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人教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导学案
   [标签: ]

《荷塘月色》导案  

笔:方春生  审稿: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朗读、学生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深情,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一)新课导入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为了勉励自己有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注: 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请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分析作者的心态,结合写作背景略谈自读感受。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注: 指纵横交叉、繁华热闹的街道。也借指人世间,现实社会。]”,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注: 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注: 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我们来了解这时期作者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走》)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一封信》)

再者,作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文的抒情风格。

明确:可见,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本文写于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二)初读课文  

听录音,正音正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 (     )   袅娜 (            ) 踱步(           )         

霎时 (        )    弥望 (            ) 斑驳 (         )     

 渺茫 (       )    点缀(        )

2、解释下列词语。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一例:一律。中学语文在线()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这里指大概的轮廓。

3、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明线:出家门、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踱小路、观荷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赏四周、回家门  

3、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注: 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4、从哪些语句中,还可出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明确:联系背景、文眼、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1)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注: 由:听从。身体不由自己作主。],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一丝喜悦。

2)句“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3)句“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4)句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注: 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5、朗读全文,把握全文的感情脉络: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

                                        

外结构(空间上)()

   

      内结构(心理上)  

   

   

明确:《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注: 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注: 不管怎样。]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是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注: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三)总结扩展  

“作者思路,遵路识斯真。”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抓关键语句,找出显示作者行踪和情感变化的词句,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感情流向,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第4 ~ 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再读课文,赏析文章重点语段,揣摩文章优美动人的语言,体味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背诵第四、五、六段。

(一)再读课文  

一、赏析第四段:教师范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

①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月下荷塘)  

   

②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叶、花、香、波)

③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

(远→近,上→下,静→动)

④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句子谈。

(层次感、立体感)

⑤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

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这正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高妙写法。

    学生集体朗读第四段。

二、赏析第五段:学生朗读第5节,思考:

①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荷塘月色)

②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叶圣陶语)”,细细咀嚼,把好滋味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

引导学生归纳:

由上到下;由正面到侧面;黑影浓、倩影淡,整个画面疏密相间,浓淡相宜。

③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

景物素淡、静谧、朦胧、和谐, 整个画面,月朦胧,雾朦胧,有一种朦胧之美。可以看出作者已由“颇不宁静”转变为“暂得宁静”。

    三、齐读第6段,

①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是___________的景色,其着笔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什么?

荷塘四周  着笔点是树,着眼点是月,以树写月。

②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可以从那些词语看出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黯淡的,可以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看出。

③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

由外到内到外;由远到近到远。

四、学生齐读第7—10段,学生思考:

1、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2、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注: 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注: 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总结: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

3、《西洲曲》的理解:()

《西洲曲》写一个女子在别离后从春到秋对所爱男子的怀念。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诗意是说,这个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莲,莲花已高过人头,且结了莲子,她低下头来抚弄着莲子,莲花清得如水一样,真象她爱怜的男子的心。莲和怜谐音,莲子,意味着爱恋对方。清如水,比喻她所爱的人的心地、行为都是光明纯洁的。(相亲相爱[注: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4、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无忧无虑[注: 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自由幸福  快乐美好 相亲相爱       

明确:一幅“江南采莲图”是作者笔下理想世界的意象化。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首先应是无忧无虑的,于是我们在这个世界里首先看到了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人生中烦恼最少、最无忧无虑的当属少年时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还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情窦初开[注: 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幸福莫名。在理想世界里,心灵与心灵更应是相通相惜、相亲相爱的。“采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者,怜也。怜即是爱。“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但这一世界又显得可望而不可即[注: 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可想象、可远观而无可置身,似乎每个现实世界的人“无福消受”的,只能在想象中过把瘾。

5、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

明确: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注: 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作者苦闷、忧愁、烦躁、困惑,这时候作者想到《西洲曲》和采莲,折射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是时代变化在作者心灵的投影。

(二)揣摩语言,  

一、鉴赏动词: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3、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1、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

2、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在荷叶上,“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倩影”。“画”这个动词是经过锤炼的,与“倩影”搭配得很好,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写妻子哄孩子睡觉的情状用“拍”、“哼”,真切地再现了生活,很传神;写“我”的动作用“披”、“带”,熟练轻巧、细心周到。

    4、而“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地升腾,缓缓地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

    5、“洗”承“泻”,“笼”承“浮”,以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

再从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句仔细品味。

二、鉴赏修辞  

    运用修辞手段摹形传神,淋漓入微,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体会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的妙处。

1、比喻句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7)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注: 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的,是渴睡人的眼。

分析:1)句写荷叶之美,亭亭玉立[注: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使人联想到她一旦翩然起舞婆婆婀娜的丰姿。

    2)写出了淡月照耀下荷花的特点:晶莹可掬的光华;绿叶衬托下花朵忽明忽暗地闪光;纤尘不染[注: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的丽质。

    3)微风吹过荷波传送之快。

    4)月色淡而净,有动感,一泻无余。

    5)写出叶与花在月下的特点:奶白色而又娇艳欲滴的实感和轻柔飘渺的姿容。

    6)写月影,灌木的黑影可怖。

    7)淡月下树色阴暗迷蒙,渲染了荷塘幽静的气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8)以灯光衬月色的朦胧迷人。

    明确: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2.拟人句

9)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10)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11)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分析:9)写荷花饱绽盛开与含苞欲放[注: 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两种姿态,“袅娜”形容女子姿态优美;“羞涩”指

难为情,态度不自然,用这两个词巧妙地形容了荷花的妍媚多姿。

    10)写荷叶田田的妩媚姿态。

    11)流水无声却似有深情。

    明确: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3、认识“通感” ()

所谓通感,即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亦即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因此,通感又被人们称为“移觉”。 这种修辞在高中课文中多有运用。

例1:《琵琶行》在描写歌女那出神入化[注: 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的琵琶弹奏时,同样也借助了通感: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同时显露,令人眼花缭乱[注: 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作者把视觉和听觉勾连起来,构筑了一个立体的、多层面的艺术境界,使那如泣如诉[注: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的琵琶曲,跨越时空成为千古绝唱。

例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愁”是抽象的情思,“春水”是具体的事物,两者似无关联,一经沟通,这位亡国之君深长、沉重、无穷无尽[注: 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的哀愁,就真切、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让人们仿佛都能看得见。  

例3: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你听,那笛声中竟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阳光的明媚!听觉、嗅觉、视觉相融汇,那笛声是多麽悠扬,多麽撩人情思!  

例4: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象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只要在什么时候再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吴伯萧《歌声》)  

歌声是无形、无色、无味的,要辨识它不能凭借视觉、嗅觉和味觉,只能凭借听觉。作者把歌声比喻成有形的东西,不但能“摄下”“影片”,而且还能“绘制色彩”“绘制形象”“绘制感情”,还能“一幕幕放映起来”。这就是借助通感手法,才把“歌声”刻画得如此具体生动,如此绘形绘声绘色[注: 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例5: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  

作者在描写潮落时的大海景象时,着重描写了“那声音”。在描写“那声音”时,又以比喻从各种感官来描写:“温柔”是写触觉,“芳醇”是写嗅觉和味觉,“微风拂过琴弦”是写听觉,“落花飘零在水上”是写视觉。本来是诉诸听觉的“那声音”,作者却从触觉“温柔”,嗅觉“芳”,味觉“醇”,听觉“微风拂过琴弦”,视觉“落花飘零在水上”五种感官相互交错起来集中描写,因而使其审美形象显得异常优美和鲜明。  

例6: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象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钱钟书《围城》)  

不笑的“笑意”是写视觉,“余音”是写听觉,“甜”是写味觉。这是由视觉通过听觉,又通过味觉来描写唐小姐的笑意,联系许多女人都笑得很甜,更确切地做到了表情达意。  

例7: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朱自清《威尼斯商人》)  

“节奏”一词是音乐术语,专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注: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这里却用于说明建筑物色彩的浓淡强弱和位置高低错落的情况,也是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显得贴切逼真。  

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分析:1、第一句,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注: 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2、第二句,是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一句吗?

参考:⑴她的歌声很甜。

   ⑵红杏枝头春意闹。

   ⑶突然是绿茸茸的草板,像一枝充满幽情的乐曲。

   ⑷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的感觉。

(5)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6)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4、鉴赏叠词:找出文中的叠词,试品析一二例。

迷迷糊糊  悄悄  蓊蓊郁郁  阴森森  淡淡  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  层层  一粒粒

缕缕  静静  薄薄  峭楞楞  弯弯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  隐隐约约  轻轻

“蓊蓊郁郁”不仅说明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心情的不宁静、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那种情景交融[注: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的氛围,传神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态,又使得行文轻缓舒徐,读来节奏鲜明,令人耳目一新[注: 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森森”,“淡淡”。路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田田”,写出荷叶的茂密,出自“莲叶何田田”句。出水很高,是“婷婷”;“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流水“脉脉”,清香“缕缕”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注: 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富于节奏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三)难点探析  

1、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2、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3、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4、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5、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四)总结扩展  

本文描写的荷塘是清华园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作者笔下,却是如此的秀美  静谧、令人神往[注: 使人很向往。]。这是由于作者对景物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对生活有深挚真切的感受,运用语言的功力很深,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课后作业  

阅读朱自清先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并与《荷塘月色》进行比较阅读。

《荷塘月色》学案  

                                                   主笔:方春生  审稿: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深情,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一)新课导入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请阅读背景资料,分析作者的心态,结合写作背景略谈自读感受。    

    本文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清华园,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此时的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我们来了解这时期作者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  

听录音,正音正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 (     )   袅娜 (        ) 踱步(     )   霎时 (        )      

弥望 (      ) 斑驳 (         )       渺茫 (       )    点缀(     )  

2、解释下列词语。  

幽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蓊蓊郁郁:_____________________。  

踱:_____________________。    弥望: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_____  

    袅娜:____________________     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斑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例:______________          丰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些语句中,还可出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朗读全文,说说全文的感情脉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小结(略)

(三)总结扩展  

“作者思路,遵路识斯真。”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抓关键语句,找出显示作者行踪和情感变化的词句,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感情流向,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第4 ~ 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再读课文,赏析文章重点语段,揣摩文章优美动人的语言,体味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背诵第四、五、六段。  

(一)再读课文  

一、赏析第四段:教师范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  

①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1)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请你结合具体句子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集体朗读第四段。  

二、赏析第五段:学生朗读第5节,思考:

①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叶圣陶语)”,细细咀嚼,把好滋味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齐读第6段,

①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是___________的景色,其着笔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可以从那些词语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生齐读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710段,学生思考:  

1、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

 

一、鉴赏动词: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几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3、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二、鉴赏修辞:运用修辞手段摹形传神,淋漓入微,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体会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的妙处。

1、比喻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2.拟人句()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3、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一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赏叠词:找出文中的叠词,试品析一二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难点探析  

1、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2、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扩展()  

(五)课后作业  

阅读朱自清先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并与《荷塘月色》进行比较阅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