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散步》教学设计46
   [标签: ]

《散步》教学设计  

   

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付 兵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体会文章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1、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  

2、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故事: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生活着祖孙三代----年迈体弱的老奶奶、老婆婆的儿子和十几岁的孙子。老婆婆的儿子始终觉得年迈多病的母亲是家庭的累赘,决定要把母亲赶出家门。有一天,老婆婆的这个不孝子就和孙子一起,用箩筐把老婆婆抬到野外去,像垃圾一样把她抛弃了。当两父子要回家时,老婆婆的孙子顺手就把箩筐捡起来。“不要了,没用了。”她儿子说。孙子回答:“怎么没用呢,将来你老了,我也会和我的儿子用这个箩筐把你抬出来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儿子哑然一惊,懊恼不已,失声痛哭,马上把母亲背回家去,从此善待,养老送终。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生:  

师:同学们的感受都有一个共同点----“孝”。不错,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今天我们就随莫怀戚从《散步》中去体会这浓浓的亲情。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导学」   

“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1、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学生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4、概述散步过程  

劝母亲散步----一起散步----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决定----“背”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散步中有一个怎样的分歧?把这一段读出来。要是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2、在分歧时,“我”的感觉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为什么说“责任重大”?讨论回答。  

参考: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4、我决定怎么做,为什么?  

5言外之意[注: 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是什么?  

6、假设“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又会怎么样?讨论回答。  

7、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8、当我背母亲,旗子背儿子,我的感想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9、怎样理解这句话?讨论回答。  

参考:文中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注: 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的责任。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其实,我们还可以读出儒家传统文化在这里的投影。儒家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讲究家庭生活以孝为先,信奉天下为公[注: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作为东方君子,他除了追求个人及家庭的幸福之外,他一定会想到普天下其他人的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至理名言[注: 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也一定铭记在他心中。这种文化价值取向也正是东方文化的核心所在。)  

10、“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这两个场景有何特点,你有何感想?讨论回答。  

参考: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不仅象征着中年人尊老爱幼的人生责任,而且还告诉我们生命就是这样生生不息[注: 不断地生长、繁殖。]地繁衍着,母亲、“我”和儿子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生命的轮回。所以,这篇文章,不仅是亲情的颂歌,还是生命的礼赞。而最令我们难忘的是,课文里所写的每一个人都富有爱心,爱心不仅营造了浓浓亲情,而且撑起了一个家庭,也撑起了整个世界。这里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11、你最喜欢其中哪个人,为什么?  

参考:  

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   

我的母亲:慈爱亲切,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我的妻子:温柔贤惠   

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注: 聪明:智力发达,天资高。伶俐:灵活、乖巧。形容小孩头脑机灵,活泼且乖巧。]  

12、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你的家庭。  

四、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师:下面我们对内容进行具体探究。你喜欢课文中哪些精彩优美的语言?为什么?这篇课文哪些描写最令你感动?说说理由。大家按4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学习,教师行间指导,约5分钟后请学生回答。)  

 (一)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注: 映:对照,映衬。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二)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熬”字,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注: 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而庆幸的心情。“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充分的体现出来。“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三) 写“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接着写背的重量,从母亲的体重到儿子的体重,连起来说,就可以造出对称的句子。一个是不算重,一个是轻。扩展一下,说为什么不算重,为什么轻,一个瘦,一个是幼小,再扩展一下,说到身材,一个是高大,一个是很胖。这样就能说出两相对称的句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增强语感,才能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拓展迁移,感念亲情  

本文激发了我们寸心报春晖的情感。那么眼下你将用什么方式来孝敬和回报你的父母?(学生交流)  

师:是的,亲情不应该单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更应该是我们对父母的理解、体贴和关爱。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注: 一代接一代地相继传下去。],平时身体力行[注: 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  

六、布置作业,感恩亲情  

今天给同学们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到家中,不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理解、感恩,比如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刷刷筷子,洗洗碗……但是别忘了记下你的实践经历和内心感受。  

   

○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母亲 走大路 ↑承上   

散步 分歧→{我 妻子 责任重大→使命感   

儿子 走小路 ↓启下  

   

   

   

   

   

   

   

   

   

   

   

   

   

   

   

   

课后反思:  

   

在上这堂课之前,我的设想是让学生以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去体会文中三代人的细腻情感为重点,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请的情感,调动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所以,本堂课我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坚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理念,充分调动学习的自觉性。针对部分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淡漠亲情,存在认识肤浅等情况,在教学中,采用故事导入,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从教学进程来看,学生并没有受环境(十几位老师听课)的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能认真思考,并大胆发言。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学目标落实得不错。虽然本文不是很难,但知识量也不小,能力深度较高。教学中,我充分结合文本,调动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挖掘《散步》的三大主题。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能够自己去品味、思考、分析、领会,虽然说还不算准确,甚至幼稚,特别是在理解“整个世界”这一句话,学生未能站在社会、历史的角度谈理解,但这似乎已经不重要了,他们毕竟从思考、理解上学到了东西。在拓展延伸方面,本可用“合作学习”,但未免落入“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的 俗套,我只好“忍痛割爱”。不过,在学生自身体验过程中,大多数同学还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我留心倾听,注意把握引导契机,因势利导[注: 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自然而然地对学生施加影响,让学生明白亲情就在平时的生活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不仅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在社会上更应发扬广大,进而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明白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每个家庭和谐了,那么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不断加强道德品质方面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中设置的少量问题过于简单,甚至有交叉的迹像,如:“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和“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等,有些问题可进行合并、重组,尽可能多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品味本文语言的特点以及比较阅读上。有些问题发问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勇于发问,勤于发问,更要思考一下,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