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爱莲说》教案5
   [标签: ]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时间:2006-10-24

地点:多媒体教室

授课人:张东升

授课内容:《爱莲说》

⒈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 (学生回答)
是呀,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绚丽多彩,古往今来[注: 从古到今。]有许多诗人都为它们写下了脍炙人口[注: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的诗句,你们都知道哪些呢?(学生思考回答、ppt课件演示)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注: 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出示课件)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放莲花组图)

二、了解作者体裁。
在分析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和体裁。
⒈(放作者图像)(ppt课件演示)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注: 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⒉了解本文的体裁。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
明确: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注: 说的话有道理。]即可)。
解说: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花?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

三、朗读训练。
1、大屏幕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出它的音。(ppt课件演示)
蕃( fán) 颐(yí)濯(zhúo)淤(yū)涟(lián)
蔓(màn )亵(xiè) 噫(yī)鲜(xiǎn)有闻
2、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四、疏通字词句。(ppt课件演示)

可爱者甚:多     

晋陶渊明爱菊:唯独

陶后有闻:少        

清涟而不洗涤 ;美丽而不端庄         

亭亭净立        香远清:更加            

菊:认为     宜乎众矣:应该        

爱:宾语提前的标志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注: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五、朗读、分析讨论(ppt课件演示)

⑴问题1。文中哪些语句具体写莲花?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表现了莲花哪些品格?

答:句子(描写):1出淤泥而不染(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生活习性);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态),香远益清(气味),亭亭净植(体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品格)。 2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把莲比作君子。(比喻、拟人)
表现的品格:洁身自好[注: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而又庄重、正直而又豁达。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注: 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但又不孤高自许。

⑵问题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他对待这三种花的态度一样吗?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排比——抒情、议论)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补充: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三种处世的态度,我们来讨论一下。君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人?(课文注释: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课件打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赞美)
隐逸者呢?(课文注释: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打出:志向高洁,隐居避世——惋惜)
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打出:贪慕荣华,追名逐利——鄙视)

点拨:文章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对贪慕富贵的鄙弃,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和情感。(托物言志)

那么,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的用意是什么呢?明确:用作陪衬。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

六、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七、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2、试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段话,200字左右。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