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课例分析
   [标签: ]

 天津市双港中学   鲍世新

 本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9课,我于2009年12月23日在学校“示范课”评比中,给初二年级3班学生讲授了这一课,课后认真听取了专家和同行的意见,反思如下。

一、对于教学内容的反思

本文是张岱在明亡后写的一篇追忆前尘往事的小品文。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了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对话,淡淡写来,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情致深长,洋溢着浓郁的诗意,而全文仅一百多字,笔墨精炼含蓄令人惊叹。

文章共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以叙事写景为主,交代了赏雪的天气背景,通过以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白描的写法,描绘了西湖中雪景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第二段写人为主,交代了作者的奇遇,在湖心亭上意外的相逢使作者的怅惆与失意荡漾心中,平实的叙述,简炼的笔墨,却把作者的悲与喜表现得淋漓尽致[注: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韵味无穷。

赏析白描手法描写雪后西湖奇景的文字,是学习的一个难点。明亡后,张岱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他的文章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这一写作背景,然后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明人的生活态度。而对于文中作者遗世独立[注: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情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这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自主定目标,自读课文掌握大意,研读课文理清脉络,品读感悟体味情感。找出自己难理解和翻译的词语和句子,以提问或提醒的方式解决课文翻译的问题,掌握文章的重点。联系课文和有关背景,通过品读课文和结合导学案上的有梯度习题进行小组讨论,教师适时的以动态的知识树加以点拨和指导领悟作者的情感,从而突破难点。课后通过我更深刻的反思,我认识到在课文翻译时,为了急于求成[注: 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没能对字词句的注音和翻译做到步步落实,忽略了部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我想如果在学生翻译课文的环节中,再加入小组间的交流,从注音、解词到翻译句子,每一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一一呈现或加以指正效果会更好。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作为一篇文言文,既要整体把握文意,又要注意字词句的落实。要求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书中的注释及教师的指导,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从而进入文中情景交融[注: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的优美境界,掌握借景抒情的方法和语言特色。

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我采用我校实施的“三·六”学案导学的方式,并结合王敏勤教授“和谐教学整体建构”的思想,对本堂课的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导入示标,设纲导学

1、导入示标: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首先以描写西湖春夏娇艳的诗句导入,呈现的是本单元的知识树,让学生知道单元主题,每篇课题以及中心,进而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本课学习目标。这样,让学生对单元学习目标有一个整体构建,学生自己定目标,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为课文教学作铺垫。

2、设纲导学: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朗读为切入口和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进行学习。学生先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完成导学案上“自主学习”部分的题,其中包括作者、背景、注音、解词等基础知识。

(二)合作探究,展示释疑

通过自主学习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此环节要求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先自主完成相关习题,不会的再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包括三方面:

探究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探究二:研读探究,理清脉络 。

探究三:品读赏析,体味情感。

1、合作探究。在自主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深入研读探究,掌握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脉络,体会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注: 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浑化无迹的特点;品读赏析中,使学生明确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以及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注: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而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学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这样既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又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体现文言文学习之特点,既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又要注意字词句句落实,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尤其是知识树的不断呈现,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注: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的作用。理清脉络时,知识树帮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行文顺序,同时练习了背诵;学习白描手法时,通过知识树的动态呈现,进一步理解了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的美,为课文的理解和背诵打好坚实的基础。

2、展示释疑。学生展示时,我深感有一个不足:由于自己在这一环节上急于求成,忽略了对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落实,没能做到从作者到字词注音、解释的步步落实,因此只是在个别学生对课文翻译的“提问”和“提醒”中,我就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这样做忽略了部分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我想:如果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中,再加入小组间的交流,把注音和解释掌握不准的地方呈现或小组间互相加以指正效果会更好。另外,虽然每组都有分工,有明确的标准,如每组根据成绩分为①到⑧,而加分也与此对应。但是,本节课对于小组的评价没有做到当堂体现,以至于有些学生的兴趣没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的气氛明显没有平时上课活跃。

(三)检验提高

1、达标反馈。教学活动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双向活动。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梯度,根据中考的要求,我采用填空题与选择题相结合的形式设置了相关的习题,当堂的变式练习,进行及时的反馈。这样,既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又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也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但是由于前面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以至于此环节感觉时间很匆忙,没能做到人人落实,人人清。

2、拓展提高:此环节也属由于前面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没能做到人人落实,人人清,而有些流于形式。其实学完课文后,可以再出示本课知识树,通过知识树的动态呈现,再配合教师的总结性语言,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整体把握了教材内容,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了教学目标,还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注: 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地看到了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什么。我觉得这节课有成功,有遗憾,今后我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授课中多些成功,少些遗憾。

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亮点在于课上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较成功地体现了王敏勤教授的五环教学法以及知识树的适时呈现。也充分体现我校实施的“三·六”学案导学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的作用,对重点问题进行强调,对疑难问题进行点拨,从而体现课堂的高效。

这节课上完,觉得受益匪浅。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这节课我在知识树的设计环节上颇动了一番脑筋。这次公开课,我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字词、注音、解词等基础知识,虽然因为我的急于求成,没有顾及到部分同学的不成功,但是我能看出大部分学生能有独立阅读、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想一想,此节课的问题还真多,比如基础知识的落实,比如对学生小组评价的落实,比如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当然,此节课的学习目标基本落实,有一定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导学案上的方法引导,还是一棵棵动态的知识树,相信对学生的理解都会有很大帮助。我想,这不仅使我们很好地落实了高效教学,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也会很有帮助。这节课,可以说不仅学生的知识有所提高,更是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我理想的课堂 今后努力的方向

结合前面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结合其中我发现的问题,我觉得要实现一节理想的课堂,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教学:

1、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兴趣。从平时的教学,到导学案的设计,以方法引导为宗旨,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新课改理念强调的就是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组内的再分组,二人一组的互评互改、四人一组的强化指导、八人一组的共同探讨,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落实对小组学习的评价。例如,每组根据组内情况分为①到⑧号,而只要答对问题,也按号对应加分,从而带动学生的小组意识,力争让中差生树立信心。

4、发挥知识树直观形象的作用,使学生整体掌握知识,形成系统。从单元知识树到每一棵知识点的知识树,都要精心设计,甚至尝试由学生来设计和绘画。

总之,就是要做到王敏勤教授提到的,真正落实堂堂清、人人清、步步清。抓好“堂堂清”贵在坚持,每节课都这么做,才能使同学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就是要向45分钟的一节课要效率 ,就是要真正实现每一节课的所学知识,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同时,充分利用知识树的优势,让知识树变得枝繁叶茂

让每个学生都能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让语文思想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绿树成荫。

 

 

 

附录一:

修改前学案

 

主备人

鲍世新

讲课

时间

2009 年12月21日

年级

初二

学科

语文

第(八语上)册第(六)单元第(29)课

课题

《湖心亭看雪》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

过程

与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合作探究中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及白描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注: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的热爱。

教学

重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湖心亭的雪景,理解文章大意,学习白描的写作方法。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湖心亭的雪景。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学模式

“三·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一、自主学习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2、导学提示,自主学习

 

 

 

 

 

 

二、导学达标

 

1、合作探究

 

 

 

 

 

 

 

二、展示示疑

 

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三、检验提高

 

1、达标反馈 

 

 

 

 

 

 

 

 

 

 

 

 

 

 

 

2、拓展提高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春天最美丽的是百花盛开,夏天最美丽的是清风习习?秋天最美丽的是明月高照?那么冬天最美丽的是什么呢?

2.出示单元知识树,边出示边讲解:这篇文章是第六单元的27课(1)本单元的主题是:与大自然对话。(2)本单元课题。(3)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4)学生质疑,提出目标。(结合单元知识树,你觉得本课应该掌握哪些目标?)

3.教师板书,设纲导学

师:引导学生听读课文,掌握字音和节奏,然后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自主完成以下习题

(1)文学常识填空,了解写作背景。  

(2)掌握划分节奏

1)湖 中 人 鸟 声 俱 绝  

2)一 童 子 烧 酒 炉 正 沸

(3)重点字的注音

(4)解释加点词语

[说明]:此部分知识教师不必讲,因为学生通过相关资料,完全可以自己完成,这样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在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深入文本,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合作探究

【导学提示】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先自主完成相关习题,不会的再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探究一: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对翻译课文中的字词句有疑难的问题,进行提问和提醒的方式进行课文翻译。

(1)翻译课文《湖心亭看雪》     

(提示:针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翻译课文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一下.)

(2)这些词我不会翻译(提问)或我认为是重点(提醒)。

(3)这些句子我不会翻译(提问)或我认为是重点(提醒)。

 [说明]:既能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帮助同学对有关词句的识记,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如翻译文句的方法:换、留、删、调、补这几个字的用法等重点给予学法指导。

探究二:

师: 同学们对课文的翻译已经掌握了,下面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课文,结合导学案的问题展开讨论,完成相关习题。

生:开始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研读课文,理清脉络

(1)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其分别交代的要素是:

         :崇祯五年十二月

         :西湖的湖心亭

         :余、一童子、舟子等

         :看雪

 (2) 你能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吗?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复朗读课文,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掌握课文内容和结构然后,学生小组代表发言,加以展示。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脉络”的知识树,加以点拨。  

[说明]: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指导点拨,发挥多媒体直观大容量的优势使学生先对文章总分总结构有一个整体认识,弄清作者叙事写景抒情行文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探究三:

3、品读课文,体味情感

(利用多媒体1、先播放课文视频,学生跟读课文;2结合课文的写景特点出示不同景色的图片,学生自由猜读课文)

师: 学生对课文的结构已经掌握了,下面请同学们深入品读课文,结合导学案的问题展开讨论和展

(1)结合文中写景的语句,看看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2)“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章的哪个字体现了人物的性格?本文以景传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师: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展示从事、景、情的角度“品读赏析”的知识树,加以点拨。

[说明] 多媒体展现的清晰的知识树体系,一方面增强直观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使学生体会很容易掌握文章写景的特点,从而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4、知识梳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代表发言(说一说本节课我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师:出示全文知识树。师边出示边讲解:文章围绕“痴”展开,痴的行为:看雪;痴的绘景:雪景;痴的情:脱俗、清高

[说明] 通过小结和释疑的环节,学生可以明确本节课所掌握的情况,同时进行自我总结,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高效课堂”。 

 

三、检验提高

师:本课就学习到这,下面通过练习看看你是否掌握了本课的目标。

生: 阅读全文完成导学案习题。

1、注音

2、关于加点字的解释         

3、关于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

4、语句翻译 

5、关于对课文内容分析 

[说明]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双向活动,其中,发挥信息技术的大容量的优势进行反馈,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也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二)拓展提高

古往今来[注: 从古到今。]描写西湖或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或 咏雪的古诗文呢?

生:自由发言,说出本组搜集到的有关山水的诗篇。

师: 这些优美的诗篇,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如此美丽,是因为其中融入了作者的真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说明]:借助课文的学习,引导同学们继续收集这方面的佳作,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并通过交流、简评,进一步欣赏情景交融的美文。

 

单元整体导入,学会自己质疑,制定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以朗读为切入口,

让学生多读、多说,

才能真正理解、真正提高。

 

 

 

通过研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掌握文章的白描手法,

 

 

 

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也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扩大知识面,并通过交流、简评,进一步欣赏情景交融的美文。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附录二

修改后学案

 

主备人

鲍世新

讲课

时间

2009 年12月23日

年级

初二

学科

语文

第(八语上)册第(六)单元第(29)课

课题

《湖心亭看雪》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

过程

与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合作探究中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及白描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

重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湖心亭的雪景,理解文章大意,学习白描的写作方法。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湖心亭的雪景。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学

模式

“三·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一、自主学习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2、导学提示,自主学习

 

 

 

 

 

 

二、导学达标

 

1、合作探究

 

 

 

 

 

 

 

 

2、展示示疑

 

 

 

 

 

 

 

 

 

 

 

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三、检验提高

 

 

 

 

 

 

 

 

 

 

 

 

 

 

 

 

 

 

 

 

 

 

 

 

 

 

 

 

 

 

 

 

 

 

 

3整体回归,单元小结。

 

 

 

 

 

 

 

 

 

 

 一、导入新课

1.师: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而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纷纷留下颂扬的诗文。同学们能不能找出几句描写西湖的诗句呢?(如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然而我们发现诗文多描写西湖春的娇,夏的艳,对秋冬的萧瑟与凄清很少提及。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却与众不同[注: 跟大家不一样。],描写了西湖美丽的雪景。今天就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吧。

2.出示单元知识树,边出示边讲解:这篇文章是第六单元的27课(1)本单元的主题是:与大自然对话。(2)本单元课题。(3)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4)学生质疑,提出目标。(结合单元知识树,你觉得本课应该掌握哪些目标?)

根据每组的编号,即每组根据成绩分为①到⑧,而每回答一个问题加分也与此对应。

这样,对于小组的评价没有做到当堂体现,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3.教师板书,设纲导学

师:引导学生听读课文,掌握字音和节奏,然后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自主完成以下习题

(1)文学常识填空,了解写作背景。  

(2)掌握划分节奏

1)湖 中 人 鸟 声 俱 绝  

2)一 童 子 烧 酒 炉 正 沸

(3)重点字的注音

(4)解释加点词语

(5)自主翻译全文

[说明]:此部分知识调整为分别学习,逐一落实展示,教师点拨,因为学生通过相关资料,完全可以自己完成,这样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在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深入文本,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合作探究

【导学提示】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先自主完成相关习题,不会的再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探究一: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对翻译课文中的字词句有疑难的问题,进行提问和提醒的方式进行课文翻译。

(1)翻译课文《湖心亭看雪》     

(提示:针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翻译课文的问 题,进行小组讨论一下.)

点(提醒)。

(3)这些句子我不会翻译(提问)或我认为是重点(提醒)。

 [说明]:既能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帮助同学对有关词句的识记,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如翻译文句的方法:换、留、删、调、补这几个字的用法等重点给予学法指导。

探究二:

师: 同学们对课文的翻译已经掌握了,下面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课文,结合导学案的问题展开讨论,完成相关习题。

生:开始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研读课文,理清脉络

(1)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其分别交代的要素是:

         :崇祯五年十二月

         :西湖的湖心亭

         :余、一童子、舟子等

         :看雪

 (2) 你能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吗?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复朗读课文,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掌握课文内容和结构然后,学生小组代表发言,加以展示。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脉络”的知识树,加以点拨。  

[说明]: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指导点拨,发挥多媒体直观大容量的优势使学生先对文章总分总结构有一个整体认识,弄清作者叙事写景抒情行文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探究三:

3、品读课文,体味情感

(利用多媒体1、先播放课文视频,学生跟读课文;2结合课文的写景特点出示不同景色的图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朗读课文)

师: 学生对课文的结构已经掌握了,下面请同学们深入品读课文,结合导学案的问题展开讨论和展示:

(1)结合文中写景的语句,看看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2)“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章的哪个字体现了人物的性格?本文以景传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师: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展示结合文章两个自然段从赏雪和奇遇的角度“品读赏析”的知识树,加以点拨。

[说明] 多媒体展现的清晰的知识树体系,一方面增强直观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使学生体会很容易掌握文章写景的特点,从而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4、知识梳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代表发言(说一说本节课我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师:出示全文知识树。师边出示边讲解:文章围绕“痴”展开,痴的行为:看雪;痴的绘景:雪景;痴的情:脱俗、清高

[说明] 通过小结和释疑的环节,学生可以明确本节课所掌握的情况,同时进行自我总结,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高效课堂”。 

 

三、检验提高

1、达标反馈

师:本课就学习到这,下面通过练习看看你是否掌握了本课的目标。

生: 阅读全文完成导学案习题。

1)、注音

2)、关于加点字的解释         

3)、关于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

4)、语句翻译 

5)、关于对课文内容分析 

[说明]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双向活动,其中,发挥信息技术的大容量的优势进行反馈,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也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2、拓展提高

古往今来描写西湖或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或 咏雪的古诗文呢?

生:自由发言,说出本组搜集到的有关西湖或咏雪的诗篇。

师: 这些优美的诗篇,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如此美丽,是因为其中融入了作者的真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说明]:借助课文的学习,引导同学们继续收集这方面的佳作,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并通过交流、简评,进一步欣赏情景交融的美文。

3、全文回归。

1)再次出示全文知识树和单元知识树。

师: 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近远、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对故国的思念,使作者产生淡淡愁绪,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表达了的高雅脱俗,清高自赏和寄情山水的感慨。

2)公布获胜的小组,给与鼓励。

单元整体导入,学会自己质疑,制定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以朗读为切入口,

让学生多读、多说,

才能真正理解、真正提高。

 

 

 

通过研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让学生多读、多说,

才能真正理解、真正提高。

 

 

 

结合文本内容,联系内心感受,将内化的情感通过朗读激发出来。

 

 

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也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