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不求甚解》教案学案
   [标签: ]

第六单元 慎思明辨

【单元学习目标】

 

  一、体会课文语言犀利、思想辨证、论点明晰的特点。

 

  二、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和辨析,培养辨证思维能力。

 

  三、在实践中,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避免僵化,避免死板。

 

【修辞知识学习】

 

  一、顶针是指前后的几个语句之间有相同的语言成分衔接上下语句,以上递下接,首尾蝉联,而使结构紧密,语意连贯,声音流畅的修辞手法。

 

  二、回文是指用变换词语次序的办法,造成前后句子中的词语相同而排列次序相反的现象,从而给人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趣的修辞手法。

 

  三、反复,是指同一个语句,反复申说,以表现强烈的情思。如:你夜晚的每一个梦境,都是——人民,人民,人民。又如: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四、引用,用名人、名著的语句、引成语等语言材料。如:俗话说:“在什么山唱什么歌。”我们无论办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对照。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还是苍蝇。又如: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

 

 

 

【教学时间安排】

 

  22,《不求甚解[注: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二课时。

 

 ※23,《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一课时。

 

  24,《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二课时。

 

 ※25,《卖柑者言》二课时。

 

 

 

【每周一诗指导】

 

《过松源,晨饮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

 

满川风雨看潮生。

 

《不求甚解》

 

马南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运用递进式安排论述层次的方法。

 

  2.学习作者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阐述观点的写作方法。

 

  3.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细心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递进式安排论述层次的方法,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2.难点:运用喻证、引证阐述观点,细心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课文提示】

 

  1.马南邨,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

 

  2.普列汉诺夫,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

 

  3.王粲,汉末文学家。

 

【正音正字】  抠kōu

 

【词语积累】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注: 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自中无人。] 咬文嚼字[注: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前后贯通 观其大略 因小失大[注: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开卷有益

 

【初学课文】

 

  1,朗读课文。

 

  2,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

 

( 本文主要讨论了应该怎样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 )

[1] [2] [3] 下一页

 

  3,作者是怎样驳斥“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 ①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②阐述“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③用诸葛亮和普列汉诺夫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④全面、明确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⑤提出自己认可的读书方法——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

 

【课文分析】中学语文在线()

 

  “不求甚解”,语出陶渊明《五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意旨,不过多在字句上下工夫。现在多指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注: 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本文对“不求甚解”的辩证,提出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这是对“不求甚解”的否定之否定;从立意上看,是对“不求甚解”的新解。

 

  本文的思路清晰。首先,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其次,阐述“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再次,用诸葛亮和普列汉诺夫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明确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最后,提出自己认可的读书方法——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本文主要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阐述观点。全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所以读者觉得文章并不枯燥乏味。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大概了解陶渊明《五先生传》的内容。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

 

  1,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 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  其作用是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卖弄学识的人。 )

 

  2,作者认为“不求甚解”的含义是什么?

 

( 作者认为“不求甚解”的含义是:一表示虚心,目的是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觉得无论什么书一读就懂;还是承认自己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讲读书方法,不要咬文嚼字,固执一点,而要贯通前后,了解大意。 )

 

  3,“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对此,作者为什么说“其实也不尽然”?

 

( 因为“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而且“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

 

  4,作者提出“不求甚解”是否意味着读书可以随意为之?

 

( 不是。  作者只是提出一种读书的方法,关键在于会意,而重要的书需要反复阅读。这样,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 )

 

  5,“好读书”与“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 “好读书”是不可缺少的前提,读书的关键在于会意。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不求甚解”。离开了“好读书”,无所谓“不求甚解”。 )

 

  6,怎样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 “一般人”、“常常”指出持这种观点的人,为数不少,并非偶然。“其实也不尽然”,表明对“一般人”的否定,然而语气委婉。“不尽然”,不把话说死,自然而然地正面表明自己的态度:“虽然不提倡,但是又应该盲目地反对”。这样,引出了本文议论的核心:不必提倡怎样的不求甚解?什么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 )

 

  ②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 “往往”表示绝大多数情况下,读书观其大略,会让人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但是并不排除个别现象。这样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 )

 

  7,“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具体交代“不求甚解”的出处,一是引用原文,言之有据;二是对引文进行辩证;三是便于解释陶渊明说的不求甚解。 )()

 

  8,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主要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

 

  9,作者认为“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你赞同吗?为什么?

 

  10,从下列成语中选一个作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说说它的新意:见风使舵[注: 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班门弄斧[注: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滥竽充数[注: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提示:从正名入手,选准角度,联系实际,借题发挥[注: 借着某件事情为题目来做文章,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见或主张。也指假借某事为由,去做其它的事。],有感而发。 )

 

( 见风使舵:多用于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赋予“风”以新意,可以翻出新意:顺应变化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社会发展。

 

  班门弄斧: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

 

  滥竽充数:翻出“滥竽之所以能够充数,因为欣赏者水平低下”的新意。 )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预习《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

 

  3,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教学后记】

上一页  [1] [2] [3]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