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叩问月亮”教学设计
   [标签: ]

第四单元 叩问月亮 教学设计

李  莉  编写

 [单元教学要点]

一、通过月亮的意象,体会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

二、体会同样是写月亮,但每一篇诗文的具体思想情感各有不一样的特色。

三、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四、在反复诵读中,进入诗文中情景交融[注: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五、学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猜想作家作品背后的意趣。

 

 

7  咏月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2、通过学习,体会月与人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每首诗的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情感。

难点:月与人的文化联系。

媒体准备

朗读录音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反复诵读三首诗,体会各首诗的情感。

2、诵读课文,了解两位诗人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借助课文注解理解诗词大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世沧桑,一千多年前的明月依然映照着我们。在诗人的笔下,月亮是孤高的,似无情却有情;月亮是诗意的,温柔多情,恰似知己;月亮也是感伤的,月圆人不圆。让我们走进李白、杜甫的世界,叩问月亮,倾听千古绝唱。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李白的两首咏月诗:《把酒问月》《月下独酌》。

(主板书:把酒问月  月下独酌  李白)

二、一读:读准字音,节奏。

1.正音

〔散行板书〕阙  樽  酌  徘徊  邈

2.读准节奏:七言古诗多为二二三,五言古诗多为二三。

(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并跟读,读准字音节奏。)

三、二读:读懂内容。

1.学生讨论两首李白咏月诗表达的不同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学情预测〕学生通过预习及课堂的诵读,能初步感受到诗人笔触的纵横恣肆,及其美的意境,但要具体的说清楚,还有待于讨论引导。他们的认识可能会停留在月色美,人孤独等层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注意关键的诗句,并介绍相关的内容。

2.教师具体分析两首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把酒问月》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诗人以纵横捭阖[注: 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注: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情理并茂,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注: 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会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于追攀时,她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注: 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维妙维肖[注: 维:语助词;妙:手艺巧妙;肖:相似,逼真。形容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紧接二句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试想,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不意下文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能月月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注: 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注: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注: 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今月古月[注: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注: 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注: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注: 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畜深远,耐人寻味。]回肠荡气[注: 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注: 不失时机,寻欢作乐。]的主意上来。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注: 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月下独酌》中,诗人把明月引为知己,对月抒怀。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同时还异想天开[注: 异:奇异;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注: 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板书〕把酒问月:咏月抒怀:酒——月——酒  思考宇宙人生

月下独酌:对月抒怀:月  人  影  孤独中的向往

四、三读:读出情感。

引导学生再次诵读这两首诗,整体感知诗的文字之美,体会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

〔学情预测〕通过讨论及教师的介绍讲解,学生一般比较能够体会出诗人的情感,从整体感知入手,再次吟咏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两首咏月诗,直至背诵。

2.预习杜甫的《月夜》,体会其中的情感。

3.思考月与人的联系?

第二课时

一、读《月夜》,初步了解这首诗的内容。

(主板书:月夜  杜甫)

1.正音

〔散行板书〕鄜 鬟 幌

2.学生讨论本诗的主要内容。

3.教师明确:望月思亲。(板书)

二、背景介绍及具体内容分析

1.学生朗读《月夜》一诗,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其与其他怀人诗的不同。

2.教师介绍并分析。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注: 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注: 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回溯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没有那场惊天动地[注: 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

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是由于作者匠心独运[注: 匠心:工巧的心思。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注: 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注: 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妻子身边,是时时尾随着可爱的小儿女的。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诗人刻骨铭心[注: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第三联,想象愈加具体化,虚拟妻子在这个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诗人深切思念吗?诗的末联,方才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摆进去,仍以想象之笔结情。这是盼望相思之愿能偿,有朝一日[注: 将来有那么一天。]伉俪重逢,双双对此明月舒愁,抹掉战乱带来的伤痛痕迹。

三、重读三首咏月诗,感受其中月与人的密切联系。

1.学生讨论月色之美与人的密切联系,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情预测〕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和讨论,学生们能初步体会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和背景下看月,体会和感受皆有所不同。要求学生能从诗中的具体句中读出月与人,人与月的联系。

2.教师明确:

《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诗中诗人停杯沉思,颇有几分醉意,仰望苍冥发问道:这亘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从何时就存在的呢?这一对宇宙本源的求索与困惑,实际上是对自身的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停杯”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惑糅杂的情态。接着写出了人类与明月的微妙关系。古往今来[注: 从古到今。],有多少人想要飞升到月中以求长生不老[注: 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却依然用万里清辉普照尘世,伴随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们。又写出了明月既无情又有情、既亲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蕴含着诗人向往而又无奈的复杂心境。其实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结尾四句收束上文,进一步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我只希望在唱歌饮酒的时候,皎洁的月光能长照杯中,使我能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人是一棵苇草,但却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结句虽暗含及时行乐之意,但总的基调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

《月下独酌》这首五言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李白此诗赋明月与影子以情感。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

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注: 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诗篇中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

诗中诗人倍感孤独,邀月与影,相伴相行。但在诗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注: 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月夜》中诗人想像其妻独自久久望月思念亲人的场景,感情真挚缠绵,令人为之断肠。诗中对前文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三首诗。

2.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三、四题。

3.完成《伴你学语文》第七课练习。

 

8  苏轼咏月诗文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对作品的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反复朗读和背诵诗文,理解诗文中所蕴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的不同情感。

3、知人论世[注: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诗文的内容及其表达的不同情感。

难点: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心境。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反复诵读两篇诗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2、搜集材料,了解作者写作这两篇咏月诗文时的背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苏轼曾评论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注: 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字唯其少、意唯其多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背景介绍

1.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明确苏轼写作此文时的背景。

2.教师介绍: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当时,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正音

(板书)遂  寝  荇

2.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章的意思。

〔学情预测〕本文仅84字,在注释的帮助下,学生基本能理解文章的大意。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统一指导。

3.教师明确: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四、再读课文,揣摩文意,精读把握。

1.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仔细研读课文,揣摩作者在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所表达的深意。

〔学情预测〕本文辞约义丰,字字都有其深意,学生可能只能了解大致的情节,而对情节背后如何用字措辞不能很好地把握。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引导,务必使学生明白本文的精妙之处。

2.教师明确: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笔就扣住了“夜游”的“夜”字,径入题旨。“解衣欲睡,月色入户。”作者正欲入睡,忽见月色清凉,窥入窗户。这样,便把前面提到的“夜”具体化了。更重要的是,点出了“夜”的特点是月色融融,而非月黑风高[注: 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作者就抓住这个特点,铺展文墨。“月色入户”,如此良夜,如此月光,激活了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这一行动的发因是循着“月色入户”的夜景而来的。“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里,交代了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等。“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连贯性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至承天寺”又一次点题,但是,到承天寺的一路经过,因与主题无关,就略而不提。“寻张怀民”是什么情景,又因与主题不相关涉,也付之篇外。这样,为“记游”所必须交代的人、事,仅用最简略、经济的语言加以表述,其余的,就不再添枝加叶[注: 在树干上添上些枝叶。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尤其是夜游的景色描绘,更富特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先写了水色,继写水中诸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注: 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摇曳生姿。写了庭下诸景后,跳出这样一句:“盖竹柏影也。”文意陡然一变,用语出奇制胜。作者初写庭下积水、水中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是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澜、节奏。而竹柏所以能投影庭下,作者不施一笔,这正是用墨高明、精妙之处。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了。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三分美景了。苏轼在此文中处处扣住个“月”字写夜游,这是特点之一。他写月,只是轻点几笔,则境界全出。这是特点之二。苏轼写月夜景,不是明写,而是暗写,别具匠心[注: 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清朗空明,这是特点之三。由于抓到了特点,整个描述就显得精约而传神了。

五、三读课文,品读鉴赏,理解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1.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文中“闲人”的含义。

〔学情预测〕经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对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及其心境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多只能从字面层次理解“闲人”,即清闲或有闲情逸致[注: 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的人,而对作者内心的难言的情感体会不足。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结合文本进一步深入引导。

2.教师明确: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注: 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当时作者虽遭贬,抑郁不得志,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何夜无明月临照,何处没有竹枝柏影,却很少有“闲人如吾两人者”。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情感深蓄在语词之中。而这种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现为旷达。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这种旷达情绪反映了这个时期苏轼的思想状况,也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六、四读课文,拓展延伸,学会运用。

1.研读描写月光倒影的片断,学会用自己的笔触描绘出心目中的月色之美。

〔学情预测〕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给他们一个适当的提示,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较美的文字。课堂上,教师仅做一些引导,具体的习作训练留作课外作业。

2.教师提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中“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像,把“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扩写成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片段。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上的描写片段练习。

2.背诵本文。

3.反复诵读《水调歌头 中秋》,了解其大意。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注: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注: 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苏轼的这阕词中有许多名句都是我们耳熟能详[注: 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的。我们刚学过苏轼写月夜的散文,今天接着学习他的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 中秋》。

二、背景介绍。

1.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明确苏轼写作此词时的背景。

2.教师介绍:

这首词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所作。当时他在政治上处境失意,又与胞弟七年未能团聚,心情可以想像。但词中由抑郁忧伤到超然豁达的情绪转变,表明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脍炙人口[注: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同咏月亮两样情”。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的月是可人之月,月色是惹人情思之月色;文章以轻松笔调、悠闲神色所述赏月活动,蕴藉的却是郁久待发而又排遣不尽的悲情,是述志失意的文学门径。而苏轼在《水调歌头 中秋》中写中秋之月则“笔调奇逸,意境空灵,风格清旷”,虽遭贬谪而处境不顺却不失对生活的乐观,是富含哲理的文学路数。

三、朗读全词,理解词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学生朗读,可多次多种形式朗读。目的让学生能够在多读的基础上,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较好的把握。

2.教师明确: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注: 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板书〕

水调歌头  中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饮酒赏秋,百生无赖。何以为寄,指月问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望月遐想,宇宙人生。哲理思考,赞美向往。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注: 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高处不胜寒。    →飞天探月,出尘之思。世之所安,不忍弃绝。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壮志难酬,终不能弃。从心所欲[注: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豁然达观。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华照人,别生离恨。子由安在?反侧难寝。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天成人意,亲聚良期。月何无情,圆逢离时?

人有悲欢离合[注: 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物喜人悲,枉自伤神。宽心自解,达观之想。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明月系情,天涯比邻[注: 虽然相隔极远,但近如邻居一样。]。惟愿手足,天地长存。

四、拓展延伸,比较探究。

1.比较苏轼的《水调歌头 中秋》与李白的《把酒问月》、《月下独酌》中的写月之名句,说说你更喜欢哪些句子,尽量表明观点,谈出理由。

〔学情预测〕学生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门[注: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但就是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来体会感悟表达。不给限制性的答案,可以适当地结合一些名家的赏析文章以供参考。

2.教师引导:

李白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有“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明显受了李白的影响,但却能不落前人窠臼,写出自己的特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出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写出了人的孤寂,人月影,虽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注: 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入世的思想战胜了。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苏轼的咏月诗文两首。

2.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第三题。

3.完成《伴你学语文》第八课练习。

 

比较·探究

月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朗读两首诗歌,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反复吟咏,体会作者的不同的语言表达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色。

3、比较、探究这两首月诗与本单元其他诗文的不同表达方式和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学习古诗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难点:比较、探究其与其它诗文的不同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反复诵读月诗两首。

2、诵读本单元前两课的诗文。

3、初步感受不同作者不同的语言表达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五篇与月亮有关的诗文,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去叩问月亮。在他们的笔下,月展示出不同的风采。一切景语皆情语,不同的人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轮明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另外两首著名的月诗,大家一起来看看,李益、王维笔下的那轮明月又是如何?

二、背景知识、作者简介。

1.李益(748—约829),字君虞,唐朝诗人。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

2.王维,盛唐时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受佛学影响很深的大诗人,因其诗歌中多有禅宗意象,故后人将其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称为“诗佛”。王维的诗描写形象、气韵生动,往往在短小的诗篇中借助特殊的意象显示出浑然的意境和隽永的诗意。所以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注: 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注: 指画里富有诗意。]。”对王维的诗艺意境做了很好的总结。
    三、学生朗读两首诗,整体感知诗的内容。

1.正音:

(板书)烽  降  涧

2.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诗的意思。

〔学情预测〕两首绝句,内容短小,在注释的帮助下,学生基本能理解诗歌的大意。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统一指导。

3.教师明确:

《夜上受降城闻笛》:月光像霜一样洁白而寒冷,映照在回乐城东面耸立着的烽火台。沙漠像雪一样白,边塞一片荒凉景象。不知什么地方吹响了芦管的音乐,整个夜晚,所有的将士都在思念自已的故乡。

《鸟鸣涧》: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头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四、细读,感受这两首诗的语言表达特色。

〔学情预测〕诗歌的语言表达特色是比较有难度的问题。虽然这两首绝句文字简洁,但要学生品味它的语言特色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引导学生从已经学过的诗文中去寻找思路,通过比较,并且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体会感受。

学生反复诵读,思考,讨论。

教师明确:

1.《夜上受降城闻笛》: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注: 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注: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2.《鸟鸣涧》: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动衬静,寓静于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二句写出了一种静谧恬美的意境: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春桂在无声地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接下诗人又写出了更有诗意的一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山中太幽静了,因此,当一轮明月突然升起,皎洁银辉洒向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时,竟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于是在幽谷溪边鸣叫起来。这叫声似乎一时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它又让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这首诗写得形象逼真,生动自然,情趣无限。诗中虽然写的花落、月出、鸟鸣,但是这些动的景物,既让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与自然和谐共存,早已成为人们孜孜以求[注: 孜孜:勤勉的样子。不知疲倦地探求。]的至高理念。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正贴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他的诗可粗读,可细品。粗读,有抑扬顿挫[注: 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的韵律之美;细品,则被那美仑美奂所陶醉。喜欢大自然就读王维的诗吧。

第二课时

一、探究《夜上受降城闻笛》,与《月夜》相比较。

1.同样是月夜思念远方的亲人,《夜上受降城闻笛》与《月夜》中的对月的描写有何不同特点?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情预测〕以“月”这个意象为切入点,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也较容易深入理解不同的作者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师明确:

《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中对月的描写十分精彩: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虽与“庭下如积水空明”都写月光之明亮,但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孤独的芦笛声起,唤起了戍边将士心中激荡的思乡之情。

《月夜》中没有实写月亮,而是通过闺中爱妻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写出了月圆人不圆,思念之情刻骨铭心。“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诗人深切思念吗?

2.品味两首诗的语言,想像,用自己的方式为大家勾勒出两幅望月怀人的图景。

学生细心揣摩,大胆想像,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两首诗的理解。

〔学情预测〕设计这个问题,就是为了让学生开拓思路,用自己的心去体会文学作品,不给学生更多的限制,但不能让学生天马行空[注: 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应要求他们能符合诗歌原本要表达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意思和其创设的意境。

教师引导:

在学生大胆想像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引导。开拓他们的思路,提供更多的表现形式,以供参考。如:电影导演拍摄一组镜头;画家勾画出月、人;用不同的音乐来诠释这两首诗;用小剧本的方式表现……

二、探究《鸟鸣涧》,与《记承天寺夜游》中的片断相比较。

1.《鸟鸣涧》中的“静”境在诗中如何表现的?

学生体会,感受,表达。

〔学情预测〕学生背诵这首五言绝句可谓轻而易举[注: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但让他们体会到文字背后的精妙之处则实属不易,在学生讨论表达的基础上,教师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从每个字词中体会其深层的意思。

教师明确:

“人闲桂花落”看似信手拈来[注: 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读时极易被人忽略。而此句描绘出的春山之静,可谓细到毫巅。人们往往用“银针落地亦有声”形容安静。桂花极小极轻,比银针要细小得多。如果不静到极处,就无法感受到它的轻轻飘落。只有当人神清气爽、心静、身静、独坐于空山,与那山那树那花那月那夜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时,才能体会到,桂花落下那极细微的声响,嗅到它发散出的淡淡花香。如果说“人闲桂花落”是人的主观感受,那么“夜静春山空”就是客观的现实描摹。仅五字,一幅的春山夜色图便跃然纸上[注: 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把读者带入了如诗如画的春山之夜,仿佛能亲身感受到春山的美景了。它点出了时间是春夜,点出了地点是春山。白昼的山,一定是鸟语花香[注: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生机勃勃[注: 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鹅黄嫩绿、春意盎然[注: 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作者可能白天就处身山中,一直在欣赏着、感受着;早已没有了时间的观念,早已和自然融为一体。不知不觉[注: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到了晚上,依然在体会着春山的一切……一个“空”字,完成了时间的转换,白天的喧闹由此转入了晚上的宁静。

前两句已极力渲染了春山之夜“静”,可那种静只是孤单寂寞而无优美感。“月出惊山鸟”则引入了动态的画面:月亮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无声无息[注: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但春山的整体景色,却因为月亮逐渐的升起,而不断的变化着;柔和如银的月光尽情挥洒,白天的美景又隐约出现了,并被赋予了迥异于白天的朦胧之美。月亮升起是缓慢的。坐的时间不长,不会注意到它的升起;月光的飘洒是不经意的,如果身心不安,不可能感受到那魔幻般的景色。正因为春山静到了银针落地亦有声、桂花飘落也感知的时候,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不论它有多小多轻、有声无声、强不强烈,都会被事物敏锐的捕捉到。那么山鸟的受惊,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一个“惊”字,妙不可言[注: 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惊山鸟”之后,“时鸣春涧中”便水到渠成[注: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顺理成章[注: 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了。在非常安静、没有丝毫声响的时候,人们对静的感知还不太强烈,假如突然有一声响动,就会让人怵然一惊,进而会感到环境更加静谧。“时鸣春涧中”,不是鸟儿的叽叽喳喳的喧闹,而是偶尔一声鸟鸣,鸣过之后又是长时间的寂静。按照常理,鸟鸣会打破春山的静,可王维正是利用了鸟鸣山更幽的特点,把对春山夜静的描写推向了极致。

2.《鸟鸣涧》中的“闲”与《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之“闲”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联系前面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分析。

〔学情预测〕学生通过教学,能感受处这两者的不同,重点在于引导他们能够结合诗文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明确:

《鸟鸣涧》中的“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其“闲”是心灵的静谧与美好。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表面上看是闲情逸致欣赏月色之美,但其深层中则含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慨!虽闲但绝不静。

三、布置作业。

1.背诵月诗两首。

2.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一、二题。

3.完成《伴你学语文》中的配套练习

 

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鉴赏类文章的写法。

2、学以致用[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初步学习点评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梳理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难点:初步学习点评。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要求

1、搜集与作者及文中涉及诗歌相关的资料。

2、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歌是唐朝文化的华彩乐章,我们也学习了许多唐诗,今天就让大家领略一下在学者的眼中,唐诗的神韵如何?

二、关于作者。

胡晓明,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秘书长。目前从事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及近代诗学和学术史的研究。

三、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本文篇章较长,且信息丰富。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全文的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全文。

1.     作者为什么认为“唐诗是早晨”?它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2.     在作者看来“下午茶”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提示:学生应结合全文进行考虑,查找信息。

教师提供示范引导:

1.早晨是充满希望的少年精神,清新,神采飞扬,这与唐诗中表达的精神一脉相承[注: 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唐诗世界广阔,力量充沛,精神豪迈;可以提升人格,振作生命;选择题材多为大江大河,高山平原,生命刚健,积极有为;唐诗有贯通宇宙之豪气;唐诗中充满了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

2.“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式的。其生命特征是沉郁,内敛的。

四、拓展延伸,比较探究。

通过一系列可操作活动的设计,引领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学习用自己的方式去评点分析诗歌。

1.学生对文章中所列举的诗句有些熟悉,有些可能没有接触过,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搜集交流的方式,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作者点评是否恰切。

2.结合学生学过的唐诗学习适当地评点,分组进行。

(1)在你学过的诗歌中有哪些具有明显的“早晨”的特征?试着例举。

(2)在你学过的诗歌中又有哪些具有“下午茶”的特征?试着例举。

3.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不同意,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适当引导,是否所有的唐诗都具有文中所描绘的特征?唐朝也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诗人的风格是否一致?比如:王勃、李白、李贺、李商隐。同一诗人经历了国家的不同时期,前后风格是否一致?比如:杜甫。)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第三题。

2.完成《伴你学语文》中的配套练习

 

鉴赏·评论

乡愁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两首乡愁诗,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2、品味诗中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

比较阅读,自主探究,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学生初读古诗,要求读准诗中的生字,把诗读通读顺。学生齐读后在小组内交流对古诗大意的理解,要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

教师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在学生讨论表达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引导示范。

《逢入京使》:岑参(约714-770年),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军到安西、武威等地,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其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擅长于七言歌行。由于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有深刻体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本诗选自《岑嘉州诗》,作于天宝八年(749年)诗人赴安西(现新疆库车一带)途中,表达了作者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离开长安已好多天了,回头东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思念远方的亲人,禁不住泪水潸然而下,擦拭的双袖全都湿透了。骑在马上与回京办事的驿使相遇,一时没有纸笔,无法写信。 托您给家中捎个口信,就说我一切安好。
    《渡汉江》: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作者贬居岭南,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但是真正快到家乡时,却又提心吊胆[注: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生怕残酷的现实打碎心中的梦想,不敢询问熟人家乡的情况。

二、反复品读,学习鉴赏。

学生再次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师配乐范读,生闭上眼睛,用心去体验,看看仿佛能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1.仔细品读《逢入京使》,体味诗中平易又显丰富的韵味。

〔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诗的内容容易把握,但对其平淡中见真挚的语言特色不易体会,可从诗的分析入手。或者让学生描摹那个相逢的场景,想像发生的一刹那,逐步引导他们进入岑参的世界。

教师提供参考材料: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

这首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2.《渡汉江》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现的心理十分矛盾,仔细体味,其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之处。

〔学情分析〕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从作者的角度出发,理解这种矛盾心理。

教师提供参考材料:

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正像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过了黄河就感到“近乡”一样(宋之问这次也并未逃归家乡,而是匿居洛阳)。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定情景”。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注: 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本句写出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杜甫《述怀》“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也表现了相似的心态。尽管诗人的身份不同,造成音书惭绝的原因不同,但矛盾痛苦的心情却完全相同。当然,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不会人人都有;但这种特殊微妙的心理状态。却是大家都能理解,真实可信的。看似不合情理,其实只是情况特殊而已。

三、总结全课,描摹场景。

学生诵读并背诵诗两首,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话去想像,去描绘心中的那幅乡愁的图景。 教师应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重点让学生自己比较、讨论、表达。

四、布置作业。

1.背诵乡愁诗两首。

2.完成《伴你学语文》中的配套练习。

 

送别诗三首

教学目标

(一)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三首送别诗,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二)品味诗中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

比较阅读,自主探究,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是画,有人说离别是泪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首著名的送别诗。让我们紧扣“离别”人、“离别”语、“离别”景、“离别”境、“离别”情来欣赏这三首诗歌吧。

二、初读古诗,了解背景。

学生朗读三首送别诗,交流搜集到的材料。

教师明确: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此诗为赠别而作,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公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擅长五律、五绝及七言歌行,在“初唐四杰”中最杰出。对五律的建设和歌行的提高尤有贡献。有《王子安集》,《全唐诗》存诗二卷。

这是王勃在京城长安送别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县令时所作的抒情诗。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结构严谨,起承转合[注: 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章法井然,用朴素的语言直抒胸臆,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别董大》: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注: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关于董大,各家注解,都认为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圣手。

三、再读古诗,整体把握。

学生再读古诗,要求读准诗中的生字,把诗读通读顺。学生齐读后在小组内交流对古诗大意的理解,要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

教师示范:

《送元二使安西》:朋友,请再干了这杯酒。待你将来凯旋而归,西出阳关的时候,恐怕已不能再看到我了啊!惟有这渭城的细雨,青青的客舍,以及随风而舞的扬柳,还会像今天一样在此恭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注: 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别董大》:落日黄云,大野苍茫,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往之感。以人才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

四、反复品读,入境悟情。

要求学生把感受带入诗中,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师配乐范读,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看看仿佛能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紧扣人、语、景、境、情来体会送别诗的妙处。

教师提示:

试比较、欣赏离别人语,体会各诗的妙处。从小处入手,让学生更有的放矢[注: 的:箭靶子;矢:箭。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注: 绪:丝头。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作者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注: 不经考虑,随口说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注: 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以此对友人进行劝慰:彼此处境相同,情感一致。使对方不致因和挚友分别而感到孤凄。虽然天各一方,只要朋友知心,保持着真挚的友情,就好像近在咫尺[注: 形容距离很近。]。这就使人情绪不致过分伤感。一洗向来送别诗的悲酸之态,意境雄阔,风格爽朗,不愧名作。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人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皆蕴含其中。语为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五、总结全课,活用诗句。

请学生用学过的诗句,最好是自己创作的诗句老师话别。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送别诗三首。

2.结合教师课堂提示,尝试从离别景、情、境比较这三首诗,谈出自己的感受。

3.完成《伴你学语文》中的配套练习。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猜想与评判

教学目标

1、体验阅读:学会捕捉灵感,猜想走进文本的世界。

2、写作指导:学会搜集整理重组资料,勾画出心中的人物形象。

3、表达实践:用口头交流代替书面交流。

教学方法

活动法。以活动为依据,在活动中承载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同样是写月亮、乡愁、送别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感受,带着自己的体验去阅读诗歌,勾画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

1.说说本单元学过的诗文,根据不同的题材进行比较探究。

学生充分讨论,充分表达,可以在合作小组和全班两个层面上进行。

〔学情分析〕在阅读了本单元的十篇诗文之后,学生对诗歌的分析和欣赏有了一定的心得。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进行思考、总结,有利于把感性的知识加以提升,获得理性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真实体验来描绘属于自己的诗歌世界。

教师点拨:

读同一首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人在不同的时期读也有不同的体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及教师的课堂指导,大家是否有属于自己的体验?挑选出本单元中自己喜爱的诗篇,进行分析,演绎,描绘。同学们要力图打开思路,读出个性。

2.本单元的各篇诗文,你有哪些独特的体验呢?我们以各小组为单位,来摆一个擂台赛,看看哪个组的体验最具有特色。要求:

(1)限时必答。每组3分钟。说的同学必须大声发言,你的灵感应该是以诗歌为依据,有自己的看法的。

(2)抢答。按本单元诗文篇目的自然顺序抢答。

最后统计各组的得分情况,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

、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猜想评判概括描述的能力?

学生讨论。

〔学情分析〕只有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而总结方法,才能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这也是从读到写的一个提升。

教师引导:

1.学生选择一位心目中喜爱的诗人,大量浏览阅读他的作品和相关研究文章,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重组资料,勾画出心中的人物形象。

2.学生可以借鉴别的人的写法进行模仿。

3.初学时不求面面俱到[注: 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也指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一般化。],但不管取哪一面,每个同学都应追求有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猜想和评判。

三、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两个层面。

(一)任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词,用现代口语解释诗意,说说为什么喜欢,诗好在哪里。

〔学情分析〕学生学过许多诗词,但多数是用书面语言进行分析。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用口语阐释诗意,努力使听者也喜欢这首诗词。

教师点拨:口语交流中有许多个性化的不完全定型的话语,它在一定的语境中,借助肢体语言,能达到很好的交流效果。学生可以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口语的语感。

(二)以《我心中的×××(诗人)》为题,写一篇赏析诗词的读书报告。

〔学情分析〕学生要完成这一任务有一定难度,可指点他们模仿《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的写作方法。

教师可适当地提供资料或指点搜集资料的途径,提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以解决资料来源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