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鲁教版必修模块复习提纲7——透视人世百相
   [标签: ]

nbsp;

话题演绎   

      茫茫世界,芸芸众生[注: 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不仅是多姿多彩的,而且是纷繁复杂的。人们由于身份、地位、境况以及素养的不同,在社会大舞台上,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会观察社会上的人,学会观察身边以及周围世界不同的角色,能够透过其为人处世、言谈举止,了解其内心世界,从而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决定自己应采取的正确态度,这是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应该要求自己具备的一种能力。   

     本单元所选都是大家名篇,各有特色,复习中要在认识人物形象的同时,重点考虑作者各是怎样塑造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的,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手法,解决好这些问题,   

以求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帮助。   

    《林黛玉进贾府》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她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目睹、耳闻、心感介绍了贾府一大批重要人物,拉开了红楼梦故事发展的帷幕。黛玉的细心多虑与自尊,宝玉的蔑视功名利禄,凤姐的泼辣和虚伪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鸿门宴》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天下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注: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难忘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注: 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警察和赞美诗》写一个无家可归[注: 没有家可回。指流离失所。]的流浪汉苏比为非作歹[注: 做种种坏事。]时无人过问,有心从善时却被逮捕的故事,既反映了苏比愿望与现实的矛盾,又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是非颠倒、善恶混淆的黑暗现实。现实中,世界有时就是如此荒谬,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梦》通过叙述“约瑟夫·k”在梦中被埋葬的故事,反映了人对社会的绝望,表现了现实的荒诞、非理性和自我存在的徒然无望。人生活在世界上是无法逃脱厄运的,我们要   

敢于面对,敢于正视。   

写作借鉴   

    《林黛玉进贾府》描写人物很成功,尤其是写人物的出场。作品中的人物是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见闻来描写的。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节和规矩,黛玉进贾府必定要去拜望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行文顺理成章[注: 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写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并用。这其中,又与环境描写穿插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注: 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注: 荣华:草木开花,比喻兴盛或显达。形容有钱有势。]的来源和社会地位。   

    《鸿门宴》整个故事结构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注: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其中宴会上的斗争是故事的高潮,每一次冲突都扣人心弦。而人物性格的刻画是   

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同时运用了对照的手法,使人物形象互相映衬。文章用语精当,文字传神。   

    《警察和赞美诗》一是情节构思别出心裁[注: 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同作者其他一些作品一样,故事叙述到末尾时突然笔锋一转,出现了令人意料不到的结局。渎者在惊愕之余,细细品味,不能不承认情节的发展合情合理,符合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逻辑;二是语言幽默。有些幽默的语言是描写苏比的处境和心情的,看似轻快,实则沉重。这种语言风格给作品带来了“含泪的笑”的艺术效果,加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力度。   

    《梦》体现了卡夫卡小说的一贯特色,强调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   

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等,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思考感悟   

1、 在“鸿门宴”上,有人说,项羽本来可以轻而易举[注: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的杀掉刘邦但却不杀,这是一种“妇人之仁[注: 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而苏轼却说这是一种“君子之度”。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另:“鸿门宴”作为耳熟能详[注: 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的典故,人物在其中的行为抉择影响了人物的最终命运,思考一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还能用来论述那些话题?   

  2、自古以来,有人认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是英雄;有人认为,“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刘邦是英雄。对此我们应怎么看?谈一谈自己对“英雄”的理解及自己心中的“英雄”。   

语言基础   

语音   

人烟阜盛   商埠  簇拥   箭镞  敛声屏气[注: 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摒弃  摈弃   宫绦   洗涤  嫡亲  贬谪  锋镝  甬道   盥洗  懵懂  嗔怒  瞠目结舌[注: 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靥   纨绔   杜撰  盛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忖度  殉葬  殉情  刀俎  殂谢   游弋   肇事  掸  殚精竭虑[注: 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箪食壶浆[注: 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肆无忌惮[注: 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勾当  轻佻   

啁啾  烜赫一时[注: 烜赫:声势很盛。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纳罕  引吭高歌[注: 引:拉长;吭:嗓子,喉咙。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脚踝     

悄   泊   柏   露   量    

字形   

厮杀  撕扯  嘶哑   俊俏  竣工  险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逡巡  怙恶不悛[注: 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绮丽倚赖  旖旎     

近义词   

难看  难堪   

不以为然[注: 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不以为意[注: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颁布  公布   

鄙视  蔑视   

身临其境[注: 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设身处地[注: 设:设想。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成语   

不名一钱[注: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素昧平生[注: 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醍醐灌顶[注: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莫名其妙[注: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材料积累   

1、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2、 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若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3、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4、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5、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6、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7、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8、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9、 关于“英雄”   

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中都会有自己的英雄,都会在寻找自己的英雄。其实这种对英雄的拥有,是人们在寻找一种生命理想的民族凝聚方式,在追寻一种自身危机的拯救途径,在求证一种人生定位的力度和高度。   

数千年来,人们对于英雄对象的讴歌成为了文学作品表现的永恒主题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它使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人,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   

然而这些战争却又包含了人类历史全部的荒诞与全部的合理:政权的交锋则往往通过惊心动魄的战争把它推向极至。   

但到后来战争融正义与暴虐为一炉,集生存与毁灭为一瞬,成为了生命烈焰的浓烈喷发,成为了生命升华的最高形式,更成为了英雄豪气的绽放与投射。   

纵观东西英雄史实,对其原型的锻造最初都是在“战争”这种环境下完成的,马克思曾经说过:战争使一个民族经受考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然而这种考验首先表现在对一个民族生存、崛起能力的锤炼上,期间蕴含的正是对英雄精神的催发和弘扬。可以说是战争“成就”了我们各自民族中的英雄。而这一点也正暗示了人们潜在的对征服环境的共同渴望。因而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英雄形象塑造上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标识:“骁勇、尚武”。 “骁勇、尚武”是东西文化对各自英雄塑造的最初形式。且看《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赤兔飞奔,青龙偃月斩颜良文丑。千里单骑护嫂,汗寿侯过五关斩六将;再看《伊利昂纪》里的阿基琉斯,神人之子,英勇无比,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注: 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攻无不克[注: 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其参战与否就是决定战局的关键因素。从这一点来看,“骁勇、尚武”似乎就是英雄的必备条件——通常我们也习以称之为“英雄主义”。的确,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最初的英雄们的品格就是这些,但具有这些品性特点的人就能成为各自文化中的英雄吗?英雄主义等于英雄吗?英雄就一定得具备英雄主义吗?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东方如此,西方亦复如是[注: 复:又,再。也是这样。]。正如爱默生所认为的那样“冰山上的雪,火山和喷气孔里的火不值钱,在热带地区仲夏时节,冰才分外宝贵。火的宝贵在于我们壁炉能拥有的一丁点。正如电的宝贵,不在于天上的万钧雷霆,而在于电线中可把握的涓涓细流。”⑵其实英雄之“神力”的珍贵也正在于那“绽放”瞬间时的维系与归属。   

以《三国演义》中的吕布为例,他可谓武艺非凡,曾“会十八路诸侯”,三英战吕布,无人能敌。然而如此尚武者却没得其可流传千古之英雄美誉。追其原由,实乃一没政治头脑,二没政治远见,自恃武力,一味杀伐的“勇夫”也。其过勇之处也只是洵属对一己私利的维护,此人为人反覆,一杀丁建阳,二戮董卓,“三姓家奴”为人所指。由此可见,英雄之伟大并非是对自身武力的拥有,而是凭其力量能作出对一方(集体)利益的维系。其最高境界便是那在维系一方(集体)利益时对个人利益作出了必要的放弃。《三国演义》中的孔明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他原可躬耕于田亩,归隐于山林,但为报茅庐三顾的相知之恩,乃与玄德奔走天下,最后星陨五丈原。即使孔明并无“武力过人”之处,但其非凡的智慧足以替代英雄体力上的品性特点,再加上他“忠君爱民”,维系一方利益的品德,更使这位英雄在人们心目中光彩夺目[注: 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伊利昂纪》中双方交战的英雄,也都是在用生命来维护着各自部落的利益。简而言之,真正成为英雄的必要条件不是那些所谓的“英雄主义”品性,而是英雄“能量”在释放时所作出的对一方(集体)利益维护——这也是东西方英雄的共同特征,其实它也正反映了东西方人们共同的,对拥有“被保护的安全感”的心理期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东方人的英雄是集体主义英雄而西方人的英雄是个人主义英雄”   

其实,功勋之建立,对于英雄们来说就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体现,两者并不矛盾,可以统一。以前,人们对于东西英雄的评价——一个是集体主义,一个是个人主义的标签——实为不妥,完全忽略了两者之间对于英雄主体来说有着必然的关联。依笔者看来,这些只是一个事物的不同层面罢了。弗洛伊德的人格构造中“本我”、“自我”及“超我”的理论就可以来解释。而在此想提及的是另一种笔者认为它与弗洛伊德学说有着相似性的 冯友兰 先生的“人之觉解程度和人生的境界”中“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观点来解读。 冯 先生认为:“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占有’为目的,在道德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贡献’为目的。用旧日的话说,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的目的是‘取’。在道德境界中,人的行为的目的是‘与’。”建国安邦或是保卫部落,这些都是英雄们价值的社会体现;而英雄们的个人功名却也正是在实现社会价值时,有意或无意建立的,这真可谓“取”中有“与”,“与”中有“取”。所以我们认为东西方文化中的原型英雄都是由个人与历史一起塑造成的,“如众灯明,各遍似一”——英雄是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集体的。   

直至今日,国人眼中对待英雄的善恶标准里依旧保留着很强的有关忠义问题和对自我强烈的道德束缚。这与西方人对待英雄的善恶标准不一样,西方人在评定一位英雄时,人们更多的是看“他”是不是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密切相连。   

东方人不认同英雄就与历史主流相通一说,因而有自己的“不以成败论英雄”一提。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年岳飞如果置12道金牌不顾,最后打败了金兵,从而保住了宋家王朝。固然在国人眼里,他可能依然是英雄,但其英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反而没有如此义无返顾地听君命,回朝廷最后受斩这般催人泪下[注: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再回头看看《三国演义》里的许多英雄,虽败犹荣,这无非就是“忠义”二字的作用。我们无可否认,在东方人对于英雄的审美感受中,道德是首要的准绳,有时候“功绩”就可以让位于这种“道德约束”,而这种文本中对于东方英雄的“约束”也正是儒家道德的载体,因此东方文化中的英雄是受儒家思想制约的。   

最后,我们讨论一下东西英雄在塑造中情感上的相异基调。很多人认为东方英雄有太浓的悲剧性倾向,而相比之下的西方英雄却能显示出积极、乐观的一面。   

就那《三国演义》与《荷马史诗》为例,前者中英雄的命运,在读后确实让人有悲且壮的感觉。如孔明,一个为蜀汉事业奋斗一生的英雄的死,可以说它的的确确就是一个英雄的悲剧性结局。孔明在临终时发出的“悠悠苍天,曷我其极!”的悲叹,既是孔明一生未能实现志平天下,完成统一的慨叹,也是作者与其所有共鸣者的共同呼声。在东方的文学作品里,英雄似乎与悲剧有着不解之缘[注: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在英雄的塑造中,作品往往就会引进悲剧意识和悲剧机制,以此加强英雄内涵的悲壮、崇高和艺术审美魅力。于是“英雄―→悲剧—→崇高”也就构成了东方文化中英雄命运的“独特逻辑”。   

西方文学里的英雄形象虽悲但不哀,因而总能给人以积极奋发的精神感染。如贯穿荷马两部史诗的共同思想,便是肯定人的奋斗精神,鼓励人们对人生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另:   

从历史发展来看,无论哪一个时期的英雄,都是以当时人们认为最有价值的行动来判断的。技术最有价值,工匠就是英雄;抢劫最有价值,武士就是英雄;奴役最有价值,头目就是英雄;鼓吹最有价值,枪手就是英雄;转手最有价值,商人就是英雄。判断价值的标准,从这每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标准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只不过弦绷的太紧会断,所以才逐渐收敛一些。另外,人们发现自己并不总是强者,所以为了万一考虑,逐渐对弱者留了些面子。   

另   

刘劭在《人物志》中,写了《英雄》篇。刘劭说:“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人物志·英雄》)他认为英和雄是有分别的,但是一个成大业立大功的人,还须兼而有之[注: 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刘劭说:“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同上)就是说:聪明是属于英的一方面的,如果不得雄的一方面的胆力,那就只能说不能行。胆力是属雄的一方面的,如果没有英的方面的智力,事情也不能成功。   

刘劭说:大人物中没有只是雄而不英者,也没有只是英而不雄者,都是英和雄两方面都有,只是其成分不同。刘劭说:“各以二分,取彼一分。……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才。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同上)就是说,有的人物英的成分多,有的人物雄的成分多,有的人物英占二份,雄占一份,有的人物雄占二份,英占一份,以其多的成分为主,所以还是有英和雄之别。这两种人还是“偏至之材”,还是只能当“人臣”。英可以当宰相,雄可以当大将。如果一人真是兼有英雄的两方面,那就可作为一世的首长,刘邦和项羽就是这样的人。但是项羽在英的方面还是少一点,所以有智谋的人,都离开他了。所以项羽虽然气力盖世,还是被刘邦打败了。刘邦的英的成分比项羽多一点,所以他能征服群雄,收罗群英,能够得有天下。刘劭说:“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同上)   

英和雄怎样能成为英和雄?刘劭在《九征》篇中已经作了他自己的回答。他所谓英,就是他所说的得阴气多的“玄虑之人”;他所谓雄,就是他所说的得阳气多的“明白之士”。这两种人各有优点和缺点,只有“圣人”才能兼有这两种人的优点而无其缺点。他一个人必须兼英和雄,英和雄的人才能为他使用。英和雄的人都归于他,所以他才能够创大事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由此可见,刘劭在讲君道的时候,所谓“平淡”,并不是庸碌无能,而是像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那种平淡。为君的人,也是英和雄,而且兼有英和雄,所以他就能驾驭使用英和雄的人。而其所以兼有英和雄,是由于他所禀受的阴阳之气,恰到好处[注: 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成为“中和”,如《九征》篇所说的。   

10、曹雪芹(1715~1763)是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先世本来是汉人,后来成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康熙年间,从曾祖父曹玺起,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60年,成了煊赫一时的贵族世家。后因清宫内部斗争激烈,其父被株连,获罪削官,家产被抄,家道日渐衰微。曹雪芹一生恰值曹家由盛极而衰的时期。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贫困。1762年他的小儿子夭亡,曹雪芹悲痛欲绝,一病不起[注: 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1763年2月12日 终因贫病无医而去世(也有说1764年去世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