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高一选修教学设计)
   [标签: ]


一、导入:音乐导入(3分钟)
    上课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播放《命运交响曲》。听完后,问:这是一首激动人心的曲子,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大家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吗?学生:《命运交响曲》。
对,这就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命运交响曲》,它作于1804-1808年,表现了贝多芬与不幸的命运顽强搏斗的精神,面对非同寻常的噩运,贝多芬发出了不屈的呼喊——这就是——(打出课题)“扼住命运的咽喉”。
二、人物简介:
1、作者:罗曼•罗兰(见课后的p85的“有关资料”。)( romain rolland , 1866-1944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 
20 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 “ 呼吸英雄的气息 ” ,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注: 树: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 贝多芬传 》( 1903 )、《 米开朗基罗传 》( 1906 )和《 托尔斯泰传 》( 1911 ) ( 共称《 名人传 》)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 约翰 • 克利斯朵夫 》,这是他的代表作,被高尔基称为 “ 长篇叙事诗 ” 。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 10 卷,以主人公约翰 • 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该小说于 1913 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 • 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 1915 年,为了表彰 “ 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 ,罗兰被授予 诺贝尔 文学奖。他是 20 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译者:傅雷( 1908.4.7—1966.9.3 ) 翻译家,文学评论家。 
傅雷留学法国,精通法语,翻译了大量法国文学名著。例如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 . 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等;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和《约翰克里斯多夫》;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等,傅雷以他深厚的中文和法文素养,成为我国现当代最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傅雷家书》较全面的展示了傅雷的人格见识和对艺术,尤其是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对儿子的爱与期望,成为堪与古代家书媲美的著作。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名人传》就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一流的传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译者,使这部作品很快即成为经典名著,时至今日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二十世纪的前半期是人类历史上风云激荡也苦难深重[注: 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的时期,罗曼 • 罗兰创作《名人传》,傅雷先生翻译《名人传》,都是有感而为,是要从这些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傅雷先生说, “ 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 ” ,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 “ 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 ‘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 
3、传主:贝多芬(见补充资料)
三、整体感知(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泛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列出提纲梗概。)
1、提示:人物传记的写法一般是介绍人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成长经历(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末尾一般评论人物的功绩成败。我们可以从时间入手,从事件入手,抓住主人公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经历对我们的划分会有所帮助。全文共70小节,评述传主经历大致可分为五部分:
1.(1—4)1770年—1788年贝多芬童年及家境生活的最初20年。
2.(5—24)1789年—1809年贝多芬的大学、爱情生活及其创作。
3.(25—33)1810年—1815年贝多芬与歌德的交往及第七、第八交响曲创作时期。
4.(34—66)1816年—1827年贝多芬最悲惨的时期及其第九交响曲等创作。
5.(67—70)作者的诗意化评价。
2、课文的标题为《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的命运实在坎坷,请同学们围绕这个中心快速阅读课文,归纳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都经历了哪些失败挫折?
(1)贫穷的出生。(p69第2段。)  
(2)艰苦(不幸)的童年。(p69第3段。)  
(3)失聪的双耳。(p71第8段,p78第37段)  
(4)破灭的爱情。(p72第13段,p75第22段)  
(5)重病缠身的身体。(p72第13段)  
(6)无情义的侄子。(p80第46—52段)
四、探讨主题(人物品质特征的概括) 
1、这就是贝多芬的一生,如此的触目惊心[注: 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此刻你们心里的感受是什么呢?能不能用一些形容词把它给表达出来?(悲惨!可怜!同情!难过!……) 
2、设想一下,如果是我们身处这样的境地,我们可能会作出什么选择呢?(逃避/自杀/酗酒/面对……) 
3、各种各样的回答都有,而贝多芬,面对着自己这苦难的一生,这悲惨的一生,他又是如何对待的?(尽量用原文语言回答)(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 
提示:p73第14、15段。(学生读这两段) 
4、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童年的不幸、双耳失聪的痛苦、失去爱情的忧伤、重病缠身肉体折腾,但是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在这悲苦的深渊里,他选择了抗争,他抗争的形式是什么?(创作音乐) 
5、他都创作了哪些音乐呢?(在文章中找)(《月光曲》、《第九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6、在音乐里他竭力想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欢乐)(对,从事于讴歌欢乐,他要一生歌唱欢乐。(p80第53段,54段)。这是他毕生的计划。) 
提示:播放音乐:《欢乐颂》
7、这个一生悲苦却极力制造欢乐的贝多芬有着怎样的精神世界呢?我们先从外貌上来认识这位大师。课文多次写到贝多芬的肖像,无论是直接的描写,还是转述画像,都很有特色,传神地刻画出贝多芬的精神气质。现在,请同学们找出这些描写,认真加以体会它们在表现贝多芬的精神气质方面有何具体作用? 
(1)如开头第一段对贝多芬的肖像描写: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于里于斯•裴奈狄脱说他无异“李尔王”。
描写贝多芬的外貌时,罗兰基本上是透过人物外在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来展示贝多芬的性格和内心。从宽广的额角,狂野的头发,有穿透力的目光,到又短又方的鼻子,结实的牙床,罗兰细致地雕刻着贝多芬特异的相貌。这些描写与其说是追求着一种外部的真实,不如说是在着力再现内在的真实,再现贝多芬非凡的个性自我。在作了静态而不失深刻的描写后,罗兰接着去表现贝多芬动态的面部神情,那不惯于欢笑的笑容,忧郁的神色,突然间的变化,并把他与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相比,说明他的内心是极其的狂乱激动。通过这样的肖像描写,一个强悍有力、躁动不宁、令人震惊的艺术家形象跃然纸上[注: 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2)课文7小节:这时代史丹霍塞替他画的肖像,把他当时的面目表现得相当准确。这一幅像之于贝多芬以后的肖像,无异葛冷的拿破仑肖像之于别的拿破仑像,那张严峻的脸,活现出波那帕脱充满着野心的火焰。贝多芬在画上显得很年青,似乎不到他的年纪,瘦削的,笔直的,高领使他头颈僵直,一副睥睨一切[注: 形容非常高傲,看不起任何人。]和紧张的目光。他知道他的意志所在;他相信自己的力量。
这是贝多芬年轻时的一幅肖像,此时的贝多芬尚未经受苦难的折磨,因此“僵直的头颈”“睥睨一切”的目光,都生动刻画出贝多芬的自信、傲慢。
(3)课文32小节:狮子般的脸上,牙床紧咬着,刻画着愤怒与苦恼的皱痕,但表现得最明显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仑式的意志:“可惜我在战争里不像在音乐中那么内行!否则我将战败他!”
这是一个特定时期的肖像,他受着独立战争的鼓动,对于民族的独立,他有着坚定的意志,狮子般的脸,紧咬着的牙床,都能体现出来。
(4)在曼勒替他画的肖像上,看出些浪漫风雅,不自然的神情,爱情的滋养似乎使贝多芬改变了狂野的气质,在他眼中有了一种深邃的和平,但是力量、任性的气质并未隐退。
8、除了用外貌描写来揭示人物的精神以外作者还采用了另外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先请大家浏览课文第8、9、10段,说说有什么感受。
明确:读到时心突然有一种被撞击到的感觉。读时心像被无形的手兀地揪住了一般,狠狠地痛了一下。他像一只受了伤的狮子,躲在黑暗的洞穴中,孤单地舔着伤口。了解了那几乎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痛,感受了那种无法割舍心爱的音乐却又不得不远离的锥心之痛,从中看到一个真实的贝多芬,一字一句述说着他的悲惨与绝望。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语,但发自于心就足以流出真情实感。从中我们看到他软弱无奈的一面,但他最终坚强。
再看13、14段呢又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读时犹如所有的不幸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一般,心里的痛如遭针刺,酸酸楚楚的,替他难受、痛苦、不忍。贝多芬的呻吟与呼喊似乎就在耳边回响。这里反映了贝多芬对生命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尽管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中,贝多芬不止一次地摔倒在肮脏泥泞的地上,但他却不断与自己苦难的命运作斗争。艺术家的灵魂高尚,心灵极脆弱,他们的感情丰富得细腻,细腻得唯美,唯美得不堪一击[注: 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这两段是贝多芬最真实的生命感言。
那么以上这些段落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都是贝多芬的内心独白)
独白在传记中的作用:一则富有真实感受;二则可以细腻地展现人物内心的痛苦,彷徨和挣扎,从人物内心里流出的真情实感更能打动人;三则直接体现了贝多芬的精神。
    耳聋后的贝多芬的内心独白为什么感人,为什么在这种情形下贝多芬说出扼住命运的咽喉让我们震撼?
9、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在贝多芬30年的人生中,还有许多重要事件没有在传记中提及,如访问莫扎特,师从海顿等,也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故事没写,如为一个盲姑娘写《月光曲》。作者却大篇幅写贝多芬的故乡的美丽,这是为什么呢?贝多芬的童年生活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注意“这些可悲的事实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创痕”)再看第4段,作者对贝多芬的童年作出点评:童年不仅给贝多芬带来了凄凉惨淡的记忆,也给他带来温柔美丽的梦境。
明确:大自然滋养了贝多芬细腻温柔的情感,在不幸的生活中,他从自然的美丽中得到了安慰,他终生对大自然充满挚爱的情感,尤其他美丽的故乡,他音乐中宽广的意境和淳朴的旋律都来源于大自然的灵感。所以说童年生活对他的性格形成与创作风格有重要影响;同样的,法国大革命的自由精神,对他的精神面貌和作曲风格有重要影响;耳聋、失恋等挫折对他的情感变化与音乐创作有重要影响。
总结:所以有评论者认为:这是一部“思想的传记”,作者目标不是细致地记录传主的人生履历,而是描绘他的灵魂成长轨迹。因此本文选取的都是侧重于表现传主思想感情发展变化方面的材料。
板书:叙:精选材料,表现传主感情的发展变化(第一个特点)
10、那作者是怎样评价贝多芬的一生的?(传记在结尾用诗化的语言总结了贝多芬的一生,认为他的一生是“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学生读最后两段)这些评论用诗化的语言总结了贝多芬的一生,认为他的一生是“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就是说在他极其痛苦不幸的一生中,他始终在奋斗、在抗争,在寻求欢乐,并在自己的音乐领空中创造欢乐。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幸福、爱情的渴望与深情赞颂。虽然他自身的处境极为恶劣,他的作品却从不缺少对于不幸者有益的欢乐。很明显,这样的结尾深化了全文的主题思想,深刻揭示了贝多芬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人生意义,他给人类创造了巨额的精神财富!他是我们永远值得纪念和学习的楷模。 
    可以说“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这样的句子,往往可称之为文章的主旨句,它是我们理解文章深意的“引子”,文章的各个段落中,为了呼应这样的句子,往往也有一些揭示段落主旨的句子,请同学们找一找,并划出来,品味这些话的含义。
p71:最后一段(至72页第一段完)       p73:最后一段(至74页第一段完) 
p75:第二、三段                        p77:最后一段(至78页第一段完) 
p81:最后一段(至82页第一段完)       p83:最后一段(至84页全文完) 
要求学生试将“83页最后一段至84页全文完”有评论的地方细加分析。 
(1)我的艺术应当使可怜的人得益。 
——联系本文主旨,可怜的人应指像贝多芬那样遭遇很多坎坷和不幸的人,而贝多芬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丰富的、充满欢乐的音乐作品,他要使那些和自己有着同样命运的人从中感受到欢乐,获得精神的力量和勇气,去战胜一切艰难困苦[注: 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2)无疑的,要使心灵惯于愁苦也得相当的时间。它是那样的需要欢乐,当它实际没有欢乐时就自己来创造。当“现在”太残酷时,它就在“过去”生活。往昔美妙的岁月,一下子是消灭不了的;它们不复存在时,光芒还会悠久地照耀。 
——这个句子真实揭示了贝多芬怎样从遭遇不幸的愁苦中逐渐摆脱出来的心路历程。不幸的人生更需要欢乐来滋润,然而欢乐不是自己就跑到你面前的,贝多芬没有等待和依赖,而是自己去寻找欢乐。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 
——表现了贝多芬要和不幸的命运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以及他并没因自己遭遇不幸而对人生失去信心,反而对它充满美好希望。 
(4)贝多芬渴望幸福;不肯相信他无可救药[注: 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的灾难;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 
——表现了他对幸福的强烈追求愿望是他战胜灾难的信心和良药,揭示了贝多芬战胜疾病、克服困难、追求爱情是他不断创作出伟大的音乐作品的力量源泉。 
(5)在这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 
——表现了贝多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从不把悲苦放在眼里,而是把讴歌欢乐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方向,这也是对他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艺术成就的最好诠释。 
(6)在此最后几年中所写的音乐,虽然环境恶劣,往往有一副簇新的面目,嘲弄的、睥睨一切的、快乐的。 
——表现了贝多芬对恶劣环境的鄙视,表明环境越是恶劣,他越是富有斗志,越是追求快乐,所写的音乐作品越是充满意境全新的欢乐,这是一个永远不向悲苦低头的硬汉。
这,就是评传的特点:史述与评论紧密结合,是带有研究与评论性质的传记。这是传记的另一种形式。它偏重对传主生平事迹的评价,一般按生平顺序梳理和记述,在叙述中常常插入评论。强调材料严谨,对原始资料进行认真的研究、考证,注明出处,不容许虚构或杜撰,如有必要的推测或推论,也要加上严格的论证说明。这篇评传就是在叙述传主的生平经历时,经常引用传主的书信、自述以及朋友的回忆录等材料,把作者本人的情感与评价自然地融入历史叙事中。这些评论,紧紧围绕贝多芬几部代表性交响乐及作品写作背景,揭示了贝多芬伟大的人生意义及其作品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深化了传记的主题(即评论在文中的作用)。
总结:作者对传主的评说议论与抒情紧密结合。全文笼罩着浓郁的情感和深沉的哲思。从贝多芬对罗曼的影响来时体会罗曼的感情:“曾经在人生的战场上屡次撑持我的贝多芬”“我跪着,由他强有力的手搀扶起来”所以作者评议是饱含情感的。
板书:评:饱含感情,展现传主的精神风貌。(第二个特点)
11、了解了贝多芬的事迹之后,在你们眼中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贝多芬强大的精神力量:用痛苦铸成欢乐。高贵、不屈的灵魂;心灵最强大的力量(最具力量的灵魂);用痛苦缔造欢乐;狂躁不屈的灵魂;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是一个敢于“扼住命运咽喉”、具有大无畏勇敢精神的伟大音乐家。)
从语言描写(80页50段、78页36段)看出贝多芬的慈善,再有作者的评述(83——84页)认识贝多芬坚韧、顽强、乐观的一面。
五、走进生活
无独有偶[注: 独:一个;偶:一双。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贝多芬的悲苦遭遇,也一样降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人身上。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贝多芬”,大家举举例子。
外国的:保尔、霍金、海伦•凯勒……         中国的:邰丽华、李丽、杨光……
 果儿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