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海燕》教学设计21
   [标签: ]

  
  第一课《海燕》教学设计
  高尔基
  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悟作者在文章中所抒发的情怀
  2、理解课文中物与情的关系
  教学难重点:
  1、学习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2、理解文中象征、对比和烘托手法的运用
  3、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教学难重点:能准确地把握海燕的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1、由我们学过的课文《童年的朋友》导入。
  2、为什么海燕这种鸟儿能唤起高尔基的创作激情?
  (指导学生看书下注释①)“海燕”在俄语里是个合成词,由“暴风雨”和“信使、预言家”两个词合成。作者当时已经预感到革命的风暴将要到来,这使他很自然地联想到这种鸟儿。
  二、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
  高尔基是作者的笔名。他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底层》、《小市民》等。
  三.介绍背景知识
  《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1901年2月19日从故乡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特别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政府的演说。3月4日,几千名大学生和工人为抗议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学生送去当兵,在彼得堡举行示威,遭到残酷镇压,有些人被打死,许多人受了伤。高尔基参加了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3月12日,他回到故乡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小说先投寄莫斯科《信使报》,后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杂志。愚蠢的审查官禁止发表这篇小说,却认为它的尾声是一篇写景的文字。这样,《海燕》就被作为一篇独立的作品在《生活》杂志上发表了出来。《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性的诗传单。
  由于《海燕》这篇散文诗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沙皇政府才认识到高尔基的危险性。于是不经审讯就决定把他放逐到僻远地区去。高尔基被流放那天,人们很早就把火车站挤满了,为高尔基送行。高尔基刚到来,人群中就爆发出“高尔基万岁”、“打倒专制制度”、“消灭黑暗势力”的呼声。示威者时而高唱革命歌曲,时而朗诵《海燕》。一位演说者大声说道:“高尔基被放逐了,原因是他说出了真理并揭露我们生活中可怕的事情。他有一件武器——他的笔,一种力量——他那在自由发表意见时所表示的思想……我们要用示威来表示我们是怎样地喜爱高尔基。”示威结束时,一位大学生激动地高呼:“暴君将要灭亡,而伟大的有力的自由的人民将要兴起!”可见《海燕》在当时的俄国,是“鼓舞人民革命的号角”。
  四、解题:
  作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者高尔基,为什么在1901年3月要写这样的散文诗呢?注释告诉我们,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一九○五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注: 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五、学生听朗诵,注意情感的抒发
  六、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试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教师提出要求:①要切合课文的内容;②要和标题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③用语简洁,字数不可过多。(学生或独立完成,或三两人讨论完成)
  【参考答案】
  勇敢的斗士反抗上天的精灵渴望暴风雨的勇士迎接暴风雨的先驱者
  胜利的预言家无畏的革命者革命的先驱者划破乌云的利剑
  七、赏析课文——诵读比赛
  1、准备阶段——学生自由选择准备诵读的片段,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
  2、比赛阶段——按所选片段分组“对擂”(一般每组2-3人),其余学生充当评委,现场点评(着重点评语气、语调、语速是否到位,轻读、重读处理是否得当;通过点评赏析形象,品味语言)。
  【参考答案】
  如:第二小节中,为了表现海燕低飞高翔的雄姿及其斗志昂扬[注: 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的战斗精神,要重读“碰”“箭”“直冲”,读时的基调应是高昂的。
  第四小节到第六小节中,用群鸟和海燕作对比,以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因而要以极端蔑视的语气读群鸟的丑态。读四小节的两个“呻吟”时,为了表现海鸥的恐惧心理,读第二个“呻吟”,要声音拉长,紧接着读下一句,并突出“飞窜”,以显示海鸥飞窜时的恐惧万分。
  询问学生:如果让你给本文配乐,什么样的音乐比较适合?综合学生观点,请学生带伴奏带,下一节课配乐朗诵表演。
  八、再读《海燕》,注意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
  读毕,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的语句,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
  板书:海燕
  高尔基
  孕育之时海燕高翔,渴望暴风雨
  逼近之时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即将来临海燕反复,呼唤暴风雨
  【说明】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本文的层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待学生回答后,顺势划分一下全文结构,用时不要太多。
  九、布置诵读作业
  ①思考练习一;
  ②笔答练习二;
  ③熟读课文。
    
  第一课《海燕》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象征手法,研究象征意义
  2.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朗读课文
  学生配乐朗诵表演。教师对学生朗读时在重音、节奏、感情等方面出现的不足,适时给予纠正。
  二、研讨课文【师生共同分析海燕形象,总结海燕的性格特征。】
  1、讲析第一幅画面。
  指名朗读,思考:
  ⑴海上景象怎样?海燕表现如何?
  明确:环境恶劣;海燕矫健、勇猛,藐视恶劣环境,表现了海燕渴望暴风雨到来的快乐心情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⑵其他海鸟表现怎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海鸥在飞窜,十分恐惧;海鸭在呻吟,吓得掩藏了起来;企鹅非常胆怯,躲藏在悬崖底下。通过对比,突出海燕勇敢搏击、藐视恶劣环境的英雄气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鲜明。
  【板书】海鸥飞窜恐惧
  孕育之际——渴望海鸭呻吟掩藏丑态
  企鹅躲藏胆怯
  2、讲析第二幅画面。
  默读并思考:
  ⑴海上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环境更险恶;这样写突出斗争更险恶。
  ⑵哪些词语突出了险恶的环境?(动词、形容词)海燕较前有何变化?(见板书设计)
  【板书】
  飞翔飞舞
  暴风雨迫近之时——迎接海燕碰着掠起雄姿
  冲向穿过
  叫喊号叫
  3、讲析第三幅画面。
  齐读,思考:
  此刻海景有什么变化?海燕表现怎样?
  【板书】狂风狂风吼叫
  来临之前——呼唤乌云乌云低暗猖狂
  雷电电闪雷鸣
  (海燕与其他海鸟对比,风、云、雷、电作映衬)
  三、了解象征手法,研究象征意义
  1、介绍有关象征手法的知识。
  象征手法是指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也就是托意于物。
  在黑暗政治压迫下,作家借用象征手法来表现革命的思想,才能骗过反动当局的检查,得以发表出来,鼓舞人民的革命斗争。
  2、象征的作用。
  ①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②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得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3、分析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
  ⑴大海波浪: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⑵海燕: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⑶海鸥海鸭企鹅:革命中的机会主义者和形形色色[注: 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俄国资产阶级中形形色色的政客)
  ⑷风云雷电:沙皇的反动统治势力
  ⑸暴风雨:席卷一切的革命运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3、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四、归纳写法
  1、对比、烘托的手法。
  2、象征手法。
  五、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1、课外自渎罗洛的《信念》、贾平凹的《月迹》,并与《海燕》进行比较阅读,进一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六、课后学习
  学习本文写法,课后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