交给一个什么都不放心的教师细讲,两节课也未必讲得完。而什么细枝末节[注: 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都关照到了,学生还能有什么发现?如果在学生初次接触一个作家时,就将其深层次的、本质的精神内涵全部托出,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还剩多少?此外,由于学生年龄、经历的限制或者某些现实环境的制约,有些问题不可能说深说透,与其让学生一知半解[注: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甚至误解、曲解问题的实质,得出一些似是而非[注: 似:象;是:对;非:不对。好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的结论,不如教会他们暂且存疑,谨慎观察思考,在生活中、在社会实践中慢慢寻找答案。经典是常读常新的,有些感悟和发现,应当期待他在今后的阅读中获取;而要求他在高一的语文课上全部接受、消化,无异于剥夺他的阅读激情。
这里所说的“舍”,其实是为了更有效的“取”。在表面的“没讲完”中,自有内在的完整,即对一个问题的探讨、一种方法的学习是完整而深入的,而这恰是传统课堂的“完整”里常常缺失的要素。由此造成的学习效果、学习心态的差异,值得我们做更多的实践和研究。
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种关于学习方式的新理念层出不穷[注: 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但我们的课堂跟以前相比,有了多少不同?这不同是停留在表面,还是确实体现出一种变革之“新”?“新”和“旧”如何区分,如何评价?如果我们能以认真的态度去尝试、体验、探究,一定会有许多有价值的发现。从实践中学,到实践中去,虽是老话,却是至理。我的这次教学尝试,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希望它能构成我的实践中一个踏实的环节。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