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爱莲说》教学设计25
   [标签: ]

  《爱莲说》教学设计
  哈三十三中学     许嘉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疏通文意,理解难词难句,实记关键词语。
  2、  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正反对称在文章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感悟作者在莲花身上寄予的审美追求,培养学生高洁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当堂背诵,理解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古今中外[注: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的文人们都喜欢触景生情[注: 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有感而发。请同学们看屏幕上闪现的图片,想说点什么吗?
  生:图片上好像是荷花。
  生:这些花像出水芙蓉[注: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一样美丽。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大屏幕闪现的是荷花,荷花也称莲花,也有人称他为芙蓉花,古往今来[注: 从古到今。]有很多文人墨客称赞他,并把自己的人生志向寄托在莲花身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脍炙人口[注: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的佳作《爱莲说》。
  二、     介绍题材、解题、作者
  我们来看说,表面上就是说一说,议一议 。在古代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阐释某个道理。爱字又表现了作者的情感,莲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想一想爱莲说是什么意思呢,在文章中会写些什么呢?
  生:应该是说说为什么喜爱莲花吧。
  生:我认为应该是写了自己和莲花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师:同学们很聪明,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向我们阐释了爱莲花的道理,那为了大家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爱莲花的道理,还得去了解一下文章的作者。
  哪位同学能简单向大家介绍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呢?
  生:周敦颐(1017~1073),宋代着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师:关于作者,老师再补充两点: (1)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2)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那作者究竟想借花阐述什么志向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三、     朗读课文
  1、请听示范朗读,注意在听读的过程中听准字音,听清语调,一会还有一个听力小测。
  2、完成听力测试
  甚蕃(fān)    淤(yū)泥    濯(zhuó)    清涟(lián)    不蔓(màn)不枝   亵(xiè)    噫(yì)    鲜(xiǎn)有闻
  请学生齐读。
  3、接下来是同学们自由朗读的时间,要求大家读2遍,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出语调。
  4、学生示范朗读。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里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
  生:古人读书的时候拉长声调,像唱歌一样,闭着眼睛摇头晃
  师: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注: 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地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注: 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但可以吸取一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如舒缓一些读。我们不妨来试一试。
  5、再次饱含深情的朗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
  师:俗话说:书读百便其意自现。大家刚刚读的很有韵味,但要更好地读,还有待于我们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下面请同学们合作翻译课文。
  要求学生点着课文课文注解,逐字逐句地读通课文,读懂意思。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讨论,结合课下注释共同翻译字词句。疑难问题标注好,时间为5分钟。
  师:准备本篇课文的实词,一会测试。
  师:时间到,怎么样,理解过程中有什么疑难吗,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大概意思明白,但翻译不通。
  师:谁能来帮忙解决。
  生: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过但不显得妖媚。
  师:翻译得很好,请其他的同学也能随时在文中做好标记。还有哪些问题。
  生: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注: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我翻译不通。
  师:哪位同学知道,回答他。你说
  生:应该是中间贯通,外部挺直,不生藤蔓,不长旁枝。
  师:对。但是这儿的蔓和枝是作什么词用的?
  生:动词。书上解释为牵牵连连,枝枝节节。
  师:这是两个词类活用,请同学们认真积累。
  生:第一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我翻译不通
  师:不一定要一字字翻译,理解大意就行。这句的意思是:水上与陆地上的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这位同学还有问题,站起来说吧
  生:陶后鲜有闻的闻是不是闻到的意思?
  师:闻应该是闻到还是听到?
  生:(齐)听到。
  师:应为陶渊明以后很少有听到的了。没有问题了吧?(生点头)老师再提两个,香远益清的益是什么意思?你能找到一个成语,里面的益和这儿是意思相同的?
  生:益是更加的意思,精益求精[注: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的益是同样意思,初一时学过。
  师: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作者为什么爱莲花了,我们再读课文就要带着爱莲的感情来读。女同学的声音清新悦耳,男同学的声音铿锵有力的。
  五、讨论思考
  师:都读得不错。但大家对爱莲的感情体会得还不够深,因此,还没有把课文表达的感情充分地读出来,我们还要仔细体会。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屏幕上出现的问题。
  1、作者把莲比作什么?文中具体哪些语句描写了莲?分别象征哪些美好品格?
  讨论归纳: 作者把莲比作君子。
  具体描写莲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生:淤泥和青涟是莲的生长环境,莲花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君子也一样,虽然生活的黑暗污浊的社会中,却能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注: 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纯真自然,不显妖媚;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指莲花的茎挺直独立,象征君子的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象征君子的美名远扬;亭亭净植是莲花的形态,象征君子的高洁独立;而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写出莲的品质,也写出了君子自尊自爱,令人敬佩的美好品质。
  师:作者描写莲花是为了赞美象莲花一样的君子,也就是在莲的形象之中寄寓着作者的人生态度,一定要做一个像莲那样品德高洁的君子,这是作者的人生理想,借莲来表达自已的志愿,想一下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生:托物言志
  师:托的什么物,言的什么志?
  生:托的是莲花的形象,言的是君子之志。
  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什么是托物言志。
  点拨:第二段的句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到其他的花?
  生: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还写有两个比喻,把菊比作隐逸者,把牡丹比作富贵者。
  师:作者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突出莲的君子品格,寄托了深义,作者生活在封建社会,对当时社会上品格高尚的人非常敬慕,自己也愿意成为一个君子。表明自己洁身自好[注: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的生活态度。
  3、喜爱哪一种花,是思想感情决定的,不同的情感志趣,决定了对花喜爱的差异,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生:菊之爱……宜乎众矣。
  师:在这三句之前,作者有一个表示感叹的词噫!表示作者要发表感慨了。他的感慨是什么?
  生:感慨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
  总结:对,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这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注: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
  小结: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注: 难能:极难做到。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同学们再大声的把课文朗读一遍,体会作者的感情.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老师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把它背出来。
  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快速背诵。
  六、小结
  同学们, 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七、作业
  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仿写爱莲说,以爱------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点明所托之物,所言之志。
  板书设计
  爱     莲     说
  周 敦 颐
  菊         牡丹
  衬托
  ↘↙
  爱  莲 ――――――爱 君 子
  托    物 言    志
  评课:
  许嘉兴老师的文言文教学>一课,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做了大胆的尝试,与以往的传统文言文教学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训练意识很强,注意了方法规律的总结运用,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
  一.教者精心设计,条理清晰。课前巧设情境,顺势导入,自然恰当。由美丽的莲花图打开学生思想的大门,形象直观,为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的解题环节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的气氛,同学们开动脑筋,大家的猜测使学习热情高涨起来。朗读、释义、分析环环相扣,条理顺畅。
  二.重视朗读教学,以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初读课文教者采用听录音示范朗读,然后采用自由朗读的方式,学生反复熟读课文,自然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进一步分析课文打好了基础。而且在朗读过程中师生评读品读,大家互相评价,更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文中字句的翻译采用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们在自学方法的指导下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紧接着教者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文章内容,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正反对称在文章中的作用。教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分析重难点知识,感悟作者在莲花身上寄予的审美追求,培养学生高洁的审美情趣。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课堂,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活动面广,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总的来说,这节课有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教给了学生学习文言文学的方法,训练了学生朗读翻译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课者:哈33中学 赵春雨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