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勇气》说课稿2
   [标签: ]

一、   教材

1、《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学科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他们具

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

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

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标》中对阅读教学也有明确的规定:学生在具有独立阅

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语文分为三个阶段,其中语文版七年级教材是以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认知语文为主要目标的阶段。第四单元的四篇小说,兼及古今中外[注: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注: 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要在整体了小说这种文体,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解课文。《勇气》是第四篇。它是一篇自读课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由法国诺曼底登陆,一位美国伞兵在一家法国人的帮助下脱离险境的故事,表现了美国伞兵和法国妇女的两种“勇气”。它对于训练学生学习欣赏小说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习时让学生运用方法自主学习,重点掌握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对“勇气”的理解。

二、学生

初一学生,表现欲强,而《勇气》一课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自读课文,学生通过对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已初步了解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本篇小说故事性强,能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抓住这一点,学生学习很容易进入角色,能较好理解。对于教者来说,这篇课文是一篇难得练兵、阅兵机会。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理解标题“勇气”的含义。(2)培养朗读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小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反复阅读课文。(2)自主“质疑——研究——归纳——答疑”。(3)教者适时提示学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有自已做人的原则,要热爱和平、要有自已的信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围绕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描写是核心。)

1、了解文章情节发展经过,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描写的作用。

2、掌握自读小说的方法,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本课的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文中所提到的两种勇气的不同含义。

2、使学生掌握自读方法,形成自学能力。

五、优化教学过程的设想

学习完一篇课文,要能做到举一反三[注: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本课是在前面学过了一系列反映生活的文章之后,安排了一节自读课,我设计让学生在自读小说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来突出“了解小说情节”这一教学重点。设计在讨论重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勇气”的不同含义这一难点。同时注重教学的拓展和德育的渗透。

六、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景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质疑讨论法――重点引导,激发思维。

其中质疑讨论法是重点,教师针对教学目标和重点有目的的设计环节,传授方法,学生同老师之间通过讨论进行双向信息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学法:讨论法――积极参与,解决疑难。

             表演法――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还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自制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作引导者,以培养学

[1] [2] 下一页

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精神,养成自学的习惯。

(一)导入情境,引入课文。

上好一堂新课,导语的巧妙设计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引起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诱发思考。导入时教师采取两步,“礼物”首先,学生畅谈学习小说所获得的学法方面的知识,教师赠送锦囊妙计[注: 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小说的体裁特点: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其次,教师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历史事件,并播放诺曼底登陆的部分教学录像。介绍背景,引入新课。

(二)课文分析

1、整体感知部分:[自主阅读式]

首先,教者向学生提出阅读方法:默读、速读。(400字/分钟)

其次,提出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把质疑记录下来。

最后,表达能力的训练,找两名同学分别以“我是那伞兵”或“我是那个妇女”第一人称的方式复述故事。

2、合作交流部分:[小组研讨式]

首先,学生独立探究学生的质疑的价值。[如:题目的含义?这就是有价值的。如美国伞兵为什么会落到法国妇女家,这就是没有价值的。法国女人是幸福吗?那将军为什么说她是一个“聿福”的女人?教师可以根据三要素来指导]

其次,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的质疑的类别。[人物“两种勇气”、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中心“有自已的信仰”、手法“衬托”]

再次,学生独立整合学生的质疑。

最后,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质疑。   自主设计板书方案。

3、小结课文:学生自主“谈勇气”。不仅对文中人物所表现出的勇气给予高度赞赏,更主要的是要学生热爱和平,有崇高的信仰。师者在此环节渗透德育。《勇气》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赞颂为和平,为正义而努力的人们的勇气和信仰。和平是一种信仰,为了捍卫它,许多人不惜献出无价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珍惜和平、热爱和平、保卫和平,应是人类的共同职责。

4、拓展延伸:

教师提供几个参考题目学生也可自主设计:

(1)、表演:设计一下二十年后法国妇女和美国伞兵见面的场景和对话,并当场表演,培养创新能力。

(2)、谈你对“勇气”的理解。
   (可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勇气的区别:  一是为自己求生,当然也有为正义事业而生存的因素,一是为了支持正义事业。而后者在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的情况下仍义无反顾[注: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毫不犹豫地再次接受美国伞兵的求救,使学生明白后者更崇高、更伟大。)

(3)、向全校学生发出有关勇气的倡议。

(4)、生活中的“勇气”。

5、板书设计:

  
      战士:重返农舍, 机智勇敢                       
                                              人类对和平信仰而产生勇气

上一页  [1] [2]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