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小地主”》及《“诺曼底”号遇难记》主编导读
   [标签: ]

《“小地主”》及《“诺曼底”号遇难记》主编导读

  〔关键词语〕表情就像在示威  神情太天真了  孩子式的任性  太过淘气  逃课  发出带着感叹号的抗议  我教育它说:“别动,有猫”  “小地主”妒嫉  我成了一个有味道的女人  不太温柔,可是心眼还不坏

  本单元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写牺牲生命的英雄行为的,如《最后一片叶子》和《天鹅的故事》、《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一类是写对于生命的珍爱的,主要是以动物为主角的。例如梁实秋的《猫的故事》,属于这一类的还有这一篇《“小地主”》,这两篇文章都是讲对生命的珍惜的。

  在第四单元,我们学习过关于蛇和狼的故事,在那里除了白娘子,都是可恶的。蛇和狼的故事都是寓言,它们的本性被刻画得很邪恶,它们本身并不一定就是邪恶的,相反,有充分的证据说明,蛇和狼在生态平衡上有不可磨灭[注: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的贡献。蛇和狼一样有着生存的权利,并非注定要被当作十恶不赦[注: 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的坏蛋。

  简单地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狭隘需求为准则来决定动物的生死和善恶,这种观念已经比较陈旧了。人类日益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自然和人类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动物的爱护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价值观。爱护动物,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正是因为这样,在《“小地主”》中,这只不知名的小鸟,居然被描写得那么可爱。

  小鸟本来是不起眼的,作者用什么手段让它显得可爱呢?我们来看第一段:

  它歪着脑袋,嘴巴向上翘成45度角――我看不出恐惧和紧张,它的表情就像在示威。可以肯定,这是一只雏鸟,因为它的神情太天真了,有种孩子式的任性。我初见到它时,它正扑棱着翅膀,累得气喘吁吁[注: 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却收效甚微地停在大树底下。我不知道它是急于成长,趁父母不在就翻窗跳出家门,还是太过淘气,总在试飞练习中逃课才造成今天的危险局面。我弯腰拣起它,它用小翅膀用力拍打着我的手,并发出带着感叹号的抗议。我教育它说:“别动,有猫!”

  要把小鸟的可爱分析出来,就得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第一,作者抓住了小鸟的特点,关键用语具有孩子(婴孩)的特点:“表情就像在示威”,“神情太天真”,“孩子式的任性”,“趁父母不在就翻窗跳出家门”,“太过淘气”,“逃课”,“带着感叹号的抗议”。所有这一切,与其说是对小鸟的形容,不如说是对孩子的描述。其妙处在于把鸟的特点和孩子的特点结合得很紧密。第二,这里隐含着作者对这只小鸟的特别的感情,说它“太过淘气”、“逃课”,看出它是在“示威”,但是仍然带着欣赏(“孩子式的任性”、“神情天真”、“带着感叹号的抗议”),带着对于孩子任性淘气的强调,把对于小动物的关爱和对于孩子的疼爱结合在一起。这种疼爱竟使作者也把小鸟真当成小孩子,居然对它说起话来,对它进行“教育”。教育这两个字,看起来很平常,并不是什么美丽的形容词,但是,在这里却透露出作者的一种对于小鸟的疼爱到了着迷程度的心态。文章的才气就在从一个平常的词语发现特殊的表现力。

  这种疼爱得着迷的心情,更明显地表现在下面:有室友认为这是乌鸦,有的认为是喜鹊。作者总结:“说它是乌鸦的人,肯定是出于妒嫉。”疼爱到了不惜冤枉人的程度,明显是一种偏爱,显然是无理的,正是无理,才显出偏爱,偏爱才有趣味。四平八稳[注: 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的爱,反而无趣。

  不可忽略的是:这种趣味和一般的情趣是有一点不同的。这只有在对词语的分析中,才能具体地表现出来。例如,“妒嫉”这样的词,在词典里的词义和这里文本的语义,既不相同,又不是完全脱节,而是部分相通(妒嫉他人的可爱),部分又似乎不太相通(人不见得会去妒嫉动物的可爱),这种词义交叉,叫做“错位”的关系。由这种“错位”产生的趣味,不是一般的抒情的趣味,而是一种令人会心而笑的趣味,这是诙谐的、幽默的趣味。要把这贯穿在全文之中的幽默的趣味分析出来,就不能离开关键词语。

  学习母语,当然要学习符合字典里的用法,但是,字典里的用法是有限的,而词语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或者文本中,用法、语义是无限的。几乎每一个词到了不同的上下文中,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仅仅掌握字典的用法对于学习语言是不够的,只有把握好文本语义才能充分灵活地驾驭词语。这无限多样的用法,是很难用科学的定义穷尽的,通常都是从语感的直觉去体悟。在这里,只要是有一点语感的,从上述的关键词语中,都会从中感觉得到一种诙谐的、幽默的趣味。但是,只是有直觉的语感可能还是不够的。因为直觉是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由于不可言传,就可能把谐趣和一般抒情的趣味混为一谈[注: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了。作为一个教师,不能仅仅凭语感去教学生语感,而是要对语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能够用理性的语言把不同种类的语感区别开来。

  接下去,作者写小鸟:不领情,翻白眼、不理人、气愤地盯人。这些都很有趣。这种趣,一来是写出小鸟的无知,同时又写出了作者对它的解释:孩子气。正是在这种解释里,流露出了作者对小鸟的一切,从任性到调皮,从娇气到放肆,都极其欣赏。即使自己的好心收养,有被其家庭误解为“绑架”,也极其坦然。

  好心照顾小鸟,结果是它在自己的口袋里大小便,这是很煞风景的,是一点诗意也没有的,一点抒情的趣味都没有的。但是,这不等于就完全没有趣味了,作者经营的是另一种趣味,这表现在她下面的一句神来之笔:“它使我成了一个有味道的女人”。“有味道的女人”明显是有贬意的,而且贬意很重的,让人联想到脏,甚至暗示道德上有缺陷的意味。这是有意夸张、渲染自己的狼狈,但是,狼狈中有趣。与其说是怨言,不如说是自得。

  把狼狈、煞风景写得有趣,把没有诗意的事情写得很有味道,这是和抒情不同的另一种功夫。这叫做幽默感。作为语文教师,要争取能够把诗意的情趣和幽默的谐趣分别开来。如果能做到这样,在具体解释下面这句话时,就不困难了,

  根据它对食物的挑剔,我给它起名叫“小地主”。

  这里的趣味,显然是一种调侃的趣味。作者形容自己对小鸟的宠爱,用的不是美好的语言,而是在政治上带着贬义的词语。这种爱和贬,以贬表爱的错位,构成了谐趣,从此可以感到,这里诙谐的趣味,所用的方法是作者的自嘲。在诗意的抒情中,诗人对于自我和环境大抵是采取美化的、诗化的办法。而在这里,明显不是在美化,而是相反,显然有意在自我贬低。但是,这种贬低,很有趣味。

  谐趣和情趣一样,并不一定注定是粗糙的。这篇文章有时表现得相当精致。例如,一方面坦然地把小鸟放在阳台上,让它自由地飞翔;另一方面,又为小鸟无力飞向自己的亲人,而感到“侥幸的甜蜜”。可是在小鸟有了足够的力气飞走以后,她又为小鸟“不辞而别[注: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感到“难过”。这以后,她又期盼,小鸟像文学作品中说的一样,返回来感谢她的“大恩”。在这种“故人重逢”的期盼不能实现时,她又“鼻子里喷着冷气”骂小鸟“小没良心的,嘿!”坦然把自己的虚荣写得可笑、浅薄,带着一点自私的性质。

  所有这一切,在幽默学中都属于自我调侃的性质。说通俗一点,就是把自己嘲弄一番。这在西方,属于幽默的上乘。在中国的诗文中,向来有自嘲的例子。鲁迅的《自嘲》诗: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其中,第一、二、四联,就是自嘲。但是,这里的自嘲与《“小地主”》的自嘲有所不同,鲁迅的诗句表层是自嘲,深层是对论敌的藐视,属于讽刺之列。而周晓枫的《“小地主”》却是调侃自己内心深层潜在的弱点。尤其是到了最后,文章中说,她希望“小地主”也有一点虚荣,日后有向同伴夸耀的资本,吹吹自己年少时期在人类社会的经历,说起它曾经遇到过一个人:“虽然有时不太温柔,可是心眼还不坏。”这样的自我调侃,就更有特点了。因为,这不但自己嘲弄了自己的虚荣,而且表扬了自己的“心眼还不坏”。把调侃和自得结合得这样自然,这样的谐趣就更丰富,更经得起欣赏了。


《“诺曼底”号遇难记》

  〔关键词语〕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这一篇文章是大作家雨果的手笔,写海上航行的灾难。在灾难发生以前,关于这艘船有许多可以描写的。例如,它的外观、它的内舱、它的乘客等等,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写。着重写什么呢?文章在一开头就强调,第一,船是当时号称比较庞大的(载重六百吨)“诺曼底”号,是一艘“漂亮的邮船”。还有一点,船是比较新的(“年轻”),并不陈旧,才造成七年。第二,作者交代了,船长是“小心翼翼[注: 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呢?给人一种安全、可靠之感。可是,如果只是这样,文章就单薄了,没有内在的张力了。这篇文章是写灾难的,作者的笔墨,必须暗示灾难的必然性,因而,读者可以隐隐约约地感到危险性:第一,原来是薄雾,后来是雾越来越浓;第二,是夜里凌晨四点钟,“周围一片漆黑只有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尽管如此,作者还是强调了一句“像这样的英国船,晚上出航没有什么可怕的。”

  然而,灾难还是发生了,是另一艘船,光是载的小麦就比“诺曼底”号还要多出一百吨,向它撞来。

  在这以前,作者的笔墨都是叙述,一点描写都没有。甚至在灾难已经发生,才交代船上有25名船员,一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12名妇女。这时还是叙述,语调很平静。接下来,开始有了描写,人们惊慌地跑到甲板上,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注: 形容害怕到了极点。],一片混乱。在这些描写里,有一个细节,给读者的印象最深,就是“人们半裸着”。这最有雄辩的说服力,说明人们是如何地惊慌。连衣服都来不及穿整齐。描写就是要用形象说话,形象有时就是用细节说话。接下来的细节是这样说话的: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这是水突然冲击高温的炉火的结果,不但用了细节,而且还用了一个比喻(喘粗气,属于暗喻),强调一种混乱的氛围。但是,氛围的营造并不是目的,不过是一个背景。这个混乱的背景,是为了衬托一个人,这个人是冷静的。他就是船长。他在冷静地下命令救人,把60个人都全用救生艇救出去。作者轻描淡写[注: 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地点了一笔:本来连他自己在内,应该是61人,可是他却把自己忘记了。这轻轻的一笔,和混乱的背景当然是一个对比,同时和冷静的船长也构成了一种对比,这么镇定的船长怎么把自己忘记了。这一笔,是说明性的补充,但是,比描写还要动人。动人在于含蓄,点到为止,剩下的让读者自己去想象。

  在一系列成功地描写船长的笔墨中,这是第一笔。这一笔以精练取胜。

  第二笔,也是很精练的。

  当时船上还是一片混乱。船长问大副,手枪在不在?得到肯定的回答,他命令:

  “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这是一句很铁腕的人物语言。可以想象,在这样严酷的命令下达以后,会有许多可以描写的东西,例如,船长的表情等等。然而都没有。接下来交代的却是效果:“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这可以说是描写。但是,作者知道只是这样的描写,似乎还不够分量。通常的办法是再加上一些细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情和动作之类。这是欧洲浪漫主义作家常用的办法。但是,雨果似乎不屑于采取这样俗气的手法。他超越了这种描写,用了这样的语言:

  人们感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这不是描写,也不是叙述,也很难说是纯粹的抒情,而是一种想象的语言,这是接近于诗的。但是,又是附着在对人物的描写上的。这是船长的话的“效果”。混乱的场面就变得宁静,“井然有序[注: 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了。到这里,也许在一般的作者那里就足够了。但是,在雨果看来,这只是第一重效果。对于这样生死攸关[注: 攸:所。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的场面,光有第一重效果,似乎不够充分,他还要再强调一下,再增加一重效果来渲染一下:

  事情总是这样的,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注: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这不是描写,也不是抒情,而是一种议论,而且不是一般的议论,是带着哲理的深邃的议论。这样的效果,在一般作者那里分量可能是够重的了。但是,雨果还是要增加一重效果:

  面对惊慌失措[注: 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这样的语言诗意盎然,不是一般的抒情,而是一种颂歌的语言。如果可以把文章中对船长的描写比作油画肖像的话,每一层次的效果,都是一层油彩,造成一种厚油彩大色块的效果。

  从语言的运用来说,给我们一种启发,要写一种宏大的场景,写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的时候,当然可以用描写,但是,仅有描写可能是不够的。用想象的诗一样的语言渲染是出奇制胜[注: 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的,如果觉得诗一样的语言,效果还不够,就可以用哲理性议论来强化。如果觉得哲理还不够充分,则可辅之以颂歌式的语言。要有丰富的表现力,就不能光是迷信描写和抒情,要善于自由地驾驭描写、哲理、抒情、乃至颂歌式的话语。当我们要对重点人物进行渲染的时候,一味用一种(例如描写)手法,不但单调,而且容易给人以滥情之感。

  雨果表现船长用的是浓墨重彩[注: 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但是,不是说没有节制。相反,他用得是很谨慎的。因为,在本文中他不过两次用了这样浓重的笔墨。上面说的是第一笔。第二笔是在文章的最后:

  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注: 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1] [2] 下一页

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了大海。

  这本来应该是文章的高潮,一切可能的形容、渲染、感叹,都可能集中在这里,但是,作者在这里却没有动用多少手段,相反,只用了一种最为朴素的方法,就是简洁的描述,或者用我们通用的说法,叫做“白描”。连感叹都没有。只是,在最后船长的生命结束了以后,作者才写了这样一行文字: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用议论来结尾是常用的,卒章显志是传统的写法。但是,一般的卒章显志,往往倾向于把主题说得比较清楚明白,而这里的议论却不是这样。最后的议论相当含蓄:“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没有直接把主题讲出来。只是把它留在了文字的空白中。

  这里有个关键词是需要分析一下的。什么叫做成为英雄的权利呢?读者是要思索一下的。从上下文来看,就是相对于普通人而言的。普通人的权利是求生,而做英雄是不同的,他的义务是牺牲自己,成全普通人的求生的要求。本来最准确的用语,应该是他尽了一名英雄的义务。但是,这里却说是成为英雄的权利。义务,是必须做到的,不管你愿意与否,而权利是自己主观享有的。自愿选择牺牲,不是迫于义务,而是自己拥有的权利。这个关键词是不应该忽略的。

上一页  [1] [2]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