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炮兽(高二选修优秀教学设计)
   [标签: ]


 
教学目标
1、了解雨果的小说艺术特色
2、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3、分析《炮兽》的三个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4、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小说中场景的设计和作用
教学难点
雨果小说中的对照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雨果及浪漫主义简介
1、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浪漫主义
1802年2月26日 - 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1878年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他回到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注: 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剧作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0卷小说、26卷诗歌、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1820—1827年为第一阶段。政治上保守,文学上受古典主义和他从小崇拜的夏多布里昂影响较深。《颂歌集》
1827—1848年是第二阶段。诗歌《东方吟》(1829)、《黄昏之歌》(1835)和《光与影》(1840),剧本《克伦威尔》(1827)和《爱尔那尼》(1830),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克伦威尔》因剧本不符合舞台表演艺术的要求,未能上演,但其《序言》却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爱尔那尼》的上演成功是浪漫主义在法国胜利的标志。
1848年后为第三阶段。诗歌《惩罚集》(1853)、《静观集》(1856) 、长篇小说《九三年》(1793)。
2、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风格,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像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浪漫主义文学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使情节戏剧化、人物超凡化等。
3、课文相关内容简介
《炮兽》节选自《九三年》。《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晚年炉火纯青[注: 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之作。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第四年,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疾风暴雨时期。当时,共和国诞生未满周岁,国内保王复辟势力和国外以英国为首的封建势力互相勾结、里应外合[注: 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阴谋策动武装叛乱和进攻,企图将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九三年》围绕共和国志愿军粉碎旺岱地区反革命叛乱的斗争,描绘了一个史诗般惊心动魄[注: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的时代。再现了大革命时期严酷的阶级斗争和革命形象。小说中三个主人公分属不同营垒,个性立场十分鲜明,以前又相互认识。叛军头子朗德纳克侯爵与共和军司令官郭文是亲戚关系,而共和国派来监督郭文的神父西穆尔登又曾是郭文的老师。小说最后在这样一个情节中达到了高潮:在共和国军的围困下,凶狠残暴的叛军头子朗德纳克侯爵看到即将被大火烧死的三个孩子,人性萌发,力救小孩而放弃了自己逃生的机会,当了俘虏,被判死刑。共和国年轻的司令官郭文被他的行为所感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处死他而应当宽恕,便私自放走了他。这时郭文就触犯了革命的法律。当郭文被送上断头台而人头落地时,判他死刑的公安委员会代表、他的老师西穆尔登也在痛苦中开枪自杀了。通过这一情节,雨果展开了对革命和人道主义的思考,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思想,把人道主义看成是永恒的最高的原则。(补充介绍相关情节)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船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的反动武装发动反革命叛乱。在波涛汹涌[注: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的海上,一门没有锁好的大炮如一头出笼的猛兽给军舰本身以及武装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叛军出师不利[注: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临险境,遇到了极大挫折。然而朗德纳克侯爵以出色能力使叛军暂时度过了难关。
二、检查预习,落实字词基础
撞城槌chuí    一垛墙duò     禀赋bǐng    褥rù子    桅wéi杆    驯xùn服
颠踬zhì      锚máo索       胳膊肘zhǒu     摇曳yè     剐guǎ  
铁锤chuí     瞥piē见         飓风jù       合拢lǒng     痉挛jìngluán
三、新课导入:明确本单元的话题内容
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场景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比如,晚餐宴会等。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电影是由画面来直接讲述故事的,而小说是用文字来讲述故事的;电影中故事的延续靠的是画面的连缀,小说中故事的发展靠的是一个个场景的接续。所以,我们认为,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
四、进入文本:初步体验,切分场景
阅读小说,《炮兽》大致可切分为几个场景(阅读,交流)
这个小说节选可以分为三个场景:
第一场景(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炮兽肆虐,惊心动魄.
第二场景(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人兽大战,紧张激烈.
第三场景(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 赏功罚罪,跌宕起伏.
六、作业布置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九三年》的开头,《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出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讨论:《炮兽》这一场景为突出朗德纳克侯爵作了哪些精心设计?(可以从情节、手法等方面思考)
板书设计: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人道主义    以爱制恶
场景:炮兽肆虐  惊心动魄
      人炮大战  紧张激烈
        赏功罚罪  跌宕起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忆第一堂课内容
二、继续文本解读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九三年》的开头,《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出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讨论:《炮兽》这一场景为突出朗德纳克侯爵作了哪些精心设计?(可以从情节、手法等方面思考)
,对照名句,探究场景(结合雨果名句,探究雨果场景创作的方法及场景的功能.)
  雨果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中写道:“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他的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
  在这篇课文的场景描写中他是如何运用他的对照法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一)第一场景中蕴含着哪些对照?
  讨论,交流后明确——
  1、炮兽的强大、疯狂与人的渺小、怯懦
  课文相关内容:
  炮兽——这尊挣断了铁链的大炮,突然变成了一头形容不出的怪兽。
          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儿的皮球似的跳弹起来。
           这尊可怕的大炮乱滚乱动,前进,后退,撞到右边,撞到左边,逃避,冲过,使人无法捉摸,粉碎障碍物,把人当作苍蝇似的压死。
  (可适当探讨小说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炮兽”的恐怖)
  人——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大炮被抛向前,一直朝人群冲过去,头一下子就压死了四个人,然后被船身向左右倾斜的力量拉回来,再推出去,又把第五个可怜的人碾成两半,再向左舷的船壁冲过去,撞坏了一门大炮……炮舱里一转眼间人都跑光了。
  2、勇士的六神无主[注: 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与老人的沉着冷静
  课文相关内容:
  船长和大副----停了下来,一句话也不说,脸色发青,犹豫不决[注: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向中甲板里面张望。
             “的确,现在只有上帝能够救我们了。”布瓦斯贝特洛说。
  老人——走到中甲板里来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在楼梯底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他用严峻的眼光望着这种破坏的情况。他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法向炮舱里挪动一步。
小结: 
  在这一场景里,炮兽越是凶猛,庞大,威力无穷越显得人的怯懦,渺小,无能,人越是怯懦,渺小,无能就越能显出炮队队长的勇敢。困苦越大,就越能显出人的力量的强大。这样的对照,为炮队队长的出场作了有力铺垫。
  面对“炮兽”巨大的破坏能力,大家内心似乎都充满了恐怖,连“勇士”都犹豫不决,只有老人沉着冷静。这一对照暗示了老人作为一位领导人物所具有的临危不乱的优秀品格,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神秘的人物身上。
(二)第二场景中又蕴含着哪些对照。
  讨论、交流后明确——
  1、船员的束手无策[注: 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与炮队队长的英勇无畏
  课文相关内容:
  船员——没有人能够进去,只有那尊自由的大炮在里面跳动
  炮队队长——突然间,在这个的“竞技场”里,出现了一个手里拿着铁棍的汉子。
           他一只手抓住一根起重铁棍,一只手拿着一条打着活结的舵索,从方窗眼跳中甲板里。
           可是汉子继续搏斗,有时甚至是他向大炮进攻。
  2、炮队队长的勇斗大炮与神秘老人的智取大炮
  课文相关内容:
  炮队队长——那汉子站在一个角落里,手里紧握着铁棍和带子,背靠在一根船骨上,两条小腿稳稳地站定,仿佛两根钢柱;他的面容苍白,镇静,凄苦,像在甲板上生了根似的,等待着。
              炮手拿着他的起重铁棍等着。大炮仿佛瞥见了他,根本不屑把身子转过来,就用一种斧劈似的速度向后倒退,朝汉子冲过来。被迫退到船舷上的汉子已经到了绝境。
  神秘老人——可是直到现在一直站着不动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冲了出去,动作比这一切凶猛的搏斗更加迅速.……这个具有决定性和充满危险的动作,即使是一个受过杜罗塞尔的《海上御炮术》里面记载的种种技术训练的人,也不会做得更合适,更准确。
小结:雨果名言对照: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通过海洋,天空,心灵的层层对照,写出了心灵的广阔无比。
  在这一场景中,雨果也是通过船员,炮队队长,老人的层层对照写出了老人的智勇与果敢。与其他人的束手无策相比,炮队队长的勇敢无畏就脱颖而出[注: 颖:尖子。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了。其实,突出炮队队长的勇气则是为了衬托神秘老人的有勇有谋。这个场景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层层对照,将重要人物朗德纳克侯爵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注: 又有智谋,又很勇敢。]作了第一次展示。
(三)第三场景中有没有对照 
  讨论、交流后明确——
  1、赏功与罚罪
课文相关内容:
  老头儿转向布瓦斯贝特洛伯爵,把他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勋章取下来,系在炮手的短衫上.
  “现在,把这个人拉出去枪毙。”
  “……没有任何过失是可以补救的。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
“执行。”
  2、欢呼与惊惶
  课文相关内容:
  “乌拉!”水手们欢呼起来。
  惊惶代替了欢呼。
  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
小结:雨果名言对照: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按照常理,人的两只耳朵听到的是同一个声音,所以,“上帝的声音”与“魔鬼的声音”是同一个声音。这句名言与这一场景的共通之处就在于朗德纳克侯爵的赏功与罚罪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朗德纳克侯爵对炮队队长两次截然相反的处置的对比,使他赏罚分明[注: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性格跃然纸上[注: 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总结: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九三年》的开头,《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讨论:《炮兽》这一场景为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作了哪些设计?
  可以认可的答案有——
炮兽肆虐的特定场景考验了人物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英雄人物施展自己才能的良好舞台。
  船员,炮队队长,老人的层层对照展现了人物的极大勇气,沉着冷静,坚毅果敢,智勇双全.
  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人物的坚定意志。船在大海上航行,波涛汹涌,天气恶劣,充满不可预测的危险,这样的环境足以展现人物的坚定意志。
卖足关子,保持神秘,吸引读者.身为重要人物,肩负重大使命,却以“穿着农民服装的老头”出场,关键时刻的出色表现,一步步加深了人物的神秘感,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总结:因此,这一场景的设置为塑造朗德纳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出场提供了一个舞台,初步展现了他的精神和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后文他在斗争中的表现作了铺垫。
总结:本文中的场景描写起到的作用(结合课文p29—p31)
1、给全篇“定调”。小说开头的场景就带给我们紧张的气氛,结尾的场景则给我们带来不详的预兆。从喧嚣的静寂、阴郁的气氛弥漫开来,一直渗透到全篇,给小说定下了悲剧的调子。
2、导引人物出场。《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
3、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炮兽》中一开始对大炮疯狂的破坏场景的描写为我们渲染出了一种紧张、急迫、恐怖的气氛,既写出了情势的险恶,又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
4、揭示人物性格。比如第三部分中炮手与大炮搏击的场景,就集中表现出了炮手的英勇无畏、侯爵的智勇双全以及坚毅果敢的性格。
5、作为象征。 《炮兽》中,大海的风暴、船上的劫难,象征了命运隐隐的威胁和凶多吉少[注: 凶:不幸;吉:吉利。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凶害多,吉利少。]的不可测的未来。
三、比较阅读,深入探究:
  (一)《简•爱》第十二章节选部分(见课本p30-31)
  思考:这是《简•爱》中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出场的场景,这一场景为男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哪些有心的设计?
  可能出现的答案——
  1、寂静冷清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出场;
  2、着重描写马蹄声,造成先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神秘感;
3、虎虎生风的高头大马陪衬出人物的魅力;
(可视时间,适当选取其他场景做一点分析)
板书设计:
场景-------为人物塑造服务-------对照法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