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说虎》教案及译文
   [标签: ]

《说虎》

研讨要点

  一、《说虎》其实不是说“虎”,而是说“人”。指出表明该文核心道理的最关键的两个字。最关键的两个字是“用智”。见练习一解答。

  二、用《说虎》中的观点解说本单元有关各篇的内容。以“用智”贯穿各篇,这是特殊的比较阅读。

  详见练习一解答。

  三、分析《说虎》的论证结构。不是先有论点,后有论证,而是先提出问题(揭示矛盾),后分析矛盾,逐步层层深入得出最后结论;同时首尾呼应、对比。

  详见“主编导读”。


主编导读

  〔关键词语〕用力/用智力之用一/智之用百自用/用人

  《说虎》一文很短小,但是,却是议论文章很常用的体式。

  对于这种体式的秉性,通常的议论文理论恰恰是被忽略了的。一般的议论文理论都强调先有论点,然后组织与论点相一致的材料进行论证。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初中学生乃至高中学生,往往不善于将论点和论据作适当的配合,所以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种说法是有缺点的,那就是忽略了论点是否正确。把论点当作天经地义[注: 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的,就容易片面,容易让人忘记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对一切论点都要进行具体分析。其次,就是论点是完全正确的,也还有一个如何形成论点的问题。总不能在任何时候,都等待别人把论点准备好了,让你来论证啊。再次,正确的论点也要发展,不然就会僵化、肤浅了。

  刘基的这篇文章,恰恰在形成初步论点,分析初步论点,拓展初步论点这几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范式。

  刘基文章的特点是:论点在后。不是一下子就给你一个现成的,而是把事情的矛盾揭示出来,和读者一起排除层层障碍,得出一个初步结论来。然后层层深入,在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议论文章写作的全部。结论出来了,文章也就结束了。这和先有论点,再加以论证,完全是两种思路。相比起来,这种范式比之先有论点,再加以论证的范式,要可靠得多。

  刘基的文章先说,老虎比人有力气得多,人和老虎斗争,人被老虎吃掉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如果用先有论点再加以论证的范式来写作。要找多少例子来“证明”,也是不费什么力气的。但是,这样做就太肤浅,太盲目了。刘基的文章之所以经典就在于,他接着由此提出了相反的事实,不是老虎经常吃人,而是人经常吃虎肉,享用虎皮。

  这种提出反例的方法,叫做揭示矛盾,从写文章的角度来说,叫做提出问题。

  议论文要深刻,不肤浅,就要善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要提出和前面的观念不相符合的事实来。也就是提出反例,推动思考,层层得出结论。刘基先拿出初步的结论:虎用力,人用智。虎用自己的躯体,而人用他所创造的事物(工具)。躯体是有限的(一),工具是无限的(百)。这就不但提出了矛盾,而且由于“一”和“百”在量上的巨大差异,矛盾转化的条件就出现了。人由弱变强,虎由强变弱。

  这样,论点就由此变得深刻了。

  分析的过程是完成了,但是,文章却没有完成。因为刘基是个政治家,他所考虑的,不仅仅是老虎与人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是领导与人才的关系。文章更深刻之处在于,把这仅仅当作一个比喻,当作自己的主题的基础。从“用力而不用智”,引出“自用而不用人”。领导人就是很有本事,如果不能用人,只用自己有限的智力,而不能用人,都是老虎一类。

  从一定意义上说,意思已经很清楚了,但刘基还要点一笔,什么样的老虎呢?“其为人获而??处其皮也。”这就不但很生动,而且在结构上很严密了。开头从虎与人作比开始,结尾落实在虎与人的关系上。这从结构上说,是首尾呼应。但是,这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就是从内容上看,在首尾呼应的结构中,又有首尾对比。开头说是虎比人强大,而结尾则是:虎是人的手下败将,虎是失败的象征。在这样严密的,甚至可以说是封闭的结构中,显示深刻的对比,结构的完整更加突出了“智”在内涵上的张力。

  在深刻领悟了这一点以后,再去读下面那篇《智惩恶少》就容易理解了。刘伯承和恶少在社会地位上,并不占优势,可以说是劣势,而换一种角度,也就是力气上,占有优势。要把这不完全的优势化为完全的优势,就不能只凭借力,还要凭借智。全文的关键就是最后的“鬼扯脚”把团总的儿子征服了。

                              (本篇解读文字整理:孙彦君)



参考资料


一、刘基简介 
  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现在属浙江)人。元末进士,历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因受排挤而弃官归隐。元至正8年(1348),方国珍在庆元(现浙江宁波)起义,江浙行省元帅府起用刘基为都事。他力主征讨,反对招安。方国珍买通朝廷权贵,刘基又多次受斥责、排挤。大约在至正14年(1354),刘基再次弃官返乡,率地方武装在山中扎寨自保。至正20年(1360),应朱元璋之请来到应天府(现在南京),向朱元璋陈述“时务十八策”,受聘为谋士。在朱元璋起义军发展壮大、消灭异己、北伐灭元、统一中国中都起了重要的决策作用。明王朝建立后,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参与制订历法、建立和整顿军政制度,功勋卓著。洪武3年(1370),封诚意伯。次年,为逃避官场政治倾轧告老还乡。洪武7年(1374),受宰相胡惟庸诬陷被羁留南京,忧愤成疾。次年病死(一说为胡惟庸派医生治病时药死)。

  刘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文家。著有《郁离子》、《复瓿集》等,后人合编为《诚意伯文集》20卷。散文富有形象性,文风奔放,短篇简赅精悍,一扫元末卑弱风气。诗歌顿宕古朴,以雄浑见长。



二、相关资料
(一)《郁离子》介绍 
  《郁离子》全书18章,195条,大部分是寓言故事,为刘基退居青田山中时所作。《郁离子》中的寓言是元末社会现实的缩影,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元末的各种社会问题,特别是当时社会的政治危机。郁离子是贯串全书的人物,有时他是故事的主人公,有时是故事的评论者,实际上是作者的化身。刘基的门生徐一夔在《郁离子序》中说:“大概矫元室之弊,有激而言也。”又说:“郁离者何?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离子。”吴从善《郁离子序》说:“其意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底文明之治耳。”从中可以窥见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附录《郁离子》一则 

  狙公失狙 [狙(jū)公失狙]养猕猴的人失去猕猴。狙,猕猴。这则寓言反映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形势,暗示了元帝国分崩离析[注: 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的可悲结局。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部分]部署、分派。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 [公]指狙公。所树 [树]种植。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 [既]已,尽。,众狙皆寤 [寤]同“悟”。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 [柙(xiá)]兽笼。,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 [馁]饥饿。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 [术]这里指权术。使民而无道揆 [无道揆(kuí)]这里是不讲道术,法度的意思。语出《孟子•离娄上》:“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意即国君无道术可以揆度天意,臣子无法度可以守职奉命。揆,准则、道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 [有开之]有人启发他们。,其术穷矣。



(三)参考译文

   老虎的力气跟人比,不止大一倍。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人没有锋利的爪牙,老虎又有成倍于人的力气,那么人被老虎吃掉就不奇怪了。

  然而老虎吃人的事并不常见,而人却常常在老虎皮上坐卧,为什么呢?(因为)老虎用力气,人却用智慧;老虎利用自己的爪牙,人却能利用工具。所以力气的作用只是一,而智慧的作用则是百,爪牙的作用分别只是一,而工具的作用则是百,凭藉一来和百敌对,虽然勇猛却一定不能取胜。

  所以被老虎吃掉的人,是有智慧和工具却不能利用的。因此世上只懂得用力气却不用智慧,以及只懂得凭藉自身的作用却不懂得借助别人的作用的人,都跟老虎一个样,老虎被人捕获并且让人在虎皮上坐卧,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练习•探究 解答

  第一题

  《说虎》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用智”,其他如“用物”、“用百”、“用人”都是“用智”的衍生物和必然结果。用这个道理解说本单元各篇,也是一种特殊的比较阅读。关于各篇中“用智”的体现可参见“主编导读”和练习解答。《狼》中还有一个细节说明禽兽无法与人斗智的道理。即两狼亦表现了它的狡黠(一狼洞其中,一狼假寐),“而顷刻两毙”,所以《狼》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各篇中人由“用智”衍生的“用物”等,这里稍作补充。如,屠户借助了草堆,用了刀;区寄借助了敌人的刀、火,还充分利用了敌手的弱点(这是特殊的“用人”);李寄“怀剑将犬”,甚至还用了米糍、蜜糖等食物。

  《智惩恶少》也体现了“用智”,主要在倒数第二段。即如按时间顺序正常写,这段内容应在前面。文章的结构、文字等方面,但凡其新异之处,往往引人注意,这是写作上的通常道理。所以,当这段不按顺序,改排在战斗结束后补叙时,它自然就显得很突出。这段内容就是讲少年刘伯承如何“用智”战胜对手“团总少爷”的。

  第二题

  第1小题,“于”起比较、对比作用,可译为“跟……相比”,在本句中,也可译为“比……”,即“比人不止大一倍”。

  第2小题,“于”用于表示被动,引入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全句为:“那么人被老虎吃掉……”。

  第3小题,此处“于”是最常见的表示处所、时间的用法,可译为“在”。

  第三题

  这题既包含向少年英雄们学习,又包含锻炼一个人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由学生自由发挥,但编出的故事应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应避免与课文中原故事的情节、做法雷同。

  第四题(略)



词句品位•积累 说明

  1.第1句已有明确点评,不赘述。

  2.第2句中的四字词及“会两套拳术,有几份蛮力”的对偶句式使这段的表述显得工整、简洁。读起来畅达上口。不用四字词,就要多说好多话,语气就显得拖沓。

  3.“最后”和“向团总少爷”在这里都不是必要的,去掉它,文句就更为简洁,紧凑。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