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沪教版《消息两则》(五星红旗再飘珠峰,上博昨夜无眠)教案
   [标签: ]

第四单元 报纸,信息的窗口

 

【单元学习目标】

 

  一、大致了解新闻报道及时准确的基本特点。

 

  二、培养快速概括、把握报纸信息的能力。

 

  三、从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汲取教益,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

 

 【基础知识学习】

 

  一、报纸新闻的标题,一般有下列几种。在一篇新闻中,它们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部分出现;但是无论如何[注: 不管怎样。],正题必须出现。

 

  ⑴正题:就是主要题目,也叫主题。它概括新闻稿的核心,往往用全文最大的字体。

 

  ⑵引题:也叫肩题、眉题,用来交代背景、说明来源、揭示意义的,排在正题的上方,字体比正题小些。

 

  ⑶副题:也叫子题、辅题,它对正题作补充说明,放在正题下面,字体也比正题小些。

 

  ⑷分题:也叫插题,它是长新闻中的小标题,使文章的内容醒目、层次清楚。

 

  ⑸提要题:它是长新闻中的内容提要,比较详细具体,排在正题的下方,字体比上面几种题目都小。

 

  二、读报的方法有这样几种:报题阅读法、版面扫视法、大概浏览法、选择精读法、全面精读法、粗细结合法、读写结合法、摘录剪贴法……。中学语文在线()

 

【每周一诗】

 

  1,背诵杜甫《漫兴》:

 

    肠断春江欲尽头,

 

    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

 

    轻薄桃花逐水流。

 

  背诵钱惟演《对竹思鹤》:

 

    瘦玉萧萧伊水头,

 

    风宜清夜露宜秋。

 

    更教仙骥旁边立,

 

    尽是人间第一流。

 

  2,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3,钱惟演,宋代诗人。

 

消息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消息报道的基本特点,培养读报的习惯和兴趣。

 

  2.学习对生活事件进行概括和表述的本领。

 

  3.领悟两则消息蕴涵的积极的思想感情。

 

【正音正字】 

 

  嗄 shà  燮 xiè

 

【积累词语】 

 

  兴冲冲  秩序井然

 

【朗读课文】

 

【结构层次】

 

  《五星红旗再飘珠峰》一共三段:第1段,是总述。第2段,详细介绍队员的组成,以及特殊的情况。第3段,介绍事情的结果。()

 

  《上博昨夜无眠》也是三段:第1段,写上博破“规矩”;朱勇进最后一个进入;馆长的感叹。第2段,选择一个“点”,以点带面引出“还有两千多名观众”。第3段,补充说明。

 

【课文分析】

 

  《消息两则》选择体育、文化两个方面的消息报道,时效性较强,前者传递的信息精确到“分”,后者精确到“时”。

 

  从结构上看,《五星红旗再飘珠峰》第3段,介绍事情的结果,有明确的时间:“截止记者发稿”;有整体的结果:“全体队员已安全返回”;有个别情况:“陈俊池尚未回到该营地”。

 

  《上博昨夜无眠》第3段,以一串数字告诉读者:12月1日以来,23万人次,54%是15岁至34岁。这些数字隐含着丰富的信息:时间之久,人数之多,青少年占的比例之大。

 

【思维训练】

 

  1,《五星红旗再飘珠峰》第1段,包含哪三层意思?

 

( ⑴谁——中国业余登山a组,八名队员。⑵什么时间——21日中午13时40分。⑶什么事情——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 ()

 

  2,第2段的内容与第1段有什么联系?

 

( 第2段是针对第1段的事件,作细致、明确的解释。 ) 

 

  3,第3段为什么要报道陈俊池尚未回到营地的事情?

 

( 这是整个事件的一部分,记者有义务报道;如实报道这个内容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特点,读者有权知道新闻什件中发生的一切;同时它也能引起人

[1] [2] 下一页

们的关注。 )

 

  4,标题《五星红旗再飘珠峰》中的“再”能否去掉?为什么?

 

( 不能。    从1960年以来,中国人已多次登上珠峰,五星红旗已不止一次在珠峰飘扬。 )

 

  5,消息中,一些不属重点内容的信息有什么作用?

 

( 它们对读者来说是必需的,对整个消息起到补充作用。如《五星红旗再飘珠峰》中交代登山队中有一人中途下撤、登山队已经派人往上去接应他。 )

 

  6,“背景资料”对“这次”的报道有什么作用?

 

( “背景资料”提供了“攀登珠峰”的史实,全都是专业登山队的成功记录,而这次报道的是业余登山队的成功。所以,从“背景资料”可以判断“这次” 登峰的特点和价值。 )

 

  7,结合《五星红旗再飘珠峰》及背景材料,说明消息快速、真实、为社会关注的特点。

 

快速:2003年5月21日13时40分成功登上“珠峰”。第二天《新民晚报》就报道这个消息。

 

真实:文章点明了具体的时间、地点、登顶队员的姓名,以及上山和下山的情况。

 

为社会关注:这是中国业余登山队冲击“珠峰”。李伟文中途下撤,发稿时陈俊池还未回营地。

 

  8,按要求填写下列内容:

 

最早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是   英国和尼泊尔   国人。

 

最早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中国人是   王富洲、贡布、屈银华   。

 

最早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妇女是   潘多   。

 

  9,《上博昨夜无眠》第1段有哪三层意思?

 

(  ⑴上博破“规矩”。  ⑵朱勇进先生最后一个进入。  ⑶馆长的感叹。 )

 

  10,《上博昨夜无眠》中说“破了建馆50年来的规矩”,这个“规矩”指什么?破这个规矩说明什么?()

 

( “上博”每天下午5时截止观众入场参观。    说明《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这也是上海博物馆50年来最重要的国宝展览。 )

 

  11,写馆长的兴奋有什么作用?  

 

( 这对标题作了简要的解释。 )

 

  12,朱勇进激动的原因有哪两个?

 

( 他幸运地成为这次展览的最后一名观众,并得到馆长赠送的礼物。    他可以“想看多长时间就看大长时间”,尽情地看个够,看个通宵。 )

 

  13,《上博》中,“共接待了23万人次”、“54%是15岁至34岁的青少年”,有什么作用?

 

( 这些数字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写出这次展览时间之久,人数之多,青少年占的比例之大。它们对整个报道有“必要的说明”作用,也是《上博昨夜无眠》这则消息的重要背景材料。 )

 

  14,两则消息,报道的重点有什么不同?

 

( 《五星红旗再飘珠峰》突出的重点是“事”——登珠峰,谁“登”,什么时候“登”,“登”的过程怎样。《上博昨夜无眠》突出的重点是“时”——“无眠”之夜,谁无眠,为何无眠。 )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辉煌业绩。

 

  3,预习《通讯一篇》,扫除文字障碍,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教学后记】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