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狱中题壁》教学设计
   [标签: ]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两首诗组成:《狱中题壁》是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所写,表达了自己

为变法情愿献出生命的决心;《绝笔诗》作者是吉鸿昌,表达了他誓死抗日和对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3.  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预习任务,了解有关两位作者的资料,为理解两首诗做准备。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进入6年级,识字主要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本课需要识写的生字中,“臾”的读

音、“狱”的字形要注意。

2.朗读指导

读诗要注意诗的韵味,读这种感情激昂、充满豪情的诗更应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所以在朗读前一定要有比较充分的理解作为基础。以《狱中题壁》为例,诗人

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不仅引用了典故,而且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甘愿为变法献出生

命的决心。所以在朗读时,就要注意把这种坚决的语气读出来。

而《绝笔诗》则简洁明了,朗读时更要读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注: 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把作者无所畏

惧的精神表现出来。

3.阅读教学

本课的两首诗中,《绝笔诗》比较易懂,《狱中题壁》需要联系典故进行理解。

《狱中题壁》理解:

汉朝的张俭和杜根,都因揭发朝中权贵、上书要求太后归权皇帝而受打击迫害,

他们吃尽苦头,但在当时就受到人们尊敬,死后更留下好名声。谭嗣同自比张、

杜,觉得扪心无愧[注: 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他态度从容,决意含笑就义。他又想到了康有为和王五,他

们的“去”和自己的“留”是肝胆相照[注: 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的,犹如巍巍两昆仑,皆为顶天立地[注: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的人

物。谭嗣同衷心祈愿这两位“生者”继续实现“死者”未竟的志愿。

(1)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康有为出逃,作者被捕。在

狱中,他意气自若,拾起地上的煤屑,在墙壁上写下这首绝笔诗。这首诗高度凝

练地表现了谭嗣同以身许国[注: 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慷慨赴难的真挚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多

少年来一直赢得广大读者的崇敬。

(2)“望门”句:张俭,东汉人,有才德。延熹中太守翟超请为山阳东部督邮,

后因弹劾宦官侯览,被诬结党睹反,朝廷下令逮捕他,时人慕其名,张俭“望门

投止”,人人“破家相容”。此喻康有为。望门投止[注: 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指人在困迫之中,见有家

门就进去,以求避难安身。

(3)“忍死”句:杜根,东汉人,字伯坚。安帝初举孝廉,为郎中。时邓太后临

朝,权在外戚。杜根便与他人联名上书,请求邓太后还政于帝。太后怒,命人把

他装入布袋,于殿上击杀之。执法者以杜根忠正,使人不用力,杜根诈死三日而

后逃走。后邓氏被诛,杜根复官拜为侍御史。作者政变前夕曾电唐才常:“速偕

同志,来京相助。”唐才常接电后速往汉口与哥老会联系,选壮士多人赴京,但

此时尚未到京,所谓“忍死”指此。须臾,片刻。待杜根,等待唐才常来京。一

说,系作者自喻,意谓“忍死”待复出如杜根。

(4)“我自”句:作者在被捕前已抱必死决心,他劝梁启超出走时说:“不有行

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临刑前又说:“有心杀贼,无力回

天;死得其所[注: 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快哉快哉!”这句正是他决心舍生取义[注: 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含笑九泉[注: 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的大无畏精神

的写照。横刀,面对刽子手的屠刀。

(5)“去留”句:谓一去一留仍肝胆相照。两昆仑:一说指康有为和作者自己;

一说指两位侠义朋友王五和胡七,二说皆通。

4.活动提示

(1)思考与交流

 第一句中的词语解释请参看上文。第二句中的“尚”是“尚且”的意思。

 这个题是结合本板块主题设置的。苏武、文天祥、谭嗣同和吉鸿昌所表现出来

的浩然正气为后人传诵。《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正气”的解释是:“光明正大

的作风或风气;刚正的气节。”本板块几篇课文所表现的“正气”相同点都是光

明正大、刚正不阿、宁折不弯的气节,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差异:苏

武的正气是不辱使命;文天祥的正气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谭嗣同的正气是舍

生取义;吉鸿昌的正气是坚贞不屈[注: 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是多元的。

(2)积累

 要求学生背诵这两首诗。

 引导学生搜集用于表达坚贞不屈的成语。

舍生取义:舍,舍弃;义,道义、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也要追求正义。

大义凛然[注: 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注: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5.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现在的学生很难理解革命者为了自己的追求、为了民族的解放而甘愿牺牲的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这样的认识:生命对于任何人都是宝贵的,而且

只有一次,但是与个人所坚持的信仰,人们所共识的道义,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相

比,个人的生命就不是最主要的了,所以古往今来[注: 从古到今。]为了正义和信仰而不惜献出生

命的人一直为人们所尊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

国家、民族的关系,既有利于理解诗义,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