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芦叶船》教案教学设计及练习(2篇)
   [标签: ]

教材分析

栾城县城关学区    邢雅欣  冶河学区    张肖岭

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玩什么却千差万别[注: 形容各类多,差别大。]在孩子的眼里,蓝天、大海、山、水、花、草,一草一木[注: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然而,吴成笔下的童年欢乐则来自于小小的芦叶他们用芦叶做成一只只小小的芦叶船,这种快乐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一种自然的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朴素与真挚

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 1、2自然段,作者先回忆了自己的家乡,这是快乐玩耍的基础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还有就是芦苇,“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芽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当芦芽长出芦叶后,就如同桅杆上升起了绿色的风帆,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水应该是好玩的,水里捉鱼的经历也应该是好玩的,但作者这里要介绍的是芦叶带给人们的欢乐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玩”小小的芦叶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详细回忆了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使我们感受到了芦叶船给作者童年带来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智慧首先,普普通通的芦叶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船,“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小舢板”还有一种“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杆、五桅杆的大船”孩子们操作这些船也是得心应手[注: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他们“把船做好后,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船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扔,保险翻不了船”船顺风开走后,孩子们还“用芦叶卷成喇叭,”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再去寻找自己的芦叶船,“谁做的都能认出来” 

自然为孩子提供了材料,孩子则从大自然中得到了动手与开发智力的机会

第5—8自然段讲了“我”和表兄到长江边玩芦叶船的情景,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与希望表兄说把芦叶船“放到江里也翻不了”而且还要亲自证明给我看,他“顺手采来三片芦叶,折了一只三桅杆的船,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轻轻地放进江水中”,表兄说话的语气和动作的娴熟使我们看到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和自信当看到“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我”又惊又喜,而且还引发了“我”无尽的遐想:芦叶船“是不是也开到长江里了呢?”“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随着芦叶船越漂越远,小作者的思绪也是越来越远,小小的芦叶船把作者带入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文章写得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读着文字,一幅幅画面便历历在目[注: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一般,一只只小小的芦叶船出现了,又一只只漂远了,作者那种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芦叶船的喜爱,自然流露笔端文章的结尾,则给人无尽的遐想,含蓄而深刻

教学建议:

有人说过:一个人,不知道玩,那有点傻;不知道怎么玩,那是有点笨

德国诗人席勒也曾会所过:“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

以上的观点、说法不一定全面,也许是站在了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的角度说的但是,游戏在人生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应该是肯定的

因此,学习《芦叶船》一课,在理解层面,应该尽量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想象、欣赏江南水乡的优美画面,感受江南水乡的生活风貌;第二、体会水乡孩子的依靠水乡特有的物质资源,发挥自己的聪慧创造快乐;第三、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以上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更应该成为有滋有味地学习这篇课文的支撑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问一问学生: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

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玩的东西应该不同

(2)提问学生:谁到过水乡?谁了解水乡孩子的生活?然后出示课题,引出大家要共同了解的水乡娱乐方式——玩“芦叶船”

2.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初读课文以后让学生回答: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了哪些内容理清文章的大致层次

3.讨论:作者描述的芦叶船的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深切感悟

4.读写结合,学习写法

课文把怎样做芦叶船、怎样玩芦叶船写得非常生动你最喜欢玩什么?能用你的笔告诉大家吗?课上可以先让孩子说一说,课下再写下来

5.本课的生字“港”字容易写错,最后一部分是“巳”;其他的生字要注意与形近字的区别,“芦—卢”“枣—喇”

6.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教材说明

石家庄市曙光小学    耿海萍    杜倩

【教材分析】

《芦叶船》是小学语文冀教版教材第八册第四课的课文

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玩什么却千差万别在孩子的眼里,蓝天、大海、山、水、花、草,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然而,吴成笔下的童年欢乐则来自于小小的芦叶他们用芦叶做成一只只小小的芦叶船,这种快乐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一种自然的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朴素与真挚

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作者先回忆了自己的家乡,这里是快乐玩耍的地方在这一部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崇明岛的河道、芦芽、芦叶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水应该是好玩的,水里捉鱼的经历也应该是好玩的,但作者这里要介绍的是芦叶带给孩子们的欢乐

第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详细回忆了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使我们感受到了芦叶船给作者童年带来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智慧首先,普普通通的芦叶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船,“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小舢板”还有一种“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杆、五桅杆的大船”孩子们操作这些船也是得心应手,他们“把船做好后,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船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扔,保险翻不了船”船顺风开走后,孩子们还“用芦叶卷成喇叭,”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再去寻找自己的芦叶船,“谁做的都能认出来”自然为孩子提供了材料,孩子则从大自然中得到了动手与开发智力的机会

第五——八自然段讲了“我”和表兄到长江边玩芦叶船的情景,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与希望表兄说把芦叶船“放到江里也翻不了”而且还要亲自证明给我看,他“顺手采来三片芦叶,折了一只三桅杆的船,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轻轻地放进江水中”,表兄说话的语气和动作的娴熟使我们看到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和自信当看到“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我”又惊又喜,而且还引发了“我”无尽的遐想:芦叶船“是不是也开到长江里了呢?”“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随着芦叶船越漂越远,小作者的思绪也是越来越远,小小的芦叶船把作者带入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文章写得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读着文字,一幅幅画面便历历在目一般,一只只小小的芦叶船出现了,又一只只漂远了,作者那种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芦叶船的喜爱,自然流露笔端文章的结尾,则给人无尽的遐想,含蓄而深刻

【学情分析】

由于《芦叶船》这篇文章讲的就是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并且作者在文中有很多生动形象具体的描写,再加上这些事情发生在水乡,孩子们感觉很好奇,所以他们学起来一定会非常感兴趣本课语言优美,风格清新,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渗透着孩子快乐的心情,非常适合朗读,所以可以把“读”贯穿于教学始终,利用“阅读提示”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从而把握内容,体会感情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续编芦叶船的故事,从而训练其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芦叶船》  教学设计

栾城县城关学区    邢雅欣  冶河学区    张肖岭

教学内容

《芦叶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的十一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所带来的欢乐,体味愉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所带来的欢乐,体味愉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准备:芦叶船图片或实物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问问学生:

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

2.谁到过水乡?谁了解水乡孩子的生活?

请同学说说搜集到的资料,然后出示课题,引出大家要共同了解的水乡娱乐方式——玩“芦叶船”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4.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提示会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如:喇港竖等)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1.自读课文后让学生回答: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了哪些内容理清文章的大致层次

四.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深入理解课文

1.作者描述的芦叶船的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2.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深切感悟

3.课堂交流:

预设:

——玩的地方美引导结合第一自然段体会理解过程中,可以让到过水乡的同学介绍水乡的有关情景,教师也可以播放有关水乡的图像资料,以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但重点还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比如崇明岛上的河道“像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注: 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这种迷宫似的水乡环境,往往是追寻自由快乐的孩子所喜欢的再看河边的芦苇,一个“冒”字说明芦苇生长的速度极快,而两个打比方的句子苇芽“像船上的桅杆”,长了一片叶子的苇芽“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不仅形象地描绘芦苇的样子,而且让人领悟到了哪勃勃的春意,从中也能使我们体会到作者对家乡、对芦苇、对美好春天的喜爱

——玩的玩具制作得美引导学生从第三自然段体会理解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画一幅家和学校的环境地图从而看孩子是不是理解了课文第三自然段第一二句的意思进而重点体会芦叶船制作非常多姿多彩充满个性与创造,更充满欢乐

过程中,可以用图片、实物展示芦叶船或者学生自己制作的小玩具

——玩儿的过程美,充满想象与智慧重点抓住我和表兄的动作语言,体会万芦叶船的心情

实际,无论玩什么,在玩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芦叶船搞不好会漏水、重心不稳会翻、芦叶折压不当小船还会散……要想在玩耍中玩得精彩、漂亮,是需要智慧与耐力,甚至运气的

三、读写结合,学习写法

课文把怎样做芦叶船、怎样玩芦叶船写得非常生动你最喜欢玩什么?能用你的笔告诉大家吗?课上可以先让孩子说一说,课下再写下来

四、 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五、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配乐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

六、拓展延伸

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七、指导书写生字

1.生字“港”字容易写错,最后一部分是“巳”;其他的生字要注意与形近字的区别,“芦—卢”“枣—喇”

2.让学生练习写生字注意写正确美观

八、 作业

1.理解句子

2.课外阅读《芦苇》和《风筝》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美观

 

 

 

 

 

 

《芦叶船》  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曙光小学   耿海萍    杜倩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掌握相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最后一段话,展开合理想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4.进一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注: 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多用在女子)。]与聪慧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

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纸折的小船、教学

[1] [2] [3] 下一页

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习作业

1.学生根据“预习提示”预习课文

(1)初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把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3)搜集有关江南地理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注意:“唾沫”的“唾”念“tuò”,不念“tù”,“沫”念轻声;“ 喇叭”的“叭”念轻声;“苇”念三声“wěi”,而“桅”念二声“wéi”,要区分清楚)

2.在小组中分段读课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把自己错的句子画出来

3.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

4.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

芦叶  芦苇  桅杆  舢板  折叠  唾沫 

喇叭  港口  崇明岛  蜘蛛网  大篷船 

5.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认读,学生口头组词

芦 崇 苇 桅 篷 叠 唾 沫 喇 叭 港

6.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芦”的下边是“户”而不是“卢”,“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篷”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叠”的中间是“冖”,而不是“宀”,“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笔组成,不要写成两笔,而且最后一笔是全封口,要写正确

三、再读课文,小组探究

1.出示思考题,在小组中探究: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小组合作,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介绍自己家乡的环境

第二部分(34):“我”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

第三部分(58):“我”和表兄到长江边上玩芦叶船

(3)芦叶船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

(4)“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2.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小小的芦叶船带给作者儿时许多快乐芦叶船在水上漂,它会漂向哪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芦叶船》

五、布置作业:

1.写《写字》书

2.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多读几遍,下一节课交流

随堂小测验: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ú wěi     wéi gān   tuò mo    lǎ ba

(      )(      )(      )(     

二、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折:(   )(   )(  

漂;(   )(   )(  

横:(   )(  

杆:(   )(  

三、比一比,组词语

芦(    )桅(    )苇(    )篷(   

庐(    )危(    )伟(    )蓬(   

唾(    )沫(    )叭(    )港(   

睡(    )抹(    )趴(    )巷(   

四、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注: 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     )(    

又惊又喜(     )(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字词听写,同桌互评

2.齐读课文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

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快乐

(1)多媒体出示上节课的作业要求: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和同学读一读,说一说

(2)交流注意:每交流好一部分,都要引导着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一读,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预设点:

①第一自然段

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读词句,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果你就是江边的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如读到“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我们就能想到这里的河道纵横交错,像迷宫似的,这样的水乡环境,一定是追寻自由快乐的孩子所喜欢的

作者在这一段用了三个比喻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河道、芦芽、芦叶的样子,而且也让人领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使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对芦苇、对美好春天的喜爱

②第三自然段

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描写,详细回忆了作者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时的情景表现出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创造出一只只各具特点的芦叶船,充满着个性与创造,更充满了智慧

③第四自然段

孩子放了芦叶船却还依然牵挂着它,总喜欢在第二天回来找寻从孩子们的手艺不同,可以看出孩子们都非常地心灵手巧他们还把找不到的芦叶船想象为“远航”,把能找到的称为“进港”,显得非常地有童真童趣

④第七自然段

在这一段,让我们看到了小小的一个三桅杆的芦叶船竟然真的乘风破浪[注: 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地开走了,真的是非常令人惊叹的

这里,通过对表兄说话的语气和娴熟和动作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与自信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三、比较语句,学习写作手法

多媒体课件出示:

(1)a、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b、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2)a、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b、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说说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第八自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想象芦叶船到底会漂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小组交流

3.各组推荐想象合理的同学与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小小的芦叶船把我们带入了作者的童年,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呢?

六、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把生动优美的语言抄在积累本上

2.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

3.课外阅读:故乡的芦苇

4.自己用手头的材料也做一只小船,看看谁做得船有意思

随堂小测验:

一、根据课文内容加标点

1.大阔叶折成大篷船  小窄叶做成小舢板  有时  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  做成三桅杆  五桅杆的大船   

2.我们上学路过的是竖河  是直通长江的呀  那我们做的芦叶船  是不是也开到长江里了呢  长江是通向东海的  那我们的芦叶船  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    )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芽一根根直立着,像(    )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   

2.表兄说着,(    )采来三片芦叶,(    )了一只三桅杆的船在船底(    )上口唾沫,(    )地放进江水中就见这只芦叶船(    )着风,(    )着浪,(    ),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三、芦叶船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你呢?什么东西给你的童年带来了快乐?动笔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预习作业以认识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为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由于我们离江南水乡的生活比较远,学生对他们的生活不了解,所以,还要大家多去查找资料,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很好地整合此环节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谈话导入很自然,加上有实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课堂上要先对其预习效果进行检测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便为后面的阅读理解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对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也进行了训练

 

 

 

 

 

 

本课易写错、念错的字较多,要注意引导对学生进行辨析

 

 

 

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学习,可以迅速提高其能力和水平,还能充分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试分段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练习,学生合作后,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加强,从而感觉到题目相对会简单,进而促使他们以后学会合作

 

 

 

 

 

 

为下一节课的交流做准备

 

 

 

 

 

 

 

此次练习以字词为主,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及运用情况

 

 

 

 

 

 

 

 

 

检查上节课课后的复习效果

 

 

由上节课的作业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给予学生进行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机会本环节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这段描写得非常生动,也为下文描写小小的芦叶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做了铺垫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这段非常地生动,孩子们能够轻易读懂并进入情境,体会到孩子们的乐趣

 

 

这段突显孩子的年龄特点,丰富的想象更让他们产生了共鸣,令其体会深刻

 

表兄一系列的表现足以让孩子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注: 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更令孩子们产生向往,甚至欲与表兄一比高低这里,孩子们一定能够体会到芦叶船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将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式,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这道题中训练学生对分号、顿号、问号的使用

 

 

 

这道题中,第1小题是三个非常明显的比喻句,第2小题是描写表兄做船、放船的过程两段句子描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要求学生能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积累语句

 

把快乐向学生的生活拓展,引导他们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崇明岛

地处长江口门户的崇明岛,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而居第三位,亦是我国几个大岛中唯一的由泥沙堆积而成的冲积岛

崇明岛,形如一春蚕,东西长,南北狭在它的旁边还有横沙、长兴两岛崇明岛的形成与长江江口的演变相联在一起由于长江口有着向东南伸展,且口门沙岛有不断北靠的趋势,因此,从前的崇明岛与现在的位置和形状相差甚远据考,约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长江口门在今扬州、镇江一带,那时的口门沙岛只是江中的两个小沙洲,称为东沙和西沙,面积亦甚小,约数十平方公里岛上先民从附近江苏丹阳、句容等地迁来,以打渔为生到了唐神龙元年(705年),始建立崇明镇于西沙,大概这是最早“崇明”两字的出现在这以后,崇明岛不断顺江下移,下涨上坍,于宋朝已在西沙西北面张出了姚刘沙、东北面堆积而成了三沙,而原来的东沙和西沙则渐渐被崩塌冲走接下来,三沙的命运亦和东沙、西沙一样,逐渐地被冲涨,旧去新来,在其下侧堆积形成了马家浜、平洋沙,长沙等沙洲,其中的长沙即是现在崇明岛的前身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沙岛依次北靠或被冲坍消失了,然崇明岛发展到今日,正处于其顶峰时期崇明岛亦是不稳定的,就连其县城亦是一再迁移至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此前崇明县城已经有了五次大搬家到了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长沙南岸迅速地淤涨起来后经当地百姓建石塘石坝等,制止了淤涨的势头,县城才得以保持并稳定下来

目前的崇明岛北靠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北支水道最宽处仅1.5公里左右,且水深甚浅,江底已日益淤死,估计不久的将来,随着北支的淤死,崇明岛将成为启东的一部分,而不再成为岛屿了只是到那时候,今日的长兴、横沙两岛要取代崇明岛了

崇明岛上,地势平坦,景观如同江南田地,初到崇明岛的人,甚至感觉不到已到了岛上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一道道灌溉用的水渠,村落密布,道路交错,并无一般海岛的荒凉感觉

但是,作为海岛,崇明岛当然有其一些独特的资源与景观大致有三样特别之景:一曰蟹多崇明岛上,尤其在近海边的泥滩上,到处是小蟹,几乎黑压压的布满滩面游人行走滩面,小蟹们受到惊吓,纷纷逃入滩上无粉的洞穴,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可以说,即使你以最快的速度俯身抓拾,也难碰触到它们半点当然,滩面上蟹穴满地,用“千疮百孔[注: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形容之,绝不为过所以,崇明岛又有“蟹岛”之美名加上崇明方言,把“啥”字亦念成“蟹”字之音,听来亦颇为别致尤其是当地渔民百姓用土产蟹来款待你时,且又要客气地说:“没啥哈(“蟹蟹”),吃点蟹吧!”初到沉得十分有趣,即使以后回顾,亦会感到此番经历又是何处可觅呢!

崇明岛的第二大特色是海滩芦苇成林,可称其为“环岛绿色长城”了由于芦苇适宜于滩地生长,且长势甚猛,在崇明岛北岸及东南岸团结沙一带,我们曾看到宽达数公里的芦苇带人行其中,似觉无边无际,可能当年沙家浜的芦苇荡之规模亦不过此芦苇之初用,不仅可护岸促淤,而且可作造纸之原料

第三大特色是岛身形状迁徒无常,始终处于迅速的演变过程中不像基岩岛屿,午百年来基本上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崇明岛却自始至终[注: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演变不断现在还在酝酿着堵塞北支等工程看来我国这个第三大岛演变成为长江口北岸陆地那个日子的到来要比预见的更早些

崇明岛还有一个美丽的古称:“东海瀛洲”相传在远古东海之中有一瀛洲侧境,是神仙居处,但这个仙岛没有稳固下来,一直飘忽不定秦始皇和汉武帝先后派人到东海之上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后来到了明朝,朱元璋皇帝把“东海瀛洲”四个字赐给了崇明岛从此,崇明岛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

崇明岛

地处长江口门户的崇明岛,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而居第三位,亦是我国几个大岛中唯一的由泥沙堆积而成的冲积岛

崇明岛,形如一春蚕,东西长,南北狭在它的旁边还有横沙、长兴两岛崇明岛的形成与长江江口的演变相联在一起由于长江口有着向东南伸展,且口门沙岛有不断北靠的趋势,因此,从前的崇明岛与现在的位置和形状相差甚远据考,约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长江口门在今扬州、镇江一带,那时的口门沙岛只是江中的两个小沙洲,称为东沙和西沙,面积亦甚小,约数十平方公里岛上先民从附近江苏丹阳、句容等地迁来,以打渔为生到了唐神龙元年(705年),始建立崇明镇于西沙,大概这是最早“崇明”两字的出现在这以后,崇明岛不断顺江下移,下涨上坍,于宋朝已在西沙西北面张出了姚刘沙、东北面堆积而成了三沙,而原来的东沙和西沙则渐渐被崩塌冲走接下来,三沙的命运亦和东沙、西沙一样,逐渐地被冲涨,旧去新来,在其下侧堆积形成了马家浜、平洋沙,长沙等沙洲,其中的长沙即是现在崇明岛的前身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沙岛依次北靠或被冲坍消失了,然崇明岛发展到今日,正处于其顶峰时期崇明岛亦是不稳定的,就连其县城亦是一再迁移至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此前崇明县城已经有了五次大搬家到了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长沙南岸迅速地淤涨起来后经当地百姓建石塘石坝等,制止了淤涨的势头,县城才得以保持并稳定下来

目前的崇明岛北靠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北支水道最宽处仅1.5公里左右,且水深甚浅,江底已日益淤死,估计不久的将来,随着北支的淤死,崇明岛将成为启东的一部分,而不再成为岛屿了只是到那时候,今日的长兴、横沙两岛要取代崇明岛了

崇明岛上,地势平坦,景观如同江南田地,初到崇明岛的人,甚至感觉不到已到了岛上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一道道灌溉用的水渠,村落密布,道路交错,并无一般海岛的荒凉感觉

但是,作为海岛,崇明岛当然有其一些独特的资源与景观大致有三样特别之景:一曰蟹多崇明岛上,尤其在近海边的泥滩上,到处是小蟹,几乎黑压压的布满滩面游人行走滩面,小蟹们受到惊吓,纷纷逃入滩上无粉的洞穴,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可以说,即使你以最快的速度俯身抓拾,也难碰触到它们半点当然,滩面上蟹穴满地,用“千疮百孔”形容之,绝不为过所以,崇明岛又有“蟹岛”之美名加上崇明方言,把“啥”字亦念成“蟹”字之音,听来亦颇为别致尤其是当地渔民百姓用土产蟹来款待你时,且又要客气地说:“没啥哈(“蟹蟹”),吃点蟹吧!”初到沉得十分有趣,即使以后回顾,亦会感到此番经历又是何处可觅呢!

崇明岛的第二大特色是海滩芦苇成林,可称其为“环岛绿色长城”了由于芦苇适宜于滩地生长,且长势甚猛,在崇明岛北岸及东南岸团结沙一带,我们曾看到宽达数公里的芦苇带人行其中,似觉无边无际,可能当年沙家浜的芦苇荡之规模亦不过此芦苇之初用,不仅可护岸促淤,而且可作造纸之原料

第三大特色是岛身形状迁徒无常,始终处于迅速的演变过程中不像基岩岛屿,午百年来基本上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崇明岛却自始至终演变不断现在还在酝酿着堵塞北支等工程看来我国这个第三大岛演变成为长江口北岸陆地那个日子的到来要比预见的更早些

崇明岛还有一个美丽的古称:“东海瀛洲”相传在远古东海之中有一瀛洲侧境,是神仙居处,但这个仙岛没有稳固下来,一直飘忽不定秦始皇和汉武帝先后派人到东海之上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后来到了明朝,朱元璋皇帝把“东海瀛洲”四个字赐给了崇明岛从此,崇明岛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

《芦叶船》  习题精选

栾城县城关学区    邢雅欣    冶河学区    张肖岭

一、看拼音写汉字

1.拼拼写写我最棒

 

2.多音字

为wèi(      )  好hǎo(      )  会huì(      )  吐tǔ(     

     (      )        (      )       (      )      (     

二、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那里  河道特别多  有横的  竖的  像蜘蛛网一样

2.有时  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  做成三桅杆  五桅杆的大船

3.我们就用芦叶卷成喇叭  呜啦呜啦  地吹奏着  欢送它们远航

三、课文精彩语段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船上的桅杆过了几天,芦苇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1.用“     ”画出段中的比喻句,并分别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比作                         

          比作                         

          比作                         

2.联系课文回答用芦叶做成的船有哪些?

                                                                                   

上一页  [1] [2] [3]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