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历史智慧”教学设计
   [标签: ]

第六单元  历史智慧

李都明  编写

[单元教学要点]

1.各篇故事的主人公说服对方或战胜对手的原因。

2.各篇故事的主人公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3.《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的写法。

4.了解一些古代进谏故事。

5.熟悉本单元故事中趣味性说理的事例;理解议论性文章的“理趣”特点。

6.以带辩论性的题目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分成正、反方,举办一次辩论活动。

11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理解和借鉴邹忌的话语艺术;

2.理解邹忌心怀国家大事的优秀品质;

3.学习和掌握古今词义的区别,文言特殊句式、词类活用。

[教学重点难点]

1.邹忌委婉的进谏方式;

2.学习和掌握古今词义的区别、一些文言特殊句式。

[教学时数]

2课时。

[预习]

1.诵读并抄写课文。

2.参照注释,口译课文。

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中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

2.理解和掌握一些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并能够准确翻译。

[教学步骤]

导入示例:

同学们,你们给人提过意见吗?他能接受你的意见吗?是啊,提个意见很难,要别人接受我们的意见更难。因为,提意见不仅需要我们态度要诚恳,而且更重要的是接受意见的人态度更要诚恳,否则我们满腔的热诚会换来一盆冰水。当然,光有诚恳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提意见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别人有不足,因此,提意见还要提得有水平,要入情入理[注: 入:合乎。合乎常情和道理。],才能让别人接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文章,就有这样的意思。现在,让我们来学习古人是怎样运用他们的智慧来提意见的吧。

一、检查预习。

1.检查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3.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4.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导入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词句:

(1)形貌昳(yì)丽:形体容貌美丽而有神采。

(2)朝(zhāo)服衣冠

(3)窥(kuīi)镜

(4)我孰与城北徐公[注: 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美:见课文注释。

(5)及:比得上。

(6)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翻译时炎注意以“……是……”代替其中表判断的“……者也”;“美丽者”相当于现代汉语所说的“美男子”。

(7)忌不自信:自信,与现代汉语不同,是宾语前置,“相信自己(能比徐公美”的意思。

(8)与坐谈:注意其中省略的部分,即:(邹忌)与(客)坐谈。

(9)不若:不如。

(10)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11)寝:上床休息。

(1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美,意动用法,翻译时以“认为……美”的格式表达;私,偏爱;形容词作动词。

4.请学生笔译本段。

5.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

6.诵读本段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词句:

(1)诚: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的确,确实。

(2)皆以美于徐公:(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动词,认为;于:介词,比。

(3)地方:地,地方;方,方圆、纵横。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请学生笔译本段。

5.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

6.诵读本段课文。

(三)学习课文三、四段。

方法如前。

重点词句:

(1)乃:副词,于是、就。

(2)面刺:当面指责。面,名词作状语,当面;刺,指责。

(3)受:同“授”,授予。

(4)能谤议于市朝:介词词组(于市朝)后置,翻译时要提到动词(谤议)的前面。谤:指摘,注意这里没有贬义。

(5)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使动用法。

(6)期(jī)年:满一年,一周年。

(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打了胜仗。所谓,所说的;于朝廷,介词词组后置,翻译时要提到动词(战胜)的前面。

(四)诵读全文。

(五)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检查背诵。

二、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话语艺术。

问题一:你认为邹忌讽谏并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一些?起主要作用的是哪一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邹忌的讽谏方式;(2)齐王的态度。

1.这二个因素都是主要的,因而对起主要作用的一点(或者二点都是)的理解,学生只要言之有理[注: 说的话有道理。]即可。

在此基础上,导入对邹忌言语艺术的理解。

首先是邹忌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以“吾妻”比“宫妇左右”,以“妾”比“朝廷之臣”,以“客”比“四境之内”,以自己受到蒙蔽推导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其次是这种表述的客观效果。(1)从自己身边的事说起,自然可信;(2)类比恰当,结论容易被人所接受;(3)语气平和,显示道理的信度。

2.做一点延伸:齐王的态度

这一篇文章被人们津津乐道[注: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的多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实际上齐王虚心纳谏的态度是不能忽视的。其理由如次:

(1)君臣话语权的不同:齐王不听,邹忌说得再好也没用。

(2)人们熟悉的百里奚的“辱亡齿寒”的进谏,这可以说与邹忌的方法不相上下[注: 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但却失败了。

(3)而在唐代的魏征身上我们找不出一丝的“讽谏”艺术,可他却每每获得成功。

结论:讽谏成功的因素主要还是君王——谏的对象。

(通过讨论或教师的点拨,有利于学生从一个较为广阔的视野来认识邹忌的讽谏艺术)

问题二: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邹忌这个人物有怎样的认识?

[提示]不管对这件事如何认识,邹忌能够从自己身边的一件事联想到国家大政,并付出行动,且取得巨大的效果,这本身是值得赞赏的。因而说他勤于国事,忠于职守等都可以。

问题三:齐王纳谏的效果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种写法的认识。

文章正面叙写邹忌受蒙蔽是为他的进谏埋下伏笔,作铺垫,正面叙写进谏的过程是因为此是文章的中心。正因为如此,文章对群臣进谏的过程作侧面地交代,只强调了进谏的效果(“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王能以行动来采纳群臣的建议;“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件事的影响,是总的效果)

问题四:仔细品味妻、妾、客的话语,说说三个人的言语有哪一些不同,为什么?

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极力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妾:徐公何能及君也!(虽是赞美,但缺乏“妻”发自内心的情感)

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只是肯定,并无情感,完全是敷衍的态度)

(以上问题,应当让学生的一件得到充分的展示,讨论或者争论都是可以的,最后再由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一个点拨或者小结)

问题五:文中怎样刻划邹忌这个人物的形象?

明确:邹忌是文中着力刻划的的人物,作者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的细致描写,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容貌昳丽,有自知之明[注: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善于思考,足智多谋[注: 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娴于辞令的谋臣形象。

问题六:邹忌向齐王进谏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请说出你的理解。

邹忌把家庭的琐事扩大到国家大事上去:“私我”、“畏我”、“有求于我”,对于国家大事来说,也是一样。到这个层次,是个大飞跃,是文章主题形成的关键。这个飞跃之所以很自然,原因是这里用了一种“类比”的思维形式。

五、参考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面貌又长得光艳美丽。早上,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十分漂亮,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信不过,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他的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从外边讲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就问客人:“我跟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啊。”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差得很远。晚上,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说道:“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对我有所要求。”

于是,邹忌上朝去见威王,说:“臣子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可是,臣子的妻子偏爱臣子,臣子的妾害怕臣子,臣子的客人想有求于臣子,都说臣子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领土方圆一千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宫里的妇女近臣没有谁不偏向大王,朝廷上的臣子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之内没有谁不想有求于大王。从这点看来,大王受到的蒙蔽可厉害了。”

威王说:“对。”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民众能够当面指出孤家的错误的,得到头等奖赏;上书规劝孤家的,得到二等奖赏;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国事传到孤家耳里的,得到三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臣子们都来进言,宫门口和庭院里像个闹市;几个月以后,要隔些时候才有人来进言;一年以后,有人虽然想进言,却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和魏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的国家”。

六、“阅读练习·探究”解答

第一题

(以小悟大,从家事到国事,采取使对方不设防的迂回战术。)

邹忌采用的办法,简单说来,就是“以小悟大,从家事到国事”。在君主制度下,臣子对君王的进谏,正如本单元《讽谏小议》中所言:“实在是一种刀斧手阴影下的血腥冒险。设想他把刀架在你脖子上让你说话,最聪明的办法是不用言语去激怒他。”当然,在战国时代,士的地位较高,君王也较能听从臣子的建议,但毕竟还是君臣关系。更何况,即便是现代社会,一般人际关系中的批评建议,也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寻找对方易于接受的“点”切入。邹忌以妻、妾、客人对自己“美”的偏见问题为切入点,言之成理[注: 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因为这只是小事、家事,并未进入国事正题,所以对方没有提防心理,易于接受,这就在对方的心理上设置了埋伏,也就是把对方悄悄地纳入他预设的“圈套”中了;然后由此顺势推出君王受蒙蔽的原因,自然进入正题,符合逻辑,顺理成章[注: 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所以对方能乐于采纳。这是战国时谋臣策士们常用的一种“迂回战术”。《战国策·赵策》中的触龙劝谏赵太后,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学生回答,大意即可。

这篇文章对我们的启示,可以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怎么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问题。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爱虚荣、喜欢被恭维奉承的弱点,而别人对我们的赞扬、恭维,都可能带有其主观方面的因素,如感情倾向、畏惧心理、利益驱动等,因此往往不客观,不正确,作为接受者,一定要有清醒、客观、理性的认识,不要因为自己的主观好恶和非理性而被对方所蒙蔽、误导。(当然反过来类推,对待他人的批评、建议,原理也一样。)其次,作为批评、建议者,即使是正确的道理,也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尽量寻求双方的共同点,从对方易于接受的地方(如日常小事、生活常理等)入手,由小及大,由感性到理性。具体已如上述。第三,要善于从小事中总结规律,领悟大道理。真理往往是很朴素的,小事与大事、家事与国事,其间差别很大,但往往在道理上是相通的,关键在于是否善于领悟、发现和总结。邹忌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一般人身上,也许就一笑置之[注: 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轻易忽略了,但他却能从中悟出君王受蒙蔽的大问题。学生能说出前面两个方面的大意即可。

详见主编导读,参见参考资料。

第二题

第1 小题:除了练习中提到的三个方面外,还有徐公“寝而思之”悟出的私、畏、有求三个原因,“令初下”后的进谏三变。

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三”似乎是一个表示最适宜的多数的数字,故有“事不过三”的说法。一般说来,它基本代表或概括了事物的多数、多种类、多属性、多层次等,在叙述上又不显得罗嗦重复,恰到好处[注: 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这种现象在古代文献、文学作品或常用语言中大量存在。孔子有“三人行”、“三月不知肉味[注: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杜甫有“三吏三别”,做人要“一日三省[注: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做事要“三思而行[注: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学习要“举一反三[注: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唱曲有“一唱三叹[注: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幸运叫“三生有幸[注: 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三世都很幸运。比喻非常幸运。]”,连骂人也是“祖宗三代”,等等。尤其在叙事文学中,更有诸如“三顾茅庐[注: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三气周瑜”、“三碗不过岗”、“三勘蝴蝶梦”之类的故事。课文中的这个特点,使其作为历史记载,却带有更多叙事文学的色彩。

第2小题:参见第一题第一问的答案。

第3小题:妻子说邹忌美,是因为爱,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注: 比喻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一处不美。]”,基本上是出于感情方面的偏爱,并非有意的蒙蔽。而小妾,与邹忌是奴与主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她习惯了讨好迎合,不管邹忌是否真美,她只能说美,这种蒙蔽是出于畏惧的心理惯性,既无妻子那样的感情偏爱,也不像客人那样为了某种利益需求而刻意恭维。至于客人,则完全是出于个人功利的目的,而不顾事实地讨好对方,是有意的蒙蔽。纵观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蒙蔽,也基本上由这三种原因(感情倾向、畏惧心理、利益驱动)造成的,因此虽然事有大小之别,但道理基本相通,将之“放大”,来揭示君王受蒙蔽的成因,很有说服力。

以上各题具体参见主编导读和参考资料。

第三题

首先是为了在行文上避免同语重复、语气单调。其次,也或多或少地与人物身份及其动机不同有关。妻子的回答,有强烈的赞颂色彩,与下文的“私我也”呼应。小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赞颂色彩明显较淡。而客人的回答,毫无赞颂或感叹的意味,只是一般的陈述语气,给人以敷衍应付的感觉。

具体参见参考资料。

第四题

1.服:穿戴。

2.闻:使动用法,使……听到。之:的。

3.寝:睡觉。之:它,指代前面发生的事。美:意动用法,以……为美。私:偏爱。

4.孰:谁。

5.孰:“熟”的古字。

6.间:间或,偶尔。期年:满一年,一周年。

 

12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1.认识曹刿的智慧;

2.理解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3.学习和掌握一些文言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2.一些文言常识。

[教学时数]

2课时

[预习]

1.诵读并抄写课文。

2.参照注释,口译课文。

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中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

2.理解和掌握一些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并能够准确翻译。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

1.检查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3.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4.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导入课文

[导入示例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选自《左传》,它的作者是写战争的能手,《左传》中留下了许多文学性很强的场景和细节。但是,在这里的战争,好像没有流血的样子,也没有悬念和转危为安[注: 由危险转为平安(多指局势或病情)。]。前面一句“可矣”,下决心出击了,下面一句就是“齐师败绩”。这不是太轻松了吗?前面写战争前动员和政治上的调整和落实,花了那么多篇幅,都是为战争;可真正到了打仗,却好像还没有开打就赢了。再说,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曾经九合诸候,一匡天下[注: 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齐国的军队绝不是豆腐渣,怎么就这么轻易地“败绩”了呢?

这样的处理,透露出作者的匠心:文章的重点,不在战争,不在战争如何取胜,而在战争为什么取得了胜利。文章的中心,不是战争,而是决定这场战争并取得胜利的人。而且也不是这个人的一切,而是这个人的思想,他的战争理论。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他的理论吧。

[导入示例二]

本课文的题目“曹刿论战”,可能给人一种错觉,以为这是一篇议论文。其实不是。这是一篇记叙文,是从《左传》中节选出来的。《左传》据说是对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子所编《春秋》的注解和阐释。孔子编《春秋》,按年月日顺序,提纲挈领[注: 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很简明,于是后来就有人作“传”,也就是加以注解和补充丰富。现在读的这一节,就是左氏对《春秋》所记载的鲁庄公十年时的大事所作的一个注解和补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文章。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词句:

(1)乃入见:(曹刿)于是就入朝见鲁庄公。

(2)问何以战:(曹刿)询问凭什么来打战。何以,宾语前置。

(3)民弗从也:民众是不会跟从的。

(4)牺牲:祭祀用的牛、羊、猪等。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信用、信服;福:赐福、保佑,名词作动词。

(6)忠之属也:这是尽本分的一件事。注意句子的判断句式。

(7)战则请从:请:请允许我……。注意与“曹刿请战”的“请”的区别。

(8)乘(shènɡ):战车。

4.请学生笔译本段。

5.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

6.诵读本段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方法如上。

重点词句:

(1)战于长勺:(两军)在长勺开战。介词词组(于长勺)后置,翻译时要提到动词(战)的前面。

(2)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进攻。鼓:击鼓;名词作动词。之:语气助词,不译。

(3)驰之:驱车追赶。之:语气助词,不译。

(4)下视其辙:(曹刿)下车查看了齐国部队的车痕。

(5)既克:打败齐师之后。

(6)夫战,勇气也:打战,靠的是勇气。夫,句首语气词;本句是判断句。

三、布置作业。

诵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曹刿的智慧;

2.理解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理解课文内容。

问题一: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注: 肉食者:吃肉的人,引伸为有权位的人;鄙:鄙陋。旧时指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未能远谋”的判断准确吗?请根据课文说出你的判断。

[参考答案及板书设计]

鲁庄公的意见                曹刿的判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①②国内政治方面;③④军事方面。

可见曹刿的判断是准确的。

问题二:曹刿的“论”战,除了他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一些方面?

细心观察和准确判断。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问题三:本文主要体现的是曹刿的“论”还是“战”?请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论。文章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写曹刿的询问、对战斗过程的分析判断以及取得胜利的原因的解说。而真正表现“战”的只有第二自然段的几个句子。

问题四:本文与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写法上各有何特点?

本文特点:1,对“战”的描写并不具体,而重在“论”;2,战前的“论”,已预示了“战”的结果;3,把鲁国取胜的“谜底”放在文末,更体现了曹刿的胸有成竹[注: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稳操胜券[注: 稳:有把握;操:掌握;胜券:能够制胜的计谋。指有把握取得胜利。],又有总结议论、突出主题的作用。4、文字简约、古朴,体现了《左传》的文风。

前篇特点:1,也以言语对话为主,并以对话推进故事情节;2,几乎每一层都从三个方面去写;3,以小悟大,从家事入国事,层层递进;4,以上两点以及文中的排比句式,都构成铺张排比的风格,体现了《战国策》的文风(下篇《唐且不辱使命》类同)。

问题五:你认为鲁庄公是一个“肉食者鄙”的代表还是一个善于听取正确意见的君王?

这一切,都可以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与曹刿的几个“未可”和“可矣”中去分析其中的“微言大义[注: 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鲁庄公应该属于前者。这种非常含蓄的手法,后来就成了史学写作的传统,叫做“春秋笔法[注: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这个办法太厉害了,不管是国君还是大臣,都免不了要受到当世和后来的检验,所以有孔夫子订《春秋》而“乱贼臣子惧”之说。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注: 圆:圆满,周全。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既可。

三、课堂练习。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参考答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1.(1)谋划/参与(2)信用、信服/赐福、保佑(3)车子压出的痕迹/倒下2.(1)这是尽本分的一件事。可以凭这个打仗。(2)那齐国是个大国,很难意料,我担心它埋有伏兵。

四、总结

文章记载的是一次规模并不太大的战争。齐国是强国,鲁国是弱国,结果弱国却取得了胜利。这在鲁国历史上当然是要大书特书[注: 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一番的。对于历史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事实。在这里就是战争的过程,尤其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的史实。但是,我们看到的文章,对于战争取胜的过程写得相当简洁,就是人家进攻了,军鼓打起来了,鲁国军队不动声色[注: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待到人家打了三通战鼓,这才出击。从道理上说,齐鲁两国军队一番恶战,是免不了的。但是在本文中,从决定“可矣”之后,几乎没有任何战斗的描述,没有惊心动魄[注: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的搏斗,就一下子“齐师败绩”了。可见,作者写作的重心不在战争的过程,而在于曹刿对战争的判断,也就是他的战争理论。

文章是讲战争理论的,但是又用历史故事的形式来表现。故事是挺生动的,理论中充满了智慧。文章的特点,就是充满了智慧的趣味。

这篇文章的好处,就在于不仅仅记载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而且借助曹刿的口,揭示了制胜之道。

首先,战胜之道,不完全在战争之中,而在战前。要调整、落实政策,以拉拢民心和“神心”(在当时,是十分虔诚的),特别要提起小大之狱,“必以情”,即使有处罚,也要合情合理,感情上沟通,也就是把内部矛盾从物质的到精神的降低到最大限度。这一点可以归结为曹刿战争理论的第一要领:民心。

其次,在战场上,敌强我弱。特别是在对方士气正旺之时,要沉住气,不能硬冲硬撞。等到他士气衰竭了,“彼竭我盈[注: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在士气对比上我方由弱转强,才可以反击。这一点可以归结为曹刿战争理论的第二要领:士气。也就是“蓄气(士气)”为上。

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还不是一般的勇气,而是“一鼓作气[注: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也就是第一鼓的勇气。第一鼓没有激发出来,再来第二鼓,就不但不能提高,反而是“衰”了,弱了。看到勇气“衰”了,再以第三鼓来提气,可能恰恰相反。把所气都鼓光,鼓可能泄气了。这可以说是曹刿的战争心理学。文章对于这种心理规律的概括也很精炼: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数千年来,在现代汉语书面和日常口语中,被广泛运用,说明这种理论得到广泛的认同,也说明他把抽象的理论,概括得很精炼尖锐,鼓气次数与质量成反比。这样的说法,与一般日常经验形成反差,因而具有思维的冲击力。

“齐师败绩”了,曹刿却并没有立即追赶,而是仔细拿准了齐国“辙乱、旗靡”,才下令追逐。这说明曹刿不但是理论家,而且很懂得战争的实践,不被胜利冲昏头脑[注: 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而是很冷静,很从容地收集信息,不到有充分的把握,不下决心追赶。

这样的军事理论,本来是很简明的,如我们所指出的,就是一,民心,二士气,三细心。但如果直接把这些理论说出来,可能是很粗浅,很干巴的。本文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的经典,就是因为用了一些文学的笔法来讲述这段史实。因为有了故事,而且曲折悬念还挺多的,这样的行文,容易让读者产生期待。例如,曹刿问及战争的准备,一共问了三次,前两次,他都表示不满意;第三次,他的回答也是“忠之属也”,该做的都做到了,马马虎虎,可以打了。后来到了战场上,他一共只说了四句话,极其简短,每句只有两个字。第一句是鲁庄公想打了。他否定:“未可。”第二句,齐人三鼓了,他认为:“可矣。”齐人打败了,鲁庄公要追,他又说了:“未可。”等到他有把握断定齐人是真败,不是假逃。又说了两个字“可矣!”这真是太精炼了。想像一下,在当时的战争中,应该是战鼓喧天,人声鼎沸[注: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血肉横飞[注: 形容发生爆炸等灾祸时,死伤者血肉四溅的惨状。]的。在这样的氛围中讲话,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表情、语气、姿态全都省略了。为什么这么大幅度地省略呢?这是因为,全文的目的,就是讲曹刿的“战争论”,而这个战争论,又是要以战争的胜利来论证的。因而,与战争胜利有关的思想,都留在文章中;而与战争获得胜利无关的非思想性的感性形象,则一概删除。

 [一点说明]

如果条件许可,本文还可以有另一种教学方式,即课文的标点符号去掉,并制作成课件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逐段进行断句。这样除了理解内容的意思,一些文言知识也可以在讨论中学习。如果担心学生文言知识掌握不牢靠,可以另外设计一些练习来加以巩固。

相关资料

(一)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来攻打我国。庄公决定迎战。曹刿要去求见庄公。他的同乡说:“这是官老爷的事,你参予进去干什么?”曹刿说:“官老爷眼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注: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就去见庄公。曹刿问:“您凭什么去作战?”庄公说:“穿的吃的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回答道:“小恩小惠[注: 恩、惠:给人的好处。为了笼络人而给人的一点好处。]不能使人民都得到,人民是不会听您的。”庄公说:“祭神用的三牲、玉器和绸缎,祷告时一定老老实实,决不敢虚报。”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不会得到信任,神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查明是非,但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曹刿说:“这是尽心为人民办事,可以凭这打一仗。打仗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庄公和曹刿坐在同一辆战车上,在长勺作战。庄公准备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军已经击过三次进军鼓了,曹刿说:“可以击鼓进攻了。”齐军大败。庄公要命令军队追击,曹刿说:“不行。”他下车察看齐军车轮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望着远处的齐军,说:“可以追击了。”便追逐齐军。

战斗胜利了,庄公向曹刿询问战时那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勇气振作;第二次击鼓时,勇气便开始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衰竭了。他们的勇气消耗尽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能打胜。大国,很难估计它的底细,怕他们留下埋伏。我看到齐军战车的轮迹混乱,望见齐军的战旗倒下了,所以去追击他们。”

(二)“阅读练习·探究”解答

第一题

重在“论”。以叙述为主。

第二题

第1小题:“既克,公问其故。”

第2小题:曹刿头头是道[注: 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的分析,使鲁庄公对其智慧和能力产生了信任感。虽然从总体而言,“春秋无义战[注: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孟子语),但在具体战役、局部问题上,还是有诸如诚信与否、民心向背等方面的“得道”与“失道”之分的。曹刿善于审时度势[注: 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其战前的分析,基本符合当时人们的普遍观念,尤其是最后“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一语,充分肯定了鲁庄公应战的正义性和可行性,赢得了鲁庄公的认同和信任(或者说,迎合了鲁庄公的欲战心理),因此在战斗中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注: 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第3小题:主要有三大好处:第一,给读者造成悬念;第二,更能体现曹刿的胸有成竹、稳操胜券;第三,有总结议论、突出主题的作用。

第4小题:一般而言,曹刿的分析有道理,一是抓住了交战方的心理特点,二是避强敌锋芒。第一鼓如果没有把勇气激发出来,第二鼓就难了,第三鼓反而会把气都鼓泄了。这讲的就是战争心理学。以鲁国之弱,对付强大的齐国,主张避其锋芒,后发制人[注: 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这个战术是正确的。当然曹刿的分析,只是一种常规常理,对于一场具体的战役来说,可能有简单化的缺陷。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是十分复杂、多方面的,并非单纯的“勇气也”。另外,兵不厌诈[注: 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战场上往往不按常规用兵。比方说,“一鼓”未必就是“作气”,也可能是佯攻,或虚张声势[注: 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等等。

但要说明的是,《左传》记事很简约,许多实际的细节、过程、复杂情况,可能都略去了。同时,记叙战争,也多带有主观性、倾向性,或事先加强某些情节或言论以预示结果,或从结果中引出“原因”以“证实”其观点,所以往往强调一点,不及其余。课文中曹刿的言论,以及战役的过程,都未必是完全真实的记录,其中多有《左传》作者的臆度或发挥。所以,我们读《曹刿论战》,一方面应把握它表达的基本道理,另一方面不应机械教条地去理解套用。

以上各题,具体参见主编导读和参考资料。

第三题

(强调诚信、民心,符合人类进步的战争思想。但具体战役的胜负,主要是取决于实力和谋略。毛泽东的评论,说的主要就是谋略。)

春秋时代,民本思想流行,曹刿的分析,强调了诚信、民心等道义因素,顺应时代潮流,也符合人类进步的战争思想。但与上一题同样,也不应机械地理解。因为对于具体的一场战役而言,并非得了民心就一定能取胜,其中更具决定性意义的,恐怕还在于军事实力的较量,以及在谋略和战术方面的对策(尤其是当我方实力较弱时)。而曹刿的分析,却对此只字不提[注: 只:一个。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事实上,鲁国的最后取胜,恰恰就在谋略和战术的运用上,至于民心的作用,反倒是不怎么体现的。

毛泽东的话,严格说来,并非对“曹刿论战”的专门评述,而主要是取“长勺之战”这一战例中的战略和战术的运用,并联系历史上其他类似战例,来论证其“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这一“战略防御原则”的,因此重在战例的过程和结果,而对于本文重点的曹刿之论,他没有作更全面深入的分析评论。

详见主编导读,参见参考资料。

第四题

1.何:何必。间:这里作动词,读去声,意为参与。现代一般作名词,读阴平,多表示两者之中或其相互的关系。

2.牺牲:祭祀所用牲口。现代引申为动词,舍弃,捐弃。加:夸大,虚报。现代一般不用此义。

3.狱:讼事,案件。现代指监禁罪犯的地方。以:介词,根据,按照。

4.以:介词,凭借。何以,即“以何”,凭借什么。

5.可以:意为“可以凭借……”,二字分别独立使用,“可”是“可以”,“以”是介词,其宾语承前省略。现在“可以”二字连用,表示肯定或允诺。

6.败绩:军队溃败。

7.作气:振作士气。再:第二次。在上古汉语中,“再”只表示“二”或“第二”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则表示行为的重复。

 

比较·探究

 

唐且不辱使命

 

[教学目标]

1.理解唐且外交斗争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大智大勇;

2.比较邹忌、曹刿和唐且的言语技巧;

3.学习和掌握一些典型的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比较邹忌、曹刿和唐且的言语技巧;

2.学习和掌握一些典型的文言知识。

[教学时数]

2课时。

[预习]

1.诵读并抄写课文。

2.参照注释,口译课文。

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理解文意;

2.理解和掌握一些典型的文言常识。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

1.检查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3.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4.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导入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二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词句:

(1)谓……曰:对……说。

(2)易:交换。

(3)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应该答应寡人。其,语气助词,有“可”、“该”的意思;许,答应。

(4)不听:不听从。

(5)轻:轻视,形容词作动词。

(6)非若是也:不是像您说得那样。

(7)虽:即使。

(8)岂……哉:难道(怎么)……呢(吗)。

4.文段赏析

导入:

这篇文章中,唐且和《战国策》里许多游说之士取得胜利之道,大不相同。一般《战国策》里表扬的策士,在面临强势,自己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要取得胜利,只能凭借现场口头表述的机智,用软化的办法,以柔克刚。但是,在这一篇里,形势却有点不同。

首先是,强者一方,似乎向弱者一方让出了很大的利益:以方圆五百里之地,换安陵五十里之地。安陵是魏国的一个附庸小国,连魏国都已经被秦国灭了,何况安陵?但秦国不但不灭安陵,反倒以十倍的土地交换。秦王这样表面上是亏本生意,实际上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安陵君当然知道,世上没有强者向弱者求着要做亏本生意的,就老老实实地回绝了。

问题一:安陵君是怎样回答的?既然她已经表明了态度,为什么还要派唐且出使秦国?

明确:这里不能说安陵君完全不会说话,因为他没有正面表示对秦王动机的怀疑,而是先把秦王奉承了一下,说:“甚善。”拒绝的理由,不是自己不愿意,而是把把祖宗抬出来(“受地于先王”)。为什么要把这一条抬出来?因为在这一点上,秦王和自己一样,也是“受地于先王”的,就没话可说。虽然不高兴,但一下子也发作不出来。

这样,事情不是过去了吗?为什么又要派唐且出使呢?因为霸权得罪不起,顶撞了,留下后遗症,要善后解决。

问题二:唐且受命出使秦国,他的任务是什么?

唐且面临着的任务是在没有什么交换条件下去平秦王的气,讨他的欢心。任务极为艰巨。

问题三:

双方一见面,秦王就露出杀机:说:本来我灭魏、韩两国的时候,安陵小国,方圆五十里,灭掉也不费力气。只是觉得安陵君是“长者”,就没有在意。现在我拿出十陪的土地来交换,安陵君居然不答应,这不是瞧不起我吗?秦王这一些话的意思是什么?

纯粹的霸权主义者的话语,但也是有技巧的。一,他不说自己有野心,有坏心,而说自己好心,有道德心,尊重长者。二,有心做亏本生意,以十倍的土地换你的一点点。三,可是你们不答应,这不是瞧不起我吗(“轻寡人与”)?这是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上,在精神上受侮辱的地位上。表面上是低姿态,实际上以守为攻,暗藏杀机:本来可以灭掉你,现在,你又得罪了我,这就暗示着要动武,不讲理了。

问题四:

唐且出使的目的是来缓和一下矛盾,却碰上秦王一副咄咄逼人[注: 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不讲理的姿态。如果是一般的游说之士,恐怕这时只有说好话,转弯抹角[注: 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讲歪曲的道理,力求妥协了。那么,唐且是怎样应对的呢?

明确:处于弱势的唐且这时却强硬起来:又一次把老一套的“理”提出来:“受地于先王”,就应该“守之”。这样针锋相对[注: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形势肯定要僵,矛盾肯定要激化的。而且他还不满足,又加上了一句:不要说五百里,就是一千里,也是不成。假讲理的遇到不讲理的,还这么不留余地[注: 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甚至主动去刺激强者,不怕秦王发火。而秦王一发火,就意味着,唐且的缓和关系的使命,就泡汤了。

5.诵读本段课文。

(二)学习第三、四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词句:

(1)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也不过脱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抢,撞。

(2)休祲降于天:上天就降下征兆。休,吉兆。祲,凶兆。对刺客说来是吉兆,对被杀的人说来是凶兆。

(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如果士发怒的话,有二个尸体倒在地上,五步之内留下献血,使天下人穿起孝服。缟素,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

4.请学生笔译这二段。

5.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6.文段赏析

导入:

秦王怒火中烧[注: 怒气象火一样在心中燃烧。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以“天子之怒”来威胁挑衅,言外之意[注: 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就是要动武了。秦王问他知道不知道“天子之怒”。唐且明明是知道的,却说不知道。这是反挑衅。表现的是无畏,无所谓。秦王给“天子之怒”下了一个定义:“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为什么要说得这么严重?明摆着是威胁:要你的小命。我杀这么多人都是家常便饭[注: 指家中日常的饭食。也比喻常见的事情。],何况你唐且一个。

问题一:摆在唐且面前的形势是严峻的。本来应该来软的一手,可是现在人家不来软的,给你来硬的。这时,他是绝对的劣势,却面临着绝对的残暴。那么唐且是怎样处置的呢?

明确:唐且的特出之处在于,干脆也跟他来硬的,而且硬就硬到底。

硬到底,并不意味着就和他拚命。硬不能在行动上,而在语言上。他从秦王的“天子之怒”中拿出一个“怒”字,针锋相对,提出一个“布衣之怒”来。这在辩论术中,是把对方的概念偷换到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来。常用的手段,就是重新定义。同样是“怒”,对方有,我也有。秦王作为辩论者,他给“布衣之怒”下了一个定义,把它说得微不足道[注: 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那不过是 “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既没有自卫能力,更没有进攻的威摄。但是,唐且却反驳了这个定义:那不是布衣之怒,而是“庸夫之怒”。真正的“布衣之怒”是同样也有威胁力的: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这就是说,大家都不讲理也好,老命也不要了,我今天就和你拚了。虽然在远距离,你能流血千里,杀人百万,但是,近在咫尺[注: 形容距离很近。]之间,大不了你我一起完蛋。

问题二:唐且硬处理的结果是什么?请大家说说看。

明确:在一般情境下,弱势者谈判是不能硬的,但是遇到君,软了没有用,干脆就拚死一硬。果然,秦王在精神气质上被压倒了,反而妥协了,打圆场了,说何必这样认真呢,还奉承了唐且几句,说韩国和魏国地那么大都亡在我手里,安陵国不过五十里,之所以幸存,完全是因为有先生这样的人啊。

问题三:唐且的硬处理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呢?

唐且之所以能以硬对硬,没有遭遇鸡蛋碰石头的悲剧,而是从弱势转化为强势,完全是因为特殊地理关系:近在咫尺。因为无畏,所以才能从容辩论,他在辩论中,对核心概念进行了三度转化:先把把秦王的“天子之怒”转化为布衣之怒,然后又把秦王歪曲的“布衣之怒”转化为“庸夫之怒”,最后又把“布衣之怒”转化为“士之怒”,就是现场的威胁。这是唐且勇气的胜利,也是唐且辩论智慧的胜利。

问题四:你怎样看待唐且的胜利?

明确:唐且弱势变成强势,毕竟只限于五步之内。秦王的妥协,是真的吗?一旦离开了五步之内,秦王的优势就强大了,唐且的优势也就迅速转化为劣势了。他的命运,安陵国的命运,就将危若垒卵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唐且的胜利,是暂时的,甚至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本文题目说“唐且不辱使命”,他本来的任务是讨好一下秦王,让他不要过分生气,缓和一下矛盾,而结果是,秦王可能更加怀恨在心[注: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那么,唐且是取得了胜利呢?还是种下了祸根呢?学生如有其他说法,能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既可。

7.诵读本段课文。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三、四段。

2.阅读并思考“阅读练习·探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比较邹忌、曹刿和唐且的言语技巧;

2.完成“阅读练习·探究”。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比较探究。

问题一:比较邹忌、曹刿和唐且的言语技巧。

[提示]

如果说,邹忌的讽谏成功靠的是贴切的比喻,入情入理的分析,曹刿靠的是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合乎情理的分析,那么唐且之所以能够让秦王道歉,在外交场合上取得胜利,除了先柔后刚,更重要的是一种保持国家的完整视死如归[注: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的大智大勇。而从话语上说,唐且与秦王的对话,是有理有节,举例恰当而有震慑力。

问题二:比较秦王态度以及与其前后不同的变化。

[提示]

①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①②气势汹汹[注: 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盛气凌人[注: 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③面无血色,惊惧非常。

说明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注: 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的人物,与唐且的视死如归相比,他只不过是一个仗势欺人[注: 仗:凭借,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的家伙罢了。

三、完成“阅读练习·探究”。

相关资料

(一)参考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拿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安陵,安陵君该答应寡人吧!”安陵君说:“大王赐给我恩惠,用大块的土地来换小块的土地,这种主张确实好;虽然如此,但我是继承的先王封地,希望始终守着它,不敢拿去交换,”秦王很不高兴。于是,安陵君就派唐且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且说:“寡人拿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安陵,安陵君却不答应寡人,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亡了韩国、魏国、而你们安陵君只凭五十里地还能存在,这是因为安陵君是个长辈,所以没有放在心上。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而安陵君居然拒绝寡人,这不是轻视寡人吗?”唐且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儿继承了封地,并守护着它,即使有一千里土地也不敢换,何况只有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注: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对唐且说:“您听说过帝王发怒的情形么?”唐且回答说:“我没听说过。”秦王说:“帝王一发怒,就会倒下百万尸体,流血千里。”唐且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的情形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且说:“这是庸人发怒,不是说勇士发怒。专诸刺杀王僚,彗星侵蚀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白光穿过太阳;要离刺杀庆忌,老鹰扑击在宫殿上。这三位先生,都是平民中的勇士。他们心里的忿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了,连同我,将有四个人了。如果勇士真的发了怒,倒下的尸体是两具,流血只有五步之内,但天下的人都要穿白戴孝,今天就会是这种情况。他拔剑站了起来。

秦王的脸色显露出沮丧,挺直上身跪着向唐且道歉说:“先生,请坐!何至于闹到这个地步!寡人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只有五十里地倒能够存在,只是因为有了先生您啊!”

(二)“阅读练习·探究”解答

第一题

第1小题:文中的秦王,是个十足的流氓无赖。流氓的特点,就是不要脸,不讲理,因此对付流氓,正面讲理是无效的。一般说来,或以力胜,或以智胜。而唐且则是凭着勇者的无畏、道义的力量、辩论的智慧和话语的气势战胜了秦王,化险为夷[注: 险:险阻;夷:平坦。化危险为平安。比喻转危为安。]。这或可称之为以气胜。

首先,唐且敢于正面迎战,并机智应对。当秦王提出“天子之怒”时,他暂作低调,让对方道出“天子之怒”的结果,然后把这个核心概念迅速转换,针锋相对地提出“布衣之怒”。这里的“天子”和“布衣”就颇值得玩味。秦王的“天子”身份,已是至高无上[注: 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也已无以复加[注: 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唐且没什么可以高过他。于是他干脆一低到底,自称“布衣”。其实唐且并不是寻常的“布衣”,而是一名士人,还是以安陵君的使者身份赴秦的,但他却以“布衣”自贬,这就有意造成双方身份上的巨大落差,以至卑的“布衣”,居然敢压至尊的“天子”,这就给了对方一个出其不意[注: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其中还包含着高度的蔑视。这第一个回合,就不是消极被动地应战,而是接过对方的锋芒,掉转枪口,予以反击,挫伤了对方由于地位的优势而自然拥有的精神优势,掌握了主动权。其次,他善于抓住对方狂妄又无知的弱点,以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磅礴的语言气势,发起猛烈攻势。当狂妄的秦王顺着他的反问,对 “布衣之怒”表示不屑时,他又第二次把概念迅速转换,说那只是“庸夫之怒”,紧接着又再次转换,提出“士之怒”,并历数历史上三个著名的“士之怒”的英勇事例,教训了秦王什么叫真正的“布衣之怒”,极大地摧毁了对方的精神优势。这三次迅速转换概念,充分体现了他现场应对、善于辞令的口语交际能力。然后,他又抓住对方虚弱怕死的弱点,以自然跟进的手法,把自己和那三位勇士并列为四,以古人之英勇,明白表示了自己的无畏。当然,以上这些,还有可能被认为是故作大言、虚张声势,因此最关键的一步是,要让对方立见后果,于是,他最后把攻势集中在现实处境中:“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这就告诉秦王:你那“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还只是“将来时”,而眼下的你我同归于尽[注: 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却是即刻兑现的现实!由于以上的凌厉攻势,秦王的狂妄骄横之气已被扫荡一空,这时只剩下了怯懦和虚弱,而唐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的英勇无畏之气则越来越坚实劲锐,义薄云天[注: 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故能彻底制服对方,化险为夷。

第2小题:忠于职守,坚持道义,不畏强暴,正气浩然,胆识过人,善于辞令。

第二题

秦王虽贵为“天子”,且有“虎狼”之称,但此时,他的“虎狼”之气已被唐且的正气和攻势彻底摧毁,他也看到或意识到自己的无道行为所造成的危险后果,因此他此时对唐且的道歉,一方面是出于怯懦怕死的本能而服软求饶,作为权宜之计[注: 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以躲过眼前一劫;一方面也应该承认确有几分是发自内心。但要指出的是,这也只是他在特殊处境下的短暂行为,一旦时过境迁[注: 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他的“虎狼”本性又会复萌,当时纵然有几分发自内心的认识,也不会给他留下深刻的教训。

具体参见主编导读和参考资料。

第三题

邹忌采用“迂回战术”,先从小事切入,取得对方认同,然后从家庭小事顺理推入国家大事,让对方自然接受。曹刿的方法是先让对方发表看法,他通过否定、否定、肯定,逐步取得对方认同和信任。唐且则是正面交锋,接过对方话题,把核心概念转变为对自己有利的表述,猛烈反击,以道义的力量、无畏的勇气和语言的气势,不断摧毁对方的精神优势。

具体参见主编导读和参考资料。

第四题

1.加惠:施与恩惠。虽然:虽然(或即使)这样。

2.然:语助词,表示某种状态,即“……的样子”。

3.谢:认错,道歉。

4.若是:如此,像这样。

 

拓展阅读

 

教学设计要点

一、这三篇文章可以安排学生课外阅读,如课外无法落实,也可以安排在课内。学生的阅读可以只要求围绕“阅读练习·探究”进行准备。课堂讨论交流,教师讲评。

二、《晏子使楚》主要学习与理解晏子在外交斗争中机智与幽默的智慧。

三、《杂说》主要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理解作者怀才不遇[注: 怀:怀藏;才:才能。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的感情。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四、关于《讽谏小议》,可让学生阅读理解即可,不必深究。

五、课外布置学生在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借鉴所学课文,写一篇作文:

1.《我与ⅹⅹ的一次精彩对话》 

2.《与 ⅹⅹ老师的一次交谈》

六、“阅读练习·探究”三可在课外完成,安排在“综合练习活动”中进行交流。

教学建议:

一、《晏子使楚》

(一)让学生课外阅读《晏子使楚》,根据课文注解笔译全文。

(二)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

1.交流和检查翻译的情况;

2.讨论问题。

问题涉及如下,仅供参考:

导入:

这是一篇论辩性很强的文章。从论辩性来说,它与上一篇《唐且不辱使命》在以下两点相似:第一,都是代表一方政治集团出使另一方。第二,都以口头论辩为主。但和前面一篇又有不同之处,那就是,安陵君与秦王相比是弱者,而晏子代表的齐国和楚国一样都是大国。当使者的,国力不同,形势不同,策略也有不同。唐且处于弱势,除了口才之外,就是拚命。而晏子则全凭口才。

  一般地说,春秋游说之士,基本修养就是善于辞令。所谓善于辞令,常常被理解为化解对抗,缓和紧张,语气委婉。像唐且那样不惜拚掉老命,是很少见的。但这不等于说,特殊情况下,游说之士就不能坚持自己的利益和原则,进行反击。晏子和楚王论辩的最大特点,就是机智幽默,针锋相对。

问题一:楚国和齐国同为大国,照理楚王应该善待齐国来使。可是楚王是怎么做的呢?

明确:小心眼,搞小动作。先是弄了一个小门,不让晏子从大门进入。这是在拿晏子的矮个子来开玩笑,对晏子是带有侮辱性的。

问题二:对此,晏子采取了什么办法?请作简要分析。

明确:晏子采取的办法是针锋相对:“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这话的妙处在于:第一,拒绝入门,对方小动作不能得逞。第二,不是我无理拒绝,而是有道理的。道理不是为我考虑,而为对方考虑。把“小门”歪曲为“狗门”,又把“狗门”和“狗国”联系起来。既然是狗门,一定是狗国。这是骂人,但是骂得含蓄,留有余地,其中有假定性,如果是狗国的话,就只有这个门,但我出使的是楚国,楚国不是狗国,所以我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第三,这是最主要的。这样的说法,就把对方放在一种两种选择判断中:1,如果你说这就是国门,就等于承认自己国家是狗国。2,如果你说这不是国门,就应该换一个门。换句话说,如果你坚持侮辱晏子,就得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如果你不想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就得承认这个小诡计的失败。

问题三:网上有一篇文章说,晏子的这个做法不太妥当。如果楚王感到你骂他是狗,他火了,声明说,这不是狗洞,你看着办,自便罢。这样晏子就不能完成任务了。他应该这样说:“看来你们缺乏诚意,准备也不够,是不是我先回去,你们先请示大王一下?”对此,你有何评价?

明确:这就是没有看懂晏子使楚要义。晏子在这里,既要完成外交的任务,又要不失尊严。如果主动打退堂鼓[注: 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既不能完成任务,又不能在才智上胜过对方了。晏子迫使楚国方面让他从大门入,就是一大胜利。既是外交的胜利,又是才智,特别是现场的即兴应对的胜利。要知道,在这种场合下,现场即兴反应是关键,需要的是急智,事后诸葛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本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现场即兴应对,既针锋相对,又不失理路,显得机智幽默。

问题四:晏子与楚王斗智的第二个回合,楚王说,难道齐国就没有人了吗?把你这样的人派到我们这里来。这是公然小觑晏子,也是带有侮辱性的。对此,晏子是怎样回答的?请说出他的话语中体现怎样的智慧。

明确:晏子所用的方法和前面的有一点相似。他毕竟身为齐国宰相,当然要维护自己尊严,但他不是直截了当[注: 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的顶撞,而是退一步,说自己不行,不行的人,才到不行的国家来。“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这句话,在逻辑的空白中暗含着这个意思:如果你说我不行,那就是因为你不行。晏子的语言机智,显然高出楚王一筹。楚王在晏子面前显得很笨,骂人的话,瞧不起人的话,都是直接讲出来的。而晏子骂人的话,刻毒的话,都是暗含在话语的逻辑空白之中的,而且都不是顶撞对方,相反是在语义表面上,顺着对方的话说,我是不行啊,那是因为你不行。把对对方的进攻,暗含在对他的赞同之中。

问题五:楚王处心积虑[注: 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老虎。形容蓄谋已久。]要侮辱晏子,所设计的情境,不但侮辱晏子,而且要侮辱整个齐国人。抓了一个人,从宴会堂前过,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借此上纲,说怎么齐国人都长于偷窃啊?在这种情况下,晏子如果直接反驳楚王的逻辑错误,该怎么说?

明确:从一个人犯了偷窃罪,怎么能推断出全体齐国人都善盗呢?(这在逻辑上叫做以偏概全,或者叫做轻率概括。)

问题六:但晏子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呢?

明确:因为那样有一个缺点,就只是被动地防守,没有反击。

问题七:那么,他最后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应对呢?请作简要分析。

明确:晏子采用的方法,是春秋时期游说之士和学者常用的办法,那就是类比法。他说,橘子生长在淮南的时候,就是鲜美的橘子;而到了淮北,就变成了酸苦的枳子。品种虽然相同,但是环境导致变异。从这个植物生长变异的现象,晏子引申到人类社会中来:环境改变品质,“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邪?”

这个反驳的好处是:一来说明,他本来在齐国是良民大大的好,之所以为盗,是后来变的。二来说明,他之所以变坏,是因为在楚国这个地方,是楚国的环境所致。这就不但推翻了“齐人固善盗”的论点,而且骂了楚国是强盗窝。这个骂法骂得巧妙,因为他没有直接骂出来,而是利用对方提供的前提,推导出来的,这叫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一种幽默应对的办法。

问题八:你怎样理解楚王的笑?

明确:楚王的笑,既有对晏子的辩才表示欣赏,也是一种自我解脱。也是尴尬心里得体现。

问题九:楚王把晏子称为“圣人”,而且说,圣人是开不得玩笑的,自己则是自取其“病”。对于楚王的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明确:从文章一开始,楚王说那么多的话,都很放肆粗野,都是送给人家话柄,不像个有权威有修养的王者,倒是这一句话说得很有分寸,以退到底线为守,再没有什么话柄给晏子,使晏子的口才再也没有发挥的余地。

附:《晏子使楚》译文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因为晏子个子矮小,就在大门的旁边另外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肯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去。现在我出使到楚国,不应当从这个门进去。”招待宾客的人换一条道请晏子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了吗?居然派你来当使者。”

晏子回答说:“齐国的临淄有三百闾,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了,一起挥洒汗水就汇成大雨,肩并肩,脚接脚地居住在那里,怎么会没有人呢?”

楚王说:“那么为什么会派你来当使臣呢?”

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不同规定。那些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君那里,不贤无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贤无能的国君那里。我晏婴是最不贤无能的,所以正适合出使楚国。”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就对左右的臣子说:“晏婴是齐国能言善辩的人,现在要来了,我想羞辱他一下,用个什么法子呢?”

左右的臣子说:“当他一到,让我们绑上一个人,从大王跟前走过。大王就问:‘这是什么人?’我们就说:‘齐国的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啦?’我们就说:‘犯了盗窃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请他喝酒。正喝得高兴,两个小吏绑着一个人走到了楚王跟前。楚王就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回答说:“齐国人,犯了偷窃罪啦。”

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擅长偷盗吗?”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晏婴听人说过,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象,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水土不同啊!现在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擅长偷盗?”楚王笑着说:“道德高尚的人是不该被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啊。”

二、《杂说(四)》

(一)让学生课外阅读《杂说(四)》:

1.根据课文注解笔译全文。

2.朗读课文。

(二)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

1.交流和检查翻译的情况;积累重点词句。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世上、世间。

然后,这以后。

世上有了伯乐,这以后 (才)有千里马。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这、这种。

也: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语气的舒缓停顿,可译为啊。

虽:即使。

能:能力,本领。

才美:才能美质,指马的能力和长处。

外见:表现在外面。

常马:普通的马。

安:怎么,哪里。

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2.讨论问题。

问题涉及如下,仅供参考:

导入:

伯乐相马[注: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注: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的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注: 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唐朝大文学家韩愈看来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人们把千里马当成了一般的干苦力活的马来使用了。为什么韩愈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呢?这与当时的社会有关。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尽管科举制为中下层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参政的道路,但是把持朝政的门阀贵族们仍然坚持朝廷上的重要职任必须在公卿子弟中选择,而绝难让这些白衣秀士[注: 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厕身其间[注: 指某件事自己参与在内。]。所以,虽然韩愈一生经历了唐代的五位皇帝,但不管他何时发出这种对于埋没人才问题的呐喊,都是反映了社会现实的,都是带有必然性的。

问题一:千里马有怎样的特点?

“日行千里”“食量大”(一食或尽粟一石)

问题二: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话讲一讲,千里马有怎样的不幸遭遇?

讨论后归纳总结:“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一生就这样庸碌地度过了,没有施展才华。吃不饱,力气不足,没有办法展现自己的才华。而且它遇到的都是不了解它的人。全文都覆盖着千里马的种种遭遇。这篇文章简直就是对千里马遭遇的血泪控诉。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会感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呀?(同情)读出同情。

问题三:千里马有种种不幸遭遇,那么到底谁应当为它负责呢?

如果我们读完这篇文章,只是认为它原原本本[注: 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地呈现了千里马的不幸的遭遇,那它就没有那么深刻,没有那么受人喜爱,我们的阅读也只是浮在表面上,没有贴近作者的心灵。我想深入地问一个问题,千里马有种种不幸遭遇,那么到底谁应当为它负责呢?

讨论后归纳:

食马者要对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负责。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本领,把千里马当常马看待。还嫌它们吃得多,认为它们不是一匹好马。还用鞭子抽打它。千里马身体上受摧残,精神又得不到交流的机会,所以千里马又可怜又孤独寂寞。那么这样的食马者,我们对他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啊?(憎恨鄙视嘲讽)

伯乐要对千里马负责。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发现,很多千里马被埋没了。那么作者对伯乐是一种什么情感啊?因为伯乐在这个世上太少了,作者多么渴望世上多一些伯乐呀!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伯乐作用的强调?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也要对自己的遭遇负责。千里马一定要表现,而不是像文章说得那样——“才美不外见”。千里马要经常表现自己的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千里马。

问题四:这篇文章名义上是在写马,其实是在写人。马中的精品是千里马(板书:马——千里马),人中的精英是人才(板书:人——人才)。作者在其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和意图?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升重用,未能如愿,心中郁闷不平。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的愤懑不平之情,同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这种写法后人就称之为托物言志,或者叫做托物寓意。

问题五: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朗读课文。

教师提示:

韩愈的散文,后人多有评价,其中褒贬俱有不一而足[注: 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但是对于这篇“马说”却是一致推崇的。首先,这是一篇一气呵成[注: 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的比喻文章,全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比善喻。字里行时洋溢出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浩然之气[注: 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作者所谓“气盛言宜”的创作理论在本篇中得到了痛快淋漓的体现。该文通篇以马喻人,然而由于引得得体,用得贴切,便使读者从中觉不出一点离皮离骨的地方,反倒有一种人马合一,身临其境[注: 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的感觉。尤其是使那些深有感触的读者们不由联想到自己“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时的种种不幸,产生出与作者之间在心灵上的迅速沟通。而顺势读将下去,更觉心舒气顺,意气昂扬,经日积愤为之一吐,阵阵快感油然而生[注: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陡起凌空飞跃,万里急驰之心。现在就请同学们通过朗读来体会这样的情感吧。

朗读提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附:《杂说》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被发现。可是千里马虽然世代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因此虽然有不少好马,却只能在马夫手中受糟塌,最后接连不断[注: 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地死在马厩之中,而不能以千里马著名。

    那些千里马,一顿往往要吃尽一石小米。可是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只是象对凡马一般地饲养它。于是,那些好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可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们的骨力特长因此不能表现出来,这样,即使想与凡马一般也不可能,哪里还能叫它日行千里呢?

    (现在那些养马的人,自己不知道手中有千里马),因此驾驭时不能顺其本性;喂养时又不能给料充足,使它充分发挥才能;马虽然哀鸣,人却一点不懂得它的意思。还拿着马鞭,煞有介事[注: 原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象很了不起的样子。]地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这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确实不识千里马呢!

三、《讽谏小议》

1.学生课外自学《讽谏小议》;

2.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在课堂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一:文章是怎样分析了中国古代诤谏制度的?

明确:首先,它存在的基础就是一个矛盾。封建王权的特点就是专制,就是独裁,就是“独霸”,人君“连对骨肉、功臣、亲信都心存疑虑,提防他们对自己的宝座有觊觎之心。”从本质上来说,他是不能相信任何人,也不能和任何人共享真理的。作者引用了一个常用的词语“寡人”,给予了新颖的解释,说这是君王的“孤独感”的表现。这种说法很新鲜,给读者以很有趣味的感觉。但这并不是说这个解释很准确,相反,是有点牵强的。在古代汉语中,这个字的本义是“少”。《说文》:“寡,少也。”《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成语“寡不敌众[注: 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都是这个意思。后来才指妇人丧夫,男子无妻或丧偶。人君自称“寡人”,并不是孤独的意思,而是一种自谦之词,说自己是“寡德”之人。(据考证,在唐代以前,王侯、诸侯夫人,甚至普通的士大夫都可以自称“寡人”,唐代以后,才成为皇帝的“专利”。)但本文是随笔体的写法,只要不无道理,显得机智,就不太追求严密和准确性。这叫做涉笔成趣[注: 涉笔:动笔:趣:风趣,意味。形容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很有意趣的东西。],和正式的论文不同。

问题二:下面这二句话,作者意在强调什么?

他孤零零一人料理庞大的帝国,当然力不从心[注: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他的希望是:属下既不挑战自己的权力,又能够排忧解难。

……

君臣关系的本质是无条件的、无理性的统治与服从,这是天下最不平等的关系。 

明确:从根本上揭示了诤谏制度的局限,强调其严酷性(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冤枉死了还要谢恩)。而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古代游说之士的限度,而不至于把古代帝王与臣下的关系理想化。

问题三:作者是怎样表述文章的主题句的?

明确:随笔要有趣味,就要有一定的生动性,就要有一定的文学性、形象性。因此作为主题句“其实臣子对君王的进谏,实在是一种刀斧手阴影下的血腥冒险。”作者把理性和形象、深邃和情感交融起来。

问题五:对于主题的论述,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随笔要有趣味,但不是一般的情趣,而是和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的智趣。历史知识的含量,成为随笔成功的一个条件。历史上的事例不胜枚举[注: 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一个一个讲,没有那么长的篇幅。在这样一篇小文章中,只能采取简单枚举的办法,一笔带过,把最突出的部分,最具震撼性的细节提示一下:

比干进谏商纣王,结果被挖了心;春秋时代的史鱼,干脆自我了断,来个尸谏……

海瑞要直谏,就变得聪明而冷峻了,自己先准备好棺材。

问题六:文章写到这里,似乎任务已经完成,已经把封建诤谏制度的矛盾揭示得相当淋漓,到此为止,亦未尝不可。但是读来未免感到单薄。为什么,因为论点只有一个层次。停留在一个层次上,思想的深度还是有限。为了深化论点,作者在层次上进行了转化。那么作者是怎样实现这个转化的?

明确:转化的方法,就是从上一个层次的事例中,提出新的矛盾。上一个层次,举比干、海瑞的例子,是说明诤谏制度的残酷。紧接着,来一个明英宗的感叹:“敢为之臣易求,敢言之臣难得。”为什么呢?论点很自然地深化了。下面的论题,就很明快的亮出来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君王本身。君手下出佞臣,君手下出骨鲠之士。接下来的例子,举得很雄辩,裴矩在隋炀帝治下是奸臣(作者在这里突然用了一个口语词语:马屁精,很有通俗的趣味),而到了唐太宗治下,又成了直言之士。

把新层次上的论点总结起来,作者用了两个方法,一个是例证的方法,一个是理论的方法。但是,他不用自己的话,因为用自己的话,不如用历史文献上的话,这也是智趣决定的。作者用了史学家司马光的话:“皇帝不喜欢批评,忠臣变佞臣,皇帝喜欢批评,佞臣变忠臣。”光有一个例证可能变成孤证,所以作者又引用了元朝一个很没有名气的大臣的话。为什么呢?引证不是以权威的为上吗?但引文还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新异,最好是冷门,冷门的例证,会带来新知识,随笔本来就有传播知识的任务。此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概括面广。唐朝的贤臣,已经广为传播了,元朝却是个冷门。权威的例证,很多是多次引述过的,容易造成重复,失去新鲜感。而名气不大的人的语言要引用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真有过人的深刻或者生动。元英宗问身边的人今天是否还有魏徵那样敢于说话的人时,拜往说:

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圆盘子盛水,水是圆的;方杯子盛水,水就是方的。因为唐太宗有度量,肯纳谏,所以魏徵才敢说真话。

这话不但说得很深刻,而且还很生动,很形象,值得一引。但这好像不是古人的话,因为作者没有引用原文,其原因是,这是一篇写给初中生看的文章,引用原文多了,很容易变成阅读的障碍。用现代汉语转述,也是一种引用方法。这不是很有权威了吗?但是,作者觉得还不够。还要用自己话来说一下,当然话要说得漂亮一点:

皇帝是标杆,臣子不过是随杆移动的影子。

问题七:这是论述的第二个层次,已经是相当深刻了,但是作者还是没有想结束的样子。为什么呢?

明确:文章的主旨是讲进谏的风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的,论点发展到这里,给人一种印象,好像是只要遇到君,就没有风险了。是不是这样呢?又一个层次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提出来了。即使遇到像唐太宗这样的君,也是很危险的。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没能贤明的皇后,魏徵的命运就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提出这个矛盾进行分析,论点就有了发展:尽管封建王朝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设立谏诤机构,养了一批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这样的官职;但是,又正是封建体制本身,养育了阿谀逢迎[注: 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奉承,拍马,讨好别人。]之徒。最后作者又一次强调:

真正的批评不可能存在于主奴之间。

更为警策的是作者最后的结论:

没有平等,就不能分享真理。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虽然是写随笔,追求趣味性,但更为突出的是,作者对思想深邃性的追求。

四、“阅读练习·探究”解答

第一题

(晏子的机智幽默化对抗为一笑。本篇对话的特点即幽默应对。)

楚王输了却笑,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晏子的应对,确实十分机智幽默。幽默的功能,就是把矛盾对抗化为轻松一笑。第二,楚王与晏子,并非完全的敌对关系。他之所以“欲辱之”,无非是想在外交场合出出晏子的洋相,占个上风,取得精神优势,因此多半是抱着游戏的心态而进行的。第三,捉盗的事端,本来就是他与左右设计的闹剧,其中的虚假胡闹荒唐可笑,他原就心知肚明。第四,他的笑,并非完全的开心快乐,多半还是自嘲苦笑。学生能答到第一条即可。

本篇的对话与其他各篇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机智幽默。邹忌、曹刿、唐且都是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晏子相反,他把自己的观点隐藏起来,装作肯定对方观点,并按照对方的逻辑,歪理歪推,使对方的荒谬最大化,用对方的观点和逻辑来否定对方。比如第一则,楚王本想让堂堂齐国使者晏子从小门入,以此来羞辱晏子的矮小。而晏子也装作肯定用小门迎接来使是合适的,但他虚拟出一个“前提”:这个小门是狗门,只有狗国才可以用它来迎接来使。于是就推导出一个与楚王初衷正相反的结论:如果你要我从这个小门进去,那么就等于承认自己国家是狗国。后来,楚王又想侮辱晏子是齐国最“不肖”的人,晏子也是表面上承认这点,并由此歪推:正因为我最不肖,所以齐国才派我出使楚国这个最不肖的国家。这样,楚王说晏子最不肖,就等于承认自己的国家最不肖了。第二则故事中,晏子也没有正面论证那个人到底是不是齐国人,是不是真的偷东西了,即使是,一个齐国人偷东西也不能证明齐国人“固善盗”,等等,而是表面上承认这个人就是齐国人,确实偷东西了。但他抓住这个人是在楚国偷东西这一契机,歪理歪推,得出“楚之水土使民善盗”的结论。本来楚王想用来说明齐国是盗国的案例,到头来反倒成了证明楚国是盗国的证据了。

详见主编导读,参见参考资料。

第二题

第1小题:“传说中的诤谏故事,往往把臣子对君王的批评,特别是那些比较成功的批评,渲染得过于轻松,好像是全凭一点口头表达的技巧,就君臣一体,同心同德[注: 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一点风险都没有。”

第2小题:不完全一样。齐王、鲁庄公是闻言称善,言听计从,而唐太宗也有生气甚至忌恨的时候。另外,齐王、鲁庄公只是在某件事情上纳谏,而唐太宗是把谏诤者(魏徵)看做是自己的“镜子”,认识较为深刻。

第3小题:略。

参见主编导读和参考资料。

第三题

第1小题:详见各篇主编导读和有关的练习解答。

第2小题:首先当推《晏子使楚》,其次是《唐且不辱使命》和《曹刿论战》的第一段。它们的共同点,一是主人公表现出了即兴应对、处于不败之地的现场口语交流能力,二是双方不但有言语对答,而且有思想观点的交锋。

第3小题:略。

第4小题:略(本题是开放性的试题,不要求面面俱到[注: 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也指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一般化。],学生能言之成理即可。)

第3、4小题具体参见主编导读和各有关练习解答。

第四题

1.使使:派遣出使。前一个“使”的主语是齐王,后一个“使”的主语是“不肖者”。宜:适宜,合适。

2.何以:用什么办法。“何”是疑问代词,作“以”的宾语,前置。

3.坐:犯罪。

4.避:离开。

5.病:责备,侮辱。焉:相当于“于之”,意为“从他那里”,另外还略兼有语气词“啊”的作用。

6.食(sì):通“饲”,供食,饲养。

7.食:吃。见(xiàn):同“现”,显现。

 << 上一页  [11]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