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一)
   [标签: ]

课题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五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文字词汇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能学会观察不同的人物特点,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生动鲜明地展示出人物的个性。

3、品析课内精彩段落。

4、拓宽阅读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  

5、能依据不同的对象、场合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与自己采访的对象进行文明得体的交谈,培养自己的口语能力和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学习方法

竞赛活动,知识讲解,训练巩固,把课内学习的阅读知识应用于课外阅读。

 

第一课时

一、字词

发绺(      )     马鬃(       )   诅咒(       )(       )  两颊(       )  

噗噗(      )     镶银(       )   抖擞(       )    憎恶(        

地窖(      )     书脊(       )   莽撞(       )   揩油(        )  

虐待(      )     踌躇(       )   窘迫(       )   摩挲(        ) 

颓唐(      )     恣情(       )   占卜(        )  黑痣(        

焚香(      )     剔透(       )   头角(        )  水榭(        

牛犊(      )     遗孀(       )   遴选(        )  轩然(        

摩天(      )     跻身(       )   勘察(        )  剔透(        )   

萦绕(      )     阖户(       )   既薨(        )  奏牍(        

龌龊(       )(        )    万籁(       )  钟磬(        

二、四字词语

1、五光十色[注: 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2、不能自已[注: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3、心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4、相得益彰[注: 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5、初生牛犊:刚生出来的小牛,比喻青年人勇敢、大胆、敢作敢为。

6、轩然大波[注: 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7、相辅相成[注: 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8、别具匠心[注: 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具有与众不同[注: 跟大家不一样。]的巧妙心思。

 

第二课时

三、文学常识

1、《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苏联(国籍)作家,他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本文主要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了乐观坚毅和对世界充满爱的外祖母形象,抒发“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2、《一面》节选自《鲁迅回忆录》,作者阿累。本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作者1932年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通过对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刻画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同时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从文章的选材看,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我的老师》节选自《魏巍散文选》作者魏巍,当代作家。本文以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为感情线索。通过具体记叙和描写七件小事:假装发怒、教跳舞、观察蜜蜂、教读诗、看老师写字、排除小纠纷、梦中寻师。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4、《展示华厦文化魅力》作者余玮,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课文描述了世界顶级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和一片爱国之心。

5、《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赵普,北宋政治家。课文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本文在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四次奏荐人才的描写,显示赵普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6、《题破峙后禅院》作者常建,唐代诗人,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他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7、《登岳阳楼》作者杜甫,唐代诗人。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该诗意境阔大,情景交融[注: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显示诗人忧国忧民[注: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的博大胸怀。

8、《周总理,你在哪里》作者柯岩,现代女诗人,这首诗运用“询句—呼唤—寻找—应答”的独特构思来展现主题特点。表达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无限怀念的深厚感情。该诗运用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起到了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的效果。

 

 

第三课时

四、诗词赏析

1、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注: 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这首诗写得是佛寺禅院清幽寂静的环境,抒发的是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深”字写出了禅房的幽雅宁静,这一联抓住了禅房幽深寂静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淡泊情怀。“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诗人在这里以静写动,以动衬静,这与诗人向往佛门清净的心境是吻合的。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注: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之妙。

2、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无比壮阔而又生动。“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注: 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诗意境阔大,情景交融,与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分不开的。

 

 

第四课时

五、课文默写及部分语断分析

《童年的朋友》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                                ),(                 ),她马上(                   ),(                ),(                   ),——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一面》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       ),我咬紧了牙,(    )都不(     )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      )悲痛,这还不是我们(       )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也是难于计算

[1] [2] [3] 下一页

的;前面是一条路,(                         ),(                          ),(           )。
     在前进中,我(         ),写下了上面的话。
   

《赵普》

普少习吏事,(    )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           ),(        ),(             ),(        )。及次日临政,(       )如流。(      )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         ),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         寂,但余钟        

 

《登岳阳楼》

昔闻       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            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马关山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      向云      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      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     和木莲     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    要好得远。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    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        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      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    也。

两小儿笑曰:“                 乎?”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注: 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  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                                       ,在历次       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黄鹤楼》

州城西南     ,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    登仙,               ,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于园》

于园在瓜州    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奇在    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         。后厅临大池,池中        ,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        。卧房槛外,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                      ,如深山茂林,坐其中,             。瓜      诸园      ,俱以假山显,                

语断分析

(一)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注: 抖擞:振动,引伸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1、文中三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b、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c、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

   d、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2、这三次外貌描写从观察角度看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你觉得这一句好吗?为什么?仿照此句,你能再用一个句子来描述鲁迅的胡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三段文字,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的人。

   (二)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1、从表达方式上看,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________ 、__________ ,是前一部分记叙的发展和升华。

   2、“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一句中“路”指的是什么样的一条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意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能自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c

   2、观察的角度不同:甲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乙从近处细描;丙面对面仔细地观察。

   3、开放试题,能说出“胡须”和“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之间的相似即可。仿句抓住特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语言通顺即可。

   4、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痛恨反动派,意志顽强。

    (二)

   1、抒情、议论。

   2、这里的“路”是引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3、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4、对先生的逝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投入顽强的战斗,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悼念。

   5、点明写作缘由,收束全文,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不能自已”强烈地表达了上述感情。

上一页  [1] [2] [3]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