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北师大版《李寄》备课资料
   [标签: ]

李 寄 

研讨要点

  一、李寄和区寄都凭借机智勇敢赢得了胜利,他们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一是身处危境的主动、被动条件不同,二是战胜强敌后的表现有所不同,三是有各自的闪光品质。

  详见练习一解答,参见“主编导读”及其“参考资料”。

  二、从现实意义的角度考察《童区寄传》和《李寄》两文的区别。《李寄》更具有传说的性质,不像《童区寄传》可信度那么强,因此一些细节无法认真推敲。

  具体参见“主编导读”。

  三、屠夫砍杀二狼一波三折[注: 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情节并不比李寄斩蛇来的简单,但文章却非常干净,推究其中的原因。一是句法比较简明,二是始终以叙述为主,少用描写和抒情。

  详见“主编导读”。


主编导读

《李寄》

  读古代散文,最大的障碍是词汇,而不是语法或者读音。因为语法可以意会的很多,即使没有意识到,由于是母语,也不一定影响意义的理解。至于语音,古今不同,但是汉字并非拼音文字,古音今读,甚至用方言的音读,一般亦不影响理解。

  古代汉语的词汇意义和现代都有联系,有的只是写法有变异,有的则是音变导致写法变化。有的是古代意义的分化和衍生。多少有一定的线索可寻,找到了线索就加深了理解,也便于记忆。因此每读一篇古代经典,都要有意识地找几个关键的词语来仔细钻研。

  例如,本篇开头第一段的“围”,现代汉语中,围的面积往往是很大的,可是在这里的上下文中,却是指两手大拇指和食指合拢的圆周长度。

  再如,第三段“父母不听”的“听”字,和现代汉语也有相当明显的差异。不过,也有联想的线索可寻:听的中心意义是听到声音。如果按这个意思来解释,就是父母听不到李寄的话,就不通了。但听还有另外一种联想,就是听之而从之的意思。从上下文中意会,可知当为听而从之的意思,文意就顺畅了。但是,下面一段又有(父母)“终不听去”,从上下文只能意会为“听任”、“听随”之意。所以,学会意会和查字典一样重要。

  从文学价值来说,这一篇比柳宗元的《童区寄传》更多地具有传说的性质,不像柳氏纪实的可信度那么强。女孩子杀蛇的故事充满了民间传说的风格。因此,在细节上不能像对待写实作品那样推敲。例如,那么大一条蛇(头像谷仓那么大),该放多大一条狗过去才能够咬伤它,女孩子剑又该有多长、多重,都是不能细究的。还有一点,也比不上柳宗元的《童区寄传》的,就是结局。因为女孩子立了大功,就当了王后,父亲又当了县太爷,连母亲和姐姐都得了赏赐。这样夸耀其实用价值,好像有损于女孩子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她当时自愿出来冒生命的危险,并不全是出于为民除害[注: 替百姓除祸害。]的崇高目的,本来就有一点因为父母孩子多,自己不能供养父母,生无所益,还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为了孝敬父母,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并且也是有所准备(怀剑将犬),刺杀巨蛇,这当然也是一个英雄。英雄是各式各样的。即使不是见义勇为[注: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不是出于为民除害,未成年的平民女孩子,哪怕在某些方面,出发点并不太高,甚至有些卑微,只要实际上做了为民除害的事业,又表现了女孩子的智勇双全[注: 又有智谋,又很勇敢。],仍然很有光彩。正是因为这样,它才能够流传至今。

  当然,不能回避的一点是,这篇文章的格调比柳宗元的《童区寄传》要略逊一筹[注: 逊:次、差;筹:算筹。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


《狼》

  〔关键词语〕一狼/一狼前狼/后狼

  这是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用文言文写的故事。和柳宗元一样,他把古代汉语的精练发挥到了极致。前面说过古代汉语的书面语之所以简洁,有一个原因,就是句法比较简明。句子大多是简单句,句子之间的逻辑因果和时间空间的承接都是省略了的。把复杂的过程、其间的因果、前后的联系,放在叙述的空白里,是文言小说作家常用的手法。
  在这篇文章中,文风之所以如此干净利落[注: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还有一个原因。

  全文几乎都是叙述,几乎没有描写,没有抒情。除了最后一句是感叹以外,作家的感情没有直接流露。这种白描手法,可以说是炉火纯青[注: 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但是,要真正把白描手法讲得让学生有感觉,就得用还原的方法,把那些在作者那里舍弃省略的东西补充出来。这就是说,要懂得文章的好处,就不仅仅满足于欣赏文章,欣赏已经写出来的,而且要把它没有写出来的想象出来。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光是讲解课文上已经有的东西是不够的,还要养成一种敏感,就是善于把文章中没有写的东西想象出来。

  例如: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这个屠户的面目、衣着、年龄都没有写,客观的情况,除了一个“晚”字,全部省略了。省略这么多的原则是什么?对后面文章的进展有无作用。提到没有肉,只有骨,对后文屠夫穷于应付的关系极大。如果肉很多,狼吃饱了,撑的慌,情节可能就有另外一种发展。“途中两狼”,不是一只,如果是一只就没有后面的惊险故事了。这里作家的省略很多,两只狼,是公的还是母的,是灰的还是白眼狼,是老的还是小的,都与后面的情节无关,所以全都省略。“缀行甚远”,省略了的更多。跟着他,摆脱不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直到追得他没有办法,才把骨头丢给狼们。从这种过程的省略,不仅可以看出作家的笔法简洁,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出作家的匠心。大凡前面提到的,必然后面有发展。

  蒲松龄叙述的功力,并不仅仅在叙述比较简单的事情上,还用在叙述复杂的事情上,使之具有某种不亚于描写的效果。对于比较复杂的事情,叙述本来是比较困难的。亏得蒲松龄以简驭繁[注: 用简捷了当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纷繁的事物。]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量词的灵活运用。由于两只狼,在前面没有以形状和颜色来区别,这给后来叙述二者的不同带来了难度。蒲氏起初用了两个“一”(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代表两只不同的狼。紧接着,情势变化了,再用两个“一”就缺乏变化了。他改用位置来区别(后狼,前狼)。等到骨头投完了,其实,两只狼继续跟踪着屠户。是并排,还是一前一后,或者是一会儿并排,一会儿一前一后,就不值得交代了。干脆就含混地用“两狼”(并驱如故),不再强调二者的区别了。接着,又有区别了:“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还是用一个“一”字,就轻而易举[注: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恰如其分[注: 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地把两只狼,既不陷于繁细又不太粗疏地分别开来。读者只要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凭上下文想象出二者不同,就足够了。其他的区别,本来可以写出很多,但是,略而不计。这就是精练的“精”的要义。不要小看这样的文字。这里有作家的匠心,尽可能把与情节发展无关的细节省略掉。把动作和情景减少,以免干扰读者对情节因果链的注意,这是本文之所以精练异常的原因之一。

  本文的好处不仅仅是精练,而且还在于把有限的细节组织得非常有机。随着故事的进展,叙述出现了细节和比喻,有了一点描写。如“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这是因为,这种状态是一个悬念,结局时将有一个解释,这对于情节有相当的重要性。这个屠夫杀了两只狼后才悟出来,原来狼做出心不在焉[注: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的样子,是为了麻痹他(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结局使得前因获得了解释,读者对于情节的意义有了新的体悟。这种情节因果的有机构成,正是小说的特点。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篇文章,表面上看,其好处是写得很干净,没有可有可无[注: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的话。但是,光是这样,还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地方又有一些描写的笔墨。仔细分析以后,又才发现,凡是花了一点笔墨的地方,都是在后来有新意义的。这就使得这篇篇幅很小的文章,在文字的结构上,具有了一定的有机性。前文不仅仅是为了前文,而且对于后文有用,后文也不仅仅为了后文,而且对前文有用,这叫做用笔有前后照应之效。

  文章最后有一点议论,从小说的角度来说,是可以省略的。把主题都讲出来,现代小说家往往是回避的。把倾向性隐藏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更有利于调动读者的心理参与。现代小说更倾向于为不同读者的多元理解留下充足的空间。但是,蒲氏是我国的古代文言小说家。他的《聊斋志异》,几乎在每一篇故事后面都要发一通议论,有时用“异史氏”的名义(其实也就他自己),有时则作为文章的一个部分。可以把这看成是一种体式。不仅是《聊斋志异》如此,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文章后面就已出现“太史公曰”,这是一种传统的格式,蒲氏不过是稍稍作了一些调整而已。

                               (本篇解读文字整理:孙彦君)


参考资料

李 寄

一、干宝简介 
  干宝(?―336),字令升,新蔡(现在属河南)人。少勤学,博学多才[注: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晋怀帝永嘉五年(311)渡江后,召为佐著作郎。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因平定杜?|有功,赐爵关内侯。晋元帝建武元年(317),王导上疏建言宜备史官,乃命干宝兼领国史,后辟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等官。卒年约近五十。

  干宝是东晋著名的文史学家,著述颇丰。所著《晋纪》20卷(已佚),时称“良史”。此外还有《易》、《礼》和《春秋左氏传》的注、论,《干子》、《百志诗》等多种,均已散佚。所著《搜神记》为东晋以来志怪小说中的重要著作,原本30卷,已佚;今本20卷,为明人胡应麟所辑,已非原貌。中华书局版今人江绍楹校注本较好。据作者自序,干宝写作此书的用意在于“发明神道之不诬”,宣扬鬼神迷信、因果报应[注: 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书中也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描写细致生动,情节也较完整,故事虽多神异怪诞,想象却瑰丽奇幻。



二、评析资料
(一)课文简析 
  本文描写穷苦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事迹,热情赞颂其不畏凶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智大勇,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官吏的懦怯无能、草菅人命[注: 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故事情节虽较简单却很完整,叙事也井然有序[注: 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首先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事件,展开矛盾。闽中庸岭,有大蛇为害,郡县官吏束手无策[注: 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还听从大蛇的意旨,残忍地以童女祭蛇。累年已用九女,蛇害依然。其次,写将乐少女李寄不顾父母反对,挺身而出[注: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主动应募。再次,写李寄斩蛇的经过。她事先“告请好剑及咋蛇犬”,做好周密安排、充分准备,表明她不信邪,不畏凶残,对即将到来的拼斗胸有成竹[注: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届时她“诣庙中坐,怀剑将犬”,沉着应对。又“先将数石米?@,用蜜??灌之,以置洞口”,设巧计引蛇出洞。乘大蛇“啖食”之际,放犬“啮咋”,自己从后备力砍杀,终于为民除去一大祸害。斩蛇的过程,既表现了她的机智,也表现了她的勇敢。复次,写她入穴寻得九女髑髅,叹其怯弱,哀其不幸,自然交代了故事的结局。“于是寄女缓步而归”,寥寥数字,传神地表现出这个少女从容自信的情态和气度。在叙事中,李寄的勇敢机智和官吏的懦怯无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文章对李寄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能抓住情节的展开来表现,人物形象鲜明。

  文章最后写越王“聘寄女为后”以及对其家人的奖赏,在情节结构上有画蛇添足[注: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之嫌,削弱了李寄斩蛇除害的社会意义。李寄与父母的对话流露出重男轻女[注: 重视男子,看轻女性。指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的倾向,也有损李寄的形象。



(二)《李寄》赏析 李灵年  
  本文选自晋干宝《搜神记》。它通过斩蛇这一事件,歌颂并刻画了一位坚强、勇敢、智慧的少女李寄的形象。

  李寄的父母有六个女儿,而没有一个男孩。在封建社会中,女子受到种种歧视和限制,不能参加社会的主要生产劳动,因而加重了父母的负担。生活困难,使李寄萌生了卖身啖蛇“可得少钱,以供父母”的念头,表现出李寄对在贫困中挣扎的父母的同情。而她父母即使再穷也不愿意让女儿去送死,体现出劳动人民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当遭到父母阻挠后,李寄偷偷出走应募,可看出她性格的刚毅坚强。

  李寄是一位十分有主见的姑娘,她不是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积极准备消灭大蛇为民除害,并且订下周密的计划,表现了她的智慧。

  李寄是一位十分勇敢的少女。她年仅十二三岁,面对着“头大如禾,目如二尺镜”,“长七八丈,大十余围”的庞然大物[注: 庞然:高大的样子。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她毫不畏惧。“从后斫得数创”,充分表现了她的勇敢。杀死大蛇后还“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于是缓步而归”,态度何等的从容!只有大智大勇才有这样的表现。

  作者在文中将李寄与东冶的官吏作了尖锐的对比。这些官吏因为“多有死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安全,不惜以女啖蛇,“累年如此,已用九女”。相信“巫祝”的鬼话,要以无辜少女去填蛇腹,这些官吏是何等的昏庸、怯弱。这个故事客观上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无情揭露。

  作者对李寄这位英雄少女十分赞赏,“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人们为她编了歌谣,赞颂她的英雄行为。

                  (摘自李灵年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析》,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三、相关资料
《李寄》参考译文 
  东越国闽中郡有座庸岭,高几十里。庸岭西北的山洞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大十多围,当地人时常担惊受怕[注: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东冶的长官都尉和他所管辖的各县城行政长官,多有(被大蛇)咬死的。用牛羊祭祀,仍旧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大蛇)有时给人托梦,有时告诉巫、祝,要吃十二三岁的童女。郡、县的长官都为这事担忧。只是大蛇(仍然)无休止地肆虐逞凶。他们一同寻求人家奴婢所生的女孩子,连同罪犯人家的女孩子养着。到了八月初一祭祀,(把童女)送到蛇洞口,蛇就出来吞吃童女。多年这样,已经用了九个童女。

  这时,又预先招募寻找,没有招募寻找到祭祀用的童女。将乐县的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小女儿名寄,要应征前往。父母不答应。李寄说:“父母没有福气,只是生了六个女儿,没有生一个儿子,虽然有孩子跟没有孩子一个样。女儿我没有淳于缇萦帮助父母那样的功绩,既不能供养(父母),白耗费了穿的吃的,活着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早点死了。卖了我李寄的身体,可以得到一点钱,用来供养父母,难道不好吗?”父母慈爱,终究不让她去。李寄自己偷偷地走了,没办法制止。李寄就去访求好剑和会咬蛇的狗。到了八月初一,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先拿来几石糯米做的糍团,用蜜和炒米粉调灌糍团,把(它)放在洞口。蛇就出来了,头大得像谷仓,眼睛像两尺长的镜子,闻到糍团的香气,先吃糍团。李寄就放出狗,狗跑上前就咬,李寄从后头斫出几处伤口。受伤的地方痛得很,蛇因此跳了出来,到了空地上就死了。李寄进去探看洞穴,找到九个童女的头骨,全都拿了出来,痛惜地说:“你们这些人胆小软弱,被蛇吃了,很可悲,很可怜。”于是童女李寄缓缓迈步回到家里。

  越王听到这件事,就聘童女李寄为王后,授她父亲为将乐县令,母亲和姐姐都得到赏赐。从这以后东冶没有再出现妖邪的东西,有关李寄的歌谣到现在还有。



一、蒲松龄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淄川(现在山东淄博)人。从小热衷功名,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第一名,一时文名籍甚。然此后却屡试不第。31岁时,迫于生计,受聘为江南宝应知县孙蕙的幕僚,因不满于整日与应酬文字打交道,“无端而代人歌哭”(《戒应酬文》),不久便辞幕返乡。此后数十年,他一面乡居设帐授徒自给,一面继续应考。直至康熙50年(1711)71岁时才援例补上个岁贡生,4年后便去世了。他一生穷愁潦倒,自云:“少羸多病,长命不犹。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聊斋自志》)说自己小时就体弱多病,长大了命运也不好。门庭冷落,像孤寂的僧人;为教学奔忙,像和尚托钵乞讨。因而他能接近并熟悉下层百姓的生活,同情他们的苦难,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官场的腐败、社会的黑暗有深切的体认。蒲松龄不仅擅长小说、诗歌和古文,对经、史、哲学、天文、农桑和医学等也有研究。除《聊斋志异》外,还著有《聊斋文集》4卷、《诗集》6卷、词1卷。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谓:“其生平之?髻咽е荆??c落郁塞,俯仰时事,悲愤感慨,又有以激发其志气,故其文章,颖发苕竖,恢诡魁垒,用能绝去町畦,自成一家[注: 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晚晴?m诗汇》评其诗亦云“能自达其志”。此外,他还著有《墙头记》等俚曲14种,《日用俗字》、《农桑经》等杂著多种以及《钟妹庆寿》等戏曲。



二、评析资料
《狼》的评点 
  本文篇幅短小,但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借助于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了形象。在文中,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随着情节的展开,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性格的变化过程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注: 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对狼的本性缺乏应有的认识,“顾”“奔倚”“弛”“持”等动词,恰切地展示了屠户认识提高的过程以及准备抗争的动作,“暴起”“劈”“毙”等动词表现了屠夫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教师教学用书》(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三、相关资料
(一)《聊斋志异》介绍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大约20岁左右便开始这部书的创作。成书于40岁前后,以后又不断增补、修订,年50始写定,是他大半生心血的结晶。“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的意思是记述,“异”指奇异的故事。关于《聊斋志异》的写作,他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

[1] [2] 下一页

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聊斋自志》)说的是,我虽然没有干宝那样的才学,却很喜欢搜集神异的故事;我的心情也和在黄州时的苏轼一样,喜欢听人谈鬼说怪。同时说明,《聊斋志异》创作的素材大多来自民众和各地下层知识分子提供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他的《感愤》诗又说:“新闻总入《夷坚志》,斗酒难消磊块愁。”表明他谈狐说鬼,意在借此抒发自己的悲愤,消磨心中的不平。许多作品描写青年男女争取恋爱、婚姻自由的故事,表现出对封建礼教的冲击和挑战;有的揭露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和腐败,鞭挞了为非作歹[注: 做种种坏事。]贪官污吏[注: 贪赃枉法的官吏。]土豪劣绅[注: 土豪:乡里的豪强,即仗势欺人的地主。劣绅:地方上的恶霸或退职官僚中的恶劣者。旧社会有钱有势、横行乡里的人。],对被压迫者寄予同情;有的揭露、抨击科举制度埋没人才的弊端。但作品中不时也夹杂着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等落后思想。《聊斋志异》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的高峰。作品想象丰富奇特,故事变幻莫测[注: 变幻: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境界神异迷人。诚如鲁迅所言,蒲松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中国小说史略》)。语言在继承古文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文笔精炼传神。故事情节生动,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注: 比喻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内容。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聊斋志异》在作者生前就已有抄本流传。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刻本是乾隆31年(1766)刻于浙江的青柯亭本,16卷,431篇。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张友鹤辑校的“会校、会注、会评”本,厘定为12卷,篇目增补至491篇,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本子。



(二)五读《狼》 余映潮  

  一读,从“屠户”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二读,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三读,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四读,从“叙议结合”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五读,从“段内层次”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选自《光明日报》,2005年3月30日)



(三)关于“狼”的专题 吴晶霞  

  在进行专题研究之前先收集一些关于狼的词语、成语、谚语、俗语……(一种是带有狼字的,一种是与狼有关的)以及有关狼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人类对狼的态度。

  结合蒲松龄的《狼》,看到狼凶残、狡猾、贪婪的一面,此为第一步。

  第二步,深入认识“狼”。通过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狼”善良、智慧的一面。

  第三步,再深入认识“狼”。从生物学角度认识“狼”中性的一面,作为一个生物体,也是自然中的一员。

  第四步,开展一个关于对狼是“以猎杀为主”,还是“以保护为主”的辩论会。(可在网上收集一些关于狼的材料,也可到图书馆收集一些关于狼的书籍资料。)

  第五步,在此基础上,写一篇关于“狼”的小论文或简单的调查报告。


(四)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天晚回家去,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半路上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把骨头扔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又扔给它骨头,后头的狼停了下来,可是前头的狼又上来了。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还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

  屠户十分窘迫,怕受到狼前后夹击。看到野外有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当中,覆盖得像小山似的。屠户就跑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握着刀。狼不敢向前,瞪着眼睛对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自走开,另一只像狗似的蹲在眼前。过了很久,狼眼像是闭了起来,神态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头,又砍几刀,把狼杀死。刚要走,转身看到柴草堆后头,另一只狼正在那中间打洞,企图从隧道进去,从背后攻击他。狼的身子已钻进去一半,只露着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头砍断狼的大腿,也把它杀死了。(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对手的。

  狼也算狡猾的了,然而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添笑料罢了。

练习•探究 解答

  第一题

  本题第一问在于引导学生读懂全文。李寄的胜利显然并不仅仅是不怯懦带来的,还有她的智慧、机智。战斗前,她做了充分的准备;战斗中,她先用米糍引诱,再放犬咬啮,使其首尾不顾之时于蛇后身砍杀蛇,这都是取得胜利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问是比较,共同点是两位少年英雄都是智勇双全,胆识过人。各自不同的特点是:①区寄是仓促遭遇中被动应战,表示出了被动地陷于危难中的人特别需要的冷静镇定的个性;其胆识心计的特点是“临危不惧[注: 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情急生智”,重点是充分利用对手的弱点,寻找机会,紧紧抓住机会。李寄是长期准备,主动应战,表现出了其胆识心计的特点是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即在这妖邪异物面前既不怯懦,又心细多谋、充分准备。②区寄在获救后拒绝入官府为小吏,这是其品质上的难能可贵[注: 难能:极难做到。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之处。李寄小小年纪就有家庭责任感,不惜牺牲自己以接济家庭,孝敬父母;同时又有不怕牺牲,斩杀巨蛇,为一方除害的愿望和思想。这是李寄品质的光彩之处。

  第二题

  屠户杀狼的过程中,是有思虑未及,险些酿成大祸的漏洞,即另一只狼于背后打洞,他是后来才发现的。幸而屠户机敏,在狼假寐的瞬间,抓住机会,暴起杀狼。否则将腹背受敌[注: 腹:指前面;背:指后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从文中看,区寄的心计、机敏似胜于屠户。其胆略、见识、勇毅、品性又有非常之处。因此可以依据区寄的品质、个性,给予他屠户同样的条件(有刀、扁担等武器),同样境地,想象区寄遇狼如何宰杀两狼的故事。可以从缀行甚远时就开始谋划灭狼,可以设想成年后当上了屠户的区寄。

  此题的目的在于借此读懂《狼》,进一步了解、熟悉《童区寄传》,在于比较两文所塑造的人物有何不同,在于培养想象能力。

  第三题

  a组:

  第1小题,囊,口袋,原为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可译为“捂住”。

  第2小题,疮,原指外伤,名词词组,这里指烧伤,动宾词组,在句中作主语“童”的谓语。

  第3小题,目,作名词时为眼睛;活用为动词时为“看”,引申为“递眼色”“用眼睛示意”,此处即为“递眼色”。

  第4小题,洞,原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打洞。

  第5小题,犬,原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形容词,作状语,译为“像狗似的”。

  b组:

  第1小题,顾,回头看,引申为“看”,这里为引申义。

  第2小题,径,直,此处可译为“径直”。

  第3小题,暴,突然。

  第4小题,止,只是,仅仅。

  第四题(略)




词句品位•积累 说明 

  1.第1组句的简洁之美可与《童区寄传》中的句子(如“词句品味”所引句)作比较。可以找其异同点。如共同点:都是过程的叙述简练而传神,如“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都善于运用传神准确的词语,如“蛇因踊出”及“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忽惮”。三篇文章中这类词句都有不少。

  2.第2、3句为古今汉语联系、沟通的一种反映。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