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三棵树》的备课札记(附教案)
   [标签: ]

《三棵树》的备课札记

《三棵树》是三年前第一轮教学时曾因为“没有想法”而放弃的课文,这次我想用它来磨砺自己对于文本的驾驭能力。

前辈常说教学须找到教材、学生、教师三者最好的结合点。以往关注较多的是教材和自身的结合,这两年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教材对学生产生意义,也就是令其在“知”的基础上能有所感。总觉得只有产生情感、思想共鸣(有时候未必是纯粹的赞同,也可能是激发联想)的文字才能更长久地停留在人的记忆中。《三棵树》乍看起来具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苏童的文字,都容易让初读的人产生距离感。所以,如果我们只是将它作为“别人的故事,别人的文字”去看待的话,恐怕很难进入到文章里面;如果只是因为那是一篇教材而去努力理解作者在讲些什么的话,那对于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阅读。不记得自己读了多少遍《三棵树》,有一天我拿着笔在课本上边看边划下关键的词汇,一遍下来,突然发现所有的词汇都是指向“情感”的。我意识到我找到了和教材、学生、教师同时有关的入口,那就是生命中的情感。王冶秋先生说过,读书要“煮”,读《阿q正传》起码14遍以上,当读至7、8遍时阿q才与自己合而为一[注: 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在《三棵树》的备课过程中,我确实对先生所言有所体会。我们进入一篇文字的角度,往往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其实是以一己之力替学生完成了一部分“煮”的过程,这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责无旁贷[注: 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的主导作用。

下一个问题是是否要把“三棵树”的隐喻意义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份。思考再三后,我觉得既然是隐喻,那么“三棵树”就具有了指向生命中一切人、事、物的可能,那么如果我们把握住了情感这条主线,“三棵树”到底是什么便不再是重要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舍弃了将“三棵树的寓意”作为思维线索的设计。

有一些材料,我希望把它们作为教师视野的一部份引入教学过程中。比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关于母亲的一段文字:“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诉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比如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中所流露的相似的疼痛 。比如我在生命中所体验过的憧憬与渴望带给心灵的安慰,以及时间令激情渐渐演变为淡漠的过程。

苏童在《虚构的热情》中有过这样的文字:“一个人瞬间的独语成为别人生活的经典,一个人原本孤立无援[注: 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的精神世界通过文字覆盖了成千上万[注: 形容数量很多。]个心灵。”这或许就是作家创作文字和我们阅读文字的最本质的原因。因此,尽管我们有的时候需要通过“创作背景”去知道、了解作家的初衷,但有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穿过故事的表层,抵达在一瞬间彼此相通的部分。我一直记得《我与地坛》的结尾:“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附]

《三棵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信息、提炼信息、体会信息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以“角色代入”方式去理解文本、感受文本的过程。

二、教学方法:

讨论法

三、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预习:课前利用早读时间布置学生速读课文,完成对文本的初步接触。

2、导入:这是苏童于2000年发表于《人民文学》上的四篇散文之一。它讲述的是发生在三棵树和苏童之间的一段故事。(在板书的“三棵树”与“苏童”间加上“和”字)

3、提问:在预习的基础上,按照“缘起”、“结缘”、“缘尽”的顺序,用最简洁的概括这个故事。(将学生发言中的关键词书写于课题下方左侧位置)

4、过渡:这个故事比较简单,那是属于苏童的记忆,属于苏童一个人的故事,关于他的童年、少年、青年乃至中年。如果我们把这个简单的故事框架从《三棵树》中拿掉,那么在这篇文字中还剩下什么?(情感;学生的答案若比较具体,可以将其相应地书写在“缘起”、“结缘”、“缘尽”其中一项的右侧,并将“情感”作为概括性的表述书写于右侧的最上方)

5、要求:苏童在这篇文字中书写了二十多年间他所经历的各种情感体验,让我们尝试将它们从文本中寻找出来。将全文分为1-2,3-7,8-11,12-14四部分,全班四个小组各自重点阅读其中一部分,寻找出描写情感的细节并对其加以分析表述。

6、讨论:5分钟。

7、交流。将对学生发言的引导重点放在对细节的挖掘上,努力达到对于文本所表达情感的较深层理解。将学生发言的观点对应地书写在“缘起”、“结缘”、“缘尽”三阶段的右侧。(憧憬,渴望;珍惜,隐痛;幸福,温暖,淡漠;无奈,愧疚,迷惑,怅惘……)

8、过渡:当我们重新注视这板书,我们会发现在《三棵树》中包含了两个世界,黑板左侧的故事是属于作者本人的经验,它与我们无关;但是黑板右侧我们所提炼出的那个情感的世界则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注: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尽管我们的生活与苏童不同,我们未必有过和三棵树结缘的故事,但是那些鲜活的情感记忆是否也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呢?

9、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直接体验(生活经历)或间接体验(阅读、聆听等)中寻找能与苏童产生共鸣的故事。

10、交流。教师注意倾听,点出学生体验与苏童体验的相似所在。教师也可视情

况加入讲述。

11、小结:很多人在初读《三棵树》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三棵树到底

是什么?它们真实存在么?苏童真的只是要写他和三棵树之间那么简单的

一个故事么?此刻,当我们回顾全文的情感脉络,回顾我们自己曾有过的

生命体验,我们看到了什么?在寂寞而自由的童年,我们是否曾经幻想过

一个无法到达的世界,它那么虚幻,然而它那么真实地抚慰了我们内心的某

一处空白?我们是否曾经强烈地渴望过一种拥有,然而因为我们

[1] [2] 下一页

的粗心或年

轻而有心无心地造成过无法挽回的伤害,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隐痛?我们是

否曾经在期待许久以后,得到上帝的垂怜,感受到意外拥有的巨大幸福?然而时光的流逝让我们的感情终于趋向淡漠,直到永远失去的那天,我们感受到懊悔、缺失与空落?我们是否曾在不得不放手的那一刻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渺小与无能为力[注: 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是的,我们发现,苏童的《三棵树》那么像我们的生活,那些不期而至的甜蜜与无法闪躲的苦涩,它们交织在一起,让我们感到怅惘。怅惘,这词读起来像轻烟一般,想起来却是那么复杂而深刻。当我们获得了这样的感受时,“三棵树究竟是什么”已经不再是个问题,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已找到了我们自己的“三棵树”,因为说到底,作者用生命写作,读者用生命阅读。

12、推荐。龙应台《假如你为四郎哭泣》。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