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老舍自传》《徐悲鸿小传》《寓言四则》教案
   [标签: ]

《老舍自传》学习要点

  老舍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写下10多部长篇小说,7o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一部4000行的长诗和近300首短诗,近20部译著等,共800多万字。老舍先生的语言诙谐幽默,很有特色,他的这篇自传就体现了他的写作风格。

  老舍生平介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899年2月3日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家庭里。老舍7岁进私塾,10岁进市立小学,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受古典文学熏陶,开始用文言学习作诗和散文。1917年毕业后即任小学校长。“五四” 运动后,用白话文试作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陆续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3部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长篇小说,提供了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讽刺性的长篇体制。1930年春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事专业写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说《骆驼祥子》,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七七”事变,他离别妻子儿女,只身辗转去武汉、重庆,勇敢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

  他特别重视话剧创作,1939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就有《残雾》、《张自忠》、《归去来兮[注: 归:返回。回去吧。指归隐乡里。]》等9部。1946年与曹禺赴美讲学,写完了100万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最后一部及其他作品。1949年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1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

  学习本文,首先要朗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理解词义,了解内容。

  字

  1.识记:怙 遂 奠 甚 蛤 搁

  2.运用:奖 贱 凑 赐 悔

  词语

  1.理解

  发愤——决心努力。(要区别“发奋——振作起来。”)

  2.运用:发愤

  学习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共有两个自然段,每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介绍自己的家庭、求学、工作和业余爱好及性情特点等方面的情况。

  介绍自己著作情况,使读者感到作者的创作成果甚丰。

  2.第一段从内容上看,可以怎样划分层次?每层的内容是什么?

   从内容上看,这一段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介绍姓名入手,写到自己求学为止。其中“三岁失怙”可见其凄苦;“无君”一词是其戏语,是其语言风格的体现。“孝爱老母”确实是其敬爱母亲传统美德的真实写照。所说“三百千,不求甚解[注: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是其自谦之辞。“继学师范”是介绍其读书求学的真实情况。总的看来,这一层是写作者青少年时代的情况。

   第二层介绍自己“壮年”之后,养家糊口、著书、结婚的情况。文中“糊口四方”中“糊口”一词,分明的体现出作者家庭经济状况的客观现实。“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这里面既有对客观现实的无可奈何[注: 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又有对待苦寒的乐观态度。后面继写的“发愤著书,……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内容含量很大,“发愤著书”可见其勤奋,也正是因为勤奋才有了丰厚的文学创作成果;“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是其创作态度的另一种说法。“博大家一笑”是其作品风格的表露,他正是在人们的笑声中表现了他创作的艺术追求,实现了他特有的创作价值。他的艺术化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确令读者发笑,然而在那笑声里人们受到了教育,在那笑声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启迪,他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没什么了不得” 一句朴素的话语,表现出作者虚怀若谷[注: 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的宽大胸襟,谦逊谨慎的崇高品格。说孩子“狡猾可喜”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慈父形象。

  第三层介绍自己的性情特点。从养花的有叶无花“亦不忍弃”,读书无所获“并不着急”,到教书作事认真而吃亏“亦不后悔”,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的执著性格和不图名追利的高尚品格。尾句“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表现出作者谦恭的态度和对自己高标准要求,努力追求新目标的良好心理品质。

  3.通过作者对自己的介绍,你认为老舍是个怎样的人?

  根据自传所介绍的情况,可以看出老舍家境清贫,但不爱慕虚荣。勤于读书与写作,著述甚丰。为人仁厚、谦逊、豁达、开朗。

  4.概括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老舍以诙谐、生动、活泼的语言,回顾了自己40年的生活,不仅概述了自己的经历,而且写出了自己的个性,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有着七情六欲[注: 泛指人的喜、怒、哀、乐和嗜欲等。]的,勤于读写的,办事认真、为人谦逊孤傲的忠厚者的自画像。

  5.本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诙谐自嘲的语言是本文一个特色。其实老舍作品的语言就是诙谐幽默、俏皮活泼,也正是这一独特的语言风格,铸就了其作品在百姓大众中的形象,受到了人们,尤其是京城百姓的钟情拥戴,可以说他的作品广泛流传,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老少皆知。而本篇“自传”也写得这样如此诙谐俏皮,真是妙不可言[注: 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人们在亲切轻松的情境中读完本篇,一个活脱脱的“老舍”跃然纸上[注: 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你看“面黄无须”的描绘形象真实。养花、读书、作事的豁达的生活态度。创作小说要“凑成二十本”等都饱含着自嘲之意,充满了谦逊之情。

  骈散结合的句式是本文的又一个特色。骈体文惯常以四字句、六字句出现,故人们称为“四六句”或“四六体”。其表达效果是骈偶韵味浓,读起来易上口。例如“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又如“闲时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与骈偶句式相衬,本文还巧用散句。其表达效果是亲切自然,读起来很随意。例如“没什么了不得”和“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从用词角度看,骈句多用文言,散句常用口语。两种句式相间,使得本文的文字既具变化性,又有趣味性,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深入思考:本文在选材和语言上,同《鲁迅自传》一文相比有哪些异同点?

  本文与《鲁迅自传》相比,在选材和语言特点上,有如下相同点:

  (一)选材方面 都是从家庭、求学、工作、创作等方面介绍个人情况;都是简略地记过程,而不进行具体描写;都用专门一段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较详细的介绍。

  (二)语言特点方面 均用语简洁,概括性强,未使用过多的形容性词语。

  不同点是:

  (一)选材方面《老舍自传》中对个人爱好有较多介绍,而《鲁迅自传》则无;《老舍自传》对未来有所展望,而《鲁迅自传》则无;《老舍自传》对个人简历无一处细写,均一笔带过,《鲁迅自传》则对家庭、求学、工作等情况分别各以一个段的篇幅进行了较为具体的介绍。

  (二)语言风格方面《老舍自传》文言味较浓,《鲁迅自传》系流畅的白话文;《老舍自传》中大量运用了骈偶句,《鲁迅自传》则用的是错落不齐[注: 形容极不整齐。]的散文句;《老舍自传》语言颇诙谐、多游戏色彩,《鲁迅自传》语言庄重、严谨,不带有游戏色彩。

《徐悲鸿小传》学习要点

  徐悲鸿在我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奔马图》大家都应该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悲鸿小传》这篇文章,我们会对徐悲鸿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会知道怎样为别人写传记。

  关于徐悲鸿:

   徐悲鸿 (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留学法国,曾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欧洲几个国家展览。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长于油画、国画,尤精素描,反对形式主义,注重写实,传达神情。兼工花鸟,风景,走兽,作品简练明快,蓬勃有趣。画马笔法奔放,尤见气势,驰誉中外。毕生积极从事美术教育事业,培养了不少人材。代表作品有《奔马图》等。

  学习本文,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内容。

  本课字词:

  一、字

  1.识记:鬻 淫 倩 徯 皋

  2.运用:酬 聘 酝 酿 撰 匾

  二、词语

  1.理解:

  招致--引起(后果)。

  戎马倥偬[注: 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形容军务繁忙。戎,军队,军事。倥偬,事情繁多;急迫匆忙。

  2.运用:摸索 废除

  本文是一篇他人执笔的传记。作者是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她运用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采用既写事迹,又加评析的写法,线索分明,重点突出,使徐悲鸿的形象有血有肉[注: 比喻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内容。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光彩照人。下面我们学习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以什么顺序来介绍徐悲鸿的?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

  全文共有8段。这8段文字是以徐悲鸿先生出生为起点病逝为止点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1段写出生、求学、工作、创作情况。

  第2段主要写徐悲鸿拒绝国民党反动派的拉拢。

  第3段写抗战时期在重庆等地的创作、社会活动及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情况。

  第4段写徐悲鸿先生解放战争时期在北平的工作与斗争情况及对和平解放北平的贡献。

  第5段写徐悲鸿解放以后工作的辛劳与患病。

  第6段写徐悲鸿逝世前后的情况和周总理对他的评价。赞扬他具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是当代的一位艺术大师。

  第7段写徐悲鸿先生的遗作、藏书和家人“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全部献给国家。

  第8段写永远的遗憾。

  2.根据文章所介绍的内容,请分析徐悲鸿的精神和品质。

  文章通过对徐悲鸿家庭方面、求学方面、工作与斗争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徐悲鸿先生一生勤奋,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与责任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坚贞不渝、刚正不阿;对抗战必胜有坚定的信念;对工作孜孜不倦[注: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鞠躬尽瘁,具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3.这篇传记在写作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一)按历史时期分段介绍事迹

  本课的分段显然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等重大历史时期有关。按历史时期分段的写法,是与徐悲鸿本人的事迹特点分不开的。本课着重介绍了徐悲鸿以画笔为武器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英勇斗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作的内容不同,斗争的形式也不同,所以,以历史时期为依据,分段介绍徐悲鸿的事迹是比较恰当的写法。

  (二)点面结合,有血有肉

   传记不光是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一生的足迹,而且在关键之处还往往需要举出实例,加以详写,给读者鲜明的印象。例如,第3段写答国民党特务时义正辞严[注: 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的言论;第4段写在座谈会上的勇敢发言等,都是徐悲鸿刚正不阿,为民请命[注: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高风亮节[注: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的生动体现。这些详写的事例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而不只是若干概念的结合或干巴巴的几条筋。

  (三)叙事与抒情、议论相结合

  本文作者采用了饱含感情叙事与适当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以帮助读者理解人物言行,进而感染、教育读者。文中含情的叙述比比可见。例如,第1段中:“1917年12月,徐悲鸿来到北京,开始以他那生气勃勃[注: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富有民族风格的绘画在中国艺坛显露头角[注: 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被北京大学聘为画法研究会导师”,在这句话里,“生气勃勃”、“富有民族风格”、“显露头角”等词语便蕴含着鲜明的赞美之情。又如第2段中:“这一切招致了国民党特务的仇视,明枪暗箭[注: 比喻种种公开的和隐蔽的攻击。],一齐向他袭来,他昂然屹立……”在这句话里,“明枪暗箭”属贬义词,“昂然屹立”属褒义词,一贬一褒,显示出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有时,作者在叙事中或叙事后还加上评价,使读者迅速了解了人物此举的意义。例如第1段中:“1931年东北大片国土沦丧,徐悲鸿以愤激的感情,用两年的时间,创作了巨幅油画《徯我后》,象征着人民渴望得到解

[1] [2] 下一页

放的心情。同时,他还创作了巨幅国画《九方皋》,抒写在旧中国人才被压抑的积郁”。在这段话中,作者不光介绍了两幅画的名称,而且还点出了这两幅画的创作意图。又如最后一段在记述了徐悲鸿病中的慨叹之后写道:“他的遗憾将永远悲伤地留在我们心里。”这既是对徐悲鸿的话的评论,也是对后人的鞭策。由于该句是全文结尾的句子,因而收到了“结句如撞钟”的良好效果。

  深入思考:

  1.这篇传记与《鲁迅自传》、《老舍自传》有什么区别?

  本传记为他人代为记述的传记,与前两课自传有如下区别:

  (一)内容方面

   ①本课有记传对象逝世后的情况,这是自传所不能涉笔的内容。

   ②本课除记载其人事迹外,也对其人的所作所为[注: 指人所做的事。]所言所思等插入适当的评语,如第1段结尾写徐悲鸿“1933年至1934年”应邀赴法、比、德、意、苏等国“举办近代中国画展和他个人的画展”时,专门缀上一笔:“……使中国绘画在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样的评语,在自传中是不适宜的。所以前两课中虽然作者也介绍了自己的写作情况,但未加任何赞美之辞。相反,还写上了若干自谦之语。例如《鲁迅自传》第4段开头:“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老舍自传》第1段中间:“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称自己的文章“不好”,说自己的小说“没什么了不得”;这种情况自传中常见,而他人代述的传记则无此类情况。

  (二)语言方面

  他人代述的传记一般用语严谨、平实;而自传则“自由”得多。像《老舍自传》其诙谐嬉笑之态,溢于言表。他人代叙的传记,则不可。自传用语往往比较谦逊,即使述及本人巨大成就时,也宜平淡述之。他人代述则不受这一限制,甚至可用大量文字热烈赞颂。

《寓言四则》自学要点

  一、重点字词

  摹仿(mó) 颁发(bān) 陡然(dǒu)  白芷花(zhǐ) 赫拉(hè) 庇护(bì) 较量(jiào)   

  粘住(zhān)

  二、作者简介

  张天翼(1906——1985),学名张元定,号一之。原籍湖南湘乡,生于南京。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

  他曾在上海美专学过绘画,也曾进过一年北京大学预科。后当过小职员、记者和教员。1936年起参加一些救亡活动和文化界的抗敌活动。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和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1958年后任《人民文学》主编。

  他中学时代开始写作,创作上勤奋、多产。优秀小说《华威先生》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而他的儿童文学更有影响。早在三十年代,他的《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金鸭帝国》等童话就已取得巨大成功。解放后,童话《宝葫芦的秘密》,童话剧《大灰狼》等都在儿童中有着强烈的反响。儿童小说《罗文应的故事》获得1954年第一次全国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1980年,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大会授予张天翼荣誉奖。1975年,他患脑血栓症,不能讲话,长期在医院就医。但他仍继续为孩子们写作,直至去世。

  冯雪峰(1903----1976),原名福春,笔名雪峰、画室、洛扬等。浙江义乌人。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参加朱自清等人组织的文学社团晨光社,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与汪静之等组织湖畔诗社,出版诗集《湖畔》。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日语,1926年开始翻译日本、苏联的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专著。1927年加入共产党。1928年结识了鲁迅,编辑出版《萌芽》月刊,并与鲁迅共同编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29年参加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编辑出版《前哨》杂志。1933年底到江西瑞金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春到上海,任中共上海办事处副主任。1937年回家乡,创作反映长征的长篇小说《卢代之死》。1941年被捕,囚于上饶集中营。在狱中写了几十首新诗,后结集为《真实之歌》。1942年被营救出狱。1943年到重庆,在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发表了许多杂文及文艺理论文章。1946年回上海后创作了许多寓言。

  1950年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鲁迅著作编刊社社长兼总编。1951年调北京,先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1954年后因《红楼梦》研究问题和“胡风事件”受批判,1957年被划为右派;1966年又被关进牛棚。1976年患肺癌去世。1979年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

  伊索(aesop620--560b·c)在基督诞生前约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的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他的舅舅恨这个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强迫他在田里做最艰苦的工作。

  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来,伊索被牧羊人卖了,从此以后伊索就变成一个奴隶。

  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

  大家都喜欢伊索说故事,也都敬佩他过人的聪明。伊索曾经靠机智救朋友和主人的急难;凭机智避免敌人的伤害,解除奴隶的桎梏。据说伊索因得罪特耳菲人而被陷害致死。

  伊索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他完全凭记忆口授。全世界家喻户晓[注: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中大多以动物为主:有的用豺狼、狮子等比喻人间权贵,揭露其残暴、肆虐的一面;有的则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原则。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注: 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三、寓意和表现手法

  1、寓意

  《画眉和猪》,通过画眉学猪叫,最后博得猪们的赞赏而洋洋自得的故事,讽刺了那些不辨是非好坏,一味迎合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采白芷花的城里人》,通过一个不辞辛苦,一心想采白芷花的人,直到最后也没有采到的故事,批评了那些看问题主观片面,并且不了解伟大出于平凡这一生活道理的人。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自命不凡[注: 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的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商店里碰壁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注: 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爱慕虚荣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了蚊子击败狮子,却成为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注: 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的人。

  2、表现手法

  《画眉和猪》:以猪的态度反衬画眉:开始时,猪对他的歌声非常冷淡,后来颁发给他奖金,以示鼓励。画眉丢掉了自己最可贵的东西,不但不醒悟,反而沾沾自喜[注: 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以猪们前后态度的变化,反衬了画眉不惜代价、取悦于人的可鄙形象。拟人方法:用画眉代表不明是非,迎合低级趣味的人。以猪代表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采白芷花的城里人》:象征,以白芷花象征平凡而伟大的事物;结尾含有深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通过神情、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角色的性格;以神作为寓言的角色,以神喻人。

  《蚊子和狮子》:选材典型;寓言中的角色是人格化的动物。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