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辛弃疾的一首农村词》教学设计(沪教版九年级下)
   [标签: ]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西江月》一词的艺术特色和作者情感.

2明确赏析作品,要有理解,概括,分析等步骤,分析中要将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

3学写简单的诗歌赏析.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由以前学过的辛弃疾的词导入.

八年级第一学期学过辛弃疾词三首,分别为《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青玉案·元夕》.

出示《青玉案·元夕》,这是一首中考要考的词,如果现在要你赏析,你会从什么角度来赏析呢 我们今天就来读一下我国著名的词学家夏承焘先生所写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正是对一首辛弃疾所写的词的赏析.

二 熟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朗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你们熟悉吗 最著名的句子是哪句

2我们要赏析一首词,首先要读懂它,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3读懂还是不够的,要体会出它的妙处,还需要仔细的品味和分析,我们来看,夏承焘先生是如何来分析的.

三 读课文,明确结构

默读课文,课文共四段,结构如何

总分总,二三两段是分别从上下两阕来分析这首词的,整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

四 分析第一段

1第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这首词的主旨

2"黄沙岭在江西上饶之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时,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这句话有何作用

(分析文章离不开写作背景,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读者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这里介绍的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为下文的分析作了铺垫.)

五 分析第二段

1读第二段,这一段中的概括句是哪一句

2阅读第二段,思考,上阕中,哪几句是详写,深写,主写的 哪几句是略写,浅写,次写的.

3对于略写的鹊,蝉,作者是如何分析的

分析第一句时抓住了"别枝"这个词的理解,又选取了两个例子,旁征博引[注: 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来解释自己的观点.分析第二句时联系上下文指出这里运用了伏笔.

4对于后两句,作者是如何分析的

这两句在内容上通过写蛙声来表现了人们对丰年的喜悦,作者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文字中蕴含的人的感情,这是对内容的分析.然后进一步指出这两句运用了烘托的手法,以及运用这种手法的效果,作者在这里将诗歌的形式和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

六 分析第三段

1总结:从这一段赏析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赏析文学作品,先要理解意思,然后还要有一定的概括和分析.读第三段,说说这段文字中哪些是概括,哪些是理解,哪些是分析

2这段中引用卢延让的诗句有何作用

作类比.表明这种表现手法古已有之,来进一步证明"七八个星天外"这一句是写雨前的天象.

七 分析第四段

第四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总结概括的作用,说说第四段从那几个方面对这首词进行了概括

选材,主旨,表现手法.

最后一句是概括吗

是对这首词的一个总体评价.

八 总结:从本课的学习中,你了解到赏析诗词应包括哪些步骤

理解,概括,分析,评价.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在分析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将诗词的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并且要明白,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九 再出示《青玉案·元夕》一词,请同学逐句赏析.再写成一篇赏析短文.

1上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理解:上元佳节的晚上,满城灯火辉煌[注: 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歌舞腾欢,盛况空前,令人目不暇接[注: 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游人乘坐宝马香车[注: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彻夜游赏,一幅欢乐景象.

分析:上阕极力渲染了元宵佳节的热闹繁华景象,描写富有想象,比喻也很奇特."东风夜放花千树""星如雨"写上元节的花灯犹如千树花开,烟火纷飞犹如星雨坠落. "玉壶光转"表现了上元佳节明月的皎洁明亮.画面绚烂,形象鲜明.这些热闹场面的描写,是为了衬托下文中的"那人".

2下阕: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理解:街上盛装的美女笑语盈盈,带着淡香从人们面前经过.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动态画面.在倾城狂欢之中,词人却在熙熙攘攘[注: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的人群中,苦苦寻找自己的意中人.久望不至,忽而回首,却见那人独自伫立在灯火零星的僻静之处.

分析:描写这些盛装招摇的美女,正是为了衬托独"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那人避开热闹,自甘寂寞,不同凡俗,是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词人以"那人"为知己,则那人的孤高自赏,也隐含了作者不肯同流合污[注: 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的高洁品格.

3总体概括:本词渲染了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的女子形象,寄托了词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表现了词人对理想的孤寂,执着的追求.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