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为了忘却的记念》学案2
   [标签: ]

《为了忘却的记念》学案

乳山八中   衣芜

学习目标:

 

一、掌握基础知识,识记字词音义;

 

二、揣摩文中重点语句,领悟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三、了解全文的表现手法

 

学习过程

 

一.了解作品写作背景

 

(一)国民党对进步青年的残害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在一九三三年二月七——八日写的,记念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五位革命作家,他们是在两年前,即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活埋或枪杀的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不幸失败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就疯狂地施行法西斯的血腥统治,他们采用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这两种‘围剿’,在帝国主义策动之下,曾经动员了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反革命力量,其时间延长至十年之久,其残酷是举世未有的,杀戮了几十万共产党员和青年学生,摧残了几百万工农人民从当事者看来,似乎以为共产主义和共产党是一定可以‘剿尽杀绝’的了

 

反动派一方面“禁止书报,通缉作家,封闭书店”;另一方面“收买流氓、侦探,堕落文人,组织其民族主义和三民主义文学运动”虽然在反动派极端高压的统治下,革命的文化战士们仍是不屈不挠[注: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用种种形式坚持了为自由的斗争;于是,敌人使出最毒辣的手段,即将革命作家逮捕,拘禁,虐杀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把革命文化运动和革命的文化完全扼杀了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左联的五位共产党员——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就被捕了,至二月七日,被反动派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里秘密虐杀左联的领导者鲁迅也发表了一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用无比的愤怒,痛斥了这些“黑暗的动物”的“卑劣的凶暴”,号召同志们一定要以“不断的斗争”来“记念我们的死者”追念这些同志《为了忘却的记念》就是这些文章里主要的一篇

 

(二)鲁迅避难与对被捕青年的营救活动

 

1931年1月17日,左翼青年作家柔石、殷夫等和其他共产党员共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23人在上海东方旅馆开会,由于叛徒的出卖,均被国民党特务逮捕l月20日,鲁迅得柔石狱中信:“犯革字嫌疑,案情重大”当时敌人正在侦察鲁迅住址,鲁迅为避免被捕,遂偕许广平带海婴去“花园庄”公寓避难2月4日,鲁迅在一封信中愤怒地揭露国民党文化特务对他的造谣和迫害,2月7日,鲁迅为营救柔石等捐款百元可是就在当天深夜,柔石、殷夫、李伟森、胡也频、冯铿等十八位青年共产党员在上海龙华,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秘密虐杀

 

(三)有关五位左翼作家以及其他18位共产党员被害经过:

 

  “1月17日,上海英帝国主义的巡捕逮捕了24位(按:应为23位——引者)年轻的革命家,其中包括一位孕妇和五位左联的成员英国官宪把他们引渡给中国地界的国民党军宪——淞沪警备司令部在这里,国民党为了要逼他们交代出自己的同志,把他们折磨的半死由于这一要求遭到了拒绝,国民党便于2月7日深夜里把他们抓出来虐杀了国民党先强迫他们掘好自己的墓穴,然后命令士兵将他们活埋了士兵们看到这做法实在太残酷,因而就把余下的牺牲者都改用了枪决,他们的尸体都被丢在埋葬那五个人的坑里面去

 

据狱中其他囚犯说,“这23人是7日深夜被提出去的当士兵们来到的时候,男女同志一起唱起国际歌来歌声透过了墙壁,不断地传到监狱里面来,过了一会儿之后,就响起了枪声,歌声也减少了几分,大约还有六个人的声音在唱着,接着又响起了枪声,于是就只剩下一个人的声音了,这个人似乎受到了重伤,因而他的歌声是时断时续,在六发枪声的最后一声响过之后,这个声音也沉默下去了” 这就是国民党反动派采用法西斯手段对革命者进行残酷的血腥屠杀的铁证

 

  2月28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当鲁迅回到旧寓得悉左联五烈士已于8日深夜被害,无限悲愤,当即写了“惯于长夜过春时”这首著名的悼诗3月,又为美国《新群众》杂志,写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基础知识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竦(  )裴(   )孺(   ) 偈(  )  赎(  )惴惴(   〕

 

涅槃(  )眷眷(  )挈妇将雏(  )缁(  )衣  模(   )样  模(   )型

 

2、辨别字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惴                  戳               斐            镣

 

缉               揣                  戮               蜚            缭

 

揖               湍                                   翡            嘹

 

楫               瑞                                   霏            瞭

 

3、成语释义并造句

 

郑重其事

 

情随事迁

 

各行其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隐约其辞

 

急于事功

 

4、你觉得本课还有哪些词语需要你掌握,请写在下面

 

 

 

三、文本整体研读

 

整体把握,通过对文本的预习,你都能从文中看出作者是如何选择组织材料的,对于这些材料,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四、深入品味作者的感情

 

 

 

研读文章第一部分

 

1、结合所提供的写作背景,本来,作者对爱国青年被害的消息是极为悲愤,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是深恶痛绝[注: 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这是刻骨铭心[注: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的,但本文的题目却是《为了忘却的记念》,文中作者也提到要“将他们忘却”,你是如何理解的?作者要“忘却”的是什么?“记念”又是要记念什么?

 

 

 

2、在第一段中,作者说“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是时时来袭击我的心,”“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你是如何理解“袭击”、“悲愤”、“悲哀”这三个词的?

 

 

 

   3、作者在写白莽时,提到他的一件非常小的事情,那就是将“国民诗人”故意曲译为“民众诗人”,从这两个词的区别上来看,你能看出白莽是一个具有怎样品格的人?

 

 

 

  4、如何理解第二自然段中的“不愿”“不屑”与“不敢”,试结合写作背景1,具体说明这三个词的所反映的社会各阶层的对此事的认识看法,体会当时社会的环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研读文章第二部分

 

概括起来说,引号的主要作用有三种:

 

一、表示引用的部分二、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三、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第一部分结尾处写当时上海公共租界里的巡逻官“三道头”用了引号;第二部分中还有句话说:“只有其中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清扫上海滩上‘艺术家’ ,即戳穿叶灵凤着纸老虎而印的”在艺术家上也加了引号,为什么要这样用,这有种什么感情在里边?

 

 

 

 

联系背景3,理解分析下面两个问题:

 

(1)试结合作者对柔石的回忆,分析柔石的性格特点,作者这样写柔石的用意是什么

 

 

 

(2)写到冯铿的时候,作者写了一句:“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这句话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

 

 

 

 

研读第四部分

 

联系背景3

 

结合前后文谈谈对对文中作者在得知“五烈士”牺牲时写下的一首诗应该怎样理解?(提示,如何理解“长夜”“慈母”“大王”“新鬼”“刀丛”“低眉”)

 

 

 

这首诗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第一句可以在文章的记叙中找到对应的文字,请找出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这一部分在写到柔石遇害的时候说“原来如此!……”这两处的标点符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研读第五部分

 

作者说“年青时度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几行,刚开了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作者懂得了什么?

 

 

 

五、探究

 

1、从全文来看,本文这五部分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为什么要这样写?

 

 

 

2、第四五部分有一个语段是基本上重复的,请大家找出来,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六、写作拓展

 

可在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完成:

 

1、依据文中记叙柔石和白莽的内容,写一段文字为其中一人画像或写一个人物小传

 

 

 

2、读书心得学习本文后,从文中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读后感

 

 

 

自由的召唤

 

——我读白莽译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诵读着这首诗,我似乎看到了荒冢上走过来一群衣衫褴褛的囚犯,在茫茫夜色中坚定地走向刑场,镣铐的叮当声,合着震天撼地的口号声,回荡在空旷的大地上

 

他们是祖国的骄傲,是人民的光荣,他们是为自由而抗争的战士,是革命的先驱我们无法忘记虽屡次被捕而百折不挠[注: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的殷夫,我们无法忘记“圆睁了眼睛”纯真而颇有些“迂”的柔石,我们无法忘记“柔弱而又平凡”但又不屈的冯铿我们更忘不掉“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铮铮誓言

 

诗是战斗的诗,人是战斗的人

 

每当我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当我聆听《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奏鸣,每当我凝视鲜红的朝阳喷薄而出,我总会想起那铿锵有力的豪壮诗句:“龙华千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样红”这光辉的诗篇曾使反动派闻声丧胆,曾使人民觉醒奋进,表现了革命烈士的壮志豪情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注: 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烈士们的鲜血抛洒在祖国大地上,浇灌着人间自由花在花儿盛开的今天,这些光辉的诗篇依然鼓舞着人们的斗志,振奋着人们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前进我们青年一代要学习这些光耀日月的诗篇,更要缅怀这些永垂不朽[注: 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的英灵

 

烈士们的生命换来了人们今天的幸福在安宁和平的今天,我们虽然不用像烈士那样为祖国而流血牺牲,但我们要像烈士那样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民族的希望,中华的腾飞要靠我们去实现让我们高举先烈的旗帜,跟踏着先烈的足迹去实现他们的遗愿,去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对得起历史的前人

 

让我们高颂烈士的诗句:“啊!我!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啊!我!努力冲锋,我?”

 

这哪里是诗,这是匕首,这是炮弹,这是愤怒的呐喊,这是战斗的誓言!

 

鲁迅先生曾说过:“夜正长,路也正长,但总又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烈士离开人们已半个多世纪了,而这期间祖国起了天翻地覆[注: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的变化今天,我们不是正深情地记起他们了吗?

 

  

 

 

 

答案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部分答案(大约5分钟)

 

竦(sǒng):通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裴(péi):姓        孺(rú:)小孩子

 

偈(jì):佛经中的唱词      赎(shú):用财物把抵押品换回

 

欣幸:欣喜而庆幸          郑重其事: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刚健质朴:坚强有力,朴实而不矫饰多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文艺作品的风格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淤积:(水里的泥沙等)沉积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存的呼吸,意为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p27注②

 

明珠投暗:比喻怀才不遇[注: 怀:怀藏;才:才能。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这里比喻好东西落到坏人手里

 

惴惴(zhu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ì zhuì〕:忧愁,恐惧这里是担心的意思

 

情随事迁:心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

 

人心惟危[注: 惟:是;危:险恶。指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险的。]:《尚书·大禹谟》里的一句话,意思是人心险恶难测这里指剥削阶级及其御用文人的骗人、卖友、逐利的卑劣品质 

 

急于事功:做事急于求成[注: 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 

 

涅槃(niè pán):佛教用语,梵文音译,意思是寂灭、解脱,指佛和高僧的逝世,也叫圆寂,指佛教所信奉的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 

 

积习: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这里指一有感触就要提笔写诗作文的习惯

 

挈妇将雏(chú):携带着妻和孩子挈,拉住将,扶着雏,这里指小孩

 

眷眷(juàn juàn):怀念,依依不舍[注: 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   

 

 拳拳:诚挚恳切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意思是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二、 导入

 

回想一下,我们在初中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读过鲁迅先生的杂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南腔北调[注: 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集》的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三、解题

 

标题中“忘却”一词,准确的意思是什么?(让学生先读学案中的背景部分,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时间大约34分钟)

 

领悟:①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殊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②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我们可以领会,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在柔石等五位作家遇难两周年之际,一吐心中的悲愤,怀念他们与自己的交往,让他们可爱的形象永远活在世人心中,赞扬他们是中国很好的青年,愤怒控诉国民党政府的暴行,决意从悲哀中振作起来,与黑暗势力继续斗争下去

 

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为记念“左联”五烈士遇难两周年而作的它表现了作者极度悲愤的心情:既有对牺牲的战友的深切哀悼,也有对杀害青年作家的反动派的愤怒声讨

 

标题把“忘却”与“记念”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联系在一起,似乎矛盾,实际上这正寄寓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的必胜的信念“忘却”二字的特定含义是“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为了忘却”,正说明难以忘却,烈士的往事历历在目[注: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烈士的鲜血如在眼前,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此其一其二,对烈士最好的纪念,是踏着他们的血迹奋然前行,“夜正长,路也正长”,只有化悲痛为力量,才能奋然前行,战取光明其三,纪念烈士,将烈士生前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注: 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记述下来,正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心里,永不忘却,让后人永远纪念他们

 

四、文本整体研读

 

整体把握,通过对文本的预习,你都能从文中看出作者是如何选择组织材料的,对于这些材料,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大约23分钟)

 

五、整体把握文章脉络,深入品味作者的感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不必拘泥老师的答案)

 

(一)第一部分  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 (大约68分钟)

 

1、结合所提供的写作背景,本来,作者对爱国青年被害的消息是极为悲愤,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是深恶痛绝,这是刻骨铭心的,但本文的题目却是《为了忘却的记念》,文中作者也提到要“将他们忘却”,你是如何理解的?作者要“忘却”的是什么?“记念”又是要记念什么?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领悟:“将他们忘却”,所谓忘却,就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作者的心情太沉痛了,但是为了战斗必须调整情绪,摆脱悲哀为了忘却就是为了战斗,要以战斗作为对烈士更好的纪念

 

2、在第一段中,作者说“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是时时来袭击我的心,”“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你是如何理解“袭击”、“悲愤”、“悲哀”这三个词的?

 

领悟:“袭击”写出了悲愤的猛烈“悲愤”有两层含义:悲哀和愤怒,作者要摆脱只是悲哀,血海深仇[注: 血海:形容杀人流血很多。形容仇恨极大、极深。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是不能太忘却的

 

   3、作者在写白莽时,提到他的一件非常小的事情,那就是将“国民诗人”故意曲译为“民众诗人”,从这两个词的区别上来看,你能看出白莽是一个具有怎样品格的人?

 

领悟:“国民”不仅包括民众,还包括统治阶级,白莽是热爱民众而憎恨统治阶级的,故而改作“民众诗人”

 

4.对于这五位作家的遇害,当时的上海报章“不敢” ,“不愿”,“不屑”登载,有的登载了也只是些“隐约其词”的文章?这和作者两年后才写这篇纪念的文章有什么联系?

 

领悟:“不敢” ,“不愿”,“不屑”这三个词表明了各界人士的政治态度,“‘隐约其词’的文章”是当时借助读者向编者打听五位作者的下落的方式,透露他们遇害的消息因为当时国民党统治极其黑暗,不允许说出真相这就导致了作者鲁迅先生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受到国民党的迫害,知道真相也不能写出来,所以要两年后才写这篇纪念的文章

 

(二)第二部分  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 (大约56分钟)

 

  概括起来说,引号的主要作用有三种:

 

一、表示引用的部分二、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三、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第一部分结尾处写当时上海公共租界里的巡逻官“三道头”用了引号;第二部分中还有句话说:“只有其中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清扫上海滩上’艺术家’ ,即戳穿叶灵凤着纸老虎而印的”在艺术家上也加了引号,为什么要这样用,这有种什么感情在里边?

 

领悟:这两处引号都含有讽刺厌恶和鄙视的感情,“三道头“是听命于国民党的官员,而所谓的艺术家指的就是叶灵凤,她被左联除名想必不只是因为剽窃蕗谷虹儿的画作吧!这些人都代表了当时的统治阶级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的无耻和不受群众欢迎

 

联系背景3,理解分析下面两个问题:

 

(1)试结合作者对柔石的回忆,分析柔石的性格特点,作者这样写柔石的用意是什么?

 

领悟:柔石有点迂,单纯可爱,心地善良,同时也反衬出当时社会的黑暗,肮脏,用他的被害来反衬国民政府的残暴

 

(2)文中作者写了很多看似没有用的话,比如:写到冯铿的时候,作者写了一句:“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这句话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再比如,写到柔石被害说“他身上中了十弹”为什么要这样写?

 

   领悟:文章中许多看起来没有用的话,其实饱含着作者的爱憎之情,那样一个体弱的不美丽的冯铿也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迫害,像柔石一样善良的手无缚鸡之力[注: 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的文弱书生也逃脱不了国民党的魔爪,他们到底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呢?不过是写了几篇进步的文章,不过是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真相……

 

(三)第三部分   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

 

 

 

(四)第四部分   五烈士遇害的经过,作者悲愤的心情 (齐读,重点领悟作者的感情3分钟)

 

1.结合前后文谈谈对对文中作者在得知“五烈士”牺牲时写下的一首诗应该怎样理解?(讨论完成,不必求全,理解意思大概即可,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来帮助理解,大约8分钟完成)

 

领悟:引导学生自主理解

 

首联:这件事情作者也受到了牵连,但是因为有妻子和孩子所以不得不习惯了在国民党统治的黑暗日子里度日,也包含着尽管现实黑暗,但是必须保存自己力量继续作斗争的意思

 

颔联:主要理解慈母泪的意思,慈母既可以和文中“不几天,即听得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母亲在北京也急得病了”相照应,指作者母亲因担心作者当时险恶处境而落泪也可以理解为下文所写柔石母亲哭儿子的悲痛之泪,我选木刻《牺牲》中的这位悲哀地献出自己儿子的母亲,正可以看成是像柔石母亲那样为国家的正义和真理牺牲自己儿子的所有的母亲连年的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注: 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这里充满了作者对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的憎恨之情

 

颈联: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即使在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恐怖之中,也总会有清醒的中国人忍不住愤怒,忍不住悲痛写下诗句,纪念朋友

 

尾联:景色描写如水的月光倾泻之下,看到一个身穿黑色衣服的人在感叹因为无可恶意的悲痛写下的诗还是不能正大光明[注: 心怀坦白,言行正派。]的发表出来给人们欣赏,暗夜还有多长,战斗就要延续到几时

 

2.这首诗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第一句可以在文章的记叙中找到对应的文字,请找出来(大约2分钟)

 

    领悟:见课本

 

3.这一部分在写到柔石遇害的时候说“原来如此!……”这两处的标点符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大约2分钟)

 

领悟:感叹号表达强烈的惊叹:原来统治者如此凶残,原来柔石他们遭到了如此待遇,是如此被害的省略号表达复杂的感情,无话可说了,深沉含蓄的表达了作者悲愤之情

 

(五)第五部分   抒发悲愤心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坚强信息(齐读,重点领悟作者的感情谈论完成以下题目大约5分钟)

 

1.作者说“年青时度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几行,刚开了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作者懂得了什么?

 

领悟:作者以向子期那个时代的现状和国民党当时统治的时代相类比,以向的处境和自己的处境相类比,懂得了为什么向子期写得那么少,自己也没法当时就写,写的很多;懂得了为什么柔石等人会被残忍的杀害;懂得了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没有言论自由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统治的强烈不满

 

理解:作者从自己纪念战友没有写处懂得了向子期《思旧赋》只有寥寥几行的缘由乍看起来,这是出于行文的需要信手拈来[注: 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实际上却是经过一番精心地挑选安排、运用绝妙的类比,来表达褒贬之意和悲愤之情的

 

(向秀,字子期,是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他的《思旧赋》是为纪念好友稽康、吕安而写的一篇抒情短赋稽康是三国时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也是竹林七贤之一由于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及其帮凶,愤世嫉俗[注: 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时吐危言他曾声言“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因此,他被司马昭及其亲信钟会借口“吕安事”而杀害所谓“吕安事”是这样的,稽康和东平日昭的儿子哭及类的弟弟安十分友好,吕类奸淫了吕安的妻子徐氏,反而诬告吕安不孝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不孝就要杀吕安被囚后,在狱中为自己辩解,说友人稳康可以作证“康义不负心,保明其事”,因而受到株连,也被捕入狱

 

钟会谋害科康还另有原因他曾以自己的著作《四本论》向稳康请教,却受到稽康的鄙视,于是怀恨在心[注: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日安入狱后,钟会又乘机诽谤,说“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漠,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司马昭偏听钟会的蜚言,并为一代名士稽康的不合作态度所激怒,借着稳康出庭作证的机会,将他同无辜的被告日安一齐杀死,这种野蛮行径,实在令人发指[注: 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著名的冤案,是我国古代奸邪残害忠良的大冤狱、大惨案、大悲剧)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与指导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显然,这个典故在这里包含的内容是异常丰富而深刻的合安被诬告“不孝”,稳康为其辩解,他俩何罪之有[注: 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却均被司马昭杀害;现在柔石、白莽诸烈士因“谁也不明白”的罪名,被蒋介石枪杀,蒋介石与司马昭的滥捕滥杀,就是这样的如出一辙[注: 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毫无二致[注: 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司马昭以杀夺手段建立晋朝,政治黑暗腐朽,人们仍有不慎,就有杀身之祸,所以当时的知识分子处在生命毫无保障的境遇之下;如今,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推行法西斯黑暗统治,镇压革命人民,疯狂地捕杀爱国人士和革命青年,这与司马氏的高压统治,又是何等相似!向秀处在当时司马氏的高压之下,不能直书其事来表达自己的哀思,所以文章写得短而隐晦,全文仅寥寥二十四句,一百几十个字,却含蓄而有力地抒发了对无辜被害的友人的悼念和哀伤愤激之情,控诉了封建统治者滥杀无辜的罪恶鲁迅先生自己现在也处于反动统治“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环境下,正直的人们没有言论自由,自己也只能以隐晦曲折[注: 隐晦:不明显。指写文章或说话时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思想。]的笔法对革命烈士寄以深情厚意,并以此控诉国民党反动当局杀戮无辜的罪恶将自己的处境、心情与向子期相比,确有相同之处,所以“现在我懂得了”,自己也有不能写长的同感,“懂得了”向秀悼念无辜而被杀害的友人的心中的悲愤

 

五、探究题(按照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适当删减,或在老师的提示下集体完成)

 

1.从全文来看,本文这五部分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为什么要这样写?

 

  领悟: 第1、2、3部分以叙事为主,是间接抒情,第4、5部分以抒情议论为主,是直接抒情第1、2、3部分点明了五烈士的善良,柔弱,对现实充满幻想,但是却遭到了统治当局的残酷杀害,表达出对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无比的悲愤和誓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坚强决心

 

2.第四五部分有一个语段是基本上重复的,请大家找出来,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领悟:这不是简单的重复,是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沉痛压抑的心情

 

六、写作拓展

 

可在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完成:(大约10分钟)

 

1.依据文中记叙柔石和白莽的内容,写一段文字为其中一人画像或写一个人物小传

 

附:柔石小传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左联作家之一

 

一向认为“人心唯善”,相信人们是好的自己也是个“善良彻底”的人,为了朝华社做印本,自己借钱填补,并承担了几乎所有印刷,制图,校字甚至杂物等事情损人利己[注: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的事情他不会干,损己利人的事情,他一定会义无反顾[注: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的去做甚至被敌人抓去还抱有幻想

 

他有点迂,不敢和女性朋友一起走路,即使一起走,也要相隔三四尺,却在和鲁迅这样的长者走路时,试试照顾者对方他决定改变的事情,比如写作风格,就一定学到做到,不惜一切代价

 

他执着追求进步事业和真理,冯铿不美丽而且很柔弱,但是两个人是志同道合[注: 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的知己,为此他决定改变自己,他是一个为了进步事业和真理而改变自己的人他有失明的母亲,但却不能为其尽孝,为了正义事业忠孝不能两全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善良孝顺,执着追求正义的人却于1931年2月7日夜或8日早,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并且身中十弹

 

七、拓展阅读(大约1520分钟)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白莽作《孩儿塔》序

 

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

 

“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就使我更加惆怅

 

记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忘却的记念》,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了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注: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注: 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给它企图流布的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那一世界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一夜,鲁迅记于上海之且介亭

 

〔注〕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四月《文学丛报》月刊第一期,发表时题为《白莽遗诗序》

 

问题:

 

1.文章第一段写了春天的冷和雨以及远道寄来的信,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选用文中的两个词来回答)

 

凄凉  惆怅

 

2.文章第二段回忆了白莽出狱的情景,那么,这段文字叙述的侧重点是什么?

 

他的坚定乐观的态度

 

3.文末两段中的“别一世界”和“那一世界”的指代意义是否相同?

 

指代意义相同,都是指无产者劳动大众的世界

 

4.文中对白莽的音容笑貌的描写,表现了白莽是一个具有什么精神的人?

 

坚强的革命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仿照第四段文字的语言形式(运用博喻、对比手法),确立一个话题(或演讲,或作评书等)并写一段话

 

例子:只有一种死,永远也不代表毁灭,那就是自落的花,成熟的果,发芽的种,脱壳的笋,落地的叶,而行尸走肉[注: 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般的苟活,蝇营狗苟[注: 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象苍蝇一样飞来飞去,象狗一样的不识羞耻。]般的处世都无法同他相比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