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星星变奏曲》导学案
   [标签: ]

《星星变奏曲》导学案     no.0103-1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理解“星星”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助对“星星”等意象的把握,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 3.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追求,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使用说明 1.加强对诗歌的诵读、涵泳、品味。 2.课后找到李商隐的无题诗读一读、背一背;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助对“星星”等意象的把握,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星星”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巩固 1、朦胧诗及其产生背景: 朦胧诗古来有之。李商隐可以称为唐代最有代表性的“朦胧诗人”了,他的不少诗如《锦瑟》、《如有》及一些无题诗,历来难以确解,可是仍为读者喜爱。探讨这些诗的创作方法,它们也是用一些片断的意象,以象征、隐喻手法,表现朦胧惝恍的情思和朦胧惝恍的意境。

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杨炼等为代表。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是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表达对前景的迷茫和困惑。因受政治影响,诗人不能将自己的心情袒露出来,只能用一种不确定的隐喻与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十年浩劫给整个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江河与其他“朦胧诗人”都是在“文革”中长大的,心灵的成熟包含着对苦难的承担。他们都是在不断的受伤害中成长起来的。应该怎样面对黑暗的时代留给他们的创伤,怎样才能改变个人和民族的命运,这是笼罩着所有诗人的疑问。因此,他们时时企图透过时代的阴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图在精神的向往与追求中战胜苦难。这首诗就是诗人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之后对即将过去的一个黑暗时代的回答。
 
2、了解变奏曲: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 3、解决下列字词: 凝望          颤抖         闪烁         朦胧           蔚蓝         寂寞 (二)导学部分: 1、你发现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星星变奏曲”该作怎样的理解?       二、合作、探究、展示: (一)诵读感知: 1、诗中的“星星”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       2、找出第一二两小节中诗人借助的意象并思考这些意象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二)理解揣摩: 1.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如果让你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所营造的意境,你怎样描述呢?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第二节,思考:    (1)诗中“每一首诗都是—群颤抖的星星”。此处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三、感悟品读: 1.小组内自由诵读,读出节奏、重音、情感。 2.朗读比赛。 小组选派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组合诵读。各组展开竞赛。 3.集体诵读。 再读诗歌,进一步感受朦胧诗意蕴美、旋律美等特点。 三、当堂检测:     四、思维导图:     五、布置作业: 1、在小组长处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小组内自己打分。 2、课外诵读舒婷、食指、北岛等人诗作,体会朦胧诗的特点。 六、教学反思:         七、预习指导: 预习《外国诗两首》,了解田园诗,反复诵读;了解两首诗的基本内容及诗人表达的情感。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