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论语八则》课堂实录
   [标签: ]

《论语八则》课堂实录

徐杰 执教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论语八则》,预习的时候,同学们都到阅览室查阅了一些孔子的故事,我想请同学们讲讲与孔子有关的一些小故事。

生:有一次,颜回在路上看见有人买布。卖布的人讲:“三八二十四,你为什么只给我二十三?”买布的人讲:“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问我要二十四?”颜回跟买布讲:“三八就是二十四,你应该把钱给他。”买布人讲,他只相信孔夫子的话,如果孔子讲三八二十四的话,他就把自己的头给颜回。于是,他们找孔子评理,孔子说:“三八是二十三。”事后,颜回问孔子:“你为什么说三八是二十三呢?”孔子说:“因为生命比钱更重要。”

师:孔子是一个非常宽厚仁爱的人。

生:春秋时代,孔子有一个学生在国外,赎回了很多在外当奴隶的人,没有去国库报账。别人知道这个事情后,都说这个学生品德高尚。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却责怪学生。他说:“你如今这么做,以后别人去外国,就不会赎人回来了。因为赎人回来后再去国库报账,别人就会在他们背后议论纷纷。你这样做是好的,但是也影响了更多人被赎回来,所以这样做是错的。”

师:把仁爱的雨露撒到更广阔的地方。

生:有一个人掉到水里了,孔子的学生去救人,人家答谢他,给了他一头牛作为回报,他接受了。别人知道这件事后,在背后议论,说:“只是救一个人,为什么还要这么多回报啊?”孔子知道这件事后赞扬这个学生说:“你救人得到了这么多回报,这是你应得的。这样可以使更多人愿意去救人,使更多人可以被救。”

师:推己及人[注: 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是一种境界。同学们,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宽厚、仁爱的孔子,课文里又是怎样来介绍孔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屏幕显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师:请把课本打开,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读,并且就这三个方面进行点评。

(屏幕显示: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对语气)

(学生个体读课文)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学而时习之[注: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不亦说(shuō)乎”语气没有读出来。

师:其他同学纠正你了,“不亦说(yuè)乎”为什么读yuè?

生:同“悦”。

师:请你把这个字音先做一个记号。然后继续说说,应该读什么样的语气?

生:反问的语气。

师:你范读一下。

生: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wēn,不亦君子乎?

生(杂然):愠(yùn)。

师:又有一个地方读错了,赶紧做记号,以后预习工作要更细心。我们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读出反问的语气。

(学生齐读)

生:我觉得他没有读出重读、轻读和快慢的节奏。而且他的音调都是一种调子,没有其他的感觉。

师:请你就某一句话为例具体说一说。

生:我就举“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为例。本意是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可是他没有读出那种感觉——还是那种旧的知识,没有给人感觉他获得了新的知识。

师:你的意思是说:“温故而知新”,读到“知新”的时候要有一种怡然自得[注: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的味道,这个时候语气就应该舒缓一点。是吗?

生:是的。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遍,读出自得的味道。

(学生齐读)

师:在朗读这个环节,同学们都意识到了要注意重音和语气,这样,我们的朗读就有了文言的味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言文中的字词。(屏幕显示:说 愠 罔 )第一个就是刚才有同学读错的字,这个字我们把它读成yùn ,同学们都已经纠正过了;这个“愠”的意思是什么?

生:恼恨、怨恨。

师:有一个词叫“愠怒”(板书:愠怒),它就是指因怨恨而生气、发怒。第三个生字读wǎng,这个“罔”字,我们祖先在造这个字的时候是这样写的,大家看一看(板书:甲骨文“罔”)像什么?

生:网

师:把一个人吊到网里,这个人就没有着落了,所以后来这个字就变化为这个“罔”,因此,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上面不能空,它的外形还保留着“网”的外形,这个“罔”的意思是迷惑而无所得。

师:刚才我们把这个“说”读作“悦”,这种现象在文言当中称为什么?

生:通假字。

师:在这八则《论语》中,通假字还不止这一个呢,还有哪些通假字?

生:第四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知”通“智”。

师:“知”通“智”,解释为“智慧”。

生:第四则“由,诲女知之乎!”中的“汝”。

师:课文注解有,请圈点。老师再补充一个通假字,同学们看一下第六则,“默而识之”。这个字读“zhi”,它通这个字(板书:誌 )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记录”,下面我们尝试着解释几个词语。

(屏幕显示:解几个词 可以 厌 反)

看这几个词分别出现在哪个句子中,结合句子语言环境来理解词义,第一个词“可以”。

生:第二则。

师:“可以为师矣”,看看课下注解上,“可以”是什么意思?

生:可以凭这一点。

师:“以”,这里是“凭借”的意思。这个词我们现在还在用,表示能够、可能,如:你问题答完可以坐下去了;你可以走了……大家再看这个“厌”。

生:满足。

师:“学而不厌[注: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中“厌”是满足的意思,其实这个“厌”做“满足”解的话有一个成语,现在还在用。

生:学而不厌。

师:另外一个成语叫“贪得无厌[注: 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无厌”就是没有满足。看第三个词——“反”。

生:类推。

师:现在的“反”是什么意思?

生:反复。

师:相反,与“正”相对,这三个词在古文中有它的意义,在现代文中有另外的意义,这种特殊文言现象称之为?

生:古今异义。

师:在解词的时候老师还发现一个特殊的词——不耻下问[注: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刘佳慧,这个“耻”是什么意思?

生:羞耻。

师:张悦,她的回答对不对?

生:对的。

师:有没有谁觉得这个词不太妥当的?请看课文注解。

生: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师:“耻”在这里是“以……为羞耻”(板书:以……为耻)。不能直接解释为“羞耻”,而应当这样来解释:“把……当作是羞耻的事情”;“以……为羞耻”。这是一种特殊的文言用法,这种用法我们称为“意动用法”(板书:意动用法),意动用法的词语,在翻译的时候要翻译成“以……为……”。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八则《论语》中一个很特殊的文言现象:就是“而”出现的频率很高。

(屏幕显示:一个特殊文言现象)

“而”在文言文中是虚词,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主要有这样四种

(屏幕显示:表并列;表转折;表修饰;表承接)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找一找“而”,说说这些“而”是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学生读书,圈点)

生:“学而时习之”的“而”表承接;“人不知而不愠”的“而”表转折;“温故而知新”的“而”表并列。

师:慢慢说,让同学们有一个思考判断的过程,请注意:“温故而知新”的“而”是并列吗?

生:不是。

师:是什么用法呢?赵成?

生:是承接。

师:为什么?

生:因为只有温习了旧的知识才能得到新的体会。

师:它们之间是有先后关系,是承接。

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的“而”表转折。

师:对。

生:“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表承接。

师:是吗?

生:不对,应该是转折。

师:人家不了解我,但是我却不生气,“而”表转折。

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而”表并列。

师:看课文注解上是怎么翻译的?

生:聪明而又努力学习。

师:聪明与努力学习是并列的关系,刚才我们找的这些“而”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我们在阅读文言的时候要引起注意。

生:老师,还有一个“而”没有发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的“而”表承接。

师:你是一个细心的同学,但是这个“而”是不是承接呢?“而从之”,跟从学习,怎样跟着学习呢?“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这是对学习方式的修饰,所以,这里的“而”表修饰。

(停顿,示意学生记录)

师:下面咱们来读课文,看着八则《论语》原文,说出它的翻译。在翻译的时候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打上问号。

(学生译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来解决同学们在译读课文时遇到的疑问。

生:第五则: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还有“是以谓之“文”也,我翻译的时候总是不能很好地把这几个句子连在一起。

师:“何以谓之”课文注解中是怎么说的?

生:凭什么赐给他。

师:凭什么赐给他“文”这个谥号,“文”在这里翻译成“文这个谥号”。因为在古代,贵族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一个称号叫“谥”或者“谥号”。所以翻译成:为什么送给他“文”  这个谥号呢?那么下一句“是以谓之文也”能翻译了吧?

生: 以是他的谥号是文

师:“以是”是什么意思?

生:因此。

师:因此赐给他“文”这个谥号。还有问题吗?

生:第七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这里的“择其善者而从之”我的理解是: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善者”怎么理解呢?

师: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同学,“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不善者”是谁的不善者呢?

生:他们的,“我师”的。

师: “而改之”是谁改呢?

生:我改。

师:他们的缺点怎么是我改呢?所以在这里翻译的时候要加上一个括号,表示语意补充。这种补充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现在说话的习惯。比如这句话的翻译,可以这样说:他们身上的缺点,(如果我也有)我就改正它。这样就通顺了吧!

(学生做笔记)

师:这是一种向别人学习的好方法,也就是取别人的长处来学习,我们现在的成语叫“取长补短[注: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还有一个成语是“前车之鉴[注: 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别人身上的缺点、错误,我们也可以对照、反省自己。还有问题吗?

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 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不会翻译。

师:这句话的翻译可以用组词法来解决。“诲”,教诲、教导;“倦”,疲倦。连起来说就是:教导别人而不觉得疲倦。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识也”中“ 是识也”不会翻译。

(学生举手)

师:请这位同学帮助你。

生:这是聪明的做法。

师:“是”在这里是一个指示代词,翻译成“这”,这里省略了一个判断动词“是”,老师补充两点,第一个,“学而时习之”,在这里把“学”和“习”分开来了,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习”略有区别。这里的“习”是什么意思?

生:温习。

师:(板书繁体“习”)上面是“羽”,下面是“白”,这个“白”是刚刚长出的羽毛。刚长出羽毛的小鸟在练习飞翔,因此“习”是温习、练习。同学们上课学了新知识,课后还要注意练习,这样得来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

(停顿,示意学生记录)

师:“学而不思则罔”,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在以色列有一个谚语:一个人只学习而不思考就像背着书箱的驴子。没有思考的读书,这个书就不是他的书。“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如果只是坐在这里想学习而不去付诸行动,那就是空想。古代有一个著名哲学家叫王阳明,搬来一张椅子,坐在竹子前面,准备思考竹子。结果思考了三天,头疼欲裂,什么都没有得到,他只有“思”的行为,而没有“学”的行动,最终肯定一无所得[注: 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所以,通过学习《论语》,对我们自己的学习,对我们的做人,都是很有帮助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论语》的意义。

(学生沉思、点头)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第五则《论语》,先是“子贡问曰”,然后是“子曰”。这是孔子跟他的学生在对话,但是其他的几则都是“子曰”,假如你就是孔子的学生,你现在能设想出老师提的问题吗?

(屏幕显示:请同学们读课文,想像当时的情景,设计提问。)

师:比如,第二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设想自己是孔子的学

生,我会这样问:先生,你是凭什么做老师的呀?请大家按照这样的情境来设计提问。

(学生读书、思考)

生:我设计的是第四则,问道:先生,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师:很好,老师就会告诉你,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生:我设计的是第八则。问道:老师,你是如何教你的学生的?

师:如何教?问得太大了,老师不好回答了啊,这个句子重心在“启”和“发”。怎么设问?

生:老师,你是如何启发你的学生的?

师:很好,这老师就会回答:不愤不启[注: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不悱不发[注: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生:我设计的是第一则。问道:先生,何以为君子也?

师:老师,怎么做君子呀?老师回答你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生:我设计第七则,问道:老师,你平时是怎么向别人学习的呢?

师:那么老师怎么回答?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师:咱们这样一问一答,仿佛我们也在聆听孔子的教诲。今天学了八则《论语》,请同学们说说,《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

(屏幕显示:走近《论语》)

生:我觉得《论语》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书。

师:教给我们做学问做人的道理。

生:我觉得《论语》是一部告诉我们许多道理的书。

师:但是它却把深刻的道理说得非常明白

生:我觉得《论语》语言很简练。

师:言简意赅[注: 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小句子,大智慧。老师还要补充一点:《论语》记载的要么是孔子的话,要么是他与弟子的对话,这种体裁我们叫“语录体”(板书:语录体大智慧)。今天,这种做人、做学问的智慧已经沉淀下来,很多都成了成语,请同学们课后把这些成语摘录下来,背一背,再次感受《论语》的智慧。

    下课。

 

《论语八则》课例评点

                            余映潮

余映潮,著名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教学“板块式教学思路”首创者,“活动充分,积累丰富”教学流派代表人物。

我们用“三点式”来评点徐杰老师这堂课。

第一、美点。

这个课最美之处就是在“落实”两个字上。

整个课案的教学着眼于语言教学的落实,着眼于知识教学的落实。上得相当的细腻。每一个环节都从一个角度来组织学生的课堂活动。特别是学习字词和译读课文这两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都做得比较好,尤其是学习字词这个环节做得更好。老师用了分类的方法、分层的方法、分步骤的方法让学生识字、解词、理解文言现象,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课文译读。从这两个教学板块看师生的活动也是配合较好的。

学习字词这一块,点面结合,既有一部分对初一学生而言比较难懂的文言字词,又有比较突出的点——“而”字的用法的辨析,因此整个教学处理是比较好的。

称为美点,就是关注到基础,关注到语言,关注到落实。没有这样的落实,我们的语文课就是低效的;有这样的落实,我们的语文课的效率就显现出来了。

第二、亮点。

所谓亮点就是表现出老师教学智慧的某一个细节,闪亮了一下。

那么这个亮点在哪里呢?在于:根据《论语八则》的选材,有七则是“子曰”,这样的课文的组合来让学生设计问语,补全对话。从主问题的设计手法来看,这就是一个主问题。老师把它限定在三、四、七则。其实,除了一则可以不用这种手法之外,其他七则都是可以让学生来进行设计的。

那么这个设计有什么好处呢?这个设计把它延伸到教学设计艺术上和组织学生活动的艺术上,就叫作侧面入手,正面解读。让学生设计这个语录的提问,“假设你在孔子身边,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要就这则语录来设想是你问的,你会怎么问?”这其实是让学生理解了这则语录的文意,然后再来设问。只有懂了文意才能设问。好像是设问,其实是读懂语录之后才能设问。这就是侧面入手,正面解读。学生要在正面解读语录的基础之上再来设问。用侧面的方法要求学生读课文。这是一个很智慧的提问设计,而且从整个课文的教学脉络来看,这里的手法就变化了。前面是老师讲,学生读。这里再一遍,别开生面[注: 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给学生一个刺激、一个悬念、一种惊喜,学生要来做这样的事情,就会饶有兴趣。

那么,这个亮点闪亮了一下,为什么不是非常地有光彩呢?它的位置太靠后,迟了。这种理解文意的工作是可以提前的。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通过这样的活动把学生深深地带到课文里面去,然后再来落实字词,也是可以的。因为你给学生一个抓手,给学生一个设问,给学生一个话题,给学生一个情境,它的作用就是理解文意的。那么我们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之上再来设计这种对话的情境,味道就不是那么足。所以这是一个闪亮之点。

第三、弱点。

弱点四个字:整合不够。

仍是课堂教学的老毛病。整合不够,就是课堂教学的内容堆砌,堆砌多的话,整合做不出来,那么我们课堂教学的线条不洗练。

我们具体地分析一下:这个课有七个环节,最后一个环节老师把它巧妙地处理了一下。(七个环节是)说故事、谈孔子,评读课文,学习字词,译读课文,设计问语,论语印象,词语积累。从一节课的容量来讲,设计七个步骤或是六个步骤,一般来说是很难把它上过去的,很难把它上好。当然老师注意到了课文教学的重点,在字词这一块用了17分钟,在译读课文这一块用了12分钟,这两个教学的重要的“点”出来了,但是仍然还有一些点是带过去的,还有一些点是浪费时间的,讲孔子的小故事用了整整5分钟,评读课文用了整整6分钟,学习字词17分钟,译读课文12分钟,补全对话5分钟,然后,论语印象后就超时了,当然超时这一现象我们不去计较它。但是从整个课堂教学来看,即使是这样一些活动,它也是比较臃肿的,线条是不洗练的。

有很多地方可以用比较技巧的方法把它上得更深入一点、更美一点。

比如,朗读课文。在这个时候朗读课文,我觉得以老师为主进行指导,“语气”一词贯穿全文。哪一则要读出什么语气,或者重点指导几则语录的朗读。

学生评的过程,思维力度不是很大。学生是一种感受然后把它表达出来,所以在思维训练没有深度的时候,尽可能不要组织学习活动。

思维深度在哪里呢?在学习词语。学习词语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分类——跟老师的手法一样的,那么这时的“分类”就有思维的深度了,然后由学生在老师的话题设置之下,从几个类别来理解词语的含义。由学生自己动手,然后把它清理出来、分成类别。思维的深度就在这儿。那么我们的训练既落实了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励了他们的思维。所以朗读由老师指导,字词由学生自己去做。这样一个过程,教学的力度就增加了,牵引力就增加了。而且学习的效率、对学生的训练性就体现出来了。

译读这一块就做得比较好。学生自读,看课文、说翻译,遇到疑难做记号,这一块就做得非常好,因为全部都由学生来做。

这个整合不够的弱点,表现出我们的老师还是太注重“落实”这两个字。因此有很多在这个年级、在这个学习阶段不需要讲的内容就可以避免,就可以节省时间,比如说,意动用法。再一个就是“而”的用法。“而”的用法如果突出的话,那么前面的字词就要简化,因为注释里有的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突出地解决一个“而”字的教学。但是“而”的教学在这一课的教学里其实是不落实的。为什么呢?老师没有做课中小结。教师提出了表并列、表转折、表修饰、表承接,哪些范例是表并列的呢?学生的发言老师最后没有给归结出来。所以这个课过去之后,也许学生再来读的话,有些印象,但印象不会太深。那么,为什么老师不敢在这儿做小结呢?因为,有些东西把握不好。“择其善者而从之”,学生说的是“修饰”,老师也说的是“修饰”,但我感觉是并列。两个动词在一起,“择”和“从”,并列的,或者是承接的,所以说不准,说不准就不敢做小结。解决的方法是降低难度。小结一个方面的内容可不可以呢?也是可以的。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可能不容易懂。中考里面一直把它当作一个难点来考。“而”字的用法太复杂,一直到初三的毕业复习,我们都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虚词来复习。所以在这儿我们突破一个点——“而”字的某一种用法,这个问题就简化了。一简化我们的时间就好安排一点。所以,整合不够还是老师的责任心太强,所以应该表扬,但是从课堂教学设计艺术来讲呢,又是一个弱点。

其实这个课很好上,在整合的基础上,在朗读的基础上,就是八个字:难点突破,美点欣赏。

第一,难点突破。

难点突破就是整合,把这篇课文最难的字词句分三类,用15分钟的时间来解决足够。为什么难点突破?因为里面有些内容,学生已经预习过,或者是课文的注释讲得很清楚了,我们就把学生最难理解的内容给它提炼出来,然后进行难点突破。

第二,美点欣赏。

这篇课文有什么美点欣赏的呢? 其实有一句学生的话是可以让我们放大的。也就是老师在预设时会考虑到学生可能会说这句话。学生说“我觉得《论语》是一部很有智慧的书。”老师也小结了:“语录体、大智慧。”那么美点欣赏呢?“这一则的智慧表现在……”八则全都带起来了。每一则都有它的智慧。它的学习方法的智慧,学习态度的智慧,以及它为人处事的智慧,等等。这种智慧我们都可以把它通过“这一则的智慧”的欣赏把它整合到一个话题里面,而且内容会显得比较的丰厚。

所以,难点突破是落实基础知识的,美点欣赏是这一课的眼,是学生表达对课文内涵、课文深处的含义的理解的平实的、有它的立足点而又有设计的着力点。课眼可以比较闪亮。这是一种做法。

还有一种做法,我们能否把《论语八则》这样的课文根据我们课文类型的要求就是诵读欣赏呢?这一类的课文在苏教版的教材里可能不太讲究落实的。就是读,就是背,那样也可以上成很好的常态课。诵读一个板块,欣赏一个板块,再设计话题,根据课文的类型来上课,那么这样的上课要求浅一点,读读背背而已,也是很常态的课。

还有什么样的上法呢?专题。小专题的上法。比如说,这一课是极能设计成别开生面的语言课的。那就是把语言现象进行分类,特别提炼出成语,进行成语教学。如果你选一个成语教学的角度切入到课文里面去,那你的课在创意上就非常的新颖。虽只有八则,成语却不少。用比较专题的课来进行精心设计也是可以的。

回过头来说一下,徐杰今天上的课就是好课。就是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好课。我谈的弱点是给大家出点点子,使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上更开阔一点。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