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钓鱼的启示、假如没有灰尘、鲸(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教案设计)
   [标签: ]

      钓鱼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注: 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2.媒体资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大家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的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文章选入课文时的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揭题设疑。“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画出来。
  教师板书生字:
  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 大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注: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
  祈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注: 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
  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
  教师依次指导学生进行生字学习。
  2.词语的学习。
  朗读中,找出不明白的词语,请指出来。
  教师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下面我们听听课文范读,加深对生字新词的学习。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
  3.大家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很高,能够迅速掌握了文中的生字词。那有谁能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后回答。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情感
  从课文内容的可以知道,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洋溢在文中的是什么情感?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随机指导,如得意、依依不舍、感激
  2.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课文,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文中的“我”的情感贯穿于从钓到大鲈鱼到把鱼放回湖里去的整个过程,最后“我”得到的启示是:
  请再次浏览课文,找出描写“我”情感变化的相关语句。
  (2)学生出示语句:
  教师引导:钓到大鱼时的心情——把鱼放回湖里的心情
  3.父亲的情感
  (1)自读文章,注意文中父亲的情感。
  我们体会到儿子从钓到鱼到放回鱼的情感,那么父亲又是怎样的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又有什么不同呢?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问题。
  重点引导以下句子: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指导:“得”字可以体会到什么?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中你体会到什么?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指导:“不容争辩”是什么意思?结合文中的插图,想想体会当时的情景。
  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
  4.全班交流讨论:
  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制造悬念
  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掉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整个过程并没有其他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又怎样影响到我的成长?
  五、布置作业
  1.结合老师的讲解熟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把写错的字多写几遍。
  2.温习“钓鱼”部分的体会。
  从“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的心理变化,你体会到什么?
  从父亲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态度的坚决,你体会到什么?
 (1)要把钓到的鱼放掉真的很难很难;(2)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
  二、学习课文,研读感悟
  1.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2.读书后,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教师指名回答问题。
  教师适时指导:
 (1)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说说是怎么得到启示的?
  重点研读: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画上横线。
  学生齐读划横线的句子。
  懂得这一点很不容易,也许花上数十年时间;懂得这一点又很了不起,它能让人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也是他后来成为著名建筑师的重要原因。
 (2)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
 “鱼”指的是形形色色[注: 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非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指导:刚满11岁那年,“我”在鲈鱼捕捞开禁之前2小时钓到一条大鲈鱼,是留下还是放回湖里,是道德问题吗?
  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这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4)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齐读这个句子,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
  这种教育其实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三、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2.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永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这节课对你有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写“然而、面临、颗粒、来源、漂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湿漉漉、古往今来[注: 从古到今。]庞然大物[注: 庞然:高大的样子。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气象万千[注: 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学准备】
  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诗句: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古往今来”是指从古代到现在;“拂拭”是指弹掉或者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害?
  3.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大声朗读课文,思考:没有灰尘行不行?
  2.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
  3.指名带读生字:勿 尘埃 拂拭 饱和 依附 湿漉漉 朝阳 日晕 单调
  4.接下来我们随着范读进一步学习本课生字词。教师播放媒体资源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小组内部讨论,之后全班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总结。
灰尘的特点 作用 说明方法
细小 削弱阳光 列数字、做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蓝色 做假设
具有吸湿性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做假设
  4.学习这篇课文,你学会了哪些说明方法?
  四、明白道理,拓展思维
  1.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如电视,网络,游戏……
  3.小练笔:根据课文和自己掌握的资料,以“我是灰尘”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鲸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像。
  2、媒体资源(课文朗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交流资料
  教师出示鲸鱼的录像(在宽阔的海面;深海中各种海底动物自由自在[注: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地生活、嬉戏,一只庞大的巨鲸浮出海面。)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他的形体特别庞大,比大象还要大很多呢。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教师板书:鲸
  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面请大家借助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对鲸的认识,然后将资料进行汇总,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鲸的很多知识,对鲸非常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文章,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抓住要点
  1、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中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在黑板上书写:“哺乳”“肺”,纠正读音以及“肺”的写法。结合人体部位,引导学习本课生字“腭”“肚”“肺”“胎”,左部都是月字旁;“肺”字右部注意不要写成“市”。
  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两个词,谁来读读?
  结合刚才的学习我们来听一下课文范读,思考刚才的问题。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
  2、交流: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试着用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
  教师适时书写:大小  演变  种类  吃食  呼吸  睡觉  胎生
  引导学生把“吃食、呼吸、睡觉”这三部分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
  3、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词语理解难点:胎生  哺乳动物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反复读。教师相机指导点拨读通,读出特点。
  三、合作学习,发现特点
  1、下面我们要召开一个关于鲸的“科学新闻发布会”。在座的各位都是小小科学家,在发布会上向大家介绍有关鲸的研究成果。为了搞好本次新闻发布会,咱们首先得读懂课文。
  2、分组合作学习研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演说家、表演家、小作家中的角色,采用演一演,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等方法,选择其中一项来研究。
  3、各组可以补充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做好充分准备,下节课我们接着开“科学新闻发布会”。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学生自主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2、继续搜集关于鲸的资料,根据自己的选择,拟好自己的研究报告。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走进“鲸”的世界
  上节课,我们分组研究了鲸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就来召开“科学新闻发布会”。老师来当主持人,每个学习就是一个“鲸研究专家组”,围绕一个方面有重点地汇报鲸的研究成果。
  二、召开“新闻发布会”,研究“鲸”的特点
  主持人:在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特别庞大,比大象还要大很多呢。我们都知道这种动物叫做“鲸”。今天,我们就要召开“科学新闻发布会”,请“研究专家组”来汇报研究成果。在座的既是现场的记者,又是评委,可以随时向“研究专家组”提问题,并评价其汇报成绩。
  1、“鲸”的大小。
  (1)主持人:都说鲸很大很大,到底怎样大?下面有请“专家”介绍一下鲸的大小。
  (2)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发现写作特点。
  (3)主持人:你们觉得“专家”汇报得怎么样 ?请评委发表评论。
  引导学生发现正因为“专家”在介绍鲸的大小时,用上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生动而富有条理地介绍出了鲸的大。
  (4)指名读。
  朗读点拨预设:听出来了,你强调了数字,读出了鲸的大!
  全班齐读体会鲸的大。
  2、鲸为什么不是鱼。
  (1)联系上下文从哪可以看出鲸是哺乳动物?
  从鲸的演变过程,用腮呼吸,胎生,用母乳喂养。
  (2)为什么形体像鱼?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3)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了在海洋生活的?
  (4)从鲸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鲸的进化过程与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一样需要很长时间,找出描写时间的词。
  3、鲸的生活习性:吃食、呼吸、睡觉
  (1)鲸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请采用你喜欢的方式来介绍。
   呼吸出的水珠形状可以描述,可以画图。
  (2)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说明鲸的生活习性?
   列数字、举例子、比较法、打比方
  ()通过语气、语速的变化,朗读体会,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三、研究文本,领悟说明方法
  1、刚才我们美美地当了一回研究员,我们知道鲸是哺乳动物,而且还了解了鲸的生活习性。作者为了给我们介绍鲸,用了很多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回忆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2、结合文中一处内容,让学生谈谈作者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或者告诉我们什么?
  列数字: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鲸很大很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朗读体会说明文用词讲究准确、科学。
  像这样用词准确的地方,还有很多,请大家读读课后第3题练习。
  作比较: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和象作比较有什么好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举例子、列数字: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
  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打比方: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同学们读书真仔细,我们自己发现了这么多的说明方法,我们在写作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文章会写得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链接课后“资料袋”。
  交流:读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受?作者是采用哪些说明方法写的?
  引导学生明白这段话是采用“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来写出鲸濒临灭绝的可怕情景。
  四、拓展延伸,灵活运用表达方法
  1、学完课文,相信同学们对鲸又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鲸有很多种。请大家一起观赏鲸家族中的部分成员。
  播放课件,出示白鲸、虎鲸、蓝鲸、座头鲸等不同种类的鲸的图片,
  2、看来同学们已经整整领悟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下面请大家也来扮演某一种类鲸(如白鲸、虎鲸)的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要注意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3、全班交流
  五、课后练笔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对鲸还有很多地方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请同学们继续搜集课外资料,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提示在解说词的书写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资料提供者:贾明海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